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五年级下学期地方课程教案 (1).doc

21页
  • 卖家[上传人]:简****9
  • 文档编号:95493982
  • 上传时间:2019-08-1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99.50KB
  • / 2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治家格言 教学目的: 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 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理解“一粥一饭……物力维艰” 教学难点:理解诵读内容,能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 教学过程 一、简介《治家格言》 《治家格言》是明末清初学者朱柏序所作,虽然只有短短五百余字,文字通俗易懂,却饱含着为人处世的哲学三百年来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经常诵读这些经典,不仅能陶冶我们的情操,丰富我们的文化积淀,而且能规范我们的言行从今天开始,我们将一起诵读《治家格言》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译文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重点句:“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该句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了解有关《治家格言》的故事,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六、作业练习 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你会怎么做?当别人帮助了你以后,你怎么做? 名贤集(一) 教学目的 1、了解有关《名贤集》的文学常识 2、文言文词句的翻译 3、阅读分析文言文中人物形象,并能概括其性格特征。

      教学流程: 一、背景介绍: 《名贤集》是由南朝的刘义庆编撰而成的,刘义庆是宋武帝刘裕的侄子,是刘裕之弟长沙王刘道怜的二子,后来因为他的叔父临川王刘道规没有子嗣,而过继于他,并承袭为临川王 二、课文分析 1、课文引入: 2、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可以通过文中的注释,自己思考和同桌讨论的形式疏通文意,教师进行重点点拨,包括重点字词和重点句子的分析 1)重点字词: 末儿 2)重点句子: 3)翻译: 4)课文知识的补充 曹娥碑: 三、总结: 从文中寥寥几句,我们就能体会深刻道理,而这正是《名贤名贤集集》艺术手法上“以事见人”独特的魅力并且在语言方面我们也能感受的《名贤集》简洁明了,清丽委婉的特征 名贤集(二) 教学目的 1、了解有关《名贤集》的文学常识 2、文言文词句的翻译 3、阅读分析文言文中人物形象,并能概括其性格特征。

      教学 过程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名贤集》,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到《名贤集》是由南朝的刘义庆编撰而成的,刘义庆是宋武帝刘裕的侄子,承袭为临川王 一、课文分析 1、课文引入: 2、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可以通过文中的注释,自己思考和同桌讨论的形式疏通文意,教师进行重点点拨,包括重点字词和重点句子的分析 1)重点字词: 2)重点句子: 3)翻译: 3)课文知识的补充4)小结: 三、知识的扩展 1、有关隐语的介绍 2、做联句游戏,看谁完成得又快又好 四、教师小结 这节课告诉我们许多为人处事的道理,教导我们要孝敬父母,一家人要和和气气;劝诫我们凡事都要从小处做起;告诉我们与人交往要互相尊重 增广贤文(一)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熟练背诵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4、逐步培养学生热爱国学、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 故事激趣,导入新课 1、导语:同学们,刚才你们诵读的是我们这学期所学的增广贤文,老师今天再给你们讲个故事,喜欢吗?那要求大家要认真听,还要认真想:老师讲的这个故事,你从中明白了什么? 2、老师讲故事 3、反馈:你明白了什么? 二、学习诗句,理解诗意 1、过渡:对了,做人要善于宽容原谅别人,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请看—— 2、多种形式朗读诗句 ⑴ 自己轻声读几遍,把诗句读通顺 ⑵ 指名读,正音 ⑶ 齐读,读正确流利 3、引导学生理解诗句 ⑴ 通过刚才的朗读,你读懂了什么?谁来说说引导学生说完整话) ⑵ 质疑:有没有不懂的地方吗?学生说 ⑶ 小组互相学习,理解诗句 ⑷ 指名反馈,师生补充 ⑸ 反复朗读,熟练背诵 ⑹ 小结老师先总结诗句意思你是怎么读懂的呢?总结学习方法:反复朗读;小组合作学习查字典;请教老师、父母;背诵,加深理解 三、联系实际,畅谈体会 1、谈话:在学习生活中,你有没有经历过或者是听到、看到别人宽容原谅别人的例子呢?请说给大家听听。

      你从中明白了什么? 2、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宽容原谅别人呢?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交流收集到的材料:这些都是古人总结出来的含有深刻道理的句子,谁还知道一些有关这方面的句子或者是名言警句?如得饶人处且饶人 2、总结谈话: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是多么的丰富多彩,像这些增广贤文会教我们很多学习、生活、做人的道理只要我们用心去学习,多读多想,一定会让你的头脑更聪明,如果运用于写作上,那一定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布置作业:把我们今天所学到的增广贤文讲给家长听,背给家长听 增广贤文(二) 教学内容:饶人不是痴汉,痴汉不会饶人不说自己桶索短, 但怨人家箍井深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熟练背诵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4、逐步培养学生热爱国学、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导入新课 1、导语:同学们,刚才你们诵读的是我们这学期所学的增广贤文,老师今天再给你们讲个故事,喜欢吗?那要求大家要认 真听,还要认真想:老师讲的这个故事,你从中明白了什么? 2、老师讲故事。

      3、反馈:你明白了什么? 二、学习诗句,理解诗意 1、过渡:对了,做人要善于宽容原谅别人,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请看—— 2、多种形式朗读诗句 ⑴ 自己轻声读几遍,把诗句读通顺 ⑵ 指名读,正音 ⑶ 齐读,读正确流利 3、引导学生理解诗句 ⑴ 通过刚才的朗读,你读懂了什么?谁来说说引导学生说完整话) ⑵ 质疑:有没有不懂的地方吗?学生说 ⑶ 小组互相学习,理解诗句 ⑷ 指名反馈,师生补充 ⑸ 反复朗读,熟练背诵 ⑹ 小结老师先总结诗句意思你是怎么读懂的呢?总结学习方法:反复朗读;小组合作学习查字典;请教老师、父 母;背诵,加深理解 三、联系实际,畅谈体会 1、谈话:在学习生活中,你有没有经历过或者是听到、看到别人宽容原谅别人的例子呢?请说给大家听听你从中明白了什么? 2、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宽容原谅别人呢?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交流收集到的材料:这些都是古人总结出来的含有深刻道理的句子,谁还知道一些有关这方面的句子或者是名言警句?如得饶人处且饶人。

      2、总结谈话: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是多么的丰富多彩,像增广贤文会教我们很多学习、生活、做人的道理只要我们 用心去学习,多读多想,一定会让你的头脑更聪明,如果运用于写作上,那一定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布置作业:把我们今天所学到的增广贤文讲给家长听 弟子规(一) 教学目的:让小朋友了解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弟子规的大概内容是什么? 教学内容:学习《弟子规》的总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内容: 上堂课的内容:中国人、中国心,中国的礼节——鞠躬,会表达自己的感情和需要 二、讲解题目: 《弟子规》——先介绍原文的出处原名:训蒙文故名思义;教训启蒙幼童的文章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内容采用《论语》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等文字编写而成,后改叫《弟子规》是启蒙学生、教育子弟,在家、出外接人待物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生活方面的教育 三、教学方法: 老师念一句,小朋友重复一句也可老师念上句,小朋友念下句 根据小朋友的接受能力确定学习时间,需要念几遍。

      四、讲解内容: 弟子规—— 是(古代)小朋友必须要学习的内容古人云:学有学业、退有居业弟子规就是教育小朋友学习以外应该做到的事情 圣人训—— 圣人是指古代有很高成就的人比如:孔子、孟子等我们一般人叫凡人、俗人,智慧不高就不能称为圣人 训:可以做为准则的话指圣人对我们的教诲 首孝悌—— 首:首要、头,这里指第一件事,就是要孝顺父母举例;父母生养我们、辛苦劳作,供给我们衣食住行我 们首先要孝敬他们 悌:代表顺从兄长兄弟姐妹友好相处也就等于孝顺了父母 次谨信—— 次:次要、二,这里指第二件事首先你做到了孝、悌,其次就要做到谨和信谨:谨慎做事要慎重小心比如走路要遵守交通信号,做人也要按着准则去做不能任意随便去做事。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