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曲靖冬虫夏草的功效及选购.doc
4页曲靖冬虫夏草的功效及选购 曲靖冬虫夏草以藏草和青海草为主具体的不同产地的冬虫夏草差异也很明显从中医归经理论分析,冬虫夏草归于肺、肾二经,有补肺益肾的作用,可以用来治疗肺肾虚不足,肾不纳气的喘息咳嗽病症冬虫夏草既能补肾精,还能壮肾阳,常被用于肾阳不足的阳痿、遗精、腰膝酸软等由于冬虫夏草性味平和,无毒副作用,既可补气、补血、补阴、补阳等,可与补虚药物配合使用,增强其效果,又可与各种祛邪药配合,治疗虚实夹杂病症,使应用更加广泛虫草药性温和,表现“补而不峻,滋而不腻” ,所以使用后很少影响消化吸收,在运用时也很少碰到“虚不受补” 的现象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冬虫夏草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营养有成份,其作用如下:1、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免疫活性;2、能改善微循环,搞缺氧,改善冠状动脉循环,纠正心肌缺血,增强心肌的血流量,抗各种心律失常;3、抗血栓形成,降低血清胆固醇,调节血糖;4、能明显扩张支气管平滑肌,有祛痰、镇咳、平喘等作用;5、有肮菌、抗病毒作用,能抑制结核杆菌;6、有较好的镇静催眠、解痉作用,能治疗神经衰弱、阳痿及更年期综合症;7、有抗肿瘤作用、尤以抑制肺癌、胃癌为明显;8、能防止化学疗法、放射疗法所致的细胞下降;9、能提高放疗、化疗或手术后的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综上所述,与冬虫夏草补肺益肾功效相关的药理作用为性激素样作用、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平喘、保护肾脏功能、增强造血功能、延缓衰老等作用。
冬虫夏草还具有保肝、抑制器官移植排斥反应、抑制红斑狼疮、降血糖、抗肿瘤等作用冬虫夏草是一种传统的名贵滋补中药材安阳销售量日益增加,其价格也在不断上升,比黄金还贵但是该如何选购及鉴别昂贵的冬虫夏草呢?很多消费者往往只通过外表去看虫草,或者在不知所以然的情况下听服务员一阵推荐就购买啦,最终没买到好货,严重点吃了坏虫草还损害了身体,赔了夫人又折兵鉴别虫草的 3 招:第一招:看假虫草色泽比真虫草好看草原虫草与森林虫草不一样;草原虫草为棕黄色,虫体肥大,肉质松软;森林虫草为棕褐色,虫体饱满结实两种虫草只要是真虫草,折断后肉体为白色,有暗点并有髓腔另外,真的虫草的虫头部与夏草连接处吻合得很好,没有明显的黏合痕迹;真的虫体是有环纹的,每 3 环为一组,组组排列,近头部的环纹较细;假虫草却是一面为对称的凸点,一面为平行空隙相等的条纹,一般是用模子灌制出来的;第二招:闻真的虫草嗅之有自然的冬菇香气和略带腥味,假的虫草一般无气味;第三招:泡 假虫草用开水浸泡 10 分钟后,会慢慢显出原形,黄色开胎脱落,假菌座也开始脱落,与虫体分开真虫草用开水浸泡,菌座色加重成为黑褐色,虫体和菌座紧相连,不脱落浸液微有臭味。
好的虫草虫体似蚕,长约 3~5cm ,表面棕黄色至棕褐色,有环纹 20~30 个,足 8 对( 中部 4 对比较明显)子座细长圆柱形,长约 4~7cm,直径约 0.3cm,表面深红棕色至棕褐色,有细纵皱纹,上部稍膨大断面为白色,气微腥,味微苦以完整、虫体丰满肥大,内色白,子座短者为佳专家总结出选购冬虫夏草的“十六字” 诀,供读者选购冬虫夏草时参考上草下虫、虫实草空、虫有纹足、草顶膨大1、上草下虫上为草样菌座,下为僵卧虫体,连接处具有清晰可见的痕迹菌座细长圆柱形,直立或稍弯,上部稍膨大,表面深棕色至棕褐色,带有不明显的纵皱纹,质地柔韧,断面内心空虚,呈粉白色2.虫实草空折断后,虫体的内心充实,被菌丝体所填充,而虫草菌的子座内心则中空3.虫有纹足虫身如蚕,长 3~5 厘米,粗 0.3 —0.5 厘米,表皮呈深黄色或黄棕色,头部红棕色,背部有 20~ 30 个横皱纹; 腹部有 8 对脚,以中间 4 对比较明显,头部 3 对不怎么清楚,尾部 1 对隐约可见4.草顶膨大菌座顶端稍膨大,长度稍大于虫体 6 子座多为 l 个,长 4~11 厘米,基部直径 1.5 ~ 4 毫米,向上渐细,顶端稍有膨大,棕褐色,端部近圆柱形,表面有微细的纵纹。
品牌选择以及服用方法就品牌而言,福临门冬虫夏草和北京同仁堂冬虫夏草都是业界公认的两大品牌如果是治病保健要用,建议用福临门的,抗癌天然虫草素以及天然氨基酸含量较高,效果以及性价比都比较好同仁堂的虫草价格一般是福临门的 2 到 3倍,适合过节送礼以下两种服用方法是比较简单而又最为有效的常见食用方法:1.研磨成粉,温开水送服:将买来的冬虫夏草拿到药房研磨成粉(之后亦可装入胶囊),每次取一小勺,约 1 至 1.5 克,温开水送服,早晚各一次,连服半月可见显著效果2.冬虫夏草煮水喝:每次取冬虫夏草 1 至 1.5 克,洗净之后,文火煮沸,并浸泡约 5 分钟之后饮用嚼服每日两次,早晚各一次,连服半个月可见显著效果冬虫夏草每日的用量多少?1-3 克这是根据众多用户反馈得来的数据,有的用户每天吃 1 克效果就非常好,有的则要 2 到 3 克,不同的体质不同的病情需要的量不一样,现在还没有一家权威机构发布声明每天的用量需要多少,医生有嘱咐则遵医嘱,若医生无嘱咐,可以尝试 1-3 克的量,最终调整到适合自己的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