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省2019年二级建造师《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练习题c卷 (附答案).doc
14页山西省2019年二级建造师《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练习题C卷 (附答案)考试须知:1、考试时间:180分钟,满分为12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在单位的名称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您的答案 4、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不要在标封区填写无关的内容 姓名: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 一、单选题(共20题,每题1分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1、下列后张法预应力筋质量检验的实验项目中,属于关键项目的是( )A.管道坐标B.管道间距C.张拉伸长率D.断丝滑丝数2、明挖地基主要检验的内容是( )A.预应力管道坐标 B.张拉断丝滑丝数 C.基底标高 D.隐蔽工程3、开挖深度超过( )时,特别是在街道、居民区、行车道附近开挖土方时,无论开挖深浅都应视为高处作业,并设置警告标志和高度不低于( )的双道防护栏,夜间还要设红色警示灯A 3m,1.2m B 2m,1.5m C 2m,1.2m D3m,1.0m4、关于击实试验法测定最佳含水量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用干法或湿法制备一组不同含水量的试样B.制备好的土样应一次性倒入击实筒C.计算各试样干密度,以干密度为纵坐标、含水量为横坐标绘制曲线D.当试样中有大于规定的颗粒,应先取出大颗粒,其百分率合格后,再对剩余试样进行击实试验5、材料管理要编制多种计划,下面关于材料计划的编制顺序正确的是( )。
A.材料需用量计划→材料供应计划→材料采购计划→材料用款计划B.材料供应计划→材料需用量计划→材料采购计划→材料用款计划C.材料需用量计划→材料采购计划→材料供应计划→材料用款计划D.材料采购计划→材料需用量计划→材料供应计划→材料用款计划6、农村公路施工中严禁使用的路基填筑材料是( ) A.重粉质黏土 B.腐殖土 C.细砂 D.膨胀土7、路面基层排水层的透水材料,透水性从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 )A.未经处治的开级配碎石集料>水泥处治的碎石集料>沥青处治的碎石集料B.水泥处治的碎石集料>未经处治的开级配碎石集料>沥青处治的碎石集料C.沥青处治的碎石集料>水泥处治的碎石集料>未经处治的开级配碎石集料 D.未经处治的开级配碎石集料>沥青处治的碎石集料>水泥处治的碎石集料8、岩石挖方路段不宜选用的挡土墙是( ) A.重力式挡土墙 B.加筋土挡土墙 C.锚杆挡土墙 D.锚定板式挡土墙9、爆破(洞室)施工方法,适用于当路线穿过孤独山丘,开挖后边坡不高于( ),而且根据岩石产状和风化程度确认开挖后边坡稳定的地形条件A.3m B.4m C.5m D.6m10、该桥桥面施工完毕后,拆除支架的顺序应该是( )。
A.自上而下进行,先拆除承重部分,后拆除非承重部分B.自下而上进行,先拆除非承重部分,后拆除承重部分C.自下而上进行,先拆除承重部分,后拆除非承重部分D.自上而下进行,先拆除非承重部分,后拆除承重部分11、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排水基层宜采用( )A.开级配碎石 B.沥青处治开级配碎石C.水泥处治开级配碎石 D.未筛分碎石12、反映沥青混合料受水损害时抵抗剥落能力的指标是( ) A.稳定度 B.残留稳定度 C.流值 D.饱和度13、填筑路堤时,( )施工取土坑应远离填方坡脚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14、在结构物处的回填施工技术中规定,挡土墙墙背回填部分底部距基础内缘不小于( )A.2m B.1.5mC.2.5m D.1m15、桥梁容许建筑高度是指公路(或铁路)定线中所确定的( )A.桥面标高与设计洪水位之差B.桥面标高与通航净空顶部标高之差C.桥跨结构最下缘与设计洪水位之差D.桥跨结构最下缘与通航净空顶部标高之差16、沥青路面的施工中,试验段开工前( )天应安装好试验仪器和设备,配备好的试验人员报请监理工程师审核。
A.7 B.14 C.21 D.2817、《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对安全设备进行( )维护、保养A 经常性 B 定期 C 阶段性 D 年度18、桥梁的墩(台)身施工中,高大的后仰桥台,未经填土的台身露出地面高度不得超过 ( ),以防因偏心造成基底的不均匀沉陷A.2m B.3m C.4m D.5m19、关于钢筋加工场的说法,错误的是( )A.钢筋应垫高堆放,离地20㎝以上,下部支点应以保证钢筋不变形为原则B.顶棚及架构原则上应采用木结构搭设C.钢筋加工场应做硬化处理D.场地四周应设置排水沟20、公路工程材料的验收程序依次为( )A.验收准备一核对证件一检验实物一办理入库B.市场调研一检验实物一核对证件一办理入库C.市场调研一合同签订一核对证件一办理入库D.合同签订一检验实物一报告批复一办理入库 二、多选题(共10题,每题2分选项中,至少2个符合题意)1、为防止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裂缝病害,可采取的预防措施有( )A.在保证强度的情况下,适当增加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水泥用量 B.碎石级配应接近要求级配范围的中值 C.严格控制集料中粘土含量 D.养护结束后应及时铺筑下封层 E.宜在气温较低的季节组织施工2、冲刷防护中的间接防护包括( )。
A.丁坝 B.防洪堤 C.抛石 D.石笼 E.顺坝3、以下属于监控系统的子系统的有( )A.交通监控系统 B.视频监视系统C.紧急系统D.火灾自动报警系统E.隧道衬砌系统4、隧道通风控制系统是根据( )检测到的环境数据、交通量数据等控制风机的运转进行通风A.一氧化碳检测器B.噪声检测器C.能见度检测器D.湿度检测器E.温度检测器5、根据《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YGF80/1-2004)沥青混凝土面层的质量检验实测项目中属于关键项目的有( )A.厚度 B.平整度 C.可沉值 D.压实度 E.中线平面偏位6、公路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的选择原则,一般包括( )A.适应性 B.先进性C.安全性 D.通用性E.专用性7、隧道洞口的主要作用有( )A.承受围岩压力B.承受结构自重C.防止洞口塌方D.保持仰坡和边坡稳定E.防止围岩风化8、石灰稳定碎石基层质量检验应实测( )A.横坡度B.平整度C.渗水系数D.厚度 E.中线平面偏位9、下列交通安全设施中,属于交通标志的有( )A.禁令标志 B.旅游区标志 C.里程标 D.线形诱导标E.道路施工安全标志10、膨胀土具有的特性包括( )。
A.压缩性低B.强度低C.失水收缩D.吸水膨胀E.固结好 三、案列分析题(共4题,每题20分)1、某单位承担了某道路工程项目的施工任务由于该项目周边环境复杂,施工干扰大,为了确保道路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该施工单位根据有关文件和资料对该公路工程质量控制设置了关键点:该工程在实施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1;该工程技术总负责人负责对技术文件、报告、报表进行审核和分析;事件 2 :由于第三方的原因,该工程被迫停工,停工时项目经理组织有关人员对其质量进行了检查,均合格;该工程在停工 20 天后复工,项目经理在未经检查的情况下指示继续施工;事件 3 :在某关键工序施工完毕后,由施工人员对其质量进行自检,达到合格标准,紧接着便开始下道工序的施工事件4:现场质量检查控制的方法主要是:测量、试验问题 (1)公路工程质量控制关键点的控制内容包括哪些?(2)公路工程质量控制关键点要根据哪些文件和资料的要求设置?(3)项目经理在未检查的情况下指示继续施工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4)公路工程现场质量检查控制中的施工过程中检查的主要内容有哪些?(5)事件4中现场质量检查控制的方法是否全面?如不全面,请补充2、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4×20m简支梁桥工程。
桥梁采用扩大基础,墩身平均高10m项目为单价合同,且全部钢筋由业主提供,其余材料由施工单位自采或自购施工期间,还发生了如下事件:事件1:在桥梁基础开挖完成后,施工项目负责人组织施工人员、质检人员对槽基几何尺寸和标高这两项隐蔽工程进行了检查和验收,随即进入下一道工序事件2:施工单位准备开始墩身施工时,由于供应商的失误,将一批不合格的钢筋运到现场,致使墩身施工推迟了10天开始,承包商拟就此向业主提出工期和费用索赔事件3:施工中购买了一台经纬仪,测量员经项目总工签认后就直接使用了事件4:技术交底时,技术复杂的重点部位,由总工向主任工程师、技术队长交底问题1、事件1中,隐蔽工程的检查验收项目是否完善?说明理由,并指出检查方式的错误之处2、针对事件2,承包商是否可以提出工期和费用索赔?说明理由3、针对事件3中,测量员的作法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改正4、各级技术交底的关键是什么?3、某高速公路X合同段,由甲承包商承包施工,为了保证测量工作的质量,施工单位制定了以下管理制度:(1)严格测量复核签认制度1)由2—4人组成一个小组共同对监理工程师签认的控制网点测量资料进行核对,核对结果要由工地技术主管审核签认后方可使用。
2)利用已知点进行引测、加点和施工放样前必须坚持“先检测后利用”的原则3)测量结束后,由负责测量工作的技术员召集各位测量员共同对测量成果进行复核2)测量记录与资料要分类整理、妥善保管,作为竣工文件的组成部分归档具体包括如下资料:1)项目交接桩资料,监理工程师提供的有关测量控制网点,放样数据变更文件2)项目及各工点、各工序测量原始记录,观测方案布置图、放样数据计算书3)测量内业计算书,测量成果数据图表3)购置如下主要测量仪器和测量工具1)主要测量仪器:水准仪、光电测距仪2)主要测量工具:量距尺问题1、指出上述测量复核签认制度中不当之处,写出正确的做法2、上述测量归档资料是否不完整?若不完整,请予以补充完善3、再分别写出两种常用的主要测量仪器和测量工具4、某山岭隧道为单洞双向两车道公路隧道,其起讫桩号为K68+238~K69+538,隧道长1300m该隧道设计图中描述的地质情况为:K68+238~K68+298段以及K69+498~K69+538段为洞口浅埋段,地下水不发育,出露岩体极破碎,呈碎、裂状;K68+298~K68+598段和K69+008~K69+498段,地下水不发育,岩体为较坚硬岩,岩体较破碎,裂隙较发育且有夹泥,其中K68+398~K68+489段隧道的最小埋深为80m;K68+598~K69+008段,地下水不发育,岩体为较坚硬岩,岩体较为完整,呈块状体或中厚层结构,裂隙面内夹软塑状黄泥。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一:施工单位对该隧道的围岩进行了分级按安全、经济原则从(1)全断面法、(2)环形开挖留核心士法、(3)双侧壁导坑法中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