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美国哥特传统与爱伦坡的《论厄舍屋的倒塌》.docx
3页19 世纪美国哥特传统与爱伦·坡的《论厄舍屋的倒塌》摘要本文分析了哥特传统在19 世纪初美国文坛的繁荣及其原因,并重点分析了美国作家爱伦·坡的短篇小说《厄舍屋的倒塌》中对哥特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将哥特小说写作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关键词哥特传统单一效果恐惧内心世界一、19 世纪的美国哥特传统19 世纪的前半期,美国文学产生的许多成就反映了美国政治上的爱国主义,这种政治上的张力从十九世纪初延伸到美国内战时期在这半个世纪中,美国取得了巨大发展,美国的文人也努力想构造一种有自己民族和国家特点的新的美国文学梅尔维尔对霍桑的小说《旧屋的青苔》的评论就是美国文学的“独立宣言”美国一个美国作家应该像英国人或法国人一样写作让我们除去那些对英国的奉承思想的影响⋯⋯我们应该避免对外国作家不必要的赞美,同时我们要认识到我们自己国家有价值的作家⋯⋯”独立初始,为了不效仿英国作家,美国作家找到了另外一种创作的方式:浪漫文学,包括中世纪的骑士浪漫文学和哥特式浪漫文学第一部哥特小说是在1764 年由贺瑞斯·沃波尔(Horace Walpole)所写的《奥特朗托城堡》(“The Castle of Otranto”)因为该小说写于内战之前,所以美国作家把它作为是英美的共同文化遗产。
哥特小说通常被认为是“恐怖与神秘”的小说,根据本杰明·富兰克林·费希尔(Benjamin Franklin Fisher)的观点,“基本的哥特式情节包括本是纯真之人为权利欲望和金钱而进行的邪恶追求,有时是单独一人,有时是集体行动19 世纪20 年代,哥特小说在美国流行起来二、《厄舍屋的倒塌》中的传统哥特因素《厄舍屋的倒塌》写于1839 年,被认为是哥特小说的早期的代表作在一座阴森的宅院“厄舍屋”中住着三个人:主人公罗德里克·厄舍,他的双胞胎妹妹玛德琳,和一位被罗德里克邀请去厄舍屋的不知名的故事叙述者罗德里克和玛德琳是历史悠久的“厄舍家族”的最后血脉,他们都同时遭受奇怪疾病的困扰一天夜晚罗德里克告诉叙述者他的妹妹死了,所以他们暂时把玛德琳安置在地下室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晚上,穿着血迹斑斑白袍的玛德琳出现在罗德里克房门口,倒在他身上,罗德里克被吓死了无名叙述者冲出厄舍屋,他发现屋子轰然倒塌,残骸被阴森的湖水慢慢吞没⋯ 使得故事更恐怖的是它的“单一效果”:厄舍屋和厄舍家族的没落在故事的开始场景描写,叙述者感到“难以忍受的阴郁”当他注意到死水般的“可怕的黑水潭”和房子像“空洞眼睛般的窗户”进入厄舍屋,恐怖的细节又增加了:“古老破旧”的家具和其他一些“难以给房屋增加任何生气”的装饰。
在故事中,爱伦·坡运用了他一个重要的写作方法:整体效果依靠于基调的统一唐纳德·巴洛·斯道弗(Donald Barlow Stauffer)认为,“坡不是一个粗心随意的作家,而是一个细心有技巧的工匠-甚至可以说是技师他小心计算各种方法,从而达到他的‘效果统一’”坡在他对霍桑的小说《旧事重叙》中指出,一个睿智的作家应该细心构思,“有深思熟虑,产生出某种独特的或单一的效果,然后他构想出一系列的事件并将这些事件联系在一起帮助他确立预想的效果在《厄舍屋倒塌》中的每一个细节描写都传达了统一主题:恐怖三、哥特传统之外的特点(一)《厄舍屋倒塌》中的主要人物分析病态的罗德里克一直被恐惧困扰, 害怕厄舍屋和自己的毁灭我马上要死了”,他向他的朋友倾诉,“我一定会死在这种可叹的蠢事上我害怕未来发生的事,不是害怕事情本身,而是事情的结果⋯我感觉我的死期迟早将至多年来他被某种神秘的思想束缚,不敢踏出厄舍屋一步,两种矛盾的心理斗争同时出现在他内心一方面,他试图与宿命抗争,他邀请故事的叙述者来厄舍屋陪伴他以舒缓他紧张的情绪;有时他还试着演奏乐器来鼓励自己但另一方面,他被迫近的死亡所吸引甚至期待死亡的来到,把自己困在阴郁的厄舍屋中,静静的等待死神降临。
玛德琳是罗德里克唯一的亲属,在整个故事中她匆匆露了一面,而且一言未发根据叙述者,玛德琳“穿过房屋僻静的地方,没有注意到的我的存在,消失了由此可见,玛德琳似乎完全处于精神失常的状态难以察觉的共同相似性把罗德里克的心理衰弱和玛德琳的身体衰弱联系在一起当玛德琳的神秘疾病使她接近身体瘫痪时,罗德里克的心理变化也使他有“感觉上的病态敏锐”,他的身体和外界世界分离,所有正常的感觉都会使他痛苦异常:“⋯最无味的事物才能被忍受;他只能穿特定质地的衣服;所有花的香味都是难以忍受的;他的双眼甚至承受不了一点昏暗的灯光;但凡弦乐器发出的声音对于他来说都是古怪的声音,无不引起他的恐惧不像坡的许多其他的故事,《厄舍屋的倒塌》没有使用典型的第一人称叙述方式在故事中,无名叙述者更像是一个观察者,带领读者走进阴郁的厄舍屋和它病态的主人,整个故事是叙述者个人的所见所闻所感,读者很难分清哪些是真实发生的,哪些是梦境,叙述者成为厄舍家族精神崩溃的参与者,虽然他一直压制自己的恐惧,但最后当玛德琳的死而复生让他惊恐万分地逃离了厄舍屋故事中的三个人物虽然是不同的个体,却有同一特征:精神上的混乱他们都有不同程度的精神错乱:罗德里克似乎意识到自己精神上的不正常,并且试图想回归清醒;玛德琳似乎已经接受自己的精神问题,继续生活;而叙述者慢慢受到厄舍屋和厄舍兄妹的影响,但却极力否认自己看到,听到,感觉到的一切。
最后罗德里克和玛德琳葬身于倒塌的厄舍屋中,叙述者逃离了厄舍屋二)厄舍屋的象征意义在故事中最突出的象征就是厄舍屋本身)“厄舍屋”不仅是日渐腐朽的房屋本身,还是住在里面历史悠久的厄舍家族坡将厄舍屋和厄舍家族对等,在厄舍屋中,厄舍家族也逐渐没落,最后走向毁灭罗德里克和玛德琳的心理状态直接受到腐朽的厄舍屋的影响罗德里克得出一个结论,厄舍屋的石头是有意识的,它们反射出厄舍家族的命运厄舍屋上的裂缝一开始几乎看不见,暗示了罗德里克和玛德琳性格中的根本分裂和缺陷,并且预示了最后整个厄舍家族和厄舍屋的同时毁灭罗德里克自己也告诉叙述者在几个世纪中厄舍屋和整个家族的命运息息相关,已经融为一体了坡也将厄舍屋与人物的性格紧密相连叙述者认为罗德里克的恐惧可能直接与房屋本身有关,他相信罗德里克的情况都是由厄舍屋本身造成的,他在屋中就像一个囚犯,不敢尝试打败长期囚禁他的力量玛德琳也受到屋子的影响,她的精神和心理上的问题和厄舍屋阴郁的气氛不无关系厄舍屋的阴郁和逐渐腐朽也预示了厄舍家族只剩最后一代的命运,其中一个的消失也意味着另一个的消失根据D · H·劳伦斯,房屋是“个体的象征意义的化身故事开头提到的陈旧房屋的裂缝,正代表了“个体性格的分裂”:罗德里克代表了精神或智力,而玛德琳代表了物质或身体。
在故事中,精神(罗德里克)试图把自己和和身体(玛德琳)分离开来:他厌恶自己的感觉,而且活活埋葬玛德琳但是没有了玛德琳,罗德里克的状况也日益恶化在故事的结尾,当两人在死亡中合为一体时,厄舍屋也轰然倒塌沉入“深深阴郁的小湖”没有人可以否认爱伦·坡是哥特小说大师他将哥特小说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从单纯的娱乐到理性与疯狂,诡异氛围和现实的完美结合除了继承了哥特小说中的必要元素外,爱伦·坡还发展了新的特点,充分展示了他“为艺术而艺术”的观点,爱伦·坡创造了一种氛围--恐惧,这是他认为人类情感中最重要的一种通过阴郁的背景和人物心理的崩溃过程,爱伦·坡展示了人类心理最深处的恐惧参考文献:[1]Fisher Benjamin Franklin,“Poe and the Gothic Tradition,”in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Edgar.[2]Allan Poe, (ed.) Kevin J. Hay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3]Kazin Alfred, An American Procession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1996.[4] Lawrence David H., “Edgar Allen Poe,” Studies in Classic American Literature, 1923. Reprinted by the Viking Press, 1964.[5]Perkins George, Perkins Barbara (ed.) The American Tradition in Literature, 9th ed. Boston: McGraw-Hill, 1999.[6]刘象愚编著.爱伦·坡精选集.山东:山东文艺出版社,1999.[7]申丹,韩佳明,王丽亚.英美小说叙事理论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