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直门地铁调查分析报告.pdf
49页西直门城市轨道交通调查分析报告 王勇 龙沛 刘奇王勇 龙沛 刘奇 前言 前言 城市轨道是一个城市国际化的标志,是现代都市文明的一种象征它不仅仅是现代化交通系统的窗口,更是展示城市乃至国家的文化窗口假如把一座城市比作一本翻开的书, 那么它就是这书中的一篇章节——体现这个城市的文化气息,人文关怀,及表达环境设计的概念西直门交通枢纽位于北京西直门立交桥西北侧, 南临西外大街, 东临西二环辅路, 由城市轻轨西直门站、 地铁西直门站、国铁北京北站、多路公交汽车站、社会及出租车辆换乘点、立体换乘广场构成 本小组利用双休日在西直门地铁枢纽进行了一次较为彻底的调查, 从车站站型、站台设计,流线设计以及换乘等方面对 2 号线,4 号线、13 号线调查研究,旨在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它们在设计上的优点以及存在的不足之处, 提出相应的研究方案,以供探讨 1.车站设计 1.车站设计 地铁车站的组成,基本上分为两大部分,一是与旅客直接有关的公共区域:如站厅层、站台层的公共区,要有足够的面积满足高峰时期的客流集散;要有足够数量和宽度的步行梯及自动梯联接站厅与站台; 二是涉及车站运行的技术设备用房及管理用房。
1.1 空间环境设计 一、地铁车站文化元素一、地铁车站文化元素 国际上地铁交通历史悠久的城市,地铁内宛如艺术殿堂,除了精美的雕塑、壁画等表现国家历史文化的艺术品之外, 自由艺术家也将地铁视为一个展示才华的舞台比如:纽约地铁的艺术设计画廊,向你展示了美国现代艺术文化的一个缩影巴黎地铁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学艺术氛围,从出入口墙上的涂鸦到站台墙壁上的艺术作品,从台阶上的文字到每一个精巧的设计,无不体现出法兰西的浪漫与优雅遗憾的是,西直门地铁内的文化建设方面仍然存在大量的问题从这个通道到那个通道,墙壁上密密麻麻挂着的的不是艺术品,而是形形色色的广告牌和其他商业媒介,令人眼花缭乱虽然开发地铁车站的商业价值无可厚非,但铺天盖地的广告没有留给彰显文化特色的景致一席之地,令人扼腕各地成千上万的乘客无法从这里寻到一丝文化的气息, 就连新建的京港地铁在这方面也是乏善可陈 所以, 在这个过分注重商业价值的时代, 我们依然要重视文化价值的体现,在车站展现我国的文化元素,使其更具有文化艺术内涵 二、站内通道标识二、站内通道标识 地铁站间的运行速度很快,到站至发车的间隙时间也极短所以站内通道的识别性就显得极其重要了, 在站内要通过设计最直观的导向标牌使旅客能迅速获得信息。
下图为乘坐地铁各个流程所需要的标识类型西直门三个车站车辆及线路都有明显的标志,站台上也有鲜明的标牌、显示站名及列车运行方向,前方到达站等车站内也不乏清晰详尽的指示导向标牌引导旅客准确、快捷的进站和出站换乘等但是商业广告得影响导向标志作用的有效发挥由于商业广告色彩绚丽、规格较大,导致地铁标志应有的作用未能很好地展现为此,应从导向标志的材质、 色彩、 尺寸、 位置等设计因素上, 体现地铁导向标志信息发布的重要性,使得地铁车站乘客导向标志的优先级高于商业广告,并做到明显而易于辨识 三、站内设施三、站内设施 作为大量客流集散的车站, 在经济条件许可下应尽量从以人为本的出发点来考虑设计标准但是各个车站的设备配置离人性化要求还是有不小的距离自动检票机,通风排气,上下行自动扶梯、垃圾箱,公用、取款机、公厕等等都是最基本的设置比较全面车站内还应有完善的各种服务设施,而二号线和四号线内的候车椅寥寥无几,除了盲道,站内无障碍设施几乎上没有,肢体不便的人根本无法独立完成进站乘坐地铁这一过程地铁车站内安全设施建设比较齐全,信号覆盖良好,乘车人群能在发生危险的时候迅速撤离现场或求助自动售票机缓解人工售票的压力,避免了人流的过度拥挤。
四、车站装修四、车站装修 2 号线由于年代久远,装修上缺乏讲究;4 号线虽然新近开通,但其处在 2号线之下,空间相对狭小,且因为工程原因在站台上增加了为数不少的圆柱,装修的可塑性也大为降低所以三个站中最有特色的应属 13 号线的地上车站车站体量比较大,为了使车站与周边建筑及环境协调,用了平顶的造型,同时用了树枝型的钢结构来体现交通建筑的现代风格 车站装修设计采用大面积的玻璃幕墙, 暴露出白色的树枝型钢结构, 配以银灰色外墙铝板, 使整个车站轻盈、 飘逸,富于动感,并与地铁 13 号线指挥中心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站厅吊顶为白色,使站厅公共空间显得更加开敞;蓝色与白色搭配,加上与之有机组合的异型铝合金柱面,配以花岗石(地面)作主材总之,通过明快的色彩、简单且流畅的曲线线条、重复且有韵律感的造型、创造出高效、快捷、实用的现代交通建筑空间 1.2 站型、站台设计 地铁车站的类型基本上可从线路的走向、 结构的形式及建筑布局方式分为侧式站台候车与岛式站台候车; 矩形箱式地下建筑和圆形或椭圆形的隧道式建筑几种 2 号线和 4 号线是的岛式站台候车站型,且 4 号线在 2 号线的下一层,与其空间正交。
实地观测后我们绘制的站台设置图如下,13 号线是混合式站台候车站型(一岛两侧双线式) 2号线西直门站台 4 号线西直门站台 ①①乘客服务水平最高的是 13 号线一岛两侧双线站台, 实现了列车两侧开门,一侧上车、另一侧下车,且其上下车旅客流线分离,客流无交叉冲突,秩序好,上下车效率高,乘客候车区域较大,也不存在上车乘客走错站台问题,能适应了客流大的情况站厅布置集中通畅,充分考虑人的行为方式及心理需求;2 号线4 号线站台利用率高,便于双方向客流在同站台乘降和换乘 ②②控制 2、4 号线岛式站台站前折返能力的因素主要有 2 个,即站台宽度和列车停站时间,显然这两个因素都与客流规模有关系,而 13 号线一岛两侧双线的站台客流组织方案可以缩短岛式站台的宽度、缩短列车停站时间,提高列车折返能力,还有上下车可同时进行,其缺点是线间距较大,折返时间较长 1.3 车站改善的建议 我们的最终目的是在地铁和其他商业设施以及公众交通之间为旅客建立起方便快捷的桥梁,争取在地铁站外围建立起四通八达的公交线网络,然后通过最方便的导向系统将他们直接导入公交接驳服务中或者是中心商业建筑内 ①通过优化设计充分发掘地铁站的可利用空间。
考虑到地铁站的容纳性,我们有几个方法可以解决这个未来将要考虑的问题 其一是增加站台数量或者加宽站台,让列车上下车更顺畅,一是将“岛式站台”改善为“复合式站台” ,一是将“两列车共用一个站台”改善为“两列车用两站台” 其二是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加大挖掘范围,加宽站台从而达到增加旅客容量的目的通过这些方式,即使将来客流量大大增加,我们也可以有足够的能力去面对客流压力 ②环境绿化从自然景观来讲,地铁车站空间应多创造园林式的环境小品由于地铁车站的特殊地理位置,地下空间的空气不流畅、方向感差、人们常会感到头晕不舒服公共环境设计在结构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自然光引入地下,种植自然生长的植物系列与地铁内的小品和环境相融合创造室内空间室外感受 ③站台层是一个封闭的空间,就靠楼扶梯与站厅层上下连通,如果遇到突发事件或火灾,楼扶梯是唯一的逃生通道在发生危及自身性命的事件时,谁也不愿意在站台上多停留 1 min 如果局面失控, 有可能发生踩踏或堵塞楼梯的险情,这时如果站台上多设一组楼梯,就会多一条生路设计者也许会说,站台上设 2组楼扶梯, 已满足 《地铁设计规范》 第 8.3.10 条规定的 6 min 事故疏散时间要求。
我们认为,设计规范规定的 6 min 事故疏散时间,是一个最低标准如果有条件多设 1 组楼扶梯,将事故疏散时间缩短为 5 min、4 min 应当更好从安全和运营管理考虑, 6 辆编组站台设 3 组楼扶梯,8 辆编组站台设 4 组楼扶梯 1.4通过我们的实地调查总结了外在因素对西直门城市轨道交通的影响: ①地 2 号线建设的先天缺陷为今后的地铁站口发展带来不便 ②西直门地区人流复杂,地铁线路、城铁线路、铁路线路、公交线路变汇,商业、居住、办公人流交叉 ③西直门桥区车流量很大给该地区带来了巨大的交通压力 ④由于缺乏整体的城市设计,没有设置足够的停车场和集散广场. ⑤缺乏整体统一的管理各个职能部门各自为政, 使本来贫乏的城市空间资源更加浪费. ⑥由于西直门地铁站是在不同时期不同历史条件的背景下建成, 使该地区无法做出整体设计现在的发展只能对原建筑进行修补和完善 ⑦西直门地铁站口的多线路间换乘路线还不够简洁,人流绕行现象严重 2.流线设计分析 2.流线设计分析 西直门车站是北京轨道交通重要的换乘站, 也是北京整个交通命脉的关键节点西直门车站现在为 2 号、4 号、13 号三线换乘站。
其中,2 号线和 4 号线为地下车站,而 13 号线为高架车站西直门站位置及出口位置图如下图所示: 西直门站位置图 图中 A、B、C、D 分别代表西直门站的出入口 地铁车站出入口通常是根据设计人员的经验, 结合各个车站所在位置的地面建筑及街道的具体情况进行布置一般都把出人口位置选择在吸引客流量大、与地面交通换乘方便的地方,或者直接利用附近商场、地下人行通道等设施,以节省工程造价事实上,对出入口的布置不仅要考虑其交通疏散功能、经济引导功能,还要考虑在事故状态下,对人员安全疏散和救援实施的影响 西直门车站的出入口还比较符合以上原则,各个出入口的人流量比较大,与地面交通的换乘也相当的便利如从 A 口出来就直接与嘉茂购物中心、北京北站等吸引客流量大的地方相邻,而且每个出口附近都有大量的公交站 内部流线根据地铁站内人群流动目的可以分为换乘流线和出站流线 2.1 换乘流线 2 号线换乘号线换乘 4 号线号线: 直接由 2 号线站台中部的换乘楼梯下行至 4 号线站台中部,换乘方便; 4 号线换乘号线换乘 2 号线号线:通过 4 号线东站厅,通过东南、东北 2 个换乘通道,到达 2 号线的南北站厅;通过西端站厅,通过西南换乘通道到达 2 号线的南站厅,进入 2 号线; 2 号线换乘号线换乘 13 号线号线:通过 2 号线北厅进入地下 1 层换乘大厅(即 A 口出站大厅) ,再通过自动步道和楼梯直接到达 13 号线车站 2 层的站厅层; 13 号线换乘号线换乘 2 号线号线: 乘客需经由地面临时通道进入 4 号线车站的西北出入口(即到达 A 口入站大厅) ,绕行到 2 号线南厅,进入 2 号线; 4 号线换乘号线换乘 13 号线号线: 通过 4 号线的东端站厅, 通过东北换乘通道进入地下 1层换乘大厅,再通过自动步道和楼梯直接到达 13 号线车站 2 层的站厅层; 13 号线换乘号线换乘 4 号线号线:乘客需经由地面临时通道进入 4 号线车站的西北出入口,到达 4 号线西厅。
下图为本组经过调研后绘制的换乘路线图: 2.2 出站流线: ①从 2 号线站台出站,通过 2 号线南厅向东西行走分别可达 C 口和 D 口;通过 2 号线北厅向东西行走可分别到达 A 口和 B 口 ②从 4 号线站台出站,通过 4 号线东厅,沿着东南、东北 2 个换乘通道可分别到达 C 口和 B 口;由 4 号线东厅经由 2 号线北厅才能到达 A 口;通过 4 号线西厅,沿着西南换乘通道可到达 D 口 ③由于 13 号线站台相对 2 号线、4 号线站台更加独立,从 13 号线站台出站也更加方便直接 2.3 流线设计存在的问题 由以上对西直门地铁站流线组织的详尽的介绍, 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地铁西直门站的换乘和出站流线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有些线路的换乘还有些小小的不便,比如由于 4 号线的整修,导致 13 号线转乘 2 号线需要从 4 号线西厅经 2 号线南厅才能到达 2 号线站台 不过也是因为 4 号线的开通, 使得西直门地铁站内的换乘线路变得更加合理了 虽然现在的西直门站流线组织与以前的西直门站相比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地铁西直门站站内流线组织还是存在问题 ①换乘流线双向交叉,存在安全隐患 在 13 号线与 2、4 号线的换乘路径上,存在双向混行客流,这将大大降低通道的通行能力,同时为运营带来极大的不稳定因素。
而客流单向组织可以提高设施的利用率, 保证路径的畅通, 又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冲撞, 降低安全隐患 ②西直门地铁站 A 出口处的换乘点:这个换乘点主要是地铁 2 号线和城铁13 号线的换乘,从地下要跨越两层纯交通空间才能上到地面并且到达户外后还需要经过大约 200m 才能到达城铁,并且出站口是出租车的临时停车点,还布置有非机动车停车场,所以使得公交、城铁与地铁 2 号线之间的换乘比较麻烦,导致人们的换乘时间无形中延长 3.地铁换乘设计 3.地铁换乘设计 3.1、换乘方式的分类 ①站台与站台之间的换乘 垂直换乘(“十字型” 、 “T 字型” 、 “L 型”),分为岛~岛换、岛~侧换、侧一岛换; 平行换乘,分为同层平行换乘和不同层上、下平行垂直换乘 ②站厅与站厅之间的换乘 (“十字型” 、 “T 字型” 、 “L 型”),分为岛一岛换、岛一侧换、侧~岛换 ③通道换乘:付费区至付费区的换乘 ④组合换乘:站台与站台之间的换乘辅以站厅的换乘 #西直门地铁站换乘方式详见 2.1 3.2、西直门地铁换乘方式优点 “十字”换乘:“十字”换乘:2 号线到 4 号线换乘采取了“十字”换乘的方式,这种换乘方式集中在车站中部,换乘路线较明确、简捷,站台形式的组合方式灵活多样,客流吸引均匀,还能大大地减少了乘客的换乘距离,使乘客换乘十分方便。
介于 2 号线换乘乘客数量巨大,这样可以很快地疏散 2 号线的乘客,有利于分方向疏解,避免了拥挤 换乘通道换乘通道:对于 4 号线到 2 号线通道换乘,避开了 2 号线到 4 号线的乘客,使 2号线与 4 号线间的相互换乘成一个有序的循环方式,不仅使集中的人群得到疏散,避免拥挤,而且方向明显,有利于疏解,使地铁站的工作能够井井有条由于 2 号线站台与 13 号线站台相距较远,通过换乘通道,使乘客能很快从一个站台进入到另一个站台,同样 2 号线与 13 号线之间是单向换乘,也很好的缓解了西直门地铁站拥挤的情况 3.3、西直门地铁换乘存在的问题 ①换乘客流巨大,换乘设施能力严重不足 通过资料对西直门车站 2020 年及远景年客流预换乘客流预测,我们得到下表: 2020 年 远景年 换乘方向 早高峰 晚高峰 换乘方向 早高峰 晚高峰 13 号线到 2 号线 12750 8826 13 号线到 2 号线 11941 4179 2 号线到 13 号线 10897 114752 号线到 13 号线 3980 12538 13 号线到 4 号线 4250 2025 13 号线到 4 号线 8009 3270 4 号线到 13 号线 2501 3825 4 号线到 13 号线 3115 8410 4 号线到 2 号线 7987 4631 4 号线到 2 号线 7325 2794 2 号线到 4 号线 5324 7188 2 号线到 4 号线 3139 6519 西直门车站 2020 年及远景年客流预测 人/h 由表可以看出,西直门车站在 2020 年将达到换乘客流的最高值。
换乘设施是指换乘客流所经由的设施,包括楼梯、自动扶梯、通道等,选取换乘设施饱和度作为衡量换乘设施能力的指标 设施饱和度=高峰小时换乘客流量(人/h)/换乘设施设计能力(人/h) 根据饱和度的定义,当设施饱和度大于 100% 时,代表换乘设施能力无法满足换乘客流需求, 换乘客流无法疏散, 滞留在站台上, 将产生严重的安全问题经计算,西直门地铁站有多处设施饱和度大于 100% ,其中 2 号线北端站厅楼梯及 2、4 号线连接换乘大厅的西北通道是矛盾的焦点 ②换乘客流双向混行,不利于客流组织,换乘时间过长 客流单向组织可以提高设施的利用率,保证路径的畅通,又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冲撞,降低安全隐患在 13 号线与 2、4 号线的换乘路径上,存在双向混行客流,这将大大降低通道的通行能力,同时为运营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同时西直门各地铁站之间的换乘时间过长,造成乘客们的不满,给西直门组织工作可能造成不便 3.4、车站换乘方案研究 针对地铁西直门车站换乘存在的问题,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在 2、4 号线换乘 13 号线路径不改变的前提下,设计新的换乘路径来解决 13 号线换乘 2、4 号线的单向换乘,并且缓解 2 号线车站北端站厅楼梯及 2、4 号线车站连接换乘大厅的西北通道的压力。
①方案一①方案一 为了将 13 号线的换乘客流引至 2、 4 号线的东南部位, 新建 7 m 宽换乘通道自地下 1 层换乘大厅侧墙开洞,通过新建通道向下,标高下降 3O 余 m,到达 4号线底板以下 为避免下穿 4 号线和 2 号线的交叉区域, 换乘通道由交叉区域的西侧通过,下穿 2、4 号线车站 底板后,分成两个各 4.5 m 的通道,分别引至东南环形通道的两端这样,将 13 号线换乘 4 号线的客流引至东换乘厅,换乘 2 号线的客流引至南换乘厅.如下图: ②方案二②方案二 针对西直门车站的特殊情况,只能采用通道换乘来解决 13 号线换乘 2、4号线的路径通过系统地研究西直门车站的周边环境和条件,得到了以下设计方案 换乘通道从地下 1 层的换乘大厅底板开洞,通过 7m 宽新建通道下穿 2、4号线西北的环行通道后,分成各 4.5 m 宽的两条通道平行达到 4 号线站台上部西侧通道设置 2.5 m 宽下行楼梯,连接 4 号线站台,未来 13 号线换乘 4 号线的客流由此到达 4 号线站台 东侧通道穿过 4 号线站台上方后, 南行到达 2 号线南端站厅,13 号线换乘 2 号线的客流经由东侧通道,到达南端站厅,通过楼梯下行至站台。
如下图: 由于北京市地铁的低票价政策, 导致客流猛增与先期建设的地铁车站布局不合理、换乘设施通过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直接影响了乘客换乘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同时也给运营管理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我们通过对西直门地铁站换乘的分析,希望能从中找到办法缓解和解决西直门换乘缺陷的方法 4. 结语 4. 结语 我们在报告中主要探讨了对西直门城市轨道交通车站、 流线以及换乘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地铁建设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科学合理地对地铁车站进行设计与实施,努力引导地铁建设和管理向安全、畅行、高效的方向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便捷、人性化的服务功能,是地铁建设者和运营单位的目标 运输0701组长:王勇07251024组员:龙沛07251018刘奇07251015运输0701组长:王勇07251024组员:龙沛07251018刘奇07251015城市轨道是一个城市国际化的标志,是现代都城市轨道是一个城市国际化的标志,是现代都城市轨道是一个城市国际化的标志,是现代都城市轨道是一个城市国际化的标志,是现代都市文明的一种象征它不仅仅是现代化交通系统的窗市文明的一种象征它不仅仅是现代化交通系统的窗市文明的一种象征。
它不仅仅是现代化交通系统的窗市文明的一种象征它不仅仅是现代化交通系统的窗口,更是展示城市乃至国家的文化窗口假如把一座城口,更是展示城市乃至国家的文化窗口假如把一座城口,更是展示城市乃至国家的文化窗口假如把一座城口,更是展示城市乃至国家的文化窗口假如把一座城市比作一本翻开的书,市比作一本翻开的书,市比作一本翻开的书,市比作一本翻开的书, 那么它就是这书中的一篇章那么它就是这书中的一篇章那么它就是这书中的一篇章那么它就是这书中的一篇章节节节节————————体现这个城市的文化气息,人文关怀,及表达环体现这个城市的文化气息,人文关怀,及表达环体现这个城市的文化气息,人文关怀,及表达环体现这个城市的文化气息,人文关怀,及表达环境设计的概念境设计的概念境设计的概念境设计的概念本小组利用双休日在西直门本小组利用双休日在西直门本小组利用双休日在西直门本小组利用双休日在西直门地铁枢纽进行了一次较为彻底地铁枢纽进行了一次较为彻底地铁枢纽进行了一次较为彻底地铁枢纽进行了一次较为彻底的调查,从车站站型、站台设的调查,从车站站型、站台设的调查,从车站站型、站台设的调查,从车站站型、站台设计,流线疏解以及换乘等方面计,流线疏解以及换乘等方面计,流线疏解以及换乘等方面计,流线疏解以及换乘等方面对对对对2 2 2 2号线,号线,号线,号线,4 4 4 4号线、号线、号线、号线、13131313号线调查号线调查号线调查号线调查研究,旨在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研究,旨在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研究,旨在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研究,旨在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它们在设计上的优点以及存在它们在设计上的优点以及存在它们在设计上的优点以及存在它们在设计上的优点以及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相应的研究的不足之处,提出相应的研究的不足之处,提出相应的研究的不足之处,提出相应的研究方案,以供探讨。
方案,以供探讨方案,以供探讨方案,以供探讨地铁车站的组成,基本上分为两大地铁车站的组成,基本上分为两大地铁车站的组成,基本上分为两大地铁车站的组成,基本上分为两大部分,部分,部分,部分,一是与旅客直接有关的公共区域:一是与旅客直接有关的公共区域:一是与旅客直接有关的公共区域:一是与旅客直接有关的公共区域:如站厅层、站台层的公共区,要有如站厅层、站台层的公共区,要有如站厅层、站台层的公共区,要有如站厅层、站台层的公共区,要有足够的面积满足高峰时期的客流集足够的面积满足高峰时期的客流集足够的面积满足高峰时期的客流集足够的面积满足高峰时期的客流集散;要有足够数量和宽度的步行梯散;要有足够数量和宽度的步行梯散;要有足够数量和宽度的步行梯散;要有足够数量和宽度的步行梯及自动梯联接站厅与站台;及自动梯联接站厅与站台;及自动梯联接站厅与站台;及自动梯联接站厅与站台;二是涉二是涉二是涉二是涉及车站运行的技术设备用房及管理及车站运行的技术设备用房及管理及车站运行的技术设备用房及管理及车站运行的技术设备用房及管理用房用房用房用房•地铁车站文化元素地铁车站文化元素• •国际上地铁交通历史悠久的城市,地铁国际上地铁交通历史悠久的城市,地铁国际上地铁交通历史悠久的城市,地铁国际上地铁交通历史悠久的城市,地铁内宛如艺术殿堂,除了精美的雕塑、壁内宛如艺术殿堂,除了精美的雕塑、壁内宛如艺术殿堂,除了精美的雕塑、壁内宛如艺术殿堂,除了精美的雕塑、壁画等表现国家历史文化的艺术品之外,画等表现国家历史文化的艺术品之外,画等表现国家历史文化的艺术品之外,画等表现国家历史文化的艺术品之外,自由艺术家也将地铁视为一个展示才华自由艺术家也将地铁视为一个展示才华自由艺术家也将地铁视为一个展示才华自由艺术家也将地铁视为一个展示才华的舞台。
遗憾的是,西直门地铁内的文的舞台遗憾的是,西直门地铁内的文的舞台遗憾的是,西直门地铁内的文的舞台遗憾的是,西直门地铁内的文化建设方面仍然存在大量的问题形形化建设方面仍然存在大量的问题形形化建设方面仍然存在大量的问题形形化建设方面仍然存在大量的问题形形色色的广告牌和其他商业媒介,令人眼色色的广告牌和其他商业媒介,令人眼色色的广告牌和其他商业媒介,令人眼色色的广告牌和其他商业媒介,令人眼花缭乱各地成千上万的乘客无法从这花缭乱各地成千上万的乘客无法从这花缭乱各地成千上万的乘客无法从这花缭乱各地成千上万的乘客无法从这里寻到一丝文化的气息,就连新建的京里寻到一丝文化的气息,就连新建的京里寻到一丝文化的气息,就连新建的京里寻到一丝文化的气息,就连新建的京港地铁在这方面也是乏善可陈所以,港地铁在这方面也是乏善可陈所以,港地铁在这方面也是乏善可陈所以,港地铁在这方面也是乏善可陈所以,在这个过分注重商业价值的时代,我们在这个过分注重商业价值的时代,我们在这个过分注重商业价值的时代,我们在这个过分注重商业价值的时代,我们依然要重视文化价值的体现,在车站展依然要重视文化价值的体现,在车站展依然要重视文化价值的体现,在车站展依然要重视文化价值的体现,在车站展现我国的文化元素,使其更具有文化艺现我国的文化元素,使其更具有文化艺现我国的文化元素,使其更具有文化艺现我国的文化元素,使其更具有文化艺术内涵。
术内涵地铁站间的运行速度很快,到站地铁站间的运行速度很快,到站地铁站间的运行速度很快,到站地铁站间的运行速度很快,到站至发车的间隙时间也极短所以至发车的间隙时间也极短所以至发车的间隙时间也极短所以至发车的间隙时间也极短所以站内通道的识别性就显得极其重站内通道的识别性就显得极其重站内通道的识别性就显得极其重站内通道的识别性就显得极其重要了,在站内要通过设计最直观要了,在站内要通过设计最直观要了,在站内要通过设计最直观要了,在站内要通过设计最直观的导向标牌使旅客能迅速获得信的导向标牌使旅客能迅速获得信的导向标牌使旅客能迅速获得信的导向标牌使旅客能迅速获得信息下图为乘坐地铁各个流程所息下图为乘坐地铁各个流程所息下图为乘坐地铁各个流程所息下图为乘坐地铁各个流程所需要的标识类型西直门三个车需要的标识类型西直门三个车需要的标识类型西直门三个车需要的标识类型西直门三个车站车辆及线路都有明显的标志,站车辆及线路都有明显的标志,站车辆及线路都有明显的标志,站车辆及线路都有明显的标志,站台上也有鲜明的标牌、显示站站台上也有鲜明的标牌、显示站站台上也有鲜明的标牌、显示站站台上也有鲜明的标牌、显示站名及列车运行方向,前方到达站名及列车运行方向,前方到达站名及列车运行方向,前方到达站名及列车运行方向,前方到达站等。
等• • 车站的设备配置离人性化要求还是有不小的车站的设备配置离人性化要求还是有不小的车站的设备配置离人性化要求还是有不小的车站的设备配置离人性化要求还是有不小的距离自动检票机,通风排气,上下行自动自动检票机,通风排气,上下行自动自动检票机,通风排气,上下行自动自动检票机,通风排气,上下行自动扶梯、垃圾箱,公用、取款机、公厕扶梯、垃圾箱,公用、取款机、公厕扶梯、垃圾箱,公用、取款机、公厕扶梯、垃圾箱,公用、取款机、公厕等等等等等都是最基本的设置比较全面车站内还应等都是最基本的设置比较全面车站内还应等都是最基本的设置比较全面车站内还应等都是最基本的设置比较全面车站内还应有完善的各种服务设施,而二号线和四号线有完善的各种服务设施,而二号线和四号线有完善的各种服务设施,而二号线和四号线有完善的各种服务设施,而二号线和四号线内的候车椅寥寥无几,除了内的候车椅寥寥无几,除了内的候车椅寥寥无几,除了内的候车椅寥寥无几,除了盲道盲道盲道盲道,站内,站内,站内,站内无障无障无障无障碍设施碍设施碍设施碍设施几乎上没有,肢体不便的人根本无法几乎上没有,肢体不便的人根本无法几乎上没有,肢体不便的人根本无法几乎上没有,肢体不便的人根本无法独立完成进站乘坐地铁这一过程。
独立完成进站乘坐地铁这一过程独立完成进站乘坐地铁这一过程独立完成进站乘坐地铁这一过程2 2 2 2号线由于年代久远,装修上缺乏讲究;号线由于年代久远,装修上缺乏讲究;号线由于年代久远,装修上缺乏讲究;号线由于年代久远,装修上缺乏讲究;4 4 4 4号线虽然新近号线虽然新近号线虽然新近号线虽然新近开通,但其处在开通,但其处在开通,但其处在开通,但其处在2 2 2 2号线之下,空间相对狭小,且因为工程号线之下,空间相对狭小,且因为工程号线之下,空间相对狭小,且因为工程号线之下,空间相对狭小,且因为工程原因在站台上增加了为数不少的圆柱,装修的可塑性也大原因在站台上增加了为数不少的圆柱,装修的可塑性也大原因在站台上增加了为数不少的圆柱,装修的可塑性也大原因在站台上增加了为数不少的圆柱,装修的可塑性也大为降低所以三个站中最有特色的应属为降低所以三个站中最有特色的应属为降低所以三个站中最有特色的应属为降低所以三个站中最有特色的应属13131313号线的地上车站号线的地上车站号线的地上车站号线的地上车站整个车站轻盈、飘逸,富于动感,并与地铁整个车站轻盈、飘逸,富于动感,并与地铁整个车站轻盈、飘逸,富于动感,并与地铁。
整个车站轻盈、飘逸,富于动感,并与地铁13131313号线指挥号线指挥号线指挥号线指挥中心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总之,通过明快的色彩、简单中心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总之,通过明快的色彩、简单中心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总之,通过明快的色彩、简单中心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总之,通过明快的色彩、简单且流畅的曲线线条、重复且有韵律感的造型、创造出高效且流畅的曲线线条、重复且有韵律感的造型、创造出高效且流畅的曲线线条、重复且有韵律感的造型、创造出高效且流畅的曲线线条、重复且有韵律感的造型、创造出高效、快捷、实用的现代交通建筑空间快捷、实用的现代交通建筑空间快捷、实用的现代交通建筑空间快捷、实用的现代交通建筑空间2 2 2 2号线和号线和号线和号线和4 4 4 4号线是的岛式站台候车号线是的岛式站台候车号线是的岛式站台候车号线是的岛式站台候车站型,且站型,且站型,且站型,且4 4 4 4号线在号线在号线在号线在2 2 2 2号线的下一号线的下一号线的下一号线的下一层,与其空间正交实地观测后层,与其空间正交实地观测后层,与其空间正交实地观测后层,与其空间正交实地观测后我们绘制的站台设置图如下,我们绘制的站台设置图如下,我们绘制的站台设置图如下,我们绘制的站台设置图如下,13131313号线是混合式站台候车站型(一号线是混合式站台候车站型(一号线是混合式站台候车站型(一号线是混合式站台候车站型(一岛两侧双线式)岛两侧双线式)岛两侧双线式)岛两侧双线式)。
• • 我们的最终目的是在地铁和其他商业设施以及公我们的最终目的是在地铁和其他商业设施以及公我们的最终目的是在地铁和其他商业设施以及公我们的最终目的是在地铁和其他商业设施以及公众交通之间为旅客建立起方便快捷的桥梁,争取众交通之间为旅客建立起方便快捷的桥梁,争取众交通之间为旅客建立起方便快捷的桥梁,争取众交通之间为旅客建立起方便快捷的桥梁,争取在地铁站外围建立起四通八达的公交线网络,然在地铁站外围建立起四通八达的公交线网络,然在地铁站外围建立起四通八达的公交线网络,然在地铁站外围建立起四通八达的公交线网络,然后通过最方便的导向系统将他们直接导入公交接后通过最方便的导向系统将他们直接导入公交接后通过最方便的导向系统将他们直接导入公交接后通过最方便的导向系统将他们直接导入公交接驳服务中或者是中心商业建筑内驳服务中或者是中心商业建筑内驳服务中或者是中心商业建筑内驳服务中或者是中心商业建筑内①①①①通过优化设通过优化设通过优化设通过优化设计充分发掘地铁站的可利用空间计充分发掘地铁站的可利用空间计充分发掘地铁站的可利用空间计充分发掘地铁站的可利用空间②②②②环境绿化环境绿化环境绿化环境绿化从自然景观来讲,地铁车站空间应多创造园林式从自然景观来讲,地铁车站空间应多创造园林式从自然景观来讲,地铁车站空间应多创造园林式从自然景观来讲,地铁车站空间应多创造园林式的环境小品。
的环境小品的环境小品的环境小品③③③③站台层是一个封闭的空间站台层是一个封闭的空间站台层是一个封闭的空间站台层是一个封闭的空间, , , ,如果如果如果如果局面失控,有可能发生踩踏或堵塞楼梯的险情,局面失控,有可能发生踩踏或堵塞楼梯的险情,局面失控,有可能发生踩踏或堵塞楼梯的险情,局面失控,有可能发生踩踏或堵塞楼梯的险情,这时如果站台上多设一组楼梯,就会多一条生路这时如果站台上多设一组楼梯,就会多一条生路这时如果站台上多设一组楼梯,就会多一条生路这时如果站台上多设一组楼梯,就会多一条生路西直门站位置图 (图中A、B、C、D分别代表西直门站的出入口地铁车站出入口通常是根据设计人员的经地铁车站出入口通常是根据设计人员的经地铁车站出入口通常是根据设计人员的经地铁车站出入口通常是根据设计人员的经验,结合各个车站所在位置的地面建筑及街道验,结合各个车站所在位置的地面建筑及街道验,结合各个车站所在位置的地面建筑及街道验,结合各个车站所在位置的地面建筑及街道的具体情况进行布置一般都把出人口位置选的具体情况进行布置一般都把出人口位置选的具体情况进行布置一般都把出人口位置选的具体情况进行布置一般都把出人口位置选择在吸引客流量大、与地面交通换乘方便的地择在吸引客流量大、与地面交通换乘方便的地择在吸引客流量大、与地面交通换乘方便的地择在吸引客流量大、与地面交通换乘方便的地方,或者直接利用附近商场、地下人行通道等方,或者直接利用附近商场、地下人行通道等方,或者直接利用附近商场、地下人行通道等方,或者直接利用附近商场、地下人行通道等设施,以节省工程造价。
事实上,对出入口的设施,以节省工程造价事实上,对出入口的设施,以节省工程造价事实上,对出入口的设施,以节省工程造价事实上,对出入口的布置不仅要考虑其交通疏散功能、经济引导功布置不仅要考虑其交通疏散功能、经济引导功布置不仅要考虑其交通疏散功能、经济引导功布置不仅要考虑其交通疏散功能、经济引导功能,还要考虑在事故状态下,对人员安全疏散能,还要考虑在事故状态下,对人员安全疏散能,还要考虑在事故状态下,对人员安全疏散能,还要考虑在事故状态下,对人员安全疏散和救援实施的影响和救援实施的影响和救援实施的影响和救援实施的影响西直门车站的出入口还比较符合以西直门车站的出入口还比较符合以西直门车站的出入口还比较符合以西直门车站的出入口还比较符合以上原则,各个出入口的人流量比较上原则,各个出入口的人流量比较上原则,各个出入口的人流量比较上原则,各个出入口的人流量比较大,与地面交通的换乘也相当的便大,与地面交通的换乘也相当的便大,与地面交通的换乘也相当的便大,与地面交通的换乘也相当的便利如从 A A A A口出来就直接与嘉茂购口出来就直接与嘉茂购口出来就直接与嘉茂购口出来就直接与嘉茂购物中心、北京北站等吸引客流量大物中心、北京北站等吸引客流量大物中心、北京北站等吸引客流量大物中心、北京北站等吸引客流量大的地方相邻,而且每个出口附近都的地方相邻,而且每个出口附近都的地方相邻,而且每个出口附近都的地方相邻,而且每个出口附近都有大量的公交站。
有大量的公交站有大量的公交站有大量的公交站根据地铁站内人群流动目的根据地铁站内人群流动目的根据地铁站内人群流动目的根据地铁站内人群流动目的可以可以可以可以将站内流线将站内流线将站内流线将站内流线分为换乘流分为换乘流分为换乘流分为换乘流线和出站流线线和出站流线线和出站流线线和出站流线下面对地铁下面对地铁下面对地铁下面对地铁西直门站的换乘流线和出站西直门站的换乘流线和出站西直门站的换乘流线和出站西直门站的换乘流线和出站流线进行详尽的介绍流线进行详尽的介绍流线进行详尽的介绍流线进行详尽的介绍换乘流线:换乘流线:换乘流线:换乘流线:•2号线换乘4号线:直接由2号线站台中部的换乘楼梯下行至4号线站台中部,换乘方便•4号线换乘2号线:通过4号线东站厅,通过东南、东北2个换乘通道,到达2号线的南北站厅;通过西端站厅,通过西南换乘通道到达2号线的南站厅,进入2号线;•2号线换乘13号线:通过2号线北厅进入地下1层换乘大厅(即A口出站大厅),再通过自动步道和楼梯直接到达13号线车站2层的站厅层;•13号线换乘2号线: 乘客需经由地面临时通道进入4号线车站的西北出入口(即到达A口入站大厅),绕行到2号线南厅,进入2号线;•4号线换乘13号线:通过4号线的东端站厅,通过东北换乘通道进入地下1层换乘大厅,再通过自动步道和楼梯直接到达13号线车站2层的站厅层;•13号线换乘4号线:乘客需经由地面临时通道进入4号线车站的西北出入口,到达4号线西厅。
出站出站出站出站流线:流线:流线:流线:•从2号线站台出站,通过2号线南厅向东西行走分别可达C口和D口;通过2号线北厅向东西行走可分别到达A口和B口•从4号线站台出站,通过4号线东厅,沿着东南、东北2个换乘通道可分别到达C口和B口;由4号线东厅经由2号线北厅才能到达 A口;通过4号线西厅,沿着西南换乘通道可到达D口•由于13号线站台相对2号线、4号线站台更加独立,从13号线站台出站也更加方便直接由以上对西直门地铁站流线组织的详尽由以上对西直门地铁站流线组织的详尽由以上对西直门地铁站流线组织的详尽由以上对西直门地铁站流线组织的详尽的介绍,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地铁西直的介绍,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地铁西直的介绍,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地铁西直的介绍,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地铁西直门站的换乘和出站流线由于各方面的门站的换乘和出站流线由于各方面的门站的换乘和出站流线由于各方面的门站的换乘和出站流线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有些线路的换乘还有些小小的不原因,有些线路的换乘还有些小小的不原因,有些线路的换乘还有些小小的不原因,有些线路的换乘还有些小小的不便,比如由于便,比如由于便,比如由于便,比如由于4 4 4 4号线的整修号线的整修号线的整修号线的整修,,,,导致导致导致导致13131313号号号号线转乘线转乘线转乘线转乘2 2 2 2号线需要从号线需要从号线需要从号线需要从4 4 4 4号线西厅经号线西厅经号线西厅经号线西厅经2 2 2 2号线号线号线号线南厅才能到达南厅才能到达南厅才能到达南厅才能到达2 2 2 2号线站台。
不过也是因号线站台不过也是因号线站台不过也是因号线站台不过也是因为为为为4 4 4 4号线的开通,使得西直门地铁站内号线的开通,使得西直门地铁站内号线的开通,使得西直门地铁站内号线的开通,使得西直门地铁站内的换乘线路变得更加合理了的换乘线路变得更加合理了的换乘线路变得更加合理了的换乘线路变得更加合理了垂直换乘,分为“十字型”、“T字型”、“L型”平行换乘,分为同层平行换乘和不同层上、下平行垂直换乘分为岛一岛换、岛一侧换、侧~岛换• 2号线到4号线换乘采取了“十字”换乘的方式,这种换乘方式集中在车站中部,换乘路线较明确、简捷,能大大地减少了乘客的换乘距离,使乘客换乘十分方便,有利于分方向疏解,避免了拥挤• 对于4号线到2号线通道换乘,避开了2号线到4号线的乘客,使2号线与4号线间的相互换乘成一个有序的循环方式,避免人群拥挤,而且方向明显,有利于疏解通过换乘通道,使乘客能很快由2号线站台到13号线,同样2号线与13号线之间是单向换乘,也很好的缓解了西直门地铁站拥挤的情况2020年远景年换乘方向早高峰晚高峰换乘方向早高峰晚高峰13号线到2号线12750882613号线到2号线1194141792号线到13号线10897114752号线到13号线39801253813号线到4号线4250202513号线到4号线800932704号线到13号线250138254号线到13号线311584104号线到2号线798746314号线到2号线732527942号线到4号线532471882号线到4号线313965192020年远景年换乘方向早高峰晚高峰换乘方向早高峰晚高峰13号线到2号线12750882613号线到2号线1194141792号线到13号线10897114752号线到13号线39801253813号线到4号线4250202513号线到4号线800932704号线到13号线250138254号线到13号线311584104号线到2号线798746314号线到2号线732527942号线到4号线532471882号线到4号线31396519西直门车站西直门车站2020年及远景年客流预测 人/年及远景年客流预测 人/h由表可以看出,西直门车站在2020年将达到换乘客流的最高值。
根据饱和度的定义,当设施饱和度大于100% 时,代表换乘设施能力无法满足换乘客流需求,经计算,西直门地铁站有多处设施饱和度大于100% ,其中2号线北端站厅楼梯及2、4号线连接换乘大厅的西北通道是矛盾的焦点在13号线与2、4号线的换乘路径上,存在双向混行客流,这将大大降低通道的通行能力,同时为运营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同时西直门各地铁站之间的换乘时间过长,造成乘客们的不满,给西直门组织工作可能造成不便为了将13号线的换乘客流引至2、4号线的东南部位,新建7 m宽换乘通道自地下1层换乘大厅侧墙开洞,通过新建通道向下,标高下降3O余m,到达4号线底板以下为避免下穿4号线和2号线的交叉区域,换乘通道由交叉区域的西侧通过,下穿2、4号线车站底板后,分成两个各4.5 m的通道,分别引至东南环形通道的两端这样,将13号线换乘4号线的客流引至东换乘厅,换乘2号线的客流引至南换乘厅.如下图:方案一平面图方案一平面图针对西直门车站的特殊情况,只能采用通道换乘来解决13号线换乘2、4号线的路径通过系统地研究西直门车站的周边环境和条件,得到了以下设计方案换乘通道从地下1层的换乘大厅底板开洞,通过7m宽新建通道下穿2、4号线西北的环行通道后,分成各4.5 m宽的两条通道平行达到4号线站台上部。
西侧通道设置2.5 m宽下行楼梯,连接4号线站台,未来13号线换乘4号线的客流由此到达4号线站台东侧通道穿过4号线站台上方后,南行到达2号线南端站厅,13号线换乘2号线的客流经由东侧通道,到达南端站厅,通过楼梯下行至站台如下图:方案二平面图方案二平面图《交通港站与枢纽》研究性教学《交通港站与枢纽》研究性教学 载体之二:城市大型综合交通枢纽设计分析指导书载体之二:城市大型综合交通枢纽设计分析指导书 一、 课程的性质、目的 一、 课程的性质、目的 本课程是交通运输本科类专业的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必修课之一 该课程开设的目的是要给学生讲授比较系统的交通运输港站(水运港口、空运港口、铁路车站、公路集装站、地铁车站等)及交通运输枢纽设备布置的基本理论知识,使学生获得对港站布置图形进行分析的基本技能,具备对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之间合理分工、紧密配合、协调布局的分析能力和知识;为毕业后从事交通运输技术管理、商务管理、工程设计等工作创造条件 二、 课程的基本要求 二、 课程的基本要求 学生学完本课程后,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1 理解港口、 车站及交通枢纽规划与设计的基本原则并初步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 2 理解交通流线种类,了解交通流线疏解方式与种类; 3 能熟练分析车站及港口布置图, 初步掌握各种布置图的特点和采用条件。
4 了解交通枢纽布置图及其特点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对港口和站场布局、枢纽布局、分工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分析技能、基本分析方法的了解和把握方面,要使教学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目的教学中使用教学计算机辅助系统 CAI 课件,并给出主要专业术语的英文翻译 三、 研究性教学载体 三、 研究性教学载体 2、研究性教学载体之二:城市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布局及设计分析 1)研究性方向题目指导 教学中应让学生明确:综合交通枢纽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其与简单意义上复式枢纽的区别;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是构建综合运输体系、提高运输效率的关键环节国外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情状,国内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的不足及迫切需求 本题目方向共包括4个方面研究题目,具体如下: (1)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布局规划 通过研究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分类、功能和需求,系统深入了解车站布局与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自然条件之间的关系,并培养学生从中拓展出新的布局规划思路、模型或方法 (2)单一功能的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设计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设计包含车站站型设计、车站站房设计、流线设计、各种设施和设备的设计等多方面的内容,通过本设计,使学生在深入理解本课程知识的基础上,查阅国内外有关设计理念和设计规范等资料,全面总结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设计的先进经验, 并培养学生从中拓展出新的车站设计流程或新的方法。
(3)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设计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设计除了包含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设计的内容外, 增加了换乘系统设计的内容,包含换乘型式、换乘方式、换乘设施设计、换乘站标志规划、站台规划、车站预留、车站建设顺序等方面的内容通过本设计,使学生在全面掌握换乘系统的构成和设计流程基础上,总结或探讨新的、更加符合实际需求的换乘站设计方法 (4)城市轨道交通接驳系统设计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接驳系统设计主要指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与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包括铁路、公路、水运、航空、自行车、自驾车、步行系统)的接驳方法和接驳设计,通过设计,引导学生设计合理的调查方案,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使其能够逐渐掌握发散性研究思维 2) 、结合的教学内容指导 本部分综合性强、可研究题目多,并且以旅客站房和流线设计为核心,延伸涉及交通港站与枢纽课程的绝大多数内容,为了保证研究性教学的效果,学生必须掌握相关教学内容,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交通枢纽总体规划与布局(第二章) :交通枢纽规划与交通运输网络规划的配合(第二节) 、交通枢纽规划与城市规划的配合(第三节) 、交通枢纽场站布局(第五节) 、综合交通枢纽场站布局规划优化模型(第六节) 。
(2)流线设计(第三章) :交通流线的概念(第一节) 、交通流线的平行与交叉(第三节) 、交通流线交叉疏解的理论和方法(第四节) (3)铁路站场(第四章) :客运站(第四节) 、地铁轻轨车站(第六节) (4)公路站场(第五章) :汽车停车场库(第三节) 具体如下: (5)航空机场(第七章) :地面运输区的设置(第五节) 具体如下: (6)旅客站房(第八章) :客运站的基本概念(第一节) ,客运站形式(第二节) ,客运站流线及疏解(第三节) ,客运站房(第四节) 、站前广场(第五节) 、候车室面积计算及布局(第六节) 、客运通道能力计算(第七节) 具体如下: (7)交通枢纽(第十章) :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第五节) 3)实施方案指导 要求学生3-5人为一小组,选取我国比较典型的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及运营管理的实例进行研究性的思考和工作,写出研究报告或小论文可供学生参考的枢纽有: a 西直门、东直门等城市综合交通枢纽 b 动物园公交枢纽 c 六里桥长途汽车客运枢纽 d北京站、北京西、北京南铁路客站枢纽 四、研究性教学指导四、研究性教学指导 本课程研究性教学中应当注重学生综合运用能力、新知识学习能力和对未知领域的钻研素质的培养。
教学主旨应该以引导学生为主,教学过程应当重视学生的参与性,教学效果考核也应当注重学生新思路和新想法具体教学可以按照教学的四个基本环节设计: 课前准备:教师在课前应当做好对基本知识进行启发式讲解的备课工作,使学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学生应当在课前学习理解的基础上为本节课的深入讨论做积极的资料准备 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基本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基本概念的讲解,第二部分是围绕研究题目对同学进行启发式和发散式思维教学和讨论交流 课后指导:老师应结合学生选定题目就研究内容、技术路线、调研设计、等方面内容在以学生为主的情况下进行指导 学期总结:课后需要在总结本门课教学效果的同时,完善教学内容,认真研究讨论、总结研究性教学中的有关问题 五、五、实施计划实施计划 在学期初将本研究性教学方案公布学生班,要求学生 3-5 人为一小组,在以上选题方向中选择一个目标,结合具体研究内容拟出题目在老师指导下开展研究,写出研究报告或小论文 六、 成绩考核 六、 成绩考核 期末提交研究报告或小论文, 每组通过抽签方式选择一人代表小组在课堂上讲解汇报,由教师最后根据小组书面报告成绩、答辩成绩综合评估,给出最终评定成绩。
本研究报告或小论文的成绩占总成绩的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