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数上课程纲要(司爱玲).doc
6页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新华路小学二年级数学组 司爱玲课程类型:基础型课程教学材料: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授课时间:空间图形 10课时数与代数 39课时统计与概率 3课时实践活动 2课时回顾拓展 4课时机动时间 2课时总 计 60课时一. 学习目标: 1.说出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正确地进行计算结合具体情境,学生会说出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在实践活动中感知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会说出1米=100厘米;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会用自己的方法估计物体的长度 3.会说出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1-9的乘法口诀,会熟练地口算表内乘法4.会说出线段的特点,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会辨认角和直角,能够说出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会画线段,会说出画角和直角的方法并能正确的画出来 5.尝试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说出统计的意义。
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会说出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的数据表示的意义,会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6.在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中,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并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7.会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会说出轴对称现象的特点,会找出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或另一半;会辨认镜面对称现象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10.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二、内容安排:单元序号单元专题学习内容学习重点课时 安排1长度单位统一长度单位 认识厘米用厘米量 认识米用米量 认识线段练习一在摆实物、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活动中,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借助实物认识线段,会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42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两位数加两位数两位数减两位数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加减法估算练习二——练习七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
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133角的初步认识认识角 认识直角练习八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认识角和直角,会说出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尺画角和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24表内乘法(一)乘法的初步认识 2-6的乘法口诀 用数学(编排在计算中)练习九——练习十三在具体情境中乘法运算的意义会说出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乘法的口诀是怎样得来的熟记2~6的乘法口诀,比较熟练地口算6以内的两个数相乘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135观察物体观察物体 轴对称的乘法口诀镜面对称练习十五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通过观察、操作,认识镜面对称现象46表内乘法(二)7、8、9的乘法口诀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整理和复习练习十六——练习二十一经历编制7~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会说出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记熟7~9的乘法口诀,能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计算会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137统计1认识条形统计图 (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练习二十二通过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38数学广角简单的排列 最简单的推理简单的推理练习二十三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及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2 9总复习总复习 练习二十四通过总复习,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6三、课程实施:(一)课程资源的开发 1.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我们可根据学生学习的知识点,拓宽数学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如利用身边的情景、实践活动材料、班班通、挂图、多媒体课件等进行数学学习 2.结合生活实际开展数学课外活动如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趣味数学、数学故事等二)教学实施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应用的过程”教材就是依据这一要求来设计教学的例如,“长度单位”教学不是直接认识厘米和米,而是展示了长度单位形成的基本过程,用不同物品去量用同一物品作单位去量用统一的长度单位去量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实际的测量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这一过程,使学生在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同时,也感受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1.把数学思想渗透到实践活动中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学生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操作活动在直观与抽象之间搭建了桥梁,沟通了动手与动脑的联系操作也是动手实践的重要形式之一例如,通过摆小棒理解加减法计算的算理,通过摆图形去认识乘法教学中既要重视操作的环节,同时要加强对操作的指导例如,学习56-18,如果只提出让学生先用小棒摆一摆,学生会出现多种摆法,冲淡主题,浪费教学时间这里的操作应该结合教学的重难点,提出问题:个位上的6减8不够减,怎么办?让学生用小棒去摆:把一捆拆开与6根合起来变成16根,再拿去8根,从中理解退位的道理再如,“倍”的概念也是比较抽象的,可以借助操作帮助学生理解第一行摆了2根小棒,第二行要摆的根数是第一行的3倍,应该怎么摆?使学生认识要摆3个2根。
通过操作,使学生将“几个几”与“几的几倍”建立起联系,理解了“倍”的意义到学习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应该用乘法计算,也就水到渠成了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2.重视基础知识, 发展各项技能虽然笔算教学是本册的重点,但在教学中不应单纯教学笔算,要注意口算、估算和笔算的沟通,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进行灵活的计算1)充分利用已有口算基础,开展笔算教学例如,教学不进位和不退位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因为口算比较简单,可以让学生先用口算进行计算,再引入用竖式计算,进一步比较口算和笔算方法的异同,理解笔算计算法则教学进位和退位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时,重点是个位上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和个位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除了利用操作来理解算理,还可以口算为基础来进行教学因为在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和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口算中学生已理解了进位和退位的道理在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中,除了巩固笔算以外,要鼓励学生能用口算计算的就用口算计算。
可采用比比谁口算的快,比比谁计算的准确这种竞赛的学习方式,加强学生口算的速度,提高计算的正确率2)将估算渗透于计算教学过程中加强估算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学生已经掌握了笔算和口算的方法,在估算中容易习惯于精确计算,而且只在这里进行估算教学,也不足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可在前面的笔算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一些估算,例如在计算前让学生先估计一下得数大约是多少,或者在计算后用估算的方法验证一下得数是否正确,以逐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技能在估算中,也可以把估算与精确计算结合,怎样计算方便就可以怎样计算,提高学生计算的灵活性在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基础上,重视小组交流、全班交流,体会估算在生活中的应用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实验教材取消了过去应用题的单独教学,把计算与解决问题更紧密地结合,结合计算,又安排了“解决问题”的内容,也不是以文字表述的形式呈现,同样是置于生动有趣的情境之中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些情境,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这些内容可采用以下几个步骤:(1)让学生充分观察情境图,说说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2)根据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有用信息(条件);或根据情境图呈现的信息,提出问题;(3)用所学知识解决提出的问题;(4)对于一些开放性的、蕴涵较多信息的情境,要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或用不同的策略去解决问题。
乘法口诀是分两段进行,在教学7~9的乘法口诀时,可以利用第一段学习获得的经验,让学生在操作和合作的基础上,经历口诀编制的过程,既有利于解决7~9口诀多而难记的问题,而且通过编制口诀,学生掌握了方法,提高了思考能力,获得了成功的愉悦采用灵活多样,学生喜闻乐见的练习形式,如:对口令、开火车、夺红旗、抢答等,在愉悦中主动运用口诀,达到熟练计算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进行合理的整合,面向全体学生,重视学生的个别,每个知识点落实到位,提高教学的效率四、课程评价: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根据本册书的内容,学生的特点以及教学特点,我采取以下三个方面的评价措施:(一)适当评价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二年级的学生往往需要联系已有的生活实际或具体事物来完成学习任务那么,对学生评价时,应重点考查对所学内容实际意义的理解例如,评价学生是否理解和掌握乘法口诀,就要结合具体情境,学生能否逐步独立编制乘法口诀,知道每句乘法口诀的含义评价学生是否记住了某一部分口诀,可通过“开火车”的形式,观察学生记忆口诀的流畅性,可通过“对口令”的形式,了解口诀记忆的准确程度。
通过课堂适当的作业练习加以评价,当堂独立完成,针对不同情况给予相应等级的评价,正确工整干净为优秀加小旗,正确但书写不好为优良,错一题为良好,错两题为及格,错两题以上为需努力,教师写上激励性评语,课堂上多提问、口头鼓励、指名板演促使其努力赶上二)重视对数学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的评价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可以考查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能否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2.能否尝试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3.能否愿意与同伴合作交流解决问题4.能否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5.也可采用学生互评的方式:你认为他回答的怎么样?以此促使学生认真听积极想三)重视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也要关注他们的情感和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