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公路技术状况检测与调查PPT培训课件.ppt

88页
  • 卖家[上传人]:新****
  • 文档编号:188894155
  • 上传时间:2021-08-02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5.59MB
  • / 8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公路技术状况检测与调查 2、路面技术状况检测 1、MQI 检测指标体系 3、路基、桥隧构造物和沿线设施状况调查 5、检测方式 目录 7、检测设备配置方案 6、数据存储 4、检测与调查频率 1、检测指标体系(MQI) MQI 路面状况(PQI) 路基状况(SCI) 桥隧构造物(BCI ) 沿线设施(TCI) 路面损坏(PCI) 路面平整度(RQI ) 路面车辙(RDI) 路面抗滑(SRI) 路面强度(PSSI) 2、路面技术状况检测 标准建议路面损坏状况检测采用: 1)自动化的快速检测方法 2)条件不具备时,采用人工调查方法 + 路面损坏(PCI) 2、路面技术状况检测 + 路面损坏(PCI) 2、路面技术状况检测 人工调查,主观因素多、质量难以控制为了避免 人工调查标准的不统一,在进行检测之前,必须对 所有检测人员培训,使检测人员熟练掌握路面损坏 分类标准和测量方法 + 路面损坏(PCI) 2、路面技术状况检测 人工检测方法过去曾被广泛使用在人力资源丰富 、交通量较少的低等级公路上,人工检测有相当的 优势,但不适于大交通量的高速公路和干线公路使 用 条件具备时,请用自动化的快速检测方法! 自动检测:路面损坏检测发展方向。

      标准规定:路面损坏采用自动化设备检测时,应具有 分辨1.0mm以上的裂缝的能力,检测数据(图像等) 宜采用计算机自动识别处理,且只有识别准确率达到 90%以上时,才能用于PCI评定 + 路面损坏(PCI) 2、路面技术状况检测 国内外检测设备回顾:20世纪70年代,出于公路管理 的需要,研究开发了基于摄影技术的路面损坏检测设 备随着检测技术的进步,路面损坏检测方法经历了 摄影、模拟摄像、数字摄像、线扫四代成像技术 + 摄影 + 模拟摄像 + 数字摄像 + 线扫相机 + 路面损坏(PCI) 2、路面技术状况检测 第一代技术:是基于摄影技术的测量,需要大面积的灯光照 明,一般在晚上检测 ,检测 胶片需要专门 洗印,人工判读周 期长80年代中期,公路院从法国引进一套这样 的装备 第二代技术:是基于模拟相机技术的测量,需要均匀的 灯光照明,一般用多个相机,检测结 果机器识别辅 助人 工判度图为 TRL为英国公路署开发的装备,采用了三 个相机,缺点是分辨率2-3mm,识别率也低 第三代技术:是基于数字相机技术,需要均匀区域灯光照明 ,一般用多个相机来减少灯光覆盖面积,可白天检测 ,检 测结 果可机器识别 ,分辨率2mm,识别 率85%。

      图为 英国采 购的瑞典装备,它采用了4套相机 第四代技术:是基于线扫 相机技术的测量,采用一个扫描装 置,带状灯光照明,全天候检测 ,检测宽 度任意设定,机器 识别 由于高分辨率1mm,识别 率达到85-95% 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 国家863高科技项目 2、路面技术状况检测 2、路面技术状况检测 2、路面技术状况检测 2、路面技术状况检测 意义:路况快速检测系统(CiCS)的开发成功,使公 路常规和定期的多指标(PCI、RQI、RDI) 路况检测 工作,可在不影响交通运营的条件下,一次性完成, 并大大提高检测效率和检测精度 + 路面损坏(PCI) 2、路面技术状况检测 2007年5套,2008年610套,英国TRL 2、路面技术状况检测 国外图像识别:国外研究机构十分重视路面损坏图像 的自动识别与处理技术 多年来,国外在路面损坏图像自动识别方面的研究 没有突破性的进展,路面损坏的识别率一致维持在85% 左右,识别裂缝宽度在23mm 以上,许多路面特征如 水泥路面接缝和灌缝后路面裂缝的识别问题都没有得 到有效解决,由此限制了路面损坏自动识别技术的推 广应用 + 路面损坏(PCI) 2、路面技术状况检测 在总结国外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公路养护需要和 国际上相关的技术规范与标准(英国、美国),通过 对100多万幅 CiCS检测图像的特征分析,根据检测图 像的分辨率、灰度程度及图像亮度,研究开发了我国 第一套具有95%高识别率和自主知识产权的路面损坏自 动识别系统(CiAS)。

      + 路面损坏(PCI) 2、路面技术状况检测 + 路面损坏(PCI) 2、路面技术状况检测 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 国家863高科技项目 英国标准 PIARC法 Area identification with lattice 影响与意义:在我国的路面损坏检测工作中,第一次 真正意义上拥有了标准统一的路面损坏检测方法,减 少了检测工作的人为因素,使不同省市、不同区域及 不同时间检测的数据有了可比性 + 路面损坏(PCI) 2、路面技术状况检测 MQI 路面状况(PQI) 路基状况(SCI) 桥隧构造物(BCI ) 沿线设施(TCI) 路面损坏(PCI) 路面平整度(RQI ) 路面车辙(RDI) 路面抗滑(SRI) 路面强度(PSSI) 2、路面技术状况检测 + 道路平整度(RQI) 主要检测方法有: 1)人工检测(三米直尺、水准测量); 2)反应类快速检测设备; 3)断面类快速检测设备 2、路面技术状况检测 人工检测:三米直尺,用于低等级、小交通量公路; 反应类设备:颠簸累计仪等,操作简便、准确性差; 断面类设备:激光仪器,重复性好,准确性高 标准建议,在条件允许时宜采用快速和高精度的断面 类检测设备。

      + 道路平整度(RQI) 2、路面技术状况检测 多功能路况快速检测 系统(CiCS) 2、路面技术状况检测 标准规定:各种道路平整度检测设备必须定期标定, 每年至少标定一次,标定的相关系数应大于0.95 2、路面技术状况检测 + 道路平整度(RQI) 设备标定: 按IRI 010m/km均匀分布的原则,选择5段道路平 整度不同的实验路段,标定路段长320m; 用精密水准仪或符合世界银行一类测试标准的断面 类平整度检测设备检测标定路段,测点间距为0.25m 或0.5m; 测量320m路段连续高程,用CPMS提供的国际平整度 指数(IRI)计算程序,计算IRI; 设备检测结果与IRI比较,确定标定系数 + 道路平整度(RQI) 2、路面技术状况检测 MQI 路面状况(PQI) 路基状况(SCI) 桥隧构造物(BCI ) 沿线设施(TCI) 路面损坏(PCI) 路面平整度(RQI ) 路面车辙(RDI) 路面抗滑(SRI) 路面强度(PSSI) 2、路面技术状况检测 + 路面车辙(RDI) 以前的标准规范,没有将车辙作为独立指标,其原因 有二点:问题不严重、没有设备支持 2、路面技术状况检测 近年来,由于交通量的迅速增长,渠道交通、重载、 超载作用,车辙已经成为我国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一 种主要损坏形式。

      标准规定: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路面车辙作为独立 的检测指标(RDI)通过检测路面车辙深度计算路 面车辙深度指数(RDI)其它等级公路,沿用传统 做法 + 路面车辙(RDI) 2、路面技术状况检测 2、路面技术状况检测 + 路面车辙(RDI) 标准建议:采用断面类快速检测设备检测路面车辙 + 路面车辙(RDI) 2、路面技术状况检测 车辙深度:采用模拟直尺(Straightedge Rut Depth )方法,计算路面最大车辙深度 + 路面车辙(RDI) 2、路面技术状况检测 车辙深度:国外横断面分析和车辙深度计算的标准方 法是包络线法 + 路面车辙(RDI) 2、路面技术状况检测 路面车辙检测装备配置方案(传感器数量)影响检测 结果 + 路面车辙(RDI) 2、路面技术状况检测 车辙计算:路面技术状况自动化检测技术规程 交通运输部公路司 2008年标准编制任务 + 路面车辙(RDI) 2、路面技术状况检测 MQI 路面状况(PQI) 路基状况(SCI) 桥隧构造物(BCI ) 沿线设施(TCI) 路面损坏(PCI) 路面平整度(RQI ) 路面车辙(RDI) 路面抗滑(SRI) 路面强度(PSSI) 2、路面技术状况检测 路面抗滑性能直接影响公路行车的安全性。

      20世纪30 年代,发达国家就开始了路面抗滑性能的研究工作, 目前已经开发出多种路面抗滑性能的测试方法和测试 设备 直接法:摩擦系数; 间接法:纹理(构造)深度 + 路面抗滑性能(SRI) 2、路面技术状况检测 制动力系数:表明车辆制动距离的长短 横向力系数:不仅能够体现车辆制动距离的长短,还 能够表示防止车辆侧滑的能力 + 路面抗滑性能(SRI) 2、路面技术状况检测 根据摩阻力检测方式,摩擦系数分为制动力系数和横 向力系数两种 2、路面技术状况检测 + 路面抗滑性能(SRI) 横向力系数:直接法,横向力系数设备原理:横向力 与测试轮承受垂直荷载比值SFC 标准规定:用横向力摩擦系数SFC(Side-way Force Coefficient)作为检测指标,通过SFC计算路面抗滑 性能指数(SRI) + 路面抗滑性能(SRI) 英国、比利时和丹麦等国均规定将横向力系数SFC作为 路面抗滑性能控制指标 2、路面技术状况检测 检测路面抗滑性能的间接方法,包括微观构造和宏观 构造两方面 微观构造:表面粗糙度,提供低速行驶(CMAP养护分析 非 常 感 谢 请 您 批 评 指 正!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