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准决定成败——试论电动自行车标准化的意义.doc
5页标准决定成败——试论电动自行车标准化的意义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商务系余香国内容摘要:目前电动自行车行业发展进入一个关键时期,产业的发展不 和谐因素在增多,与政府的摩擦在不断加深,反对的声音也在扩大,本文 拟就产业和谐发展的方向提出行业必须规范化和标准化以及它的内涵作 一探讨,以就教于方家关键词:电动自行车标准化 内涵一、标准建构是建立和谐产业环境的基础众所周知,电动自行车是一个新生事物,从它产生的那一天开始至 今一直争议不断,争论的核心是它能不能上路,也就是说它有没有上路权 的问题,换句话说就是消费者对它有没有在公众场合(道路)上具有合法 的使用权,而一种产品是否具有在公众场合合法的使用权,那要看这种产 品是否会对公众构成伤害,比如说吸烟,由于它危害他人的身体健康,故 大多数国家对吸烟有明文规定,在公众场合禁止吸烟为了满足吸烟者的 爱好,在公众场合划出一小块地方,专门供吸烟者使用,这样就一方面满 足了吸烟者的吸烟权利,另一方面又避免了对他人构成伤害,做到一种妥 善解决的办法,这也是吸烟者与非吸烟者双方经过反复争议得出的最后结 果,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作为公权力的拥有者,它是争议双方达成协议前 的讨论组织者和达成协议后的政策制订者及执行者。
目前,电动自行车能否上路焦点是会否构成对他人的伤害,包括伤害的概 率及伤害的程度由于中国的地域的广大,经济水平、交通状况、价值观 念的不同,因而对•电动自行车的态度也不同各地政府的政策也不同,中 央政府考虑到上述情况,不搞一刀切,把政策的最后决策权交给地方政府, 应该说是“以人为本”的,现在问题的关键是电动自行车会否构成对他人 的伤害,以及伤害的成因是什么?从目前来看,争议围绕在如下几个方面:1、 许多电动车生产厂家不按照国家生产标准进行生产,人为地提高电动 自行车的速度,使电动自行车向电动摩托车方向发展;导致交警不易管理、 事故率上升2、 另一方面原因是消费者本身的,即消费者违规使用,将本来只能在非 机动车道行驶的电动自行车驶入了机动车道,增加了事故发生的概率;宣 传教育不够3、 政府发展战略的问题,作为城市交通的规划者,未来的城市应该如何 发展,是以汽车为主还是汽车和其它交通工具兼顾,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 战略,不同的战略乂会产生不同的道路规划,不同的道路规划会导致不同 的使用结果,如果像吸烟一样划出一条专属区,电动自行车的事故率将大 大降低,反对的人就会越来越少电动自行车的优越性也很明显,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与摩托车、汽车相比是手续简单,费用较低。
每100公里电耗为1.2 度电,折合人民币不足0.8元,而一般摩托车的100公里油耗为3-4升, 折合人民币约10元、若再算上各种附加费每年累计上千元,而电动自行 车的每年费用为儿百元2、与自行车相比具有省力省时等特点据测算,以单程距离10公里为计 算基础,骑自行车所耗时间大约为1小时,而使用电动自行车大约为0.5 小时,可节约50%的时间专家作过测算,正常情况下,单程骑自行车距离小于5公里,大多数人是 可以承受的,但是超过上述距离,会感到疲劳,特别是需要骑自行车接送 小孩的家长;另外对于一些慢性病或工作压力大的上班族;其次是离退休 的人士,可以帮助子女接送孙子孙女上学,有些还可以骑着外出钓鱼等 正是这些优点,使消费者对电动自行车越来越喜欢,生产量、销售量破纪 录的在2004年达到700万辆,总保有量超过1000万辆,因此,目前电动 自行车不是要不要的问题,而是如何使它健康快速的发展的问题,电动自 行车的发展的过程是一个观念更新的过程,是一个利益多方相互博弈的过 程,也是电动自行车自身不断规范和完善的过程,也是电动自行车标准形 成的过程总之,建立标准是电动自行车取得和谐生存环境的重要基础,要树立终身 产品质量的概念,要有对产品负责到底的思想,因为它关系到人民生命财 产的安全。
电动自行车厂家只有自已先负起责任来,社会才会对这个行业 负责二、电动自行车行业标准的内涵中国古人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电动自行车标准化的内涵:1、生产的标准化,标准化是产业化的前提,一种产品只有当它拥有自己 的标准才算是成熟的产品,才能大批量的生产,才能为社会所认同和接受;2003年国家为电动自行车制订了标准:(1) 限制车速标准明确规定,时速最高为20公里,否则为不合格产品2) 限制车重标准规定的车重为40公斤以内,标准还将进行二次测量, 即卸下电池后的重量应控制在27公斤以内这样就避免了因电池技术提 高,将电池减轻的重量再加到车身上3) 限制车宽随着摩托车制造企业加入电动自行车的市场,电动自行 车车型愈发庞大、骑行功能越来越差新标准因此对车宽将进行一些规定, 包括中轴、车尾、龙头都将分别进行规定,以防止电动自行车外形的摩托 化4) 提高车架强度标准提高到震荡10万次车架强度的提高,进一步 提高了电动自行车的安全性能2、管理的标准化,国家的标准是针对电动自行车整车的,行业除了应严 格执行国家标准以外,还应有管理的标准:(1) 供应件的标准化目前电动自行车巳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 要做到整车的达标,首先各种配套要规范,现在总的来说供应厂商多而乱, 良萎不齐,许多厂家由于使用了个别厂家的不良供应件导致整车寿命的缩 短。
另一方面就是供应件要有业内统一的规格型号,随着电动自行车的市 场保有量的大幅攀升,产品维修和售后服务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过去那 种单纯依靠经销商的路子是行不通的,电动自行车要产业化,销后服务就 必须社会化,要做到这点,产品的零配件就要统一规格型号,实行标准化 生产作为整车厂在生产过程中要尽可能考虑多用标准件2) 生产过程的流程化现在很多整车厂并没有自己的流程,即使有 流程也不按流程走是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出现漏装、漏发现象的根本原 因企业可以通过聘请专业的策划公司来改善自已的流程3) 销后服务的标准化销后服务要制订业内统一的标准,各个厂家 可以在此基础上增加,但不减少,给予消费者一个起码的信用保证4) 企业信息化随着电动自行车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必须建立迅 速的市场反应机制,就必须进行信息化改造,通过标准化、流程化、信息 化,最后达到管理的规范化3、 城市建设的规范化有了行业的规范,在取信于民的基础上,政府 才会为行业创造更好的发展条件现在有些城市在考虑设立电动自行车专 用通道,这样就可以确保行业的顺利发展4、 交通法规的规范化面对新的形势,各地政府应急民之所急,想民 之所想,应尽快制订相应的交通规则和管理流程。
而不是一禁了之三、结论综上所述,电动自行车行业要顺利发展这是一个不可阻挡的潮流,我 们只能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相信随着 电动自行车行业的日益规范,越来越多的人将会喜欢它,并为它摇旗呐喊, 这个行业就会得到更大的发展,为更多的人造福参考资料:1、《道路交通法》2、《电动自行车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