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典型例题剖析(力和运动).doc

18页
  • 卖家[上传人]:博****1
  • 文档编号:538830579
  • 上传时间:2023-10-0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44.01KB
  • / 1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典型例题剖析(力和运动)  例1 (北京市中考试题)坐在行驶汽车上的一位乘客,欲估测前方隧道的长度.在进出隧道口时,分别看了一下手表,如图1—2—1(甲)、(乙)所示,汽车通过隧道时的平均速度是30km/h,由此可计算出此隧道长约________km.图1—2—1  精析(1)通过图中的“手表”,可计算出时间.  (2)通过速度和时间可计算路程.  解 图甲时间tl=1点20分      图乙时间t2=1点25分  汽车通过隧道的时间为t=t2-t1=5 min=h  隧道长:s=vt=30km/h×h=2.5km  答案 隧道长约2.5km.   例2 (常州市中考试题)一辆汽车在上海到南京的高速公路上行驶,汽车上的速度表指针在如图1—2—2所示的位置左右摆动,则汽车从图中位置行驶到南京还需________h.图1—2—2  精析 (1)通过“路标”图,判断出路程长短,通过速度计判断出汽车行驶的速度.  (2)通过路程和速度计算时间.  解 汽车需行驶的路程s=120km  汽车的速度为v=100km/h  计算汽车用的时间:  t===1.2h  答案 到达南京还需1.2h.  例3 (北京市中考试题)关于力、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施力物体不一定是受力物体    B.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才有力的作用    C.物体不受力,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D.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一定是受到了力的作用    精析 A.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A选项不正确.  B.只要物体之间有相互作用,就会产生力.力可以是两个物体相互接触而产生的,如:力、拉力、支持力.而有的力可以产生于相互不接触的物体之间,如:在空中运动的乒乓球,仍受到重力作用,施力物体是地球,乒乓球和地球之间不接触,也产生了力.B选项不正确.  C.根据前面复习的力和运动的关系,当物体不受力时,可以处于静止状态,还可以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C选项不正确.  答案 D  例4 (北京市中考试题)关于运动和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力是使物体保持静止的原因    B.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C.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就一定运动  精析 这道题考查学生对力的作用的理解,学生头脑中仍存在一些错误的概念,如:“物体运动必须有力维持,运动的物体失去力的作用,就会静止下来.”为纠正这些错误概念,就必须建立正确的概念: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而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  解 A.当物体不受任何力或受的合力为零时,它也可以保持静止状态,所以说,力不是使物体保持静止的原因.A选项是错误的.  B.力可以使物体速度大小改变,也可以使物体运动方向改变,所以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B选项正确.  C.当一个物体处于运动状态时,如果它不受任何力或所受合力为零时,仍可保持运动状态,所以说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物体受平衡力时,可以保持静止状态,而不一定运动.例如:人用水平力F推动一个讲台桌,讲台桌仍静止,如图l—2—3,则此时讲台桌还受到一个静摩擦力f,F与f为平衡力,讲台桌没有运动.可见物体受到力,并不一定运动.D选项不正确.图1—2—3  答案 B  例5 (天津市中考试题)如图1—2—4 (a),弹簧所受重力不计,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下端悬挂一个小球,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几种说法中属于相互平衡的力是(  )图1—2—4(a)    A.天花板对弹簧的拉力和弹簧对天花板的拉力    B.球对弹簧的拉力和球受到的重力      C.弹簧对球的拉力和球受到的重力    D.球对弹簧的拉力和弹簧对球的拉力  精析 此题从几个方面考查学生的知识:(1)相互平衡的两个力是物体上的;(2)考查了学生是否会进行受力分析. 在题目中,出现了三个物体:天花板、弹簧和小球,要会分析哪个力作用在哪个物体上.  解 A.天花板对弹簧的拉力,作用在弹簧上,而弹簧对天花板的拉力作用在天花板上,这两个力分别作用于两个物体,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A选项不正确.  B.球对弹簧的拉力,作用在弹簧上,而球受到的重力作用在球上,尽管这一对力方向相反,但由于是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所以这一对力也不是平衡力.  C.弹簧对球的拉力和球受到的重力,如图l—2—4(b),且满足二力平衡条件,C选项正确.    D.通过受力分析可知,这一对拉力分别作用在球和弹簧上,所以这一对略也不是平衡力.图1—2—4(b)  答案 C例6 (陕西省中考试题)如图1—2—5,质量是0.5kg的字典,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下面能正确的表示字典受力图的是(  )A B C D图1—2—5  精析 此题从多方面考查学生的综合知识.(1)要会分析字典在静止时受的是平衡力,且二力大小相等;(2)要知道平衡力应作用在一个物体上;(3)题目给出的是字典的质量m,要会用公式G=mg,计算出字典的重力G=4.9N.  注意 抓住题目中分析的是字典的受力情况.因为字典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字典受的力一定是平衡力.从图上看,只有C图的两个力满足二力平衡的条件,所以C图是正确的.这一对力是:重力G和支持力F.有的同学认为:B图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也满足二力平衡条件.这个分析是错误的,因为这两个力分别作用在字典和桌上,而不是作用在一个物体上.这一对力是支持力F和压力F′,是相互作用力,而不是平衡力.  例7 (呼和浩特市中考试题)如图1—2—6,在一辆放在水平地面上的表面光滑的小车上,静止放置质量为m1、m2的两个小球(m1>m2).当车从静止突然水平向右起动时,则两个小球 (  )图1—2—6  A.一起向左运动,且m2的速度大于m1的速度  B.一起向右运动,且m2的速度大于m1的速度  C.一起向右运动,且m2的速度等于m1的速度  D.对地面仍保持静止   精析 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是否理解了“惯性定律”的内容,如果一个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它将保持原来的状态不变.  解 在小车没有起动时,两个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在竖直方向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这一对力是平衡力.当小车起动时,因为小车表面光滑,所以不计摩擦力的作用,小球在水平方向上不受任何力的作用,仍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  答案 D  例8 (山西省中考试题)如图1—2—7(a),竖直向上抛出的小球重12N,请在图中作出小球所受重力的图示.  精析 这道题考查了学生是否会作力的图示,另外,题目给出了一个干扰条件,小球向上运动,此时有的同学就认为小球受的力方向也应该向上,从而忽略了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解 球受的重力方向竖直向下,且力的大小是所给标度的4倍,线段长度如图1—2—7(b).(a) (b)图1—2—7  例9 (北京市中考试题)向下抛出质量为5kg的物体,它所受的重力是________N.若物体在竖直下落的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为3N,它所受的合力大小是________N,合力的方向________.  精析 这道题从几个方面考查学生“力”的知识,已知物体受的力,会求合力;已知质量,会求重力;会分析阻力方向和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解 m=5kg,G=mg=5kg×9.8N/kg=49N  如图1—2—8,分析小球下落过程中受的力,是重力和阻力,且两力方向相反,则合力大小=49N-3N=46N,方向和重力方向相同.  注意理解合力的含义:合力并不是物体受的力.而是说:用一个大小为46N,方向竖直向下的力所产生的效果和图1—2—8,物体受两个力时产生的效果相同.图1—2—8  答案 49N,46N,竖直向下.  例10 (呼和浩特市中考试题)一个物体重100N,受到和的空气阻力大小为10N,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若物体竖直向上运动时,合力大小是110N,合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B.若物体竖直向上运动时,合力大小是90N,合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C.若物体竖直向下运动时,合力大小是90N,合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D.若物体竖直向下运动时,合力大小是110N,合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精析 这道题侧重考查学生二力合成的知识,而且要在正确作出受力分析的基础上,才能把正确选项选全.  解 A选项给出物体是向上运动的,受力分析如图1—2—9(a),受重力和阻力,阻力和运动方向相反.因为重力G和阻力f,方向一致,所以合力大小=G+f=100N+10N=110 N,方向竖直向下,A选项正确.也很快排除B选项不正确.(a) (b)图1—2—9  C和D选项给出物体是向下运动的,此时,物体受力分析如图1—2—9(b)所示,仍受重力和阻力,阻力和运动方向相反.重力和阻力方向相反,所以合力大小=G-f=100N-10N=90N,合力方向竖直向下.C选项正确.  答案 A、C  例11 (昆明市中考试题)某同学用水平向右100N的力,推一个重力为200N的木箱在水平地面上前进,若木箱受到的摩擦阻力是重力的0.2倍,则木箱所受合力是________N;当木箱所受水平推力的大小为________N时,其他条件不变,木箱可沿水平地面匀速前进.  精析 这道题综合考查学生:(1)受力分析的能力;(2)力的合成的知识;(3)受平衡力时的运动状态;(4)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当木箱受的摩擦阻力f=0.2 G时,求出f=0.2×200N=40N,方向和运动方向相反.画出此时物体受力示意图,如图1—2—10,重力G和支持力N是一对平衡力,合力为零.推力F和摩擦力f的合力=F-f=100N-40N=60N,方向和运动方向一致.这时物体受不平衡的力,做变速直线运动.图1—2—10  后面一种情况,由木箱沿水平地面匀速前进的状态入手,可知物体应受平衡力的作用,摩擦力大小不变,等于40N,则推力大小F=f=40N.  答案 60N,40N.  例12 (山西省中考试题)诗句:“满眼风波多内灼,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精析 从整段诗句分析:是某个人坐在行驶的船上,观看两岸的山景.  山好像迎面走来,山相对于地面位置没有改变,而相对于船的位置变化了,所以这句诗是以“船”为参照物.  船在行驶,很显然是以山为参照物,船相对于山的位置发生了改变.  答案 船,山.  其他答案分析:有的同学答案是:人和岸.从理论上分析,这两个答案也是正确的,但按照习惯,我们一般就选题目中给定的物体为参照物就可以了,不必再找题目以外的物体,否则有可能绕弯路或答错.  例13 (广州市中考试题)某一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已知它在前一半路程的速度为4m/s,后一半路程的速度为6m/s,那么它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  A.4 m/s   B.4.8 m/s   C.5 m/s   D.6 m/s  精析 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应该用整个路程除以通过这段路程的时间.注意:不能把各个平均速度相加起来再取平均值.即平均速度和速度平均值不同,故 v=为错误解答.  已知:v1=4m/s v2=6m/s  求:v  解 设全路程为s  v===   ==4.8m/s  答案 B  例14 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它在距山脚720m处鸣笛后,问司机听到笛的回声时离山脚多远?(声速为340m/s)   精析 这道题涉及。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