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方开挖论证方案.doc
26页目 录一、工程概况 21、工程概况 22、施工平面布置 33、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 3二、编制依据 4三、施工计划 41、进度计划 42、材料计划 53、设备计划 5四、施工工艺技术 51、技术参数 52、工艺流程 63、施工方法 64、检查验收 10五、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01、组织保障 102、技术措施 113、应急预案 134、监测监控 19六、劳动力计划 241、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242、特种作业人员 24 一、工程概况1、工程概况1.1. 基本概况徐州雨润新城工程A3地块地下室,位于徐州市310国道与311国道交叉口东南角,西、北、南侧为空旷地带(无建筑物),东临S4#、S5#楼(正在施工)最小距离不足1m,东临S6#楼(正在施工)最小距离16m该工程地表高程平均41.5m左右(黄海标高),基坑开挖深度为6m左右,基坑开挖面积约62000m2本工程基坑支护由建设单位委托专业单位进行施工,本方案不再复述1.2. 地质概况根据徐州中国矿大岩土工程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出具的《雨润新城A03地块地质资料》中指出,总体上地势较平整,地表黄海高程平均41.5m左右场地内稳定地下水位高程为39.6~40.2m(黄海标高)。
勘察提供土层物理力学性质综合成果表如下:土层编号土层名称土层描述1表土以粉土为主,含植物根系1-1杂填土以建筑垃圾堆填为主,为近期堆填2粉土土黄-灰黄色,稍密,无光泽,干强度低,韧性低3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软塑,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3-1粉土灰色,稍密,无光泽,干强度低,韧性低3-2粉土灰色,稍密,无光泽,干强度低,韧性低3-3粘土灰-灰黄色,可塑,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4粉土灰色,稍密,无光泽,干强度低,韧性低4A粉土灰色,稍密,无光泽,干强度低,韧性低5粉土灰色,稍密,无光泽,干强度低,韧性低5A粉土灰色,稍密,无光泽,干强度低,韧性低地下室底板垫层底处于3~5A层土层(部分位置底部位于3层土、部分位置底部位于4A层土、部分位置底部位于5层土、部分位置底部位于5A层土)2、施工平面布置地下室西侧距离已有市政道路约35m,地下室北侧距离甲方广告牌约35m,我项目部将沿着已有市政道路砌筑工地围墙,与北侧广告牌接壤,在北侧设置一道出入口,在西侧设置两道出入口根据市政道路的位置,拟定从东往西开挖地下室,运土车辆可直接从东往西进入市政道路(南北向)由于土方开挖是自东向西的顺序进行开挖,在基坑东侧、北侧、南侧连续设置防护栏杆(满挂密目安全网)。
由于地下基坑面积较大,为了方便坑内地下水的有效排出,在基坑一周外围设置排水明沟(距离基坑边500)施工平面布置及周围环境详见附图3、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3.1. 施工要求1、自东向西分块、分层后退开挖,以后浇带为界进行分块,大面积土方开挖深度约6m,分层开挖厚度不得超过3m(即分两次开挖至坑底设计标高),底部预留200~300厚进行人工开挖,东侧临近在建建筑物的部位垂直开挖(建设方已委托专业公司进行基坑支护),在基坑北侧、南侧、西侧自然放坡,且能方便挖机及运土车能方便装土、运土2、基坑(西侧、南侧、北侧)边坡采取台阶式斜坡,上下两部分的边坡坡度分别不得超过1:1和1:1.5,台阶宽度不得少于1200,边坡表面及边坡顶部500范围内需修整平顺、满挂钢筋网片、喷浆收面3、基坑分块开挖完成后,立即组织进行验收,合格后,随即进行垫层施工,避免基底暴露时间超过24h3.2. 技术保证条件1、土方开挖前,基坑东侧的支护桩施工完毕且水泥搅拌桩达到规定强度2、土方开挖前,通过井点降水或管井降水控制地下水位在基底以下不少于500,且不得中途中断降水3、严格按照论证方案、相关规范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4、合理设置监测点,按照要求的频率进行观测5、合理化、科学的进行施工现场平面布置设计,在基坑开挖时,对基坑的不利影响提前清除,制定好各种应急准备措施,保障施工顺利进行6、塔吊在土方开挖前完成安装,并经检验合格允许使用二、编制依据1、徐州中国矿大岩土工程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雨润新城A30地块地质资料)及建筑、结构施工图;2、有关国家、部委、地方的现行建筑施工规范、规程、规定和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3、徐州市颁发的有关施工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文件4、相关规范、文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件》 建质[2009]87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件》 建质[2008]91号《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建筑地基与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50330-200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120-201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2012《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33-201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46-2005;三、施工计划1、进度计划本工程基坑开挖面积大约62000m2,开挖深度约6m,土方开挖工程量大约372000m3,根据工程经验,1台挖掘机每天大约出土1200m3左右(前期快,后期慢),暂考虑安排15台挖掘机同时进行施工,则完成土方任务理论上需要21天,结合降雨的影响及某些特殊原因,综合考虑完成土方开挖任务大致需要25天左右。
2、材料计划材料计划表序号材料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白灰小桶202钢管m2750¢48×3.0,1.5m:500根6m:340根3对接扣件个3404直角扣件个10005密目安全网张1701800×60006踢脚板m1000300宽、18厚3、设备计划设备计划表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反铲式挖掘机SK200台152自卸车20m3辆503经纬仪J2、J6台24水准仪DSZ3台55塔吊QTZ63台11其覆盖范围内配合人工挖土四、施工工艺技术1、技术参数1)基坑西侧、北侧、南侧边坡均采取台阶式放坡,放坡台阶面宽度1200,上部边坡坡度为1:1,下部边坡坡度为1:1.5,边坡底部距离结构外缘1000;基坑东侧有支护桩的部位采用垂直开挖2)机械挖土分层厚度控制在3m以内,相邻开挖面尽量采取斜坡,当为直坡时高差不得超过1.5m3)底部预留人工清土厚度为300,最低不得少于2004)基坑井点降水或管井降水详见建设单位委托专业公司所编制的专项方案5)基坑西侧、北侧、南侧边坡均铺设钢筋网片,表面机械喷射砼处理2、工艺流程基坑东侧7m范围内开挖第一层土(切槽)——边坡面修整——基坑东侧7m范围内开挖第二层土(切槽)——边坡面修整——人工清底、浇垫层——开挖坑内中部土方第一层土——开挖坑内中部土方第二层土——人工清底、浇垫层——开挖基坑西侧7m范围内第一层土(切槽)——边坡面及台阶面修整——基坑西侧7m范围内开挖第二层土(切槽)——边坡面修整——人工清底、浇垫层——开挖坑内临时道路——人工清底、浇垫层。
3、施工方法施工方法:1、基坑实际开挖要结合地下室结构施工图,以结构施工图为准2、基坑开挖前先编制施工方案,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并经专家论证认可后方可施工3、基坑围护施工时,必须要有健全的自检制度,详细做好施工记录4、在开挖前10~15天对基坑内土体进行预降水疏干,以加固坑内土体坑外设置适量的水位监测孔,以监测围护体内降水对坑外水位的影响,防止因降水导致围护体外地基土的沉降如现场发现此类情况应及时通知各方协商处理5、基坑边界周围地面设排水沟,且避免漏水、渗水进入坑内,搅拌桩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挖土6、土方开挖施工严格实行"分层分段、限时开挖",按照先开挖位移控制要求较低的区域,后开挖位移控制要求比较严格的区域为原则,考虑时空效应,对称均匀出土,使土压力相对平衡,严禁超挖及碰撞支护桩、工程桩等7、待井点降水达到降水深度后,15台挖机同时进行挖掘相邻开挖面高差控制在1.5米以内,采取台阶式放坡(上部放坡系数为1:1,台阶平台宽度1200,下部放坡系数为1:1.5),分层(本工程分为2层开挖层)开挖至相应的坑底标高8、在放坡开挖的部位,分层开挖深度和施工的作业顺序要保证修整后的裸露边坡能在规定的时间内保持自立并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支护,基坑东侧采取支护桩的方式支护(本方案不做叙述),基坑西侧、北侧、南侧支护采取放坡+喷面的方式,边坡面满挂Φ4.5@300双向钢筋网片,600长Φ8短钢筋锚钉固定(弯折部分50长,入土深度550,锚钉纵横向间距1200),喷面时离边坡面的距离不宜过近,以石子不反弹为宜,喷射砼内必须掺入5%的速凝剂,确保喷射砼在喷出后10~15min内快速凝结,喷射厚度控制在60~100厚,坡顶与排水明沟之间的宽度范围内同样满挂¢4@300双向钢筋网片,1:2水泥砂浆抹面20厚(与坡顶砼面衔接良好,避免渗水)。
9、开挖时,严格按照施工工艺流程进行开挖(由于基坑中部土方量较大,可以按照后浇带划分情况,循环开挖至基坑西侧7m处),在靠近基坑边坡位置按照分层厚度先进行切槽(宽度7m),然后随即进行边坡修整,接着开挖分区分层部分剩余土方,按此顺序循环开挖至坑底标高位置,不得一次开挖过深,按照分层厚度不超过3m的原则,将基坑土方分为两层土进行开挖,分区则按照结构底板后浇带的位置进行划分;整个土方开挖施工过程中,必须遵循“先锚后挖”,同时还要按照“分区、分层、限时、对称”开挖的思路,确保土方开挖安全、有序顺利完成10、开挖最下一层土方时,坑底20~30cm厚的地基土,用人工挖除整平,并防止坑底土扰动充分利用时空效应,在基底暴露后,根据挖土进度,及时进行垫层施工,以充分利用时空效应来减少基坑的变形做到随挖随平随浇,开挖后及时进行桩顶处理和桩身检测(低应变),并及时进行地下室底板和结构施工11、机械进行土方作业时,在放坡开挖的部位,严禁边壁出现超挖或造成边壁土体松动基坑的边壁进行切削清坡,以保证边坡平整并符合设计规定的坡度12、在放坡开挖的部位,分层开挖深度和施工的作业顺序要保证修整后的裸露边坡能在规定的时间内保持自立。
13、在挖土过程中,挖土机不得碰撞降水管井、工程桩、支护桩严禁超挖,破坏原土挖土时先掏空地下室基坑中塔吊基础承台四周,避免塔吊基础桩及承台承受不均匀侧向土压,对于基坑边缘区域必须小心谨慎,防止挖机破坏水泥深层搅拌止水帷幕桩14、开挖至大底板后(预留人工清土厚度),随即在开挖的土层面进行重新放线后,采用小型挖土机和人工配合的方式,将承台、柱墩、电梯井、集水坑等局部较深部位开挖至人工清土土层顶标高(按照1:1.5的坡度放坡开挖);待人工清土完毕后,尽快浇筑砼垫层并在侧面视情况砌筑砖胎膜或浇筑斜坡砼垫层15、基坑开挖,工作面不宜过大;开挖期间遇暴雨时,及时将坑内积水排出,避免泡软基脚16、人工修平后浇筑砼垫层后根据轴线控制点开设轴线,砌筑大底板砖模17、基坑坡顶2m外方可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