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东风渠桥梁竣工图说明.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
  • 文档编号:43234895
  • 上传时间:2018-06-0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8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蜀龙大道四期跨东风渠桥梁工程竣工图说明1 概述1.1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1)设计施工图2)施工图会审纪要3)重大办、业主、设计及相关单位下发的各种关于变更、签证的文件4)各种会议纪要、相关函件决定内容1.2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蜀龙大道四期工程为交通性主干道,北起龙青环线(接现状蜀龙大道三期) ,向南沿城锦乐城际铁路西侧布线,下穿城锦高速公路至三环路,与三环路规划为互通立交,全场约 3.1km,规划道路红线为路段 2×3.5(人行道)+2×14(机动车道)+5(中央分隔带)=40m,三环路节点范围拓宽为 2×3.5(人行道)+2×13.5(机动车道)+16(中央隔离带)=50m东风渠为灌溉渠,其顺三环路外侧,由北向南,在桥位附近经过三次转折后,在蜀龙大道南侧穿越三环路东风渠为梯形断面,上口宽约 25 米,堤项有 4 米宽的护河通道,堤项高程在 515.4 米左右蜀龙大道四期与东风渠斜交角度为28°15′规划中蜀龙大道四期与三环路相交节点为互通式立交工程,东风渠上跨桥采用一跨 35m 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箱梁高 1.8 米,预制吊装方式施工,单幅桥 6 片梁,全桥共 12 片下部先挖孔护壁形成渠堤防护,然后回填钻孔灌注桩基础接桥台的方式,4 坐桥台,每根桥台下设 3 根 1.8 米直径桩基础,共 12 根桩基。

      2 工程地质条件地理位置、气象、地形及地貌地理位置、气象、地形及地貌1、地理位置桥梁沿线位于成都市三环路东一段发~熊猫大道交通较方便2、气象桥梁沿线所处成都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星期后,主导风向为 NNE 向,常年平均风速为 1.2 米/秒,年平均风压 140Pa,年平均降雨量为900~1000mm,七、八月份雨量集中,易形成暴雨3、地形、地貌及场地类别桥位区地形平坦孔口标高:515.32~515.7m;相对高差 0.38.桥位区位于成都市平原岷江水系三级地2.2 地层岩性地层岩性桩基范围内,地层从上至下依次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第四系中下更新统冰水沉积层,及白垩系上统灌口组地层(K2g),现表述如下:1. 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素填土:灰色;由粘土混少量砖、瓦碎块及植物根系组成,稍密(可塑~硬塑) ;湿全场地分布厚度 3.4~7.8m2. 第四系中下更新统冰水成基层粘土:灰黄、黄褐色;含铁锰质氧化物斑痕及其结核;硬塑,局部坚硬缓倾裂隙较发育,隙间充填灰白色粘土矿物,全场地分布,在该层下部含有少量卵石3. 白垩系上统灌口组地层泥岩:暗紫红色;泥质结构,块状构造本次勘察范围内基岩顶板埋深20.6~21.6m,根据其风化程度可分为如下两个亚层:① 强风化泥岩:该层较破碎。

      构造层埋不甚清晰;岩体结构被节理、裂隙分割,呈碎块状,碎块用手可以折断分布连续,厚度1.3~1.5m② 中风化泥岩:构造层里清晰岩体结构被节理、裂隙分割,呈块状裂隙中充填少量风化物,局部可见溶蚀小孔锤击声脆,且不易击碎,岩体较完整,该层未揭穿2.3 地质构造地质构造所处地壳为一稳定核块,区内断裂构造和地震活动较微弱,历史上从未发生过强烈地震,从地壳稳定性来看,该路段属稳定区2.4桥位区水文地质条件桥位区水文地质条件1. 地表水及腐蚀性评价(1)东风渠宽约 20m,河深约 4.0~5.0m,水深约 1.5m河水流量较大,流速约 1.5m/s2)河水类型及腐蚀性评价场地东风渠河水 PH 值为 7.49本路段环境类别为Ⅱ类,河水对混凝土无结晶类、分解类及结晶分解复合类腐蚀性2. 地下水桥位区分布的地下水为上层滞水,其主要补给源为大气降水和河水补给,测得水位 511.02~512.95m2.5 土的腐蚀性土的腐蚀性本场地环境类别为Ⅱ类,桥位区地下水(上层滞水)对混凝土无结晶类、分解类及结晶分解类腐蚀性2.6 桥位区地震效应桥位区地震效应1.地震动参数以及抗震设防区划成都市地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10g,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2.桥位区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估算值为 260m/s,场地覆盖层厚度大于 5m,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为可进行建设的一般场地2.7桥位区地基土评价桥位区地基土评价1. 素填土分布不连续,主要由粘土组成,混少量砖瓦块等,承载力低2. 粘土属膨胀土,分布连续,具一定承载力3. 强风化泥岩分布连续,具一定承载力4. 中风化泥岩分布连续,承载力较高,为良好的桩端持力层2.8结论结论1. 桥区地貌单一,大部分地形较平坦,地层稳定,无影响工程稳定性的不良工程地质条件2. 成都市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值为 0.10g,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桥位区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估算值为260m/s,场地覆盖层厚度大于 5m,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为可进行建设的有利场地3. 上层滞水、河水及地基土对混凝土无结晶类、分解类及结晶分解类复合类腐蚀3. 施工参照的技术标准3.1 技术规范技术规范1. 《城市路及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CJJ44-91) ;2. 《市政道路与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CJJ1-90) ;3.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4.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B01-2003) ;5.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 F40-2004) ;6 《公路桥涵技术规范》 (JTJ041-2000) ;4 工程设计介绍4.1 横断面布置及平面线位横断面布置及平面线位蜀龙大道四期工程与三环路形成丁字路口。

      在节点范围,红线宽度为 60m;2×3.5(人行道)+2×12(机动车道)+2×0.5(妨碍墙)+28(预留带) ;其中预留带属于为主线进城预留条件,辅道12m 与三环路外侧辅道(12m)平交,两条道路间只能右进右出东风渠上跨桥与河道斜角度为 28°15′,预留 28m 的中央分隔带的位置,两侧分幅修建 16m 宽的跨河桥各一座纵断面施工纵断面施工纵断面施工的控制因素包括:东风渠、三环路及蜀龙大道主线攻城附近的东风渠堤顶高程在 515.4m 左右;桥位南、北侧路面高,桥位正下方的路面底,三环路纵断面呈凹形竖曲线转点两侧纵坡分别为 3.062%与0.945%该竖曲线半径 4000m,切线长 80.131m,处距 0.803m竖曲线完全覆盖桥梁范围桥梁结构桥梁结构 工程为单跨 35m 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桥梁分别为左右两幅桥,一座宽16m,桥梁与河道斜交 28.25°,位于 R4000m 的竖曲线内桥梁上部构造为后张法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由预制箱梁+现浇湿接缝组合而成,结构形式为简支桥梁面板连续主梁长 34.95m,跨径 33.75m,梁高 1.8m,中到中间距为 2.70m,其中,中梁预制宽度为 2.20m,边梁预制宽度为 2.35m,翼板及横隔板间湿接缝宽 0.50m。

      一跨箱梁内设置三道横隔板,分别位于支撑处与跨中预制箱梁混凝土采用 C50,预应力钢绞线采用 Φ15.2 高度底松弛钢绞线,其标准强度 fpk=1860Mpa,弹性模量Ep=1.95×10Mpa,单根钢绞线公称直径 Φ15.2mm,公称面积 139mm 平方米预应力损失参数的选用:预应力束于管道壁的摩擦系数u=0.25;管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 k=0.0015;张拉端锚具变形、钢束回缩和接缝压缩值;△1=12mm(两端)下部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桥台,桥台斜长 18.16m,截面尺寸 2.5×2.5m,台身采用 C30 混凝土单幅桥台下设置三根 1.8m 的桩基础,桩间距 5.9m,桩基础采用 C25 混凝土,单桩承载力大于等于 3000KN,台后设置混凝土挡墙,挡墙外侧为东风渠的护河通道,桥面辅装为 10cm 厚的 C50 防水混凝土,9(=4+5)cm 厚沥青混凝土搭板为 C30 混凝土,搭板辅装为沥青混凝土支座为橡胶板式支座 GYZ Φ450×101.在桥台处各安设一道EM-80 型伸缩缝机动车道侧为防撞墙,人行道侧根据重大办决定为石栏杆工程普通钢筋为 R235、HRB335 钢筋,抗拉标准强度分别为 235Mpa 和 335Mpa.所有混凝土用水泥、砂、石料、水的技术质量均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J041-2000)相关条文的规定。

      混凝土细骨料采用中粗砂4.44.4 护河通道护河通道根据河道管理部门意见,在桥梁工程施工完毕后,对原护河通道予以修复修复后通道接原通道,另一端接蜀龙大道人行道,通道宽 4 米, 边坡采用 1:1.5 放坡,挂网植草护坡通道外侧另用二阶挡土墙防护护河通道路面结构为:20vmC30 水泥混凝土+20cm 水泥稳定碎石+50cm 砂夹石C30 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强度 fcm 大于4.0Mpa;氺稳碎石弯沉值不大于 313(1/100mm) ,压实度大于 98%(重型击实标准) ;土基弯沉值不大于 313(1/100mm) ,抗压模型大于等于 30Mpa碎石的级配表如下:通过下列方空筛(mm)的质量百分率(%)4031.5199.54.752.360.60.07 5液限 (% )塑性 指数10068- 8638- 5822- 3216-288-150-3∠28∠94.4. 施工过程中注意事项施工过程中注意事项1)施工前认真核实本图各部分内容,全面了解、掌握工程内容及有关要求,核实提高、位置及有关要求后施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研究处理2)施工前详细核实本工程范围内存在的既有管线、电缆、信号设施等,作相应加固以及迁移,对地下埋设的管线保护或迁移,保证顺利施工。

      现状地面以下 3.0m 范围内采用人工开挖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了施工期间既有管线的安全和正常使用3)管线的迁改和保护方案报监理、业主及管线主管单位批准后实施基坑附近或横跨基坑的管线的保护、监控工作切实可行4)施工前进行线路贯通测量施工放样采用坐标确定中线位置,接中线里程确定其他相应点、线位置,消除测量中的误差5)施工严格按照《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J041-2000)及其他相关施工范围进行施工基坑施工分段快速作业施工过程中,基坑未暴晒和浸泡,被水浸湿后的软弱层进行了清除6)桥台基坑开挖前制定了可行、可靠的降水方案,对上层滞水采取措施进行了输排,保证了基坑开挖施工作业面无地下水渗入同时在维护结构顶设置临时截水沟,防止了地表水流入基坑内及地表水冲刷维护结构边坡7)基坑内设置临时排水沟,确保了钢筋以及心浇筑混凝土不浸泡于积水中雨季施工,准备了足够的抽水设备,保证了基坑内不积水8)基坑机械和人工配合开挖,挖至设计基坑垫层标高以上300mm 时,进行基坑验收然后人工捡平,捡平合格后立即灌注了垫层混凝土9)对于东风渠堤岸严加保护,基坑开挖采取跳槽式作业,保证了基础施工质量及工程安全10) 台后填料符合《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JTJ013-95)第3.3.1.1 和 3.3.1.4 条规定。

      11) 填方分层辅筑,均匀压实路基压实度均符合《公路路基设计规范》第 3.3.2.1 条规定12) 施工过程中,注意观察了地层变化情况,地勘报告不符合或遇上软弱层(沙层或松散卵石层)及其他特殊地质情况,及时通知了地勘、设计等相关单位13) 预制构件混凝土达到 85%以后张拉,然后吊装,运输和堆放,吊点位置下设了支点14) 浇筑绞缝混凝土先用砂浆封底,砂浆强度达到 50%后浇筑绞缝15) 护河通道面层 C30 水泥混凝土满足要求:集料公称最大粒径小于等于 31.5mm(碎石) ,水泥采用大厂水泥,用量不得小于 300kg/m3路面表面结构采用拉毛方法制作,深度为 0.6-1.0mm16) 护河通道水泥稳定碎石的水泥配合比根据试验确定,为5%C32.5 号水泥,抗压模量大于 700Mpa,7d 浸水无侧限抗压强度部小于 2.5Mpa17) 护河通道基层材料满足要求:碎石压碎值不大于 30%,粒料中两个以上的破碎面比例分别大于 70%和 50%;细集料有机质含量不超过 2%。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