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doc
39页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学校介绍 universityofscienceand外文名: technologyofchina简称:中科大(ustc)校训:红专并进,理实交融创办时间:1958年类别:公立大学学校类型:工科 主管部门:中国科学院 学校属性:211工程,985工程现任校长:侯建国 知名校友:赵忠贤,饶子和,马东敏 所属地区: 中国安徽 数学系、物理学院、化学 主要院系:与材料科学学院、管理学 院、软件学院等 国家重点学科:19个 硕士点:133个博士点:98个院士:40人博士后流动站:16个 实验室:2个国家实验室实验室: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展定位:创“世界一流大学” 学校简介 学校声誉 [1] 科大概况 校园共分为东、西、南、北、中五个校区,校园总面积约14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2万平方米,拥有资产总值8.9亿元的先进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图书馆藏书188.75万册,已建成国内一流水平的校园计算机网络,并初步建成若干科研、教学公共实验中心 学校有12个学院、27个系,以及研究生院、软件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网络教育学院等,在上海、苏州分别设有研究院。
有数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生物科学、化学共6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和1个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8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安徽省a类重点学科,19个安徽省b类重点学科建有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筹)、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合肥)、蒙城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等3 4个国家和院省部级重点科研机构 在校学生15500多人,其中博士生1900多人,硕士生6200多人,本科生7400多人本科生生源和培养质量一直在全国高校中名列前茅[1] 师资力量 现有专任教师1162人,科研机构人员286人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32人[2],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9人,博士生导师342人,教授450人(含相当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副教授646人(含相当专业技术职务人员),还聘请了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丘成桐、r.f.curl、eugenegarfieldcharles等一批世界知名科学家为名誉教授、名誉博士和客座教授[1] 发展历史 1958年9月创建于北京,首任校长由郭沫若兼任。
它的创办被称为“我国教育史和科学史上的一项重大事件”建校后,中国科学院实施“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学校紧紧围绕国家急需的新兴科技领域设置系科专业,创造性地把理科与工科即前沿科学与高新技术相结合,注重基础课教学,高起点,宽口径培养新兴、边缘、交叉学科的尖端科技人才,汇集了严济慈、华罗庚、钱学森、赵忠尧、郭永怀、赵九章、贝时璋等一批国内最有声望的科学家,得到迅速发展,建校第二年即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 1970年初,学校迁至安徽省合肥市,开始了第二次创业1978年以后,学校锐意改革,大胆创新,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施了创办少年班、首建研究生院、建设国家大科学工程、面向世界开放办学等一系列具有创新精神和前瞻意识的教育改革措施,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七五”、“八五”期间一直得到国家的重点建设,很快发展成为国家高质量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校主动适应国内外科技、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与挑战,认真贯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大力推行教学科研改革和结构性调整,进行第三次创业学校是国家首批实施“985工程”和“211工程”的大学之一,也是唯一参与国家知识创新工程的大学。
长期以来,学校大力弘扬“红专并进,理实交融”的校风,坚持“我创新,故我在”和精品办学、英才教育的理念,形成了不断开拓创新的优良传统,以及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鲜明特色,培养出一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优秀人才学校面向世界科学前沿领域和国家重大需求,凝练科学目标,开展科学研究,努力提高学术研究水平和科研创新能力与科研竞争力,取得了一批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原创性科技成果[1] 发展目标 全校上下正深化改革,锐意创新,力争在2021年建校60周年前后,把学校建设成为质量优异、特色鲜明、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的一流研究型大学,成为与中国科学院和其他专业研究院所及高科技企业相结合,面向全国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现代知识结构的一流人才,具有较强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的教育与科研基地,为实现“创寰宇学府,育天下英才”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1]选择中国科大的十大理由 一流名校 全院办校 中国科大建校后,中国科学院实施“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集中全院力量支持办学,汇集了严济慈、华罗庚、钱学森、赵忠尧、郭永怀、赵九章、贝时璋等最有声望的科学家在校任教。
近年来,中国科大已与中科院所有的12个分院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共同组建了全国最大的“科教联盟”目前有27个所长、院士兼任学校各学院院长和系主任,联合举办了九个科技英才班,在共同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共建实验室、科研联合攻关等方面开展合作学生都有机会进入中国科学院研究院所进行实践或做毕业论文,在全国高校中独树一帜 名师执教 中国科大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凝聚了一支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一流师资队伍,先后有9位“两弹一星”元勋和150多位院士在校任教目前,有两院院士40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9人,博士生导师618人,国家级教学名师6人,中组部“”入选者22人(截至2021年底),教育部“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30人,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139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68人,各类国家级创新团队17个科研实力中国科大是唯一拥有同步辐射国家实验室、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两个国家实验室的大学;拥有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核探测技术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合肥)、蒙城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等40个国家级和院省部级重点科研机构; 【注】 1997-2021年,全国高校入选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统计 10项:中国科大 4项:国防科技大学 3项:清华大学 2项:西北大学 1项:北大医科复旦大学哈工大南方医大第三军医第四军医东北师大上海交大武汉大学【注】 世界十大科技展(这是中国科技史上零的突破,是个里程碑式的重大科技进展。
2021年中国科大(科大教授陈仙辉)和中科院物理所(科大校友,中科院物理所赵忠贤院士的工作)的成果同时入选science(国际科学界最顶尖、最权威的学术刊物)评选的2021年世界十大科技进展(breakthroughoftheyear) 英才校友 中国科大1963年有首届毕业生以来,已有45名毕业生当选两院院士,本科毕业生当选院士的比例高达1‰,为全国高校之冠一大批优秀毕业生成为我国科技领域的中坚1983年我国自主培养的首批18名博士中,有7人为中国科大培养;先后有30名博士生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居全国高校第二;据国务院学位办统计,科大博士生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nature》、《science》上发表的论文数居全国高校第二 学风纯正 中国科大学风在全国高校中有口皆碑,享有“学在科大”的美誉在安徽合肥这个宁静美丽的城市里,科大不浮躁、不跟风,脚踏实地,奋发向上,始终保持着勤奋学习、理实交融的优良学风,就像一座熔炉,潜移默化日积月累锻造成就着她的学子 个性培养 中国科大尊重学生个性、特长和潜能,注重宽口径培养,鼓励个性化发展在学期间,学生有多次机会自主选择学科类以及专业,在高校中率先为学生建立了开放公用的大型教学实验中心,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加“大学生研究计划”,进入中科院研究所的实验室,能直接体验从选题、立项到研究、结题全过程的科研实践。
学生社团常年举办机器人足球赛、软件大赛、科学考察等各类活动,激发科研兴趣,锻炼动手能力学生机器人代表队在全国大赛中一直名列前茅,并多次代表国家在国际上参赛获得佳绩 学生为本 中国科大始终坚持精品办学、英才教育的理念,形成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鲜明特色,招生和人才培养质量始终名列全国高校最前列,是近年来国内唯一没有大规模扩招的名校,一直将规模控制在年招收本科生1800名左右,确保学生享有优质的教育资源学校民主气氛浓厚、师生关系融洽,一切教育教学制度都贯穿了“以学生为本”完善的“奖、贷、助、补、减”助学体系,覆盖了在校本科生的70%左右,“决不让一名学生因贫困而辍学”是中国科大对社会的郑重承诺 出国深造 中国科大毕业生就业、深造的前景十分优异本科生毕业时读研率达到70%以上,在国内高校中获得国外大学全额奖学金资助出国留学的比例最高,近年来留学校友纷纷回国创业,报效祖国;就业的毕业生大多进入国家急需的用人单位、著名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高技术企业工作,深受用人单位青睐 (附2021年数据2021年,中国科大累计授予博士学位586人、硕士学位1941人、本科学位1929人,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到92%,本科生国内外深造率为72%。
便捷生活 中国科大坐落在全国首批三大“园林城市”和四大科教城市之一,经济正快速发展的安徽省省会合肥市这里环境优美,交通便捷,物价适度;校园更是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校园巴士舒适快捷,“一卡通”涵盖学习生活方方面面,简便先进;校园网络全面光缆化,覆盖率居全国高校前列;宿舍冬有暖气,夏有空调;体育场馆条件先进,文艺生活丰富多彩 优越的毕业前景 近年来,中国科大本科毕业生有两大去向攻读学位和直接就业每年本科毕业生考取国内外研究生的比例70%左右,毕业当年获得国外大学全额奖学金出国留学比例25%左右直接参加就业的毕业生中,绝大部分进入国家重点科研院所、以及国家大型企业、大型跨国公司、政府机关等,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 科大毕业生基础宽厚扎实,计算机和外语水平高,消化吸收先进科技知识和开拓科技新领域的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现代科技实验技能全面,深受用人单位青睐科大是国内就业形势最好的几所大学之一 精品办学 1990年以来,中国科大借国家实施“211工程”、“985工程”和“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三大工程建设的契机,探索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精品大学、英才教育”之路,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科技创新的能力得到国内外科学界、教育界人士的高度赞赏。
十余年来,中国科大没有盲目扩大招生规模,而是始终坚持自身的办学理念、目标和特色,坚持“基础宽厚实、专业精新活、注重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理念,率先实施“大学生研究计划”,开设研讨班课程,允许学生自主选择专业等多项教育改革;集中优质资源,搭建高水平创新平台和公共实验平台,促进学科交叉,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2021年9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致信祝贺中国科大50周年校庆,赞扬中国科大“弘扬红专并进、理实交融的校风,努力推进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改革创新,为党和国家培养了一大批科技人才,取得了一系列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原创性科技成果,为推动我国科教事业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本科生教育 少年班 1978年3月,在著名物理学家、。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