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一章120世纪初的.ppt

27页
  • 卖家[上传人]:宝路
  • 文档编号:2167893
  • 上传时间:2017-07-21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446.20KB
  • / 2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一章 20世纪初的世界 —世界历史从近代向现代的过渡,标志转变的六大事件 1、第二次工业革命 2、垄断资本的形成 3、国际格局的变化,特别是美、日的兴起 4、列宁主义诞生和俄国1905年革命 5、欧洲民主运动和亚洲觉醒 6、首次世界大战,第一节 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的新变化,一、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一)第二次工业革命 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内容 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二)资本主义的高速发展和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1、资本主义的高速发展 2、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3、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一、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一)第二次工业革命     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     19世纪初以来的自然科学研究在物理学、生物学、化学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同时,19世纪 50-70年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和亚洲的日本先后完成资产阶级革命,使生产力得到解放,从而自19世纪70年代起,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了第二次工业革命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内容    (1)首先,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动力工业方面取得了进步从19世纪60-70年代开始,有了一系列电气发明,开始补充和取代蒸汽动力,相继出现了电灯、、无线电报、电车、电钻、电焊等。

      20世纪便广泛使用对电的大量需求,又推动了输电技术革命与此同时,电力日益成为一种新能源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从而产生出一批新兴电力工业在采用电力的同时,科学家还发明了内燃机内燃机被用于交通之中,从19世纪80年代起,出现了新的交通工具汽车同时,内燃机还被应用于轮船、飞机、机车、坦克、拖拉机和农业生产中,与此相联系的新兴工业得以发展内燃机也被用于石油开采业,加速了石油大量开采,促进了石油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2)其次,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冶金工业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最突出的是炼钢技术的革命和对钢铁工业的推动钢铁逐渐成为重要的建筑材料和工业原料被用于机器制造、铁路建筑和造船等工业部门,人类开始跨入钢铁时代3)最后,第二次工业革命还使化学技术与化学工业飞速发展于是,橡胶工业、化学工业、炸药工业等一系列新兴化学工业迅速发展起来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第一.它是以电力的使用为标志第二.它主要发生于重工业第三.它是科学与技术密切结合的产物第四.它同时发生于数个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第五.它涉及的领域很广第六.在德国、美国、日本和俄国等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它与第一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4、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在生产力方面,它导致电器工业、电力工业和化学工业等新兴工业群的出现。

      它还促使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结构发生改变,由以轻工业为主转变为以重工业为主 另外,它扩大了企业规模,为股份公司和垄断组织产生准备了基础在生产关系方面,它使资本主义国家产生垄断组织二)资本主义的高速发展和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1、资本主义的高速发展 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快速增长,20世纪的前13年资本主义世界工业增加了60% 资本主义世界交通运输业取得巨大进步,突出表现在铁路上 世界贸易迅速增长,1870-1913年世界贸易增长了3倍多,世界贸易格局也转变为多中心的贸易格局 资本主义工业的高速发展也使农业走向机械化,农业产量大大提高2、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股份公司的应用,生产和资本日益集中,产生垄断垄断组织最早产生于德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所有先进资本主义国家中发展起来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组织成为各资本主义国家社会全部经济生活的基础,标志着自由资本主义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3、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 (1)表现: 一是表现于各国内部,轻工业落后于重工业,旧工业部门落后于新兴工业部门。

      二是表现于各国之间经济发展速度和经济地位的变化美、德等后起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发展速度明显高于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其发展呈跳跃式 三是表现于资本主义国家对殖民地占有的不均衡这必然导致对殖民地的重新争夺2)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 首先,在发生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候,已经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英、法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不愿更新旧的机器设备,因而无法采用新的科技发明,使其工业生产率低 其次,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推行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使本国经济能在较短时间内腾飞二、欧洲列强仍保存传统优势(一)欧洲列强瓜分世界 主要欧洲列强瓜分的殖民地的领土人口; 非洲的殖民地化; 亚洲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化二)欧洲的经济优势 欧洲是世界的银行家; 欧洲是世界的工业工场; 欧洲在国际贸易方面的优势三)欧洲的军事优势 欧洲列强的军事实力; 欧洲军事实力的作用三、美、日作为世界大国兴起,开始向欧洲称霸世界的局面挑战一)美国 :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大国 1、工业跃居世界首位,垄断资本加强2、美西战争——第一次争夺世界的战争 原因:海外市场 经过:“缅因号”事件(1898)→美西巴黎和约 美国总体战略:控制加勒比海、中南美洲,向太平洋地区扩张,还远没有实现“世界领导地位”的图谋。

      3、门户开放政策——对亚太、中国政策的转变4、大棒政策、金元外交——对美洲的政策(二)日本:登上世界强国地位 1、产业革命的完成和垄断资本主义的形(1)日本的工业化(2)日本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3)日本经济发展的问题,,2、殖民扩张(1)目标:远东、朝鲜和中国东北(2)经过:20世纪初,军国主义急剧膨胀,并大肆扩充海陆军,增加军事预算,创立新兵种1904-1905年又与俄国发生争夺中国东北和朝鲜的日俄战争,并打败俄国,将东三省划为自己的势力范围1910年吞并朝鲜1914年终于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节 俄国1905年革命,一、背景1、大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落后的政治、经济体制2、小背景:俄国是帝国主义一切矛盾的焦点3、特殊背景: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成立与列宁主义的诞生 劳动解放社;列宁的早期革命活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火星报》与《怎么办》;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列宁主义的诞生4、加速器(导火索):日俄战争的失败,,日俄战争(1) 背景:俄国在中国东北的扩张遭到日本的强烈反对,为此,日本与英国于1902年结盟该同盟保证发生日俄战争时,英国将支持日本;同时英国和日本还要求俄国退出在东亚的殖民竞争。

      2) 过程:1904年2月8日夜,日本不宣而战,攻打旅顺港,日俄战争爆发次年8月,俄国战败3) 结果:在美国的斡旋下,1905年9月达成协议,俄国把在中国东北的许多侵略特权转让给日本按照这一协议,朝鲜和中国东北南部划为日本势力范围,库页岛北纬50度以南地区割让日本,从而结束了沙俄在中国东北的扩张二、经过:彼得堡1月9日事件(流血星期日)→布尔什维克的“三大”:制定革命策略路线→5月罢工、6月兵变(波将金号起义)→10月莫斯科总罢工→12月武装起义(最高峰)→“6.3政变”(结束)三、革命总结1、失败原因2、历史意义3、斯托雷平改革,3、斯托雷平改革,(1) 背景:经过1905年革命的打击,沙皇政府认识到要恢复以前的统治已不可能,必须一定程度的给予资产阶级参与政权的权利,以争取城乡资产阶级的支持 (2)内容:1906年,斯托雷平被任命为总理大臣,直到1911年,他实行了具有政治民主倾向的改革其改革内容包括政治和经济两个方面在政治上,建立了以沙皇为主的地主和资产阶级的联合专政并且还进行了行政和立法机构的改革,使沙皇专制转变为立宪君主制在经济上,进行重要的土地改革,从而加速了农村阶级的分化,进一步推动农业资本主义化。

      斯托雷平还进行了其他改革,如提高农产品价格,使农民得益,来稳定农村3)影响:斯托雷平改革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加速了俄国资本主义化第三节 亚洲的觉醒,一、伊朗的立宪革命1、阶段:立宪运动(1905.12—1908.6) 护宪运动(1908.7—1909.7) 英俄武装干涉和革命失败(1909.7—1911.7) 2、经过:伊朗的民族觉醒;第一届国会和宪法的颁布;政变和第二届国会二、印度的自主自产运动 寇松的孟加拉分治法令;提拉克与自主自产运动;国大党的分裂和孟办大罢工 自主:独立的民主共和国;自产:经济独立斗争手段:抵制英货;民族教育:启迪民族意识复兴,,三、青年土耳其革命 暴政时期 青年土耳其党 粉碎封建复辟势力四、中国的 义和团运动失败以后的中国社会 的胜利和失败 ——世界性的革命,五、“亚洲觉醒”的基本总结,1.含义 列宁所说的亚洲觉醒的内涵不仅仅是指资产阶级民族民主意识而言,更重要的含义是指亚洲资产阶级从改良走上革命,走上了在资产阶级领导下的,有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加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 2.特点 首先,资产阶级革命派举起资产阶级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这两面全新的旗帜,第一次赋予亚洲革命以资产阶级民族民主主义的鲜明性质。

      其次,在亚洲觉醒时期,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和下层群众的革命斗争,这两股以往互无联系的潮流开始汇合在一起,形成了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领导的,有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加的民族民主革命的洪流 第三个特点就是各国的革命派开始比较自觉地相互联系,互相支持亚洲和亲” 3.意义,,亚洲觉醒时期这场革命风暴,虽然由于资产阶级首次革命缺乏经验,斗争不够坚强,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相当强大而失败了,但它所体现的历史趋势却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洪流标志着亚洲国家向现代化迈出了一步,标志着20世纪东方民族民主革命时代的到来这场革命为日后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的胜利,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可以说,没有20世纪初亚洲的觉醒,就不会有以后中、朝、越等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洲资产阶级民族独立国家的纷纷诞生资产阶级革命派在这场革命风暴中前仆后继,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和亚洲各国运动,相互支持的精神是亚洲人民的宝贵遗产,它鼓舞了20世纪后亚洲各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斗争。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