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期苏联音乐文化对我国的影响.docx
4页建国初期苏联音乐文化对我国的影响 邵铁夫 黄天俐 于亚菲 吴姝苏联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艺术教育时作为必不可少的一个建设项目,国家和党派对音乐艺术能够带给社会影响的功能有着极其的重视,在这种情况下,音乐教育事业发展的十分迅速与此同时,我国正面临着西方列强主义的残酷封锁,在别无他法的情况下,我国只好依靠苏联并实施“一边倒”政策因此,在学习方面,我们需要选择对我们自身有益的进行学习,学习真正的苏联音乐的制度和理论才是最为正确的出路一、历史背景改革开放前期,音乐在我国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对音乐的初次认识、对音乐的创作和对音乐的自我探索在1900年初期,随着欧美歌曲和日本的音乐教育还有学堂乐歌的热潮,我国也逐渐的开始了对音乐的第二次认识,这也是我国近现代音乐教育的萌芽期五四”运动以后,随着音乐越来越被人们开始重视,有关于音乐的教材和规定[来自wwW.lw5U.com]也慢慢的走上了正轨,自而走上了中国对音乐的初创期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夕,我国对苏联的音乐教育体制的引入是我们对音乐的探索期二、学习苏联音乐教育体系带来的利(一)我国音乐教育事业朝规范化、系统化方向发展因为苏联党和国家对音乐教育事业的重视, 逐渐加大用于音乐发展方面的投资, 促进了音乐教育事业人才的培养及理论、实践的发展。
在音乐理论方面出现了一大批音乐教育理论人才及著作如格罗金斯卡娅著的《唱歌课的教育工作》、沙赤卡雅主编的《唱歌与音乐》、鲁美尔主编的《中小学唱歌教学法》等音乐教学参考资料的出版翻译,对于提高我国音乐师资水平具有一定的帮助; 斯波索宾的《音乐基本理论》、赫伐斯琴科的《音乐基本理论习题》、卡尔梅科夫和弗里特金合编的《初级视唱》等均被翻译并成为中国高等师范院校的教材, 使我国的音乐理论基础更加坚固,朝规范化、系统化的方向发展二)为我国音乐教育事业培养了人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 先后有十一位苏联专家到中央音乐学院进行长期教课所授课程包括自基本音乐理论至作曲的全部课程除本学校有关教师及高年级作曲系学生外,还抽调了全国各音乐院校有关教师及一些音乐团体的作曲家参加学习或旁听, 影响遍及全国音乐界总之,我国音乐教育事业取得了初步成就学校的音乐教育法规建设和教材开始起步并发展,音乐教学大纲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代表性,音乐教育科学研究开始发展,并且重视基础理论教学与教学实践、重视教学和科研的结合,重视教学管理[来自wWW.lw5u.coM]和按教学规律办事等,促进了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三、学习苏联音乐教育体系带来的弊(一)学生制约因素苏联党和国家对音乐教育的十分重视,认为“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是苏联共产主义教育的手段之一”,学前音乐教育得到重视。
而且苏联开办了儿童音乐学校,苏联儿童音乐学校的教学计划被苏联文化部确定为国家的规范性文件与苏联相比, 我国的音乐教育不受重视,教学设备差、师资水平低、教学质量差等问题大范围存在,学生的音乐基础能力和接受能力显得比较薄弱,全盘学习苏联音乐教育体系势必给学生带来压力和负担,反而不适应学生音乐能力的发展二)教师制约因素由于音乐教师的地位不受重视,以级任教师兼任音乐教师的方法来解决音乐师资缺乏的问题是我国普遍采用的权宜之计; 同时,还存在音乐教师业务能力低、进修方面得不到解决等问题, 教师的业务水平很难得到提高全盘学习苏联音乐教育体系必会给音乐教师的教学带来困难,造成音乐教育的畸形发展三)环境制约因素全盘学习苏联音乐教育体系,完全抛弃了中国传统的优秀的音乐教育的经验,存在着形式主义的照搬照抄,完全模式化,并把苏联音乐教育中自身存在的历史局限或偏向也当作经验来学习,阻碍了中国音乐教育的发展如全盘学习苏联音乐教育体系给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以下问题:“其一,由于过于偏重学习苏联的音乐教育系,忽视了有关如何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高师音乐教育体系的研究其二,教学指导思想等方面过于繁琐,师范性的特点还重视得不够。
其三,教学计划对学生统得太死,缺乏灵活性等其四,有关高等师范音乐教育科学理论的研究还很薄弱其五,只按苏联教育的单一模式办学,而对欧美的音乐教育经验则一概否定,甚至连外语也只学俄语一门这种片面性的办学方针有碍于高师音乐教育的发展通过回顾和评价学习苏联音乐教育体系的历史,认识到学习苏联音乐教育体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不应该是全盘吸收或完全照搬而应该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问题,实事求是、“一分为二”地分析问题在学习外国经验的同时,结合本国的国情,加强与外国的联系只有不断学习、借鉴外国优秀的经验和做法,才能发展和完善我国的音乐教育事业本文为牡丹江市社会科学课题项目,项目编号201206)作者单位:牡丹江师范学院李红梅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