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穿”与“戴”的字形和字义解释.doc
4页有关“穿”与“戴”的字形和字义解释字形演变造字解说穿,金文(穴,洞)(牙,上下交错的臼齿),造字本义:洞与洞之间交错勾通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附 文言版《説文解字》:穿,通也从牙在穴中 附 白话版《说文解字》:穿,贯通字形采用“牙、穴”会义,表示牙在穴中引申线索分类词汇①本义,动词:洞与洞之间交错勾通 穿鼻 穿洞 穿孔 穿针引线 穿,通也——《说文》 何以穿我墉——《诗 • 召南 • 行露》 赍钱三百万,皆用青线穿——《玉台新咏 •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②动词:在狭小的空间里通行 穿插 穿梭 穿通 穿行 穿越 穿戴 穿着 穿鞋 穿衣 穿堂风 穿衣戴帽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苏轼《念奴娇》 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姚鼐《登泰山记》③动词:钻串、使形成通道 穿刺 穿凿 穿甲弹 穿山甲 穿云裂石 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论语 • 阳货》 孔子称述而不作,今不依章句,妄生穿凿,轻侮道术。
——《后汉书 • 徐防传》 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三国志 • 诸葛亮传》 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司马光《资治通鉴》字头信息人部武力篇戈族戴 上一页:戕 下一页:哉 造字法:会义参考链接: 戈 异 禺 翼 冀 载 戈族不必贰戈干戊戌戟戎矛盾甲固式或域国岁搏扑戏截弟部戍成我代伐战戒戮咸灭戕戴哉威戚勇义武字形演变造字解说“異”是“戴”的本字,甲骨文像一个人双手将面具戴在头上当“異”的“戴面具行刑”本义消失后,再加“土”(“土”是“大”的误写)、“戈”(刑具),另造“戴”代替戴,籀文(戈,刑具)(異,双手将面具套在头上)会义,造字本义:古代执行死刑的刽子手用布罩将自己头部蒙住,以免遭受受刑者的拥护者报复篆文在“戈”上加(是“才”的变形,即树杈,木架),表示绞架隶书误将篆文字形中表示绞架的“才”写成“十” 附 文言版《説文解字》:戴,分物得增益曰戴 附 白话版《说文解字》:戴,分配财物获得增益叫“戴”字形采用“異”作边旁,“”作声旁这是籀文写法的“戴”引申线索分类词汇①本义,动词:古代刽子手头套面具行刑 本义只见于古文 戴,覆也。
——《尔雅》 日抱戴——《孝经 • 援神契》 ②动词:套在头上或穿在身上 戴花 戴笠 戴孝 戴斗笠 戴高帽 戴假发 戴帽子 戴眼镜 戴耳环 戴戒指 戴罪立功 / 穿戴 不共戴天 披枷戴锁 披星戴月 披红戴绿 颁白者(老人)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 • 梁惠王上》 垂发戴白——《后汉书 • 邓禹传》 ③动词:放在心上,衷心拥护 戴仰 / 爱戴 推戴 拥戴 感戴恩德 庶民不忍,欣戴武王——《国语 • 周语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