
建筑工程论文发表浅议剪力墙双连梁设计.docx
3页建筑工程论文发表浅议剪力墙双连梁设计 摘要:通过对双连梁和单连梁受力等效简化分析比较,研究双连梁和单连梁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性能分析双连梁的自振周期、最大剪力、最大弯矩等特性,寻求其随连梁跨高比、上下连梁间距变化的规律,总结双连梁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优点和存在的不足分析结果说明双连梁能够很好地降低连梁的内力,双连梁在改善高层建筑受力性能中有着优良的表现,是一种不错的连梁方案 关键词:双连梁,自振周期,最大剪力,最大弯矩,跨高比 一、前言 连梁一般指两端与剪力墙相连且跨高比小于5的梁一方面,水平荷载作用下,剪力墙墙肢产生变形,连梁两端产生相对转动,连梁产生剪力和弯矩;另一方面,连梁的弯矩、剪力反作用于墙肢,使墙肢、连梁形成共同作用,从而改善墙肢的受力状态连梁通常根据小震弹性,中震屈服等原则设计,使其作为抗震耗能的第一道防线,从而避免墙肢过早的发生破坏因此合理设计的连梁,对于改善剪力墙的受力性能有重要的作用但有时连梁设计中常常存在截面最大抗剪承载力不满足要求的问题,为此通常增大剪力墙的洞口宽度,对连梁刚度进行折减、调幅等方法以降低连梁的内力但在很多时候连梁仍然会超筋,因此探寻一种新型的连梁处理方案对于改善连梁的设计十分重要,而双连梁能够很好地降低连梁的内力,改善高层建筑受力性能,越来越得到许多结构同仁的认可。
二、双连梁介绍 双连梁是将单根连梁分解为两个有一定协同功能的上、下连梁,上、下连梁间设有一定的间距,以便于施工,上下梁间不需进行连接,并可以分别进行设计、施工根据受力大小的不同,双连梁的上、下梁可以分别采用梁高相同或不同的普通混凝土梁方案,上、下梁也可以分别采用刚度折减等措施对于与单连梁相同跨度的双连梁,由于双连梁不同于两根独立工作的连梁,而是共同工作的连梁,故双连梁的跨高比定义为跨度/上下梁总高度运用ETABS等空间有限元程序,可以将双连梁建在模型中进行简单的分析比较 一般双连梁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跨高比较小的连梁中部分水平缝形成双连梁,缝宽一般为50或100mm;另一种是中间逢比较大,形成水平开洞,高度通常达到300-600mm左右 三、双连梁分析比较 1.为什么要分缝? 跨高小的高连梁通过设水平缝形成双连梁、多连梁,其破坏形态从剪切破坏变为弯曲破坏连梁增大剪跨比的同时,也相应地降低了连梁的刚度,提高了延性 2.设缝的目的? 结构抗震性能的关键点在于耗能元的总量以及结构的层次性对于普通砼结构其耗能元就是塑性铰,双连梁的设置无形中增加了结构体系的冗余度和成铰数量,从而能有效提高结构体系的抗震能力,所以对抗震是有利的,对于重要的建筑可以有意识主动去设置。
不要把设双梁仅仅看做一种解决连梁超筋的手段,而要做为一种提高结构体系抗震能力的有效途径 3.与普通连梁相比,双连梁具有的优点: (1).在不同的跨高比时,横截面积相同的双连梁较单连梁具有更小的剪力和弯矩,设有双连梁的结构自振周期小于设有单连梁的结构,顶点水平位移前者大于后者 (2).随着跨高比的增加,双连梁的剪力较单连梁剪力下降更快;随着跨高比增加,双连梁的弯矩逐渐减少,而单连梁的弯矩先增大后保持稳定随着跨高比增加,双连梁最大剪力、弯矩与单连梁最大剪力、弯矩的比值逐渐降低,说明跨高比越大,双连梁的优势越明显 (3).相同跨高比时,增加上、下梁间的距离,对上、下梁的最大剪力和弯矩影响较小,随着上下梁间距的增加,双连梁所承受的总剪力、弯矩有较小的增加本文来源职称论文发表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