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议优等生自卑心理和超越策略.doc
7页浅议优等生自卑心理和超越策略美国爱荷华大学曾发生过一起令人震惊的事件:中 国公派留学生卢刚枪杀中国留学生山林华和自己的博士生 导师等四位美国教授之后自杀诸如此类的极端事件比比皆 是: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中国留学生朱海洋,残忍地杀 死了 22岁女孩杨欣;来自上海的拉法叶路易斯安纳大学留 学生罗海明,用刀杀死了该大学的女留学生陈婷……还有药 家鑫、马家爵,复旦、清华投毒案,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自杀案 这些事件的主角往往成绩优秀,却在风华正茂的年华走向了毁灭,令人痛心之至这一连串血淋淋的事实,使一 个存在但却被忽略的事实暴露无遗:那就是优等生也可能存 在严重的心理问题这类被赋予了太多希望却又被忽视了内 心世界的人群,内心并非如他们的成绩一样光鲜亮丽,优异 的成绩下往往掩盖着令人担忧的心理困惑由此可见,关注 优等生的心理是一个不容忽略的命题在优等生的众多心理 问题中,自卑心理更容易被忽视,几乎成为一个盲区为此, 笔者认为,本着对优等生负责的态度,教师应该关注优等生 的自卑心理,帮助优等生认识自卑,超越自卑,健康成长 一、优等生自卑心理产生原因1. 过分在乎外表有的优等生会因为外形、体貌、气质等生物因素而产生强烈的自卑感。
例如:一位成绩优异的女学生在参加好友生 曰聚会聊天的时候听同学说了一句:“你该减减肥了,不然 到了大学就找不到男朋友了! ”便满脸通红,转身离开了聚 会之后她变得郁郁寡欢,成绩明显下降2. 弱势的家庭状况有些优等生虽成绩骄人,但家庭条件不算优越,在当今 崇尚物质的大背景下,寒酸的衣着打扮、低端的交通工具、 父母低层次的职业等等,同样会成为优等生产生自卑的源 头3. 过大的学业压力优等生身上背负着家长、老师、学校的厚望,他们中不 少人常常要求自己不能有半点闪失假如偶尔出现几次失 误,家长、老师,甚至同学的反应可能会使他们产生“是不 是我不行了” “我变差了”等消极心理,于是自卑心态随之 产生4. 消极的自我评价优等生往往追求完美部分优等生对自身的优点长处经 常视而不见,对自身的不如意却特别敏感《优等生的自卑》 的作者吴志翔就在他的文章中说,虽然他的成绩总是高居榜 首,但他的内心埋着深深的自卑,时时羡慕那些篮球打得好、 棋下得棒、能弹吉他的同学,觉得自己除了读书之外一无所长5. 错误的教育观念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优等生就是考试成绩好,应试能 力强,注重的是“何以为生”的本领,放弃了 “为何而生” 的思考,忽略了对生命的尊重,忽视了教育的终极使命。
这 样的教育没有帮助优等生理解生命的意义,欣赏生命的美 好,反而怂恿他们用情商换智商,得到了高分,却丢失了做 人的素质和品质不少优等生沦为应试机器,在心(下转第 18页)(上接第16页)理和人格方面存在着明显的缺陷二、优等生自卑心理的超越1. 正确看待自卑感意大利心理学家阿弗雷德•阿德勒的“自卑感动力学 说”告诉我们:自卑感是一种普遍的人类心理,每个人都有 着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每个人都无法逃脱以他人为参照 物加以反射从而观察自身的宿命,个体的差异性决定了每个 人的不足,由此便导致了自卑感的产生适度的自卑感是一 种普遍的正常现象,是个体追求优越和完美的动力然而自 卑感过于强烈,产生了自卑情结,就是一种病态了2. 恰当引导,实现超越没有人可以忍受长期的自卑优等生可以通过追求优越 感,改善自己的处境,消除内心的自卑感,实现对自卑的超 越教师的职责就是将这种追求引向富有成就、有益于社会 的方面,从而确保孩子对优越感的追求能给他们带来精神的健康和生活的幸福那么如何帮助优等生克服强烈的自卑感,获得超越呢? 笔者以为,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法1) 归因分析法根据美国心理学家维纳的“三维度” 归因理论,老师要指导学生对自己的情况既知其然,又知其 所以然,根据学生的心理动向,帮助他们正确地归因,正确 地看待自己。
要让他们知道:自卑是一种自己认为不如别人 的感觉,这种感觉往往是我们拿自己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相 比较而产生的事实上,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唯一的要 克服自卑感,就不要用别人的标准来衡量自己,也不要因为 一些我们无法决定、无法改变的事实而自卑要努力发现自 己身上的特质,只有相信自己的独特,才能找到内心的安全; 只有接纳我们不能改变的,努力去改变自己能够改变的,才 能通过补偿心理获得内心的平和2) 情绪转移法一旦优等生出现强烈的自卑情绪时, 千万不能让他们钻牛角尖,否则容易出问题可以采用情绪 转移法,暂时将自卑心理搁置一边,把他们的情感转移到其 他方面等到心态有所平复时,再帮助他们理清思绪,引导 他们正确看待问题比如:有些优等生一次考试失利,内心 自卑无法自拔时,可以带着他们听听清新纯净的音乐,抚慰 受伤的心灵;做做喜欢的运动,让运动的激情冷却自卑的冰 山;和最要好的朋友聊天,让友谊的甘露冲淡心中的愁雾等到自卑情绪缓解之后,他们会发现原来生活中处处充满阳(3)目标引导法要引导优等生跳出自我的小ill将现在的学习与未来的发展联系起来,将今天的努力与明天 的成功联系起来,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前途联系起 来。
要让他们懂得:任何一个值得人们尊重的人,都是做了 对别人、对社会有益的事情在人们的视界中,一个人的外 形、家庭等都是边缘因素,人们并不太在意,人们更在意的 是你是否是一个对他人有帮助的人,是否能为社会作贡献4) 挫折教育法要有意识地对优等生进行挫折教育, 以克服自卑情绪在进行挫折教育时,不能只是筒单地讲道 理,而要遵循“从游泳中学游泳”的原则,让优等生“从挫 折中悟挫折”要给他们制造学习和生活中的难题,让他们 去面对,去感受,去克服例如:有的尖子生对体育不重视, 就要想办法让他参与,让他感受失败,让他在老师的帮助下 战胜失败,体验到挫折之后成功的喜悦,从而有效地抵御自 卑情结5) 榜样激励法当优等生产生强烈的自卑心理时可 用榜样教育法来开导他们,身残志坚的张海迪、被禁锢在轮 椅上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动的霍金,等等,都是最好的榜样 可以通过讲述榜样的事迹,阅读介绍榜样的书籍,帮助他们 解开自卑情结,重新树立自信心心灵的羁绊会让生命不堪重负对于优等生而言,只有 摆脱了自卑的束缚,才会飞得更高,飞得更远,抵达生命应 有的高度老师可以做的是,教会他们抛弃自卑,接纳自己, 通过脚踏实地的努力,获得内心的安宁,并引领他们敬畏生 命,珍惜生命,尽情释放生命的能量,让美好的生命绽放璀 壤的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