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当代认知心理学对迁移的研究.ppt
25页第七讲第七讲 当代认知心理学对迁移的研究当代认知心理学对迁移的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1 1本本 讲讲 纲纲 要要 • 迁移的概述 • 迁移研究的争论问题• 当代迁移理论2 2l l迁移是人类认知的普遍特征,凡有学习的地方就有迁移l l迁移使个体适应新情境,解决新问题l l不可能将所有知识教授给学生,必须使学生具备迁移的能力 l l迁移理论是学习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想一想3 31. 迁移的概述迁移的概述 l l定义定义1 1:先前学习对后续学习的影响先前学习对后续学习的影响l l定义定义2 2:在一种情境下获得的技能、知识或形成:在一种情境下获得的技能、知识或形成的态度对另一情境中技能、知识的获得和态度形的态度对另一情境中技能、知识的获得和态度形成的影响成的影响l l问题:问题:问题:问题:上述定义有何不足之处?上述定义有何不足之处?l l迁移就是迁移就是“ “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1.1 迁移的定义迁移的定义4 4l l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l l正迁移与负迁移l l认知领域、运动领域、情感态度领域的迁移l l侧向迁移和纵向迁移(近迁移与远迁移)l l知识的迁移和问题解决的迁移l l低路(low-road)迁移和高路(high-road)迁移1.2 迁移的分类迁移的分类5 5l l迁移的分类理论仅是迁移研究的组成部分之一,仅迁移的分类理论仅是迁移研究的组成部分之一,仅描述了迁移现象的外在形式,刻画了迁移现象的存描述了迁移现象的外在形式,刻画了迁移现象的存在,并未涉及对迁移的内在效果(即哪些内容迁移在,并未涉及对迁移的内在效果(即哪些内容迁移到新的情境中),获得迁移的途径(即迁移是通过到新的情境中),获得迁移的途径(即迁移是通过有意义学习还是通过机械训练获得的),迁移发生有意义学习还是通过机械训练获得的),迁移发生的领域(迁移发生在特殊范围还是可以跨越不同任的领域(迁移发生在特殊范围还是可以跨越不同任务和学习领域)等问题的探讨。
务和学习领域)等问题的探讨请注意6 61.3 迁移研究的设计与测量迁移研究的设计与测量分组分组训练任务训练任务迁移任务迁移任务实验组实验组A AB B对照组对照组--B B表1 研究设计一• 原始分数公式(raw score formula)7 7分组分组训练任务训练任务迁移任务迁移任务实验组实验组A AB B对照组对照组B BB B表2 研究设计二超级正迁移8 8分组分组训练任务训练任务迁移任务迁移任务实验组(预测实验组(预测B B' '))A AB B对照组(预测对照组(预测B B' '))B BB B表3 研究设计三9 9分组分组训练任务训练任务迁移任务迁移任务实验组实验组1 1A AB B实验组实验组2 2B BA A表4 研究设计四1010l l迁移仅限于特殊的范围,还是可以跨越不同和学科领域?l l形式训练说——普遍迁移观 (1)官能;(2)材料的难度l l共同要素说——特殊迁移观 (1)桑代克;(2)共同要素;(3)缺陷2. 迁移研究的争论问题迁移研究的争论问题 2.1 一般与特殊迁移的争论一般与特殊迁移的争论1111l l获得迁移的途径是什么,是有意义的学习,还是获得迁移的途径是什么,是有意义的学习,还是机械的训练和练习?机械的训练和练习?l l机械的迁移观机械的迁移观 ((1 1)桑代克对学习机制的认识;()桑代克对学习机制的认识;(2 2)迁移的内)迁移的内容;(容;(3 3)迁移发生的条件。
迁移发生的条件l l有意义迁移观有意义迁移观 ((1 1)贾德的观点;()贾德的观点;(2 2)格式塔心理学家的观点;)格式塔心理学家的观点;((3 3)一般原理的重要性;()一般原理的重要性;(4 4)以有意义方式学)以有意义方式学习和教学的重要性习和教学的重要性2.2 有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的争论有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的争论1212l l早期迁移研究为非分析性研究原因:早期迁移研究为非分析性研究原因: ((1 1)缺乏对知识表征的研究;)缺乏对知识表征的研究; ((2 2)缺乏有效的数据收集和统计技术缺乏有效的数据收集和统计技术l l分析性方法的开端分析性方法的开端 ((1 1)简化所研究的问题来达到分析和测量的目的;)简化所研究的问题来达到分析和测量的目的; ((2 2))OsgoodOsgood((19491949)的迁移逆向曲面;)的迁移逆向曲面; A A 迁移效果是前后学习中任务或反应相似性的函数;迁移效果是前后学习中任务或反应相似性的函数; B B 未涵盖言语学习的所有可能情况;未涵盖言语学习的所有可能情况; C C 开分析性方法研究迁移之先河。
开分析性方法研究迁移之先河2.3 分析与非分析方法的争论分析与非分析方法的争论1313l l现代知识分类理论的价值l l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的新的迁移观: (1)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2)产生式的迁移理论; (3)元认知迁移理论3. 当前的迁移理论当前的迁移理论 1414l l认知结构迁移理论来源于奥苏伯尔的有意义言语学认知结构迁移理论来源于奥苏伯尔的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l l认知结构是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有认知结构是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有广义广义和和狭义狭义之分l l认知结构变量(或称认知结构特征),影响着新知认知结构变量(或称认知结构特征),影响着新知识的学习识的学习 ((1 1)可利用性;)可利用性; ((2 2)可辨别性;)可辨别性; ((3 3)稳固性 3.1 认知结构迁移理论认知结构迁移理论1515 设计设计“ “组织者组织者” ”,改进学生的认知结构变量:,改进学生的认知结构变量: ((1 1)设计陈述性组织者,改进认知结构的可利)设计陈述性组织者,改进认知结构的可利用性 ((2 2)设计比较性组织者,改进认知结构的可辨)设计比较性组织者,改进认知结构的可辨别性和稳固性。
别性和稳固性 ((3 3)组织者有多种形式,如概念、定律、概括)组织者有多种形式,如概念、定律、概括性文字、图表、形象化模型等性文字、图表、形象化模型等 教学含义?1616l l 理论依据:理论依据: ((1 1)学生的认知结构来自教材的知识结构学生的认知结构来自教材的知识结构 ((2 2))“ “不断分化不断分化” ”和和“ “综合贯通综合贯通” ”原则l l 举措:举措: ((1 1)教材中应有概括性、包容性和解释性较高的)教材中应有概括性、包容性和解释性较高的基本命题、概念和原理基本命题、概念和原理 ((2 2)教材呈现,应遵循由整体到细节、一般到具)教材呈现,应遵循由整体到细节、一般到具体、不断分化的原则;横向上遵循融会贯通的原则,体、不断分化的原则;横向上遵循融会贯通的原则,加强概念、原理及章节间的联系加强概念、原理及章节间的联系 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材呈现方式,促进迁移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材呈现方式,促进迁移1717l l该理论是安德森该理论是安德森“ “思维适应性控制理论思维适应性控制理论” ”((ACTACT)的发展。
的发展l l基本思想:前后两项技能学习间发生迁移的原因,基本思想:前后两项技能学习间发生迁移的原因,是两项技能的产生式有重叠;重叠越多,迁移量是两项技能的产生式有重叠;重叠越多,迁移量越大l l与共同要素说的关系与共同要素说的关系3.2 产生式的迁移理论产生式的迁移理论3.2.1 理论思想理论思想1818l lACTACT理论按知识的不同类型对迁移的种类进行重理论按知识的不同类型对迁移的种类进行重新划分目标知识目标知识程序性程序性陈述性陈述性原有原有知识知识程序性程序性1 12 2陈述性陈述性3 34 43.2.2 迁移的分类迁移的分类表5 ACT理论的迁移分类1919l l选编教材,应该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将教材知选编教材,应该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将教材知识分为若干单元,让前后两个单元有适当重叠识分为若干单元,让前后两个单元有适当重叠l l教学方法上,应重视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则的教教学方法上,应重视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则的教学l l对先前学习的内容加以充分的练习对先前学习的内容加以充分的练习3.2.3 教学含义教学含义2020l l认知策略的迁移问题受到格外的关注l l产生式迁移理论并未解释认知策略的迁移。
l l元认知迁移理论:认知策略的训练要达到可以在多种情境中迁移的程度,一个重要的条件是学习者有相当的元认知水平3.3 元认知迁移理论元认知迁移理论2121l l元认知(元认知(metacognitionmetacognition)指,有关个体认知过程)指,有关个体认知过程的知识,负责对个体的认知过程进行监控、调节的知识,负责对个体的认知过程进行监控、调节和协调l l如果个体不具备元认知能力,不了解策略的使用如果个体不具备元认知能力,不了解策略的使用范围,不能对策略的使用过程进行监控并在必要范围,不能对策略的使用过程进行监控并在必要时做出修正,则无法对已学过的策略做出恰当迁时做出修正,则无法对已学过的策略做出恰当迁移l l个体在元认知上的缺陷,会导致学习和迁移方面个体在元认知上的缺陷,会导致学习和迁移方面出现诸多问题出现诸多问题3.3.1 认知策略迁移中元认知的重要性认知策略迁移中元认知的重要性2222l l元认知主要依赖一般智慧技能的获得,但并非某种元认知主要依赖一般智慧技能的获得,但并非某种单一的普遍能力,而是一系列高级技能的集合单一的普遍能力,而是一系列高级技能的集合l l主张学习者需掌握有关一般原理的知识、专门领域主张学习者需掌握有关一般原理的知识、专门领域的技能、以及更为精细的信息加工过程和策略。
的技能、以及更为精细的信息加工过程和策略l l强调学习者应是他们所拥有的一般和特殊知识的管强调学习者应是他们所拥有的一般和特殊知识的管理者3.3.2 元认知迁移观的特点元认知迁移观的特点2323l l元认知能力虽然发展缓慢,但并不完全是自然成元认知能力虽然发展缓慢,但并不完全是自然成熟的过程熟的过程l l对元认知能力的教学干预似乎有效的对元认知能力的教学干预似乎有效的l l教师应有意识地向学生传授一些元认知策略教师应有意识地向学生传授一些元认知策略3.3.3 教学含义教学含义2424本 讲 结 束25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