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伦勃朗的牛肉-北大未名BBS.doc
3页《牛肉》《牛肉》,又名《被宰了的牛》 、《被屠宰的公牛》等,是“十七世纪欧洲画坛三颗巨星”1之一——荷兰画家伦勃朗的一幅木板油画作品长 37 厘米,高 27 厘米,完成于 1655 年,后因伦勃朗破产而被拍卖现藏于巴黎卢浮宫该作品属于典型的伦勃朗后期作品 17 世纪 40 年代前,其作品“情节激烈、 热情洋溢”,后期,转而追求“画面的总体性和笔触本身的表现力” ,体现出“更为安静、深沉、质朴的内在气质”,这一转变也体现了伦勃朗的艺术哲学——“一个艺术家‘当他已经达到他的目的时’,他就应该停笔” 2该作品描绘了一具挂于横梁上的血淋淋的牛的尸体, 它居于画面正中, 头和蹄已被割下,皮被剥去,内脏已去除,后腿张开,骨头、脂肪和肌肉清楚地展露在观者面前尸体被一束不知方向的光源照亮以区别于昏暗的背景 整幅画以温和的棕色、 红色和白色为主色调 尸体占据画面主体, 内侧木板以及从尸体背后的门窗中探出头来的妇女的衣饰也由之呈现尸体的色彩 3“整个造型结实有力,其真实性似乎让人感到这架牛肉实实在在地挂在观众的面前” 4该作品的出彩之处在于伦勃朗对于明暗、 形体以及边线、 笔触的巧妙处理 明暗上,他“改变了卡拉瓦乔的明暗关系的尖锐对立,而异常成功地掌握了明暗矛盾的统一” 5,暗部背景使牛肉的主体感更明显,整体感觉“深厚而又纯朴,宾主分明” 6,有特别强的空间感、神秘感和戏剧性舞台效果; 形体上, 他沿袭古希腊雕塑的技巧, 继承并发展了文艺复兴形体塑造的成就;边线方面,他综合色彩、结构和肌理方面的原理,利用人的视觉误差,在明暗交界处设置暗线或亮线, 形体的真实性和体积感增强;笔触方面, 他“神奇地运用着斑驳粗糙的色彩肌理” ,以一种“在南方肖像画家眼中是‘未完成的’笔触感来造就物体的质地和情态”。
7作品取材(动物尸体)特殊,体现了伦勃朗创作题材的广泛性, “别人认为不美或者平凡的事物他也往往去画”8该题材在前人的作品中也有涉及,但伦勃朗首次将其置于画面的焦点 9该作品意义模糊,创作动机有争议 有人试图考究其题材来源,提出两种说法:一是来自《圣经》故事——浪子回头( parable of the prodigal son ),认为该作品截取自故事场景,具有其象征义; 另一是“人泡动机( homo bulla motive )”,认为该作品可令人联想起 Martin vanCleve的同名作品,隐喻生命的脆弱也有人提出该作品以牛的死亡象征耶稣受难(the10crucifixion of Christ)该作品影响深远 现代艺术抽象派创始人毕加索、法国浪漫主义代表德拉克洛瓦等都受1 娄毅(著):《世界艺术大师传记丛书——伦勃朗》,花山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348 页,其余二人为鲁本斯、委拉斯开兹2 邵亮(编著):《巴罗克艺术》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3 年,第 112 页3 Lisa Deam (著):Bloom Rembrandt, Red Meat, and Remembering the Flesh ,The Cresset Trinity 2007; Rembrandt van Rijn, 1606-1669, Carcass of Beef (Flayed Ox), 1655, Louvre Museum, Paris, France. http://www.jessieevans-4 同注 1,第 130 页。
5 人民美术出版社(编) :《纪念伦勃朗诞生 350 周年特印画集》,人民美术出版社, 1956 年,第 6 页6同注57同注28同注4其影响留下了相同主题的画作1在当代的某些雕塑中亦可见它的痕迹2就对画面空间的处理而言,伦勃朗的作品属于巴洛克式样,尽管没有更显著的巴洛克风格的标记, 3因此,西方艺术史家将他归入巴洛克绘画的范畴巴洛克一词来源有二: ( 1)葡萄牙文barrcco,西班牙文barrueco,意为“不圆的珠” ;(2)中世纪 baroco,意为“荒谬的思想” 十八世纪末新古典主义理论家用“巴洛克”来嘲笑背弃了生活及古典传统的十七世纪意大利艺术、文学风格4 直至十九世纪下半叶,巴洛克艺术才被正名德国史学家沃尔弗林在1888 年所发表的专著《文艺复兴与巴洛克》中指出:“巴洛克是有其独立特征的艺术风格把它说成是文艺复兴的衰退是不正确的5不过,巴洛克艺术的评价问题,迄今仍比较复杂,“巴洛克不仅包含了新兴民族的现实主义”,“也包含了一种由反宗教革命所激发的反动运动”6是比较辩证的评价巴洛克起源于意大利罗马,后扩散到整个欧洲,其“一反文艺复兴盛期的严肃、含蓄、平衡,倾向于豪华、浮夸”7,“以写实手法去描绘对象,通过光线去刻划人的精神与气质,借助构图和形体曲线去创造一种动势和空间幻景,给人以旋动和力感”8。
建筑和雕塑是最能体现巴洛克风格的艺术形式,代表作有贝尼尼的圣安德列·阿里·克维里纳利教堂和《大卫》巴洛克风格与特征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1、既具有宗教色彩又具有华丽壮观的视觉效果,体现在建筑上,使用最贵重的材料,在各个细部采用最华贵、最繁复的装饰;2、充满激情和浪漫的动感形式, 注重人物精神面貌和戏剧冲突场景下人物表情的刻画;3、复杂多样的综合性表现 , “绘画、建筑和雕刻以各自不同的方式服务于某个共同的原则,在一种令人折服的效果中达成统一、融为一体” 917 世纪以伦勃朗为代表的“荷兰画派”亦受巴洛克风格影响,“巴洛克画风强调光线的明暗对比、 表情的激烈运动、 空间的开阔深远 这一切在伦勃朗的作品里得到充分的、鲜明的、生动的表现”10但是“荷兰画派”有其区别于欧洲其他各国的特点许多新的因素促使荷兰艺术传统迅速发展11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带来了反传统、反规范的新因素,对人的创造性的容许以及开创艺术自觉性的可能,“把现实主义作为自己艺术创作的蓝本”12,“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而且经常以新的感情去体会新的对象”13《牛肉》 中体现了艺术家的个性与自由,表达的真实与直接,思想的独立与自尊,而这正是此后现代艺术的突出特征。
1 见上页注 9 及 6 uneasy 3Janson.H.W.(著),朱青生(译):艺术史第三版,第 231 页4艺术家工具书编委会(主编) :《美术大辞典》,艺术家出版社, 1981 年,第68 页,原文为繁体字5王昌建(主编) :《从巴洛克到现实主义》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8 年,第 5页6朱伯雄(主编) :《世界美术史》,第七卷:十七、十八世纪的欧洲美术,山东美术出版社,1988 年,第35 页,原文出自 S·芬克斯坦著《艺术中的现实主义》中译本,人民美术出版社7同注 4,第 69 页8徐公度(主编) :《世界美术鉴赏词典》 ,湖南美术出版社, 1992 年,第 96 页9同注 5,第 4 页;邵亮(编著) :《巴罗克艺术》,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3 年,第 28 页10 娄毅(著):《世界艺术大师传记丛书——伦勃朗》 ,花山文艺出版社, 1998 年,第 11 页11 同注 3,第 229 页12 同注 6,第 92 页13 人民美术出版社(编) :《纪念伦勃朗诞生 350 周年特印画集》 ,人民美术出版社, 1956 年,第 7 页参考文献:娄毅(著):《世界艺术大师传记丛书——伦勃朗》 ,花山文艺出版社, 1998 年。
邵亮(编著):《巴罗克艺术》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3 年人民美术出版社(编) :《纪念伦勃朗诞生 350 周年特印画集》 ,人民美术出版社, 1956 年著),朱青生(译) :艺术史第三版艺术家工具书编委会(主编) :《美术大辞典》 ,艺术家出版社, 1981 年王昌建(主编) :《从巴洛克到现实主义》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8 年朱伯雄(主编) :《世界美术史》 ,第七卷:十七、十八世纪的欧洲美术,山东美术出版社,1988 年徐公度(主编) :《世界美术鉴赏词典》 ,湖南美术出版社, 1992 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