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猩红热的诊治课件.ppt
27页猩 红 热scarlet fever 猩红热的诊治课件概概 念念q猩红热是由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q临床上有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退后脱屑为特征q并发症有变应性心、肾、关节炎猩红热的诊治课件 病 原 学猩红热的诊治课件病原学特征病原学特征ØG+,球形、卵圆形,直径0.5~1μmØ对热、干燥敏感,一般消毒剂可杀灭猩红热的诊治课件q含血培养基培养24 h,菌落周围产生2~4 mm溶血环,溶血反应阳性q依据表面蛋白抗原分为80多个血清型 病原学特征病原学特征猩红热的诊治课件病原学特征病原学特征qA组乙型链球菌产生的毒素与酶类Ø红疹毒素(erythrogenic toxin) 能致发热和皮疹,影响T细胞功能 Ø链激酶(streptokinase) 扩散因子Ø透明质酸酶(hyaluronidase) 能溶解组织中的透明质酸,利于细菌扩散Ø溶血毒素 分为“O”和“S”,可溶解白细胞和血小板,对心脏有毒害猩红热的诊治课件流行病学猩红热的诊治课件流行病学流行病学q传染源 病人和带菌者q传播途径 Ø 空气飞沫传播为主Ø 破损皮肤及产道q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猩红热的诊治课件流行病学流行病学q流行特征Ø 全年发病 冬春季多见Ø 各年龄组均可发病 5~15岁高发年龄组Ø 近年发病趋于轻型化 原因 -早期应用抗生素 -链球菌变异 -人体抵抗力增强猩红热的诊治课件发病机理猩红热的诊治课件主要病理损害主要病理损害Ø化脓性病变 链球菌粘附于粘膜上皮细胞,进入组织引起炎症,在透明质酸酶、链球菌、溶血素作用下,炎症扩散引起组织坏死Ø中毒性病变 红疹毒素进入血液,引起皮疹及全身中毒症状如发热、头痛、休克Ø 变态反应病变 少数病人出现急性肾小球肾炎、风湿性心肌炎、风湿性关节炎猩红热的诊治课件临床表现猩红热的诊治课件潜伏期 1~7 d,平均2~3d典型病例起病急骤,主要有发热、咽痛、全身弥漫性红疹三大临床特征猩红热的诊治课件普通型猩红热普通型猩红热Ø 发热 39℃,头痛,全身不适、食欲不振头痛,全身不适、食欲不振Ø 咽峡炎 咽痛、吞咽痛,局部充血、脓性分泌物Ø皮疹 发热后第2天出现,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疹后脱屑猩红热的诊治课件皮皮 疹疹猩红热的诊治课件皮皮 疹疹猩红热的诊治课件线状疹线状疹(Pastia线线)猩红热的诊治课件疹疹 后后 脱脱 屑屑猩红热的诊治课件草草 莓莓 舌舌猩红热的诊治课件杨杨 梅梅 舌舌猩红热的诊治课件特殊类型猩红热特殊类型猩红热Ø轻型Ø脓毒型Ø中毒型Ø 外科型或产科型猩红热的诊治课件诊断与鉴别诊断猩红热的诊治课件诊诊 断断q 流行病学史q 临床表现 q 实验室检查 -血象 -尿液 -细菌学检查 猩红热的诊治课件鉴别诊断鉴别诊断Ø 金黄色葡萄菌感染Ø 药物疹Ø 风疹Ø 麻疹猩红热的诊治课件治 疗猩红热的诊治课件治治 疗疗q一般治疗 急性期卧床休息,呼吸道隔离,注意口腔卫生q病原治疗 首选青霉素,400-800万IU,每日2-4次,疗程7~10 d;儿童10~20万IU/(Kg·d),2~4 次/d;对青霉素过敏者选用红霉素,螺旋霉素,头孢类抗生素猩红热的诊治课件猩红热的诊治课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