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整版)整车物流运输规划方案..doc
17页第 四 章 整 车 物 流 运 输 规 划 方 案本章节主要研究整车物流运输问题,通过建立“汽车物流运输枢纽”,形成多枢纽的辐射式网络,使若干城市成为具有分拣功能的汽车物流运输枢纽不仅能为XXXX 物流缩短运输在途时间、提高服务水平,还能提高商品车交车时完好率与实现“零”公里交车,从而推进汽车物流市场的专业化发展4.1 现状及问题分析研究背景国外背景:物流是在 20世纪 50年代新发展起来的一门实践性相当强的综合性学科,是当代最具影响的新科学之一, 它全面融合了运筹学、 经济学以及管理科学, 揭示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等物流各要素的内在联系,物流成本在经济发达国家被视为继原材料、劳动力以外的“第三利润源泉”人类进入 21世纪以来,在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的推动下,现代物流业已从传统的为社会提供运输服务,扩宽到以现代化科技、管理和信息技术为支柱的综合物流系统国内背景:由于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去年我国汽车行业的销量增速减缓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 2008年前 11个月中国汽车产销分别为 870.40万辆和 862.98万辆,同比增长仅为 7.98%和 8.52%,分别比去年同期回落 14.27%和 14.67%,国内19家重点汽车企业中有 10家企业出现了利润同比下滑, 2家企业亏损。
据国家信息中心的预测, 2009年乘用车预计销售 706万辆,其中轿车、 SUV、MPV总体将销售 599 万辆,同比增幅 5. 7%,而微客的增幅可能为 0,仍为 107万辆的销量;但商用车有9.8%的下滑,总体预计销量为 235万辆因此全年的汽车销量将在 941万辆左右在这种情况下,在成本中占据了重要一部分的汽车物流,被众多汽车制造企业看作是挖掘潜力、在竞争激烈得汽车行业生存的最佳途径因此,汽车物流将具备巨大的发展空间鉴于以上背景,有必要对汽车物流成本进行研究虽然目前也有些研究者对物流成本进行了研究,但研究侧重点不尽相同国内外整车物流发展现状随着我国经济对外开放的进一步发展,物流市场规模扩大, 2005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为 48.1 万亿元,同比增长 25.2%,其中工业物流为 41.3万亿元,同比增长27.2%,进出口物流总额为 5. 4万亿元, 2005年物流总费用与 GDP的比例由 2004年的 18.8%下降到 18.6%,这意味着增长了 365亿元经济效益中国经济保持数年稳定增长,2006年前后在中国 5亿城镇人口中汽车将走进 10%高收入人群,即约 5000 万人,未来 15年中国汽车的增长率是我国 GDP增长的 1.5倍。
汽车消费将呈现出螺旋快速增长趋势2003 年中国汽车市场 ( 乘用车和商用车的总和 ) 销量达 439 万辆,已超过德国,紧随美、日两国排名全球第 3 位2004 年中国汽车市场的销售总量为 500 万辆大关,其中轿车销量为 232 万辆2005 年我国汽车市场已销量近 592 万辆,一举超越德国和日本跃居全球第二位, 其中轿车销量为 278 万辆2006 年 1-6 月中国各大轿车整车厂上半年销量在 10 万辆以上的汽车集团分别是上海通用、上海大众、一汽大众、奇瑞汽车、北京现代、天津一汽、东风日产,十一强累计达180万辆,预计到年底将突破 350万辆销量大关中国现已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消费国,汽车产量为世界第四位据有关专家预测, 2010年我国家用轿车的保有量将达到 1466万辆,至 2020年中国汽车保有量将达到 1.5亿辆,未来几年将是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和物流现代化的最大受益者,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又为中国汽车物流发展提供了成倍的增长空间,巨大的汽车市场吸引着无数的物流企业,国际汽车物流巨头也纷纷抢滩图谋瓜分庞大的中国汽车物流市场FedEx,UPS,TNT,DHL这四大快递巨头不仅垄断了国际业务而且紧紧盯住中国市场,将触角延伸到了中国境内各大中城市,中国汽车物流市场面临着一场新的洗牌,而跨国物流企业凭借着自身的优势在国内物流市场占了一席之地。
我国整车物流现状问题分析随着中国物流产业和中国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国内汽车物流的发展也如火如荼一些国内大的物流企业开始涉足汽车物流这一新的领域,我国的汽车物流发展孕育着巨大的潜力长期以来,国内汽车厂商产供销各成体系,不同企业各自建立了零部件供应基地、销售网络和中转库,但是零部件的配送和中转库的运作效率普遍较低,有些只使用了中转库的不到 20%的库容,而管理费和人员工资等费用却相当的高汽车整车销售物流各司其政,造成运输车辆空载率高达 39%物流成本居高不下,据统计,我国汽车物流的成本占汽车生产成本的比重超过 20%,而在欧洲这个数字是10%-15%,严重制约了汽车物流市场的专业化发展同时,我国汽车第三方物流服务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汽车产业客观的高标准物流需求与物流企业低水平供应的矛盾相当突出一方面,国内大部分第三方物流企业由于自身缺乏先进的物流管理理念,面对庞大的汽车物流这块“蛋糕”难以下咽另一方面,许多生产企业并没有请第三方物流公司进行专业化、网络化、信息化、全过程的物流服务,而是将业务拆分,分块外包,导致企业产品周转时间难以缩短,物流成本降低不明显,无法发挥整合优势这也是使得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
以我国轿车企业为例「33] ,平均单车物流成本约在 1.0 元 /( 辆·km)-2.8元 /( 辆· km)之间,对比国外着名汽车企业,其物流成本仅为国内汽车企业物流成本的 1/2-1/3 根据目前中国汽车行业物流成本构成来看 : 整车、零部件等运输成本占总物流成本的 75-80%,而仓储成本约占物流成本的 15-20%,管理成本占 5%物流信息沟通方式仍很落后,以调度所用的通讯方式为例, GPS系统的利用率非常的低,对像汽车这样的运输工具的跟踪和调度基本上还是靠来完成的 整车物流现状分析1、运输规模的扩大上汽集团是国内领先的汽车制造企业、最大的乘用车制造商和销量最高的汽车生产商 2011年,上汽集团整车销量突破 400万辆,同比增长 12%,市场占有率更是达到 21%,海汽车作为上汽集团的下属自主品牌目前拥有两大生产基地,分别是上海南汇临港基地和南京浦口基地其中上海基地生产车型为荣威 A,南京生产的车型为荣威 B上海工厂生产出来的汽车存储在临港库,库容为 12000台南京工厂生产出来的汽车存储在南京库,库容为 6000台作为上汽集团全资子公司, XXXX物流承担着上海汽车两大基地商品车的运输业务,负责为客户提供点对点的运输服务。
公司根据订单的具体要求,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和路线,从上海或南京的仓库发货2、运输车辆类型的增加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 XXXX物流承运的车辆的品牌类型越来越多,多种类型车辆的运输协调和整合也给 XXXX物流的整车运输带来新的挑战 XXXX物流除承担上海汽车的整车运输外,也承担其他公司的整车运输,如浙江吉利、安徽奇瑞等不同地域不同公司品牌车辆的协调运输也是 XXXX物流面临的一个挑战3、空载率要求尽可能低由于物流资源不能有效配置,我国汽车物流效率低,资源浪费严重特别是在公路运输方面,我国公路汽车物流的空载率达到了很高的程度然而今天由于物流企业的迅速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也随之加强, XXXX汽车物流要想提高竞争力,必须要降低空载率4、运输方式缺乏系统网络化规划目前 XXXX物流配送城市覆盖全国大部分地区,以前,公司大多数线路都是选择公路运输 XXXX物流针对不同运输线路, 采取了不同的运输方式 例如:对于广州、天津等沿海地区的整车运输, XXXX物流倾向于考虑海运;对于武汉、重庆等沿江地区的整车运输, XXXX物流倾向于考虑江运;对于其他城市, XXXX物流倾向于采用公路运输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加急订单等,一些原定于水路运输将调整为公路运输。
然而这些方式选择都只是凭借经验判断,并没有实际的计算运输成本或者运输时间,缺乏最优化的运输体系选择什么样的运输方式,如何实现联运,设置那个区域作为中转站都需要进一步的评估和验证5、满足上海汽车运输要求(1) 商品车要求“零”公里交车(即交车时商品车辆的行驶里程不得高于 50 公里)(2) 提高服务水平,缩短运输在途时间(3) 提高商品车交车时完好率(过多的交接环节会降低交验时的完好率)(4) 形成商品车运输配送网络4.2 方案制定整体思想方案解决整体思路由于 XXXX公司目前的汽车物流运输网络规划主要依靠规划人员的经验以及对网络运营方面的熟悉度, 现有的汽车物流运输路线基本都是 “点对点” 以及“环型”运输模式,主要的分拣功能由位于中心点的上海和南京总仓库负责,属于非典型的单枢纽轴辐式物流配送网络目前主要面临的问题是由于物流成本过高导致的运输网络覆盖面小,部分运输路段装载率过低;由于往返流向上货量极不均衡导致的空驶率较高,在时效性和成本上非常不经济, 不利于提高 XXXX公司的汽车物流竞争力,同时对进一步提高市场占有率以及扩展汽车货运业务造成阻碍针对这一问题,可以考虑通过建立“汽车物流运输枢纽”解决,即选取若干城市网点使之成为具有分拣功能的汽车物流运输枢纽,形成多枢纽轴辐式网络。
由于大型货车的单位服务成本比小型货车低,因此 XXXX物流公司就可以先将各汽车物流枢纽所服务的地区的货物通过海运,江运,公路等方式集中,在枢纽重新组合,再用大型货车将货物运送到目的枢纽,在汽车物流枢纽与各地分散网点城市间的采用江运、高速公路、江路联运等方式分发运送货物到目的地相对于目前的点对点网络结构,多枢纽轴辐式汽车物流运输网络可以产生两个成本优势:即中转可以增加运输服务密度;同时每个网络连接上的服务频度的增加可以增加服务需求及服务密度尽管轴辐式网络结构没有改变网络系统服务的节点数,也没有改变网络的整体流量,但轴辐式网络结构可以减少网络连接数量,提高每条连接的流密度通过集中配置资源,可以更好的利用服务设施和人员,获取轴辐式网络结构带来的网络流密度经济收益,降低运营成本轴辐式网络系统通过网络流的合并、重新分配来获取网络密度经济收益,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使用大型服务设备的能力、提高服务设备使用频度的能力、进入枢纽节点的能力由此可见,轴辐式网络结构使具有大型运载工具的运输服务商更容易参加竞争,比如拥有大型全货车的 XXXX物流公司轴辐式网络模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优化的方法,定量描述轴辐式网络的生成过程。
本质上是一个设施选址问题,关键是解决枢纽节点的选址问题面向货物快递的枢纽选址需要考虑市场需求,汽车物流公司间竞争、其他运输方式的分流、相关政策法规、物流公司联盟要求和相关资源的可利用情况技术路线GIS 定位需求地定位 需求地之间距离GIS 定位于经验结合根据枢纽划分区域根据枢纽划分区域单位运输价格计算月运输容量确定第一阶段需求地之间运量运输量小于要求结合实际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