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南通市2014届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2).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平***
  • 文档编号:11979201
  • 上传时间:2017-10-1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6.43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南通市 2014 届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语文 I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 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 分) ( ▲ )A.安祥 无精打采 给予(gěi) 奇闻轶事(yì)B.调剂 扺掌而谈 星宿(xiù) 舐犊情深(shì)C.观瞻 貌和神离 地壳(qiào) 载誉归来(zài)D.针砭 两全其美 箴言(zhēn) 方枘圆凿(nè)2.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 ▲ )唐诗和宋诗孰优孰劣,在后代引起了 ▲   的争论对唐宋诗的评价,往往因个人爱好的不同而 ▲    ,其实两个朝代的诗歌 ▲    ,不应该用一种固化的标准评价不同风格的诗歌A.经年累月    南辕北辙     各有千秋B.旷日持久    大相径庭    各有千秋C.旷日持久    南辕北辙    半斤八两D.经年累月    大相径庭    半斤八两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各补写一句话,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逻辑严密。

      4 分)司马谈把先秦诸子划分为“六家”,刘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划分为“十家”这对春秋战国思想的研究是有贡献的,但应指出,_    ①   _如杨朱学派在当时影响颇大,而且杨朱与老子、庄子不同,其观点立场更不一样,不宜列入道寥,应是独立的一家还应指出,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_ ____② ____据韩非所说,孔子死后儒家分 为 八派在儒家八派中,影响 较大的是孟子和荀子孟子和荀子都不是简单地继承孔子,而是各有 发展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5 分)索契冬奥会开幕式上,奥运五环展示环节出现故障,本将形成五环的五朵雪绒花有一朵没有打开闭幕式上,穿着亮片服装的舞蹈演员不断变幻出各种图案,没想到最后一幕竟然重演了开幕式的“ 故障五环”——四组演员都拉成了圈,而右上角的一 组演员抱成一团 几秒 钟后.最后一个环缓缓打开,一个完好的奥运五环呈现在世人面前,现场 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如果你是电视台现场直播主持人,你将如何解说?请为俄罗斯人这一做法设计一段解说词要求:主题明确,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 60个字二、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8 题华恒传恒字敬则,平原高唐人也。

      博学以清素为称尚武帝女荥阳长公主,拜驸马都尉元康初,东宫建,恒以选为太子宾友辟司徒王浑仓 曹掾,属除散 骑侍郎,累迁散骑常侍、北军中候愍帝即位,以恒为尚书,进爵苑陵县公顷之,刘聪逼长安,诏出恒为镇军将军, 领颖川太守,以为外援恒兴合义军,得二千人,未及西赴,而关中陷没 时群贼 方盛,所在州郡相继奔败,恒亦欲弃郡东渡,而从兄轶为元帝所诛,以此为疑先书与骠骑将军王导,导言于帝帝曰:“兄弟罪不相及,况群从乎!”即召恒,补光禄勋恒到,未及拜,更以为卫将军,加散 骑常侍、本州大中正寻拜太常,议立郊祀尚书刁协、国子祭酒杜彝议, 须还洛乃修郊祀恒议, 汉献帝居许昌.宜于此修立司徒荀组、骠骑将军王导同恒议,遂定郊祀 寻以疾求解,诏日:“ 太常职主宗庙, 烝尝敬重,而华恒所疾,不堪亲奉职事夫子称‘吾不与祭,如不祭’,况宗伯之任职所司邪!今转恒为延尉 ”太宁初,迁骠骑将军,加散骑常侍,督石头水陆诸军事王敦表转恒为护军,疾病不拜成帝即位,加散骑常侍,领国子祭酒咸和初,以愍帝时赐爵进封一皆削除,恒更以讨王敦功封苑陵县侯,复 领太常苏峻之乱,恒侍帝左右,从至石头, 备履艰危,困悴逾年2初,恒为州大中正,乡人任让轻薄无行,为恒所黜。

      及让在峻军中,任势多所杀害, 见恒辄恭敬,不肆其虐钟雅、刘超之死,亦将及恒, 让尽心救卫,故得免及帝加元服 注 ,又将纳后寇难之后,典籍靡遗,婚冠之礼,无所依据恒推寻旧典,撰定礼仪,并郊庙辟雍朝廷轨则,事并施用迁左光禄大夫、开府,常侍如故,固让未拜会卒,时年六十九恒清恪俭素,虽居显列,常布衣蔬食,年老弥笃死之日,家无余财时人以此贵之选自《晋书·列传第十四》有删改)【注】元服:帽子古称行冠礼为加元服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 分)①属除散骑侍郎        属: ▲      ②寻拜太常    寻: ▲   ③恒更以讨王敦功封苑陵县侯 更: ▲      ④固让未拜    让: ▲   6.用四个短语概括华恒的主要品质2 分)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刘聪兵逼长安,华恒临危受命,但所在州郡慑于群贼嚣张气焰相继败逃的形势,让为纾解国难而积极准备的华恒萌生了弃郡东渡的念头B.在郊祀大典的选址问题上,华恒与刁协、杜彝意见相左,尽管朝廷最终采纳了华恒的意见华恒还是为此托病,请求辞去太常一职。

      C.钟雅、刘超死后,华恒的生命曾一度陷入危险境地,是任让的尽心解救和卫护,使他免于一死任让此举,表现了华恒的受人礼敬D.面对典籍毁于战乱,皇上加冠、纳后都没有礼仪依据的窘态,华恒急朝廷所急,探求旧典,制定礼仪,同时确立了郊庙等重大活动的准则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兄弟罪不相及,况群从乎!(3 分) ’(2)夫子称“吾不气多如不祭” ,况宗伯之任职所司邪!(4 分)(3)乡人任让轻薄无行,为恒所黜3 贫)二、古诗词鉴赏(10 分)9.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寄校书七兄 ①李冶无事乌程 ②县,蹉跎岁月余不知芸阁吏,寂寞竞何如?远水浮仙棹,寒星伴使车因过大雷 ③岸,莫忘几行书注】①本诗是女诗人李冶写给自乌程前往芸阁(藏书处,即秘书省)赴任的“七兄”的校书:“校书郎”(官名)的省称②乌程:今浙江吴兴,李冶家乡③大雷:在今安徽望江南朝诗人鲍照途经此地时曾写下《登大雷岸与妹书》 1)一、二两联反映了七兄怎样的生活状态?(3 分) (2)颈联运用了哪两种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4 分) (3)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 分)四、名句名篝默写(8 分)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   ,任重而道远《论语》)(2)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 ▲   ,此亦飞之至也庄子《逍遥游》)(3) ▲   ,春与秋其代序屈原《离骚》)3(4)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 ▲   郦道元《三峡》)(5)夜深忽梦少年事, ▲   自居易《琵琶行》)(6)浊酒一杯家万里, ▲   范仲淹《渔家傲》)(7)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    ,为万世开太平张载《张子语录》)(8)了却君王天下事, ▲   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 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1~14 题秋丰子恺①我的年 岁自从冠用了“三十”二字,至今已两年了不解达观的我,从这两个字上受到了不少的暗示与影响虽然明明觉得自己的体格与精力比二十九 岁时全然没有什么差异.但“ 三十”这一个观念笼在头上,犹之张了一顶阳伞,使我的全身蒙了一个暗淡色的阴影,又仿佛在日历上撕过了立秋的一页以后,虽然太阳的炎威依然没有减却,然而大地的节候已从今移交于秋了②在往年,我只慕春天我最喜欢杨柳,尤其欢喜初梁鹅黄的嫩柳。

      每逢早春时节,看 见苏醒了的杨柳枝上挂了细珠,带了隐隐的青色而 “遥看近却无”的时候,我心中便充满了一种狂喜 我心中似乎只知道眷,常常在说:“ 春来了!不要放 过!赶快设法招待它,享 乐 它,永 远留住它 ”别的三季在我都当作春的预备,或待春的休息时间,全然不曾注意到它们的存在与意义 ③两年来,我的心境已经完全转了一个方向,也 变成秋天了自己的心境便和秋十分调和,常常被秋风秋雨秋色秋光所吸引而融化在秋中,暂时失却了自己的所在我现在对于春非常厌恶,每当万象回春的时候,看到群花的斗艳,蜂蝶的扰攘,以及草木昆虫等到处争先恐后地滋生繁殖的状态,我觉得天地间的凡庸、贪婪与愚痴,无过于此了!尤其是在青春的时候,看到柳条上挂了隐隐的绿珠,桃枝上着了点点的 红斑,最使我觉得可笑又可怜我想唤醒一个花蕊来对它说: “啊!你也来反复这老调了!我眼看见你的无数祖先,个个同你一样地出世,个个努力发展,争荣竞秀;不久没有一个不憔悴而化泥尘你何苦也来反复这老调呢?如今你已长了这孽根,将来看你弄娇弄艳装笑装颦,招致了蹂 躏、摧残、攀折之苦,而步你祖先们的后尘!”④实际,迎送了三十几次的春来春去的人,对于花事早已看得厌倦,感觉已经麻木,热情已经冷却,决不会再象初见世面的青年少女似地为花的幻姿所诱惑而赞之、叹之、怜之、惜之了。

      假如要我对于世间的生荣死灭费一点词,我觉得生荣不足道,而宁愿欢喜赞叹 一切的死灭对于前者的贪婪、愚昧与怯弱,后者的态度何等谦逊、悟达而伟 大!⑤夏目漱石三十 岁的时候,曾 经这样说:“人生二十而知有生的利益;二十五而知有明之处必有暗;至于三十岁的今日,更知明多之 处暗也多, 欢浓之时愁也重 ”我现在对于这话也深抱同感,同时又觉得三十的特征不止这一端,其更特殊的是 对于死的体感青年 们恋 爱不遂的时候惯说生生死死,然而这不过是知有“死”的一回事而已,不是体感犹之在 饮冰挥扇的夏日,不能体感到围炉拥衾的冬夜的滋味须得入了秋天,炎阳逞尽了威势而渐渐 退却,汗水浸胖了的肌肤 渐渐 收,身穿单衣似乎要打寒噤,而手触法兰绒觉得快适的时候,于是围炉、拥衾、浴日等知识方能渐渐融入体验界中而化为体感以前我的思虑真疏浅!以为春可以常在人间,人可以永在青年,竟完全没有想到死以为人生的意义只在于生,而我的一生最有意义直到现在,仗了秋的慈光的鉴照.死的灵气钟育,才知道生的甘苦悲欢,是天地间反复过亿万次的老调,我但求此生的平安的度送与脱出而已⑥我正要 搁笔,忽然西窗外黑云弥漫,天际闪出一道电光,发出隐隐的雷声骤然洒下一阵夹着冰雹的秋雨。

      啊!原来立秋过得不多天,秋心稚嫩而未曾老 练,不免还有这种不调和的现象,可怕哉! 一九二九年秋日(选自丰子恺《人间情昧》 ,有删改)11.文中画线句描写了早春具有代表性的景色,请赏析其表达特色4 分)12.从全文看,文章第②段写“春”有什么作用?(4 分)13.文章第③段说“自己的心境便和秋十分调和” ,结尾又说“不免还有这种不调和的现象” 你是如何理解的?(6 分)414.结合全文,探究作者由“秋”引发的人生感悟6 分)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 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5~17 题 论读书林语堂①读书本是一种心灵的活动 “万般皆下品,惟有 读书高” ,读书向来称为雅事乐事但是现在雅事乐事已经不雅不乐了今人读书,或为取资格,得学位;或为求爵禄,刮地皮;或为做走狗拟宣言……诸如此类,皆非读书本旨,在我是看不起的人之初生,都是好学好问,及其长成,受种种的俗 见俗闻所蔽,毛孔骨节,如有一层包膜,失了聪明,逐渐顽腐读书便是将此层蔽塞聪明的包膜剥下能将此层剥下,才是读书人②同一本 书,同一读者,一 时可读出一时之味道出来四十学《易》是一种味道,五十而学《易》,又是一种味道自己见解愈深,学问愈进,愈读得出味道来。

      也许蒋介石未进过小学,或进小学而未读过地理,或读地理而未觉兴味;然今日之蒋介石翻看闽浙边界地图,便觉津津有味或某人在 狱中读清初犯文字狱的文人传记,才别有一番滋味在心 头③程子谓 《论语》读者有此等人与彼等人,有读了全然无事者亦有读了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凡人读书必找一位气质相近的先贤作为老师,这是所谓读书 必须得力一家不可昏 头昏脑,听人戏弄一人同时爱庄荀,或同时爱苏程是不。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