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堂战略分析报告.doc
54页1.公司简介1.1.背景简介北京同仁堂是中药行业出名的老字号,创立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自雍正元年(1723年)正式供奉清皇宫御药房用药,历经八代皇帝,长达188年历代同仁堂人遵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 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老式古训,树立“修合无人见 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识,保证了同仁堂金字招牌的长盛不衰其产品以“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明显”而享誉海内外,产品行销40多种国家和地区目前,同仁堂已经形成了在集团整体框架下发呈现代制药业、零售商业和医疗服务三大板块,配套形成十大公司、二大基地、二个院、二个中心的“1032”工程,其中拥有境内、境外两家上市公司,零售门店800余家,海外合资公司(门店)28家,遍及15个国家和地区 "同仁堂"商标的设计意图:在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中国,龙是至高无上的象征,北京同仁堂数百年的制药精髓与特色是:处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明显,因而在国内外医药市场上享有盛名本商标采用两条飞龙,代表着源远流长的中国医药文化历史,“同仁堂”作为重要图案是药物质量的象征;整个商标图案标志着北京同仁堂是国之瑰宝,在继承老式制药特色的基本上,采用现代的科学技术,研制开发更多的新药造福人民。
1.2.公司历史一六六九年 (清康熙八年)乐显扬开办同仁堂药室 一七零六年 乐凤鸣在宫廷秘方、民间验方、祖传配方基本上总结前人制药经验,完毕了《乐氏世代祖传丸散膏丹下料配方》一书,该书前言明确提出‘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训条,成为历代同仁堂人的制药原则 一七二三年 (清雍正元年)由皇帝钦定同仁堂供奉清宫御药房用药,独办官药,历经八代皇帝,188年之久 一九五四年 同仁堂率先实行了公私合营 一九五七年 同仁堂中药提炼厂正式成立,开创中药西制的先河 一九八九年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认定“同仁堂”为驰名商标,受到国家特别保护,“同仁堂”商标还是中国第一种申请马德里国际注册的商标,大陆第一种在台湾申请注册的商标 一九九一年 同仁堂制药厂晋升为国家一级公司 一九九七年 国务院拟定120家大型公司集团为现代化公司制度试点单位同仁堂作为全国唯一一家中医药公司名列其中 一九九七年 由集团公司六家绩优公司组建成立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同年七月,同仁堂股票在上证所上市,这标志着同仁堂在现代化公司制度的进程中迈出重要步伐 十月 在香港成立了同仁堂和记(香港)药业发展有限公司,为同仁堂产品进入国际主流市场迈出了核心一步。
同仁堂集团启动“1032”工程 十二月 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试营业 1.3.公司愿景翻开同仁堂的历史,浓郁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丰富的文化内涵悠远凝重儒家文化“以义为上”的深刻内涵早已融入到同仁堂三百近年的行医制药之中背负着“弘扬中华医药文化,领导绿色医药潮流,提高人类生命与生活质量”的使命,同仁堂形成了独特的品牌“同仁堂文化” 同仁堂三百余年的历史就是谋求信义的历史,同仁堂的金字招牌就是由“信义”二字凝结以“德、诚、信”为核心的职业道德;以古训堂训为基本内涵的经营理念;以创新发展为基本的时代精神; “以义为上,义利共生”的经营哲学;“同心同德、仁术仁风”的管理信念;“同修仁德,济世养生”的公司精神,以及“四个善待”、“四条原则”等构成了同仁堂老式而现代的公司文化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在此后长期的实践中,她们将继续以弘扬同仁堂的优秀文化为己任,以同仁堂文化为魂,向着打造“国际化、现代化的北京同仁堂”愿景迈进1.4.战略使命完毕公司自定的“1032”工程即配套形成十大公司,在集团整体框架下发呈现代制药业、零售商业和医疗服务三大板块、建设二大基地、二个院、二个中心使同仁堂完全实现从产品经营到资本经营、从管理公司到经营资产的转变,成为跨地区、跨国界、跨所有制,开放经营、自主创新的现代中医药集团。
1.5.重要目的总体目的:成为国内中成药行业龙头老大,300多种成药在国内非同仁堂药店店面内普及,市场产品占有率最高在海外市场,同仁堂开门店遍及全球销售增长率:以每以年10%--15%递增利润目的:每年销售利润达13个亿以上产品市场占有率为行业内全国第一公司目的: 以高科技含量,高文化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的绿色医药名牌产品为支柱,具有强大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医药产品集团简称"三高一强" 公司使命: 弘扬中华医药文化,领导"绿色医药"潮流,提高人类生命与生活质量2.宏观环境分析2.1.政治法律环境 年,国内医药管理有关部门遵循精简、统一、高效的改革原则,贯彻国务院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互相制约又互相协调的规定,对有关部门的重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进行了调节医药管理部门职责的调节标志着国内卫生事业迈上了新的台阶 值得注意的是,卫生部新设立的“医疗服务监管司”重要是为了在新医改方案制定过程中,对医疗机构的服务和管理质量原则进行更有效的探讨,除此之外,还体现了卫生部在医院管理方面决策和监督权分立的理念此外,卫生部还就药监局划转过来的基本药物制定工作新设立了“药物政策和基本药物制度司”(下称“基本药物司”),其目的重要有两点:第一,对于医疗体制改革来说,组建“基本药物司”有助于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落地,对推动新医改方案的出台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二,对于医药生产公司来说,“基本药物司”的管理内容波及基本药物的生产、流通、配送和使用的全方位流程,将基本药物的管理上升到制度化水平,这对于医药公司的生存发展以及构建合理有序的医药市场有着深远而重大的意义由于基本药物要满足临床80%以上的药物需求,市场需求非常大,但由于制度性的安排,要通过招标定点生产对于绝大多数医药公司而言,自己的产品能否进入到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并成为定点生产公司事关其生存空间此外,国家基本药物的采购价格虽然较低,但由于销量上会有一种非常大的突破2.2.经济环境经济环境是指影响公司活动的多种经济因素,涉及国民收入、居民家庭的平均收入及支出状况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总体上保持了迅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以较高的幅度持续增长,GDP平均增长率保持在8%左右近年来,中国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全国恩格尔系数也是呈现平稳下降的趋势,医药消费支出所占比例相应增长据测算,人均生活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药物消费水平将增长1.37个百分点中国年人均药物消费水平由1993年约50元增长到近300元,每年以16%的幅度加速增长此外,中国人口基数庞大,人均药物消费仅为13本的1.6%,为美国的2.3%。
国外最新研究分析报告觉得:将来2—3年内,中国的人均药物消费水平将达到美国的20%,也就是说中国医药商品净销售额将达到3500亿元,市场前景十分广阔2.3.社会文化环境社会和文化环境涉及一种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量及其增长趋势,居民受教育的限度和文化水平,以及风俗习惯、审美观点和价值观念等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民群众越来越注重自身健康,注重生活质量的提高分析目前的社会环境,重要有如下几方面对中国医药产业产生影响:人口数量中国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近l0年中国人口持续增长据预测,此后左右,全国总人口仍以每年净增1000万左右的速度持续增长,考虑某些复杂多变因素,按总和生育率2.0计算,2l世纪中叶的2043年,人口将达到15.57亿这就是说,全国总人口还要增长近3亿,在接近16亿之后方能实现零增长人口构造状况当人口数量一定期,人口构造不同,用药水平也不同也就是说,在同样的人口数量下,老年人占的比例愈高,医药市场容量一般愈大中国已步人老龄化国家的行列,据测算,将来老年人口将以每年3%左右的幅度增长,2025年将增长到2.66亿,占总人口的16.44%;到2050年将超过5亿,占总人口的29%并达到顶峰。
老年人比例的持续增长将带动中国药物消费量的增长人口城乡构造众所周知,中国也是一种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大多数,但中国农民人均收入较低,与都市人口相比,保健意识不强,因而药物消费量较少在全国总人口数量一定的状况下,城乡人口比例不同,医药市场容量会有很大的差别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流动加速和小城乡的兴起,大量的农村人口将转变为都市人口因此医药市场容量还会进一步加大疾病构造变化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明显提高,城乡差别逐渐缩小,高脂肪、高蛋白食品摄入增长,加上吸烟以及生活节奏加快等因素,致使中国城乡居民慢性病发病率迅速上升,这种局势将会带动中国药物消费量的增长 2.4.技术环境科学技术作为营销总体环境的一部分,不仅影响公司的内部环境,并且与其他环境因素互相依存,直接影响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医药产业是一种高新科技含量高、投入高、风险大、收益高的产业医药产业的技术重要体目前新药、新剂型、新的给药措施的开发上新药的研究与开发,需要综合运用各项科学和高新技术随着经济的发展、病种的变化、生态环境的变化以及市场的作用力,使得新药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升级换代的频率越来越快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生物技术、人类基因图谱的解密和克隆技术等技术的发展以及分子生物学、药物化学、免疫学、遗传学等学科的发展与互相渗入,为新药的迅速研发提供了技术保障。
但是不能否认,与国外大型制药公司相比,中国医药公司的规模一般比较小,新药开发能力弱,新药数量少,科技含量低近年来,中国医药公司的新药创制能力始终比较单薄:从西药来看,有97%是仿制国外品种;从中药来看,由于缺少现代医药理论和技术的支持,开发的中成药物,往往因质量原则不一很难进入国际市场;从医疗器械看,大多数产品仍处在中、低档水平,缺少自行研制的高、精、尖医疗诊断和治疗设备在科技部的大力推动下,“九五”期间,国家“1035 工程”项目共投入1.8 亿元,带动地方、公司投入近6 亿元,获得1 个一类新药证书,建立了三类23 个单元技术平台特别是“十五”期间,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创新药物新药与中药现代化研究”共投入8.5 亿元,带动地方、公司投入26 亿元,获得15 个一类新药证书,建立了8 类61个单元技术平台在“九五”、“十五”期间发展迅速,成果明显,为进行医药体系创新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30 年来的改革开放,打下了坚强、厚实的经济基本,为新药研发的经费提供了坚实的支撑此外,国内还具有了某些比较具体的条件开展这次重大专项 2.5.科技进步与创新目前,举全国之力的“重大新药创制”科技专项正在为国内新药创制产业提供新的机遇。
重大新药创制”作为《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拟定的16 个重大科技专项之一,由科技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卫生部等11 个部门构成领导小组目前已安排经费53 亿元用于创新药物研究开发、药物大品种技术改造、创新药物研究开发技术平台建设和新药研究开发核心技术研究首批拟定的121 项课题已启动实行,共安排经费10 亿元而其最后目的是研制一批安全、有效、以便、价廉的医药产品,为国内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研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创新药物;建立一批具有先进水平的技术平台,形成支撑国内药业自主创新发展的新药创新能力与技术体系 3.产业环境分析3.1 同仁堂从属产业及特性3.1.1 同仁堂从属产业北京同仁堂由以现代制药业为主、零售商业和医疗服务为辅,从属产业为医药制造业,(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 754- C类C27)医药行业不仅与人们的生命健康息息有关,并且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构成部分,被称为“永远的朝阳产业”,在各国的产业体系和经济增长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医药行业成为世界各国广泛注重并大力发展、互相展开剧烈角逐的一种焦点3.1.2产业特性。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