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千年菩提路]菩提缘.docx

34页
  • 卖家[上传人]:柏**
  • 文档编号:300897675
  • 上传时间:2022-05-3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6.45KB
  • / 3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千年菩提路]菩提缘 【信息简报】 第一篇菩提缘:金刚经全文讲解 《金刚经》传入中华后,自东晋到唐朝共有六个译本,以鸠摩罗什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最为流行下面是对于金刚经全文讲解的内容,欢迎阅读!   第一品 法会因由分  【经文】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解释】这是阿难尊者亲自听到佛所说的一时,佛在印度舍卫国,陀太子与「给孤独长者」共同供给佛说法的花园,名叫「祗树给孤独园」里面,和有成就的大比丘,一千二百五十人一齐正值吃饭的时候,世尊穿上袈裟,拿着饭碗,到舍卫大城去乞食,在城中,不分贵贱贫富,挨家挨户的要饭,然后回到原来□地方吃饭,饭后,整理袈裟饭碗,洗脚,放置座垫,便盘坐在座位上  其次品 善现启请分  【经文】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尊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

      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解释】这时,长老须菩提领悟如来不时在乞食、穿衣、洗足等平常生活中所示现的佛法在大众中就从座位上站起来,偏袒右肩右膝跪地,合掌尊敬的对佛说:希有,世尊!如来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显现在平常生活中,正是如来护念一切菩萨,要付嘱一切菩萨的佛法世尊,假如善男子善女人,发愿要上求佛果下化众生,辛勤修行,增长才智,发觉了如来所付嘱的无上正等正觉心,应当如何安住无上正等正觉心?如何降伏妄心?佛说:问得好!问得好!须菩提,正如你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你现在细心听,当为你说明假如善男子善女人,发觉了如来付嘱的无上正等正觉心,应当犹如发觉无上正等正觉心那样的安住无上正等正觉心,应当犹如发觉无上正等正觉心那样的降伏妄心是的,世尊,我们很盼望听佛详尽的说明  第三品 大乘正宗分  【经文】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全部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馀涅盘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很多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萨」  【解释】于是佛告知须菩提:大菩萨应如是降伏他的妄心:全部一切众生之类的心,如卵生的鸟虫,如胎生的人兽,如湿生的水中动物,如化生的天人,等四类欲界众生,爱欲心深重;如有x界天众生固然已经没有爱欲心,但是还有色相,如无x界天众生不但没有情欲,并且已经空无色身;如有想天众生唯存一念;如无想天众生连一念都不存,寂然不动;如非有想非无想天众生心境寂然不动,而又不像木石那样无知;等等都是虚妄不实的妄想心,我都要使他们入于不生不灭的境界,而灭除妄心像这样灭度无量很多无边的众生,然而实际上,妄心虚幻有,众生也是虚幻有,原来不生不灭,不待降伏,也不待灭度,没有任何众生得以灭度你知道为什么吗?须菩提,凡是可以证明「我」存在的任何境界,都是我相,比如苦痛或欢乐,让自身意识「我」的存在,假如没有「我」,就不会感受苦痛、欢乐他如赈济穷困、慈心不杀、发菩提心等等都适足以证明「我」的存在,甚至不生不灭境界、无上正等正觉都是「我」所要证取的假如菩萨有妄心待降伏,有无量无边的众生待灭度,就是有我相凡是能够领悟道理,能够取舍任何境界的,就是人相,比如领悟了苦恼由「我」相所生,于是不取我相,这就是人相,甚至低等动物只有一点点领悟也是人相,假如菩萨心存少悟,以为所悟为实有,固然不取我相,却有人相。

      凡是可以证取的境界和能够领悟道理证取境界的,除了我相、人相,还有分别一切境界和众生的「觉知」,凡是有情都有此觉知,不论入地狱、上天堂、做畜生、做鬼、做菩萨、做佛,都念念相随,有许多修行人证到这一灵明觉知,以为悟道了,当知这是众生相假如菩萨以为摒除我相、人相,念念守住此一觉知,就是有众生相显现这一觉知的,有人称之为本体,上帝,天主,有人称之为梵,真如,自性,法界,如来藏,等等,假如菩萨以为我相人相众生相都不是,但守一不生不灭体正好落在寿者相,这是根本大无明,比如人先有了生命,有此寿者相,才有身心,然后才有苦痛欢乐,然后想要离苦得乐那么,他就还没有照实领悟如来所护念所付嘱的无上正等正觉心,他就不叫做菩萨,还只是善男子善女人而已  第四品 妙行无住分  【经文】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行思考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考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考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行思考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解释】其次,须菩提,菩萨既然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于行住坐卧,起心动念时,应当无所住。

      比如行布施的时候,应当无所住而行布施,也就是说,不住色相行布施,比如你正在行布施的时候,看到一朵俏丽的花,立刻心生贪爱,心住在花朵上,而失去了无上正等正觉心,这叫做住色行布施;假如看到俏丽的花朵,花朵当然看到了,不因此而失去无上正等正觉心,就叫做不住色行布施比如你正在行布施的时候,耳朵听到扣人心弦的音乐;鼻子闻到令人垂涎的香气;舌头尝到可口的味道;身体碰触柔细的东西;心里想到可歌可泣的往事,导致迷失了无上正等正觉心,就叫做住声香味触法行布施,假如行布施的时候,音乐当然听到了;香气当然嗅到了;味道当然尝到了;柔细的感觉当然碰触到了;心事当然在思考中,但不因此而迷失无上正等正觉心,就叫做不住声香味触法行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当像这样行布施,不住于相,比如你正在行布施的时候,以为做了一件令人讴歌的善行,满心高兴;所要布施的对象实在令人怜悯,大发怜悯之心;而所要布施他人的东西,心里却一时割舍不下,导致你迷失了无上正等正觉心,这叫做住相行布施,假如你以为做了一件善行心里当然高兴,所要布施的对象当然令人怜悯,而所要布施他人的色声香味触法等财施或是法施或是无畏施,心里当然盘算着,但不因此染着贪爱不舍,而失去原来如如不动的无上正等正觉心,就叫做不住相行布施。

      为什么呢?比如你在梦中,拿七宝或身命来布施他人,而实际上那是梦幻,根本没有你在做布施,没有他人接受你的布施,也没有七宝或你自己的身命假如菩萨于施者、受者、所施物,念念都趣入空,不住相行布施,无上正等正觉心现前,他的福德不行思考须菩提,你的意思怎么样?东方的虚空可以思考它的大小吗?不行以,世尊须菩提,南方、西方、北方,四方上下的虚空,可以思考它的大小吗?不行以,世尊须菩提,菩萨不住相行布施,他的福德也是这样,不行以思考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我所教授的心要,安住无上正等正觉心  第五品 如理实见分  【经文】「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行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凡全部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解释】须菩提,你的意思怎样?可以以为观察我外表的身相,就是观察不生不灭,无所从来,亦无所去的如来吗?不行以,世尊,不行以以为观察身相叫做见如来,为什么呢?如来所说的身相,就是虚幻的身相佛告知须菩提:凡全部现象,都是虚妄的,好比在梦中,你观察山河大地亲朋好友,而实际上并没有假如见全部现象就是虚幻相,当知一切虚幻现象固然有生灭变化,而实际上原来就没有生灭,和不生不灭的如来没有两样,那么,你若见诸相是虚幻相,就见到如来了。

      也就是发无上正等正觉心,当可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第六品 正信希有分  【经文】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念,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解释】须菩提尊敬的对佛说:世尊,能有许多众生,听到这样的言说章句,而生起的确的信念吗?佛告知须菩提:不要说这种疑虑的话如来应化身离开这世界以后,第五个五百年开头的末法时期,有持守戒律修福的人,对于这样的言说章句,能生起信念,以此为真实当知这种人,不只是在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经在无量千万佛的教化所在,种了许多善根听到这样的章句,甚至只要一念便已生净信念,须菩提,如来很清晰的知道,也很清晰的观察,像这类众生,都得到悟见如来,不行思考的福德。

      为什么呢?由于这类众生已经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已经没有无上正等正觉法相,也不能说没有正等正觉法相为什么呢?这类众生假如心存有无上正等正觉可证取,我相还在,就是着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假如执取无上正等正觉法相,以为有真实的佛法让他领悟,可以依法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就是人相还在,人相还在的话,事实上我相也还在,也就是着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为什么呢?假如以为等正觉法是没有的,我相人相不行取,众生相也不行取,而执取空无相,就是执取非法相,那么我相人相众生相都还在,也就是着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所以,不应当取等正觉法,也不应当以为既然是虚幻的,那就是断灭的,而执取非法由于这个道理,所以,如来常常说:你们比丘,既然知道我所说的佛法犹如渡筏的比方,渡过河就要舍筏,佛法也是如此,佛法尚且要舍弃,何况非法  第七品 无得无说分  【经文】「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行取、不行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解释】须菩提,你的意思怎么样?如来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吗?如来有所说法吗?须菩提说:如来在鹿野苑中仙人住处初转x轮,令□陈如五比丘证得阿罗汉果以来,宣说种种适应个别差异的无上法门,也宣说如来证得无上正等正觉的经过,具足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十八不共法等等。

      现前也正在演说无上正等正觉法,就我对佛所说无上正等正觉的义趣,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所说证得无上正等正觉,是眼前现象上的事,眼前现象上的事是循业所显现的虚幻相,犹如梦境中的幻相,实际上什么事也没有无上正等正觉假如可以证得,而实有真常的无上正等正觉,明显它必有相貌可形容,若可资形容就有必定内涵,若有内涵便有好坏、大小、染净、生灭、增灭,既可以证得,若不当心便也会失去,这种能得能失的东西,证得它便毫无意义,不行称呼它无上正等正觉由此可知,如来只是为了便利叙述,取名叫做无上正等正觉,实际上什么也没有,不能用固定的名相和形容词句把它明确的表达出来,任何语言说明都只是便利说,学人只可从言说中体悟它的原来面目,没有内容可使如来做明确说明为什么呢?如来为了顺应种种不同生活背景和程度的学人,从各种不同角度做种种不同的阐述,教令开悟,破迷发觉的,都是不行取不行说的无上正等正觉,而所阐述的种种差别法,但有言说,所以说它是虚幻的差别法,也可以说它非虚幻的差别法为什么这样说呢?种种差别法是过去现在将来三世一切诸佛,一切菩萨以及一切贤圣以不行取不行说,无为。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