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健康新十项标准.doc
5页心理健康新十项原则 1、充足的安全感安全感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如果惶惶不可终日,人便会不久衰老抑郁、焦急等心理,会引起消化系统功能的失调,甚至会导致病变 2、充足理解自己,对自己的能力做出恰如其分的判断如果勉强去做超越自己能力的工作,就会显得力不从心,于身心大为不利由于超负荷的工作,甚至会给健康带来麻烦 3、生活目的切合实际由于社会生产发展水平物质生活条件有一定限度,如果生活目的定得太高,必然会产生挫折感,不利于身心健康 4、与外界环境保持接触由于人的精神需要是多层次的,与外界接触,一方面可以丰富精神生活,另一方面可以及时调节自己的行为,以便更好地适应环境 5、保持个性的完整和谐个性中的能力、爱好、性格与气质等多种心理特性必须和谐而统一,方能得到最大的施展 6、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现代社会知识更新不久,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就必须不断学习新的东西,使生活和工作能得心应手,少走弯路,以获得更多的成功 7、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中,有正向积极的关系,也有负向悲观的关系,而人际关系的协调与否,对人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8、能适度地体现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人有喜怒哀乐不同的情绪体验不快乐的情绪必须释放,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但不能发泄过份,否则,既影响自己的生活,又加剧了人际矛盾,于身心健康无益 9、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干与爱好爱好人的才干和爱好爱好应当充足发挥出来,但不能阻碍她人利益,不能损害团队利益,否则,会引起人际纠纷,徒增烦恼,无益于身心健康 10、在不违背社会道德规范下,个人的基本需要应得到一定限度的满足固然,必须合法,否则将受到良心的谴责、舆论的压力乃至法律的制裁,自然毫无心理健康可言 怀乡中学上学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筹划及实行方案 一、指引思想: 以教育部下发的《有关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及《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引纲要》为指引,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育人宗旨,根据高中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措施,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增进她们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二.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了由黎光宇校长为组长的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并逐渐形成以德育处(涉及各类员)、团委会、班主任以及思想政治课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
三、目的 心理健康教育的直接目的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最后目的是增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结合我校学生实际,确立具体工作目的如下: 1、理解自我 目前普遍存在仅以学业成绩作为评价学生优劣原则的状况,导致不少学生自我形象偏低,自信心局限性,严重阻碍着学生的素质成长针对这一现象,心育工作应注重协助学生理解自我,接纳自我,对自我的形象进行整体结识,让学生从学业自我形象、社会自我形象、情绪自我形象、体能自我形象等方面进行整体结识,找出自己的优势与劣态;协助学生自尊、自爱、自强、自立,树立自信心 2、培养良好的学习适应能力 目前由于学习适应性不强,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日渐增多,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适应能力就显得日趋重要心育工作应致力于开展协助学生制定学习筹划,谋求适合的学习措施,养成独立思考,刻苦钻研,集中精力,心无旁骛的学习品质以及保持浓厚的学习爱好等方面的工作,以达到增进其有效学习的目的 3、养成抱负的人际交往习惯 抱负的人际交往习惯是个体适应社会环境不可或缺的条件,人际交往的适应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人格的发展,也影响着其在社会中的生存和发展,目前学生由于缺少良好的人际交往习惯,可导致亲子、师生和同窗间的冲突不断增长。
因此协助学生掌握人际交往的艺术是重要的在当今这个多元化、多样化的社会,做到这一点,是尤为重要的事情 4、增进人格的健全发展 目前的教育比较强调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往往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养成;忽视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全面培养,会严重影响着学生素质的提高心育工作应注重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全面培养,增进学生心理素质各方面的谐调发展,使个体在结识、情意和行为三方面达到一种有机的整体使每个学生的多种潜能得以发挥,后来成为:具有一定的知识技能;具有很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对社会能作出积极奉献的人四、实行方案 1、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面向全体学生有针对性地实行教育; 2、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结识,使心理素质逐渐得到提高; 3、关注个别差别,尊重学生的尊严和价值,根据不同窗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提高她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4、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充足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积极做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和针对性相结合; 5、面对全体学生与关注个别差别相结合; 6、避免和矫治相结合; 7、教师的科学和学生的积极参与相结合; 8、助人与自助相结合; 9、心理过程对学生所作的“自我暴露”,员应严守秘密,不适宜对外公开当事人的姓名和事件。
五、实现途径 根据我校的实际,重要通过两个途径来进行: (一)心理健康教育 这项教育工作应全面渗入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在学科教学、各项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中,都应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 1、课程形式偏重于对学生心理品质的全面培养具体内容涉及智能训练、学习心理指引、情感教育、人际关系指引、自我心理修养指引等内容 2、专项讲座形式目的在于解决学生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学校每学月进行一次心理健康讲座 (二)心理征询 心理征询是针对少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而进行的心理征询、心理训练活动,它面向少数学生,立足于矫治重要方式: 1、个别征询它着眼于少数问题学生、侧重运用行为矫治和心理治疗措施达到疏通心结的作用个别征询的程序涉及学生自诉、诊断分析、调适矫治和效果反馈四个环节方式有面谈、、通信等途径进行在我校要成立心理征询室、开通心理征询热线、设立心理征询信箱,配备心理征询教师 2、征询是指运用通话方式予以学生忠告,劝慰和指引由于通话具有隐秘性,征询的学生基本上都能敞开自己的内心世界,谋求解决实际问题的答案 3、书信征询。
其长处在于不受时间限制,学生可随时通过信件诉说自己的苦恼或愿望那些不善言辞,或较为拘谨的学生常常选择这种形式 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 3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