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必修二专题二笔记整理.doc
4页1 -第二章笔记整理第二章笔记整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初步发展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初步发展 ●● [概念辩析概念辩析]近代工业 ——工厂、机器生产 近代民族工业 ——中国人办的(官营,私营)工厂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 ——中国人办的私营(商品)工厂 ●●归归纳纳中中国国近近代代民民族族工工业业发发展展的的历历程程 19 世纪 60、70 年代:兴起 甲午战争后至一战:初步发展 一战期间( 1912——1919):短暂春天 抗战前夕( 1927——1936):短暂发展(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抗战期间(1937—1945):遭到摧残 (国民政府统治后期)抗战胜利后( 1945-1949):陷入困境一一、、近近代代民民族族工工业业兴兴起起的的背背景景 ------鸦鸦片片战战争争后后中中国国经经济济结结构构的的变变动动 ((板板书书)) 1、、战战前前::自自然然经经济济占占主主导导地地位位((板板书书)) ●●鸦鸦片片战战争争前前中中国国社社会会经经济济特特点点 :自自然然经经济济占占主主导导地地位位经济模式: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为主导 .土地占有: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农民无地名少地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2、、战战后后::中中国国经经济济结结构构变变动动((板板书书))①①原原因因::内内————商商品品经经济济的的发发展展 外外::外外国国资资本本主主义义的的入入侵侵 ②②表表现现::自自然然经经济济逐逐步步解解体体 (战前有某种程度的分解——鸦片战争后开始解体——二鸦片战争后解体速度进一 步加快——甲午战后自然经济进一步遭到破坏)A、标志、标志 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耕与织的分离)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耕与织的分离) B B、农业商品化程度日趋发展、农业商品化程度日趋发展 国内市场扩大、卷入世界市场、洋行大量增加、买办和买办化的商人的出现、贸易中 心转移●●在自然经济逐步解体的过程与资本主义的产生有何联系在自然经济逐步解体的过程与资本主义的产生有何联系? ? 资资本主本主义发义发展需要哪些一般条件展需要哪些一般条件? 原料、资本、技术、劳动力、市场;③③影响影响:为民族工业兴起创造条件自然自然经济经济解体解体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成为自由劳动力;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发展,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商品市场二、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概况二、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概况 (一)民族工业的兴起(一)民族工业的兴起——19 世纪世纪 60、、70 年代年代 1、三种途径:、三种途径:洋务派创办近代工业,一部分中小地主、官僚、商人华侨投资近代工矿业, 部分手工工场采用机器生产变为近代工业企业。
2、洋务派创办近代军事、民用工业洋务派创办近代军事、民用工业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 ①①原因原因 外部:A、列强入侵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条件(市场和劳动力) 、 列强入侵客观上带来先进技术;B、外商企业利润的刺激 C、洋务运动诱导 内部:资本主义的萌芽 ” ②②、概况、概况- 2 -时间、地区:19 世纪六七十年代、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途径:①一部分地主、官僚、买办、商人华侨投资于近代企业 ②部分手工工场采用机器生产,转变为近代企业代表企业:方举赞、孙英德——上海,发昌机器厂陈启源——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周廷弼——苏经缫丝厂朱其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③③、影响、影响 (1)经济上:产生了一种新的经济因素(资本主义经济) (2)政治上: 产生了一种新的阶级因素(民族资产阶级) (3)思想上:产生了早期维新思想 (二)(二) 、近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概况、近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概况 1、、 初步发展的原因初步发展的原因①①.甲午战争后,列强侵略的加剧,使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甲午战争后,列强侵略的加剧,使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②②、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③③、实业救国的热潮、实业救国的热潮 2、主要表现2、主要表现—新增企业、资本、增长率新增企业、资本、增长率 3、实业家及企业、实业家及企业 张謇、周学熙 “南张北周”、荣家兄弟:指荣德生和荣宗敬。
4、影响: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影响: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三)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春天(三)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春天——民国初年的兴办实业潮(民国初年的兴办实业潮(1912——1919)) 1、原因: ①辛亥革命推动②群众性爱国运动推动③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的经 济侵略④实业救国思想影响、北洋军阀政府对实业的重视 ●内外因分析法、政治,社会,国际环境分析 2、表现: ①实业团体不断涌现; ② 新建厂矿企业和新增资本增加 ③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迅速 ④火柴等轻工业有了显著的发展,重工业也有了增长 3、影响: A、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进一步壮大(新文化运动、孙中山领导 4 次维护民主共和政体的 斗争 B、无产阶级力量壮大(五四运动)C、为中共成立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了物质基础 和阶级基础 (四)抗战前夕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发展((四)抗战前夕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发展(19271927——19361936))----发展较快发展较快 1、原因:①币制改革 ②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推动③人民反帝爱国运动的影响 2、概况:工业各行业普遍出现了较好的发展局面 3、限制因素:帝国主义压迫和官僚主义控制●1935 年币制改革 背景:外——美国为转嫁危机,争夺世界金融控制权,推行白银政策,导致中国金融危机;内 ——长期内战,巨额开支,巨大财政赤字,财政经济陷入危机。
目的:为了防止白银外流 (为了应对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 内容:中中交法币,白银国有,禁流通 作用:防止白银外流,稳定金融市场,促进物价回升,生产复苏 3 -(五)抗战时期遭到摧残((五)抗战时期遭到摧残(1937-19451937-1945)) (六)抗战胜利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陷入困境((六)抗战胜利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陷入困境(1946--19491946--1949 日益萎缩日益萎缩 )) 1、概况:工商企业大量倒闭破产2、原因:内战的破坏 、恶性通货膨胀政策的影响、 官僚资本的压迫、 繁重的捐税负 担、 美国的经济侵略(《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 三、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主要特点:三、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生存环境: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生存环境: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三重压迫三重压迫 ((1 1)先天不足:)先天不足: 资金少,设备、技术、管理落后 ((2 2)后天畸形:)后天畸形: ①发展不平衡: 地域:集中于沿海地区; 产业结构: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发展缓慢,没有形成 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②程度低:民族资本与外国资本相比,力量薄弱;民族资本与封建经济相比,自然经济仍 占绝对优势。
③发展缓慢、短暂 半殖民地半封建特征半殖民地半封建特征 四、影响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四、影响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 1 1、推动发展的因素:、推动发展的因素: A、西方列强的侵略:双重作用灾难与建设作用 B、中国人民反帝爱国热情不断高涨 “实业救国”——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C、潮流的冲击和巩固统治的需要,清末至民国历届政府都鼓励兴办实业 D、实业家们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 2 2、阻碍发展的因素:、阻碍发展的因素: A、先天不足B、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 C、后天畸形工业结构和地区分布不平衡 D、近代中国政局长期动荡 启示启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帝国主义是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根本因素,只有实 现民族独立,才能实现民族富强 五、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五、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 1、在夹缝中求生存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官僚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2、在斗争中求发展 斗争的目的:①为了本阶级的生存与发展 ②为了民族利益 斗争的对象:外国资本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斗争的形式:反对外国侵略 反对本国反动统治: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具有革命性和妥协性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具有革命性和妥协性●●民族资本主义在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民族资本主义在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从经济上看,从经济上看,民族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
它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有 利于社会进步,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 从政治上看,从政治上看,中国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和资产阶级民族革命提供了社 会基础,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准备了阶级条件; 从文化上看,从文化上看,为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基础资产阶级文化思想的传 入,不断冲击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最终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