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年秋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考点手册:1沁园春_雪.doc
6页第一单元1 沁园春•雪字词积累|^1_1.重点字妖娆(r a o) 莽莽(ma ng) 滔滔(t a o)• • •数风流人物(sh u )稍逊(x u n) 风骚(s a o)• • •天骄(ji a o)2.多音字分(f C n)(f e n)汗(h: n)分外 朝(zh a o)今朝分组 (ch a o)朝代成吉思汗汗水»/方法技巧朝”为“早晨” “日,天”义时读zhao为其他义时读ch a3.形近字「竟(ji ng)竟然驰(ch i)奔驰竞(ji ng)竞赛弛(ch i)松弛娇(jia o)娇嫩骄(jia o)骄傲4.重点词语妖娆:娇艳美好折腰:弯腰行礼,文中是倾倒的意思 文采:本指文艺方面的才华文中用来概括广 义的文化,包括政治、思想、文化在内风骚:本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 中的《离骚》,后来泛指文章辞藻雕:一种猛禽,飞得高而快,不易射中,古人 常用“射雕”来表示善射惟余莽莽:只剩下白茫茫一片莽莽,白茫茫 一片顿失滔滔:指黄河因结冰而一下子失去了波涛 滚滚的气势红装素裹: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 映的壮丽景色秦皇汉武:指秦始皇嬴政 ( 前 259-前 210) 和汉 武帝刘彻 ( 前 156-前 87) 。
唐宗宋祖:指唐太宗李世民 (599 -649) 和宋太 祖赵匡胤 (927 -976) 天骄:天之骄子风流人物:文中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作者自注:“末三句,是指无产阶级”二重点语句必I N1.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这两句巧用比喻, 化静为动,以“舞”字形容群山披雪似 “银蛇”逶 迤曲折,以“驰”字形容白雪覆盖的高原如 “蜡 象”奔腾耸动,极为传神地将冰封雪盖的群山、高 原写得生机勃勃、生动活泼)2 .江山如此多娇,弓I无数英雄竞折腰 (这两句在上文的写景与下文的议论之间起承上启下的过 渡作用江山如此多娇”,以承上为主,总括了 上阕的写景;“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以启下为主, 引出下阕对历代英雄的评论)3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俱往矣”三个字,将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一笔带过 ,转向所处的当今时代,点出全词“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主题)写作特色血I1.写景、议论、抒情水乳交融这是一首雄壮的抒情词作上阕写景,气势磅 礴、气象雄浑,而又寓情于景,句句洋溢着热爱祖 国河山的豪情下阕议论,由评论历史人物转到歌 颂当代无产阶级英雄,抒发词人的豪情壮志全词 熔写景、议论和抒情于一炉,使主题鲜明突出,收 到强烈的艺术效果。
2 .动静结合,虚实相映静景如“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 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是化静为动, 这些是实景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是作者想象之景,是虚景这样动静结合,虚实相 映,写出了北国壮丽的风光3 .巧妙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如“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运用比喻的修辞 手法,把群山比喻成一条条银蛇在舞动,把高原上的丘陵比喻成许多白象在奔跑,既形象,又增加了 动感欲与天公试比高”,一个“欲”字把“山” “原”拟人化,生动地写出了它们雄心勃勃的精神风貌和昂扬奋发的气概 “文采” “风骚”本 指的是文学才华,这里指的是广义的文化,指的是 文治;“弯弓射大雕”指的是武功:这些都运用了借 代的修辞手法结构图解沁- 园 春上阕赞北国雪景总写雪景具体实景寓情于景想象虚景・ 下阕 评古代帝王宀 、、雪 评古今人物.论风流人物 禺冃于议热爱祖国河山 抒发远大抱负主题归纳《沁园春•雪》描写了雄伟壮阔而又妖娆美好 的北国雪景,热情赞美了祖国大好河山,评论了历 史上的英雄人物,歌颂了当代无产阶级革命英雄和 革命人民的豪情壮志,表达了词人的伟大抱负和坚 定信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