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语文情境图的特点与应用.docx
4页小学语文情境图的特点与应用 “课程即生活!”语文课程也是儿童生活的一部分新的语文教材中,精选了大量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为学生喜闻乐见,同时蕴涵了丰富语文学习内容的情境图这些情境图,画面内容紧贴儿童的生活,再现了儿童的生活情境,在与儿童形成心灵共鸣的时候,适时呈现学习内容,既是“情境教学”理论的灵活运用,又体现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特别是第一册的汉语拼音教材中,每一课都安排了情境图!有的出示汉语拼音,有的出示学习的生字,还有的揭示儿歌、课文的内涵……它们有效的将学习内容与生活实际整合在一起!经过整合的情境图,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儿童的语言我们要正确把握情境图的特点,灵活运用,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一、情境图的特点1、综合性:选入教材的情境图,都是经过整合的,具有很强的综合性经过整合的情境图,意境优美,生活韵味浓郁,学习内容丰富!如《汉语拼音》教材的“i、u、”一课的情境图中,既有我们本课要学习的拼音字母“i、u、、y、w”,让儿童通过衣服的纽扣认识i的形,通过鸟窝认识u的形,通过小鱼与它吐出的水泡认识的形,通过树杈认识y的形,通过屋顶认识w的形;同时还通过衣的发音学会i与y的发音,通过屋的发音学会u与w的发音,通过鱼的发音学会的发音;另外还将音节“yi、wu、yu”的发音也融合在里面!这样,一开始就将汉语拼音的学习与学习说话、认识事物有机的统一成一个整体,这可以说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大语文观”!2、趣味性:刚刚入学的儿童具有强烈的好奇感,当他们一接触到新鲜事物时,就情感热烈,兴致盎然。
课程中选编的情境图,无一不紧贴学生的生活实际,具有极强的趣味性如“g、k、h”一课的情境图:蓝蓝的天空下,青青的河岸上,两个小朋友坐在椅子上喝水,两只鸽子在草地上蹦蹦跳跳,一只鸽子衔着一根树枝,几只小蝌蚪在河里快活的游来游去,还有几只小蝌蚪停在了河中的水草旁边……这是多么美丽而富有童趣的生活情境呀,孩子们一看见了,一定非常希望自己就是图中的小朋友!3、适用性:再美丽的情境图,不能为师生们所用,都不过是“聋子的耳朵——摆设”!教材中的情境图,内容兼顾城乡,难度适中,分量适当,还为教师和学生留有拓展和创造的空间!仔细欣赏教材中的情境图,每一幅都可以说是儿童生活情境的再现,无论是久居城市的儿童,还是长在农村的孩子,都能够理解画面的内容,为老师合理运用情境图,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用不着担心孩子们不熟悉画面的情境,只要稍加引导,就可以收到预期的效果!二、情境图的应用对于这样情趣盎然而又简洁适用的“情境图”,我们该如何使用呢?1、把握恰当时机,激发学习兴趣:“书山有路趣为径!”刚入学的儿童,对学习汉语拼音、识字、说话以及编讲故事等语文学习活动均有非常浓厚的兴趣教师要选择适当的时机,适当的方式,向学生呈现情境图,并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让孩子们有主动探究的热望,使学习生活不知不觉中成为孩子们的内在需求!2、引导观察画面,培养观察能力:一幅幅情境图,画面上有很多的内容,要让孩子们按照一定的顺序,采用一定的方法,有主有次的细致观察画面内容!如汉语拼音第一课《a o e》,儿童观察的时候,先看画面的主题背景:一片碧绿的草地上,一条小河轻轻地流过。
再看一个小女孩在大声的唱歌,在她的口中发出了“ɑ、ɑ、ɑ”的歌声;接着看一只大公鸡在“哦、哦、哦”地唱歌,它唱的是“o、o、o”;接下来看见一只大白鹅在水中游来游去,它的影子就像“e”;然后有几只小鸭也在水里游呀游……3、指导儿童说话,训练表达能力:运用情境图,对孩子进行基本的说话训练,对于发展孩子的说话能力,以及将来的写话能力,作文能力,都是一项必不可少的练习从刚刚入学的儿童就开始训练,可以扎扎实实地练好写作基本功,为今后培养写作兴趣、提高作文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础!4、进行美的熏陶,陶冶美的情操:憧憬美是学生生活的重要内容刚入学的孩子,特别喜爱美丽的花草,爱听有趣的故事,幻想着像童话世界中一样快乐的生活,也喜欢和同伴比美观、比才能、比学习等等我们要充分发掘情境图中美的因素,用来培养孩子们正确的审美观点,发展他们的创造才能,最大限度的对孩子们进行美的熏陶,让孩子们受到美的感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极好地揭示了诗与画的关系同样,借助图画再现生活情境,可以把儿童学习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为儿童在生活与学习之间架起了一座连接的桥,让儿童的学习与生活融为一体,既丰富了儿童的生活,又能让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生活情境中达成学习的目标。
参考文献1.周本宏.浅谈小学语文情境图教学[J].陕西教育:教学,2019,000(004):69-69.2.彭露,李小鹰.李吉林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法的运用探析[J].文学教育(下),2018,000(012):78-79.-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