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三四节光路计算与近轴光学系统课件.ppt
25页第三节第三节 光路计算与近轴光学系统光路计算与近轴光学系统 一、基本概念一、基本概念 1、光轴:、光轴:通过球面之球心的直线通过球面之球心的直线2、共轴系统:、共轴系统:所有球面的球心均通过一条直线(光轴)所有球面的球心均通过一条直线(光轴) 3、光线的截距:、光线的截距: 物方截距物方截距顶点顶点到到物方光线物方光线与光轴的与光轴的交点交点的距离的距离L 像方截距像方截距顶点顶点到到像方光线像方光线与光轴的与光轴的交点交点的距离的距离L 4、光线的孔径角:物方孔径角、光线的孔径角:物方孔径角光轴光轴与与物方光线物方光线的夹角的夹角U 像方孔径角像方孔径角光轴光轴与与像方光线像方光线的夹角的夹角U AU-UrnnL-LAhIIECO2 2特别注意:特别注意: 截距:物方截距截距:物方截距顶点顶点到到物方光线物方光线与光轴的与光轴的交点交点的距离的距离L 像方截距像方截距顶点顶点到到像方光线像方光线与光轴的与光轴的交点交点的距离的距离L 该截距指的是物该截距指的是物(像像)方方光线光线的的截距截距! 与中学的与中学的“物距、像距物距、像距”有区别,在特殊情况下,其数值有区别,在特殊情况下,其数值 又是相同的。
又是相同的AU-UrnnL-LAhIIECO3 31. 光线基准方向光线基准方向:从左向右从左向右 2. 线段:线段:沿轴线段沿轴线段(L,L,r)以顶点以顶点O为为起点起点,左负右正左负右正; 垂轴线段垂轴线段(h,y,y)以光轴为准,以光轴为准,上正下负上正下负; 间隔间隔d (O1O2=d),以前一个面为起点,以前一个面为起点,左负右正左负右正; 3. 角度:角度:光轴与光线组成角度光轴与光线组成角度(U,U): 光轴光轴以以锐角方向锐角方向转到转到光线光线,顺时针正顺时针正,逆时针负逆时针负; 光线与法线组成角度光线与法线组成角度(I,I): 光线光线以以锐角方向锐角方向转到转到法线法线,顺正逆负顺正逆负; 光轴与法线组成角度光轴与法线组成角度() 光轴光轴以以锐角方向锐角方向转到转到法线法线,顺正逆负顺正逆负 二、符号规则:二、符号规则:人为人为规定:规定: AU-U r nnL-L AhIIE CO4 4 通通过各个物理量的正、负,体现光线传播和成像中的过各个物理量的正、负,体现光线传播和成像中的物理物理 意义意义和和物理图象物理图象,给出更多、更细和更准确的描述;,给出更多、更细和更准确的描述; 执行一套统一的符号规则执行一套统一的符号规则,便于在应用中表达统一含义,便于在应用中表达统一含义, 避免误解和歧意。
避免误解和歧意5. 特别注意:特别注意: 各量在图中以字母表示时,各量在图中以字母表示时,应冠以相应的应冠以相应的“+ +、- -”号号,以保,以保证证几何量无正负之分几何量无正负之分 以数子表示时,不加以数子表示时,不加“+ +、- -”号 4. 符号规则的意义:符号规则的意义: 5 5AU-UrnnL-LAhIIECO三、实际光线的光路计算三、实际光线的光路计算 问题:由折射球面的入射光线求出射光线问题:由折射球面的入射光线求出射光线 即:已知:即:已知:r, n, n,L, U 求求 : L, U 6 6AU-UrnnL-LAhIIECO利用正弦定理、折射定律及利用正弦定理、折射定律及U+I=U+I= 可得:可得: 由上式可见:由上式可见:L=f(U) 不同不同U角的光线经折射角的光线经折射 后不能相交于一点,而后不能相交于一点,而 是一个斑,是一个斑,不完善成像!不完善成像! AAcAbAasinsinsinsinsinsinUIrrLIIUUInnIUrrLI+=-+=-=n7 7AU-UrnnL-LAhIIECO 1、近轴光线、近轴光线: U角很小角很小且入射点很且入射点很靠近光轴靠近光轴的光线。
的光线 当当u改变时,改变时,l 不变!点不变!点 点,完善成点,完善成 像,此时像,此时A A,AA互为物像,称互为物像,称共轭共轭点 对已知对已知 l, u, u 求求 l,u,u 问题,前面大问题,前面大L公式组变为公式组变为: uirrliiuuinniurrli+=-+=-=AA这时:这时:sin(-U)- -U,改用小写:,改用小写:sin(-U)= - u ,sinI=i ,L=l 8 8四、近轴光线的光路计算四、近轴光线的光路计算 2 2、近轴光线经折射球面计算的其他形式、近轴光线经折射球面计算的其他形式( (物像关系)物像关系) (为计算方便,根据不同情况可使用不同公式(为计算方便,根据不同情况可使用不同公式) 9 9利用 可导出: -loC说明:说明:大大L、小、小l公式公式组的特点和使用组的特点和使用 sinsinsinsinsinsinUIrrLIIUUInnIUrrLI+=-+=-=严格的,用于光线追迹,求解像差严格的,用于光线追迹,求解像差 rnnlnln-=-uirrliiuuinniurrli+=-+=-= 近似的,近轴条件下成立;用于求解成像近似的,近轴条件下成立;用于求解成像 情况情况( (四要素:四要素:位置、大小、正倒、虚实位置、大小、正倒、虚实) )。
(公式中的(公式中的l、l 可以使用中学的物距、像距)可以使用中学的物距、像距) 1010(第六章(第六章 像差理论的计算基础)像差理论的计算基础) 光焦度光焦度第四节 球面光学成像系统一、单个折射面成像一、单个折射面成像 (一)、(一)、横向横向放大率放大率 (垂轴放大率垂轴放大率):垂轴线段放大情况垂轴线段放大情况 C C由由的定义与上述公式可确定物体的成像特性,即像的正倒、的定义与上述公式可确定物体的成像特性,即像的正倒、虚实、放大与缩小虚实、放大与缩小(二)、(二)、 轴向轴向(沿轴沿轴)放大率放大率:沿轴线段放大情沿轴线段放大情况况 1111C C0时,成正像,时,成正像,虚实相反;虚实相反;1时,时,|y|y|,,成放大像成放大像;反之成缩小像反之成缩小像 当当n,n一定,一定, l不同,则不同,则不同不同 当当l一定一定(l一定一定)时,时,为常量 讨论:讨论: 0,像移动方向与物移动方向相同像移动方向与物移动方向相同 一般一般,立体物与像不再相似立体物与像不再相似 讨论:讨论: (三)、(三)、 角度放大率角度放大率:将光束变宽或变细的能力将光束变宽或变细的能力 上式表明角放大率只与共轭点位置有关,而与孔径角无关上式表明角放大率只与共轭点位置有关,而与孔径角无关、之间的关系之间的关系 由由 得得J为拉赫不变量为拉赫不变量 拉赫不变量常用于说明光学系统的性能。
拉赫不变量常用于说明光学系统的性能J越大,性能越好越大,性能越好 例题例题1-1.1-1.人眼的角膜可以看作是曲率半径为人眼的角膜可以看作是曲率半径为7.8mm7.8mm的折射球面,其后是折射率为的折射球面,其后是折射率为1.331.33的液体如果的液体如果瞳孔看来好象在角膜后瞳孔看来好象在角膜后3.6mm3.6mm处,其直径为处,其直径为4mm4mm,试求瞳孔在眼中的实际位置和大小是多少?试求瞳孔在眼中的实际位置和大小是多少?答案:答案:-4.16mm-4.16mm;3.47mm3.47mm1、物像位置公式、物像位置公式2、成像放大率、成像放大率物点位于球心时物点位于球心时二、单个反射球面成像二、单个反射球面成像ua a0,物体沿光轴移动时,像总是以相反方向移动物体沿光轴移动时,像总是以相反方向移动u通过球心的光线沿原光路反射通过球心的光线沿原光路反射u反射球面镜的焦距等于球面半径的反射球面镜的焦距等于球面半径的1/2结论结论球面镜的拉赫不变量球面镜的拉赫不变量第三节、共轴球面系统第三节、共轴球面系统 已知:已知:1、各球面的曲率半径、各球面的曲率半径 r1,r2,rk 2、各各表面顶点的间隔表面顶点的间隔 d1,d2,. ,dk-1 3、各空间区域折射率、各空间区域折射率 n1, n2, , nk+1 求:求:光线或物经共轴球面系统后的光线或物经共轴球面系统后的光路计算光路计算和和成像计算成像计算问题。
问题 B2 A2B1A1 y1 O1 C1O2C2A1(A2) B1(B2) n1 n1=n2 n2=n3 -u2U2 u1-u1 y2-y2 -y1r1 l2 d1 r2 -l2 l1 -l1 1414(一)、过渡公式(一)、过渡公式 基本方法:对一个面的操作基本方法:对一个面的操作+ +过渡公式过渡公式 1515B2 A2B1A1 y1 O1 C1O2C2A1(A2) B1(B2) n1 n1=n2 n2=n3 -u2U2 u1-u1 y2-y2 -y1r1 l2 d1 r2 -l2 l1 -l1 (二)、共轴光学系统的放大率(二)、共轴光学系统的放大率 、 各量的定义不变,经简单推导可得:各量的定义不变,经简单推导可得: (三)、光学系统的拉赫不变量(三)、光学系统的拉赫不变量 = =系统的拉赫不变量等于每一面的拉赫不变量:系统的拉赫不变量等于每一面的拉赫不变量: 1616第四节第四节 总结总结 一、主要知识线索一、主要知识线索 折射定律折射定律 三角、几何三角、几何 概念、符号规则概念、符号规则 单折射球面单折射球面大大L L公式组公式组 过渡公式过渡公式 多球面系统多球面系统的的光线追迹光线追迹 小小l 公式组公式组 近轴条件近轴条件 多球面系统多球面系统求解像求解像(四要素四要素) 过渡公式过渡公式 物像位置公式物像位置公式 垂轴放大率垂轴放大率 二、其它重要知识:二、其它重要知识:相关基本概念、符号规则、三个放大率、相关基本概念、符号规则、三个放大率、 常用公式记忆、公式应用条件、拓展应用。
常用公式记忆、公式应用条件、拓展应用 1717n=- -n 反射球面反射球面 求解像求解像 ( (四要素四要素) ) 物像位置公式物像位置公式 垂轴放大率垂轴放大率 Arnl-lACOy y- -y y nAU-UrnL-LAIICOnsinsinsinsinsinsinUIrrLIIUUInnIUrrLI+=-+=-=rnnlnln-=-重要公式:重要公式: 反反射射镜:镜: 特别注意:特别注意:沿轴线段的正负沿轴线段的正负 多球面系统:多球面系统: 1818作业P23: 4,5,6P23: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