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六年级“圆”的教学.docx
4页如何看待六年级“圆”的教学-沙市区实验小学六年级说教材专题 罗莉圆的教学属于空间与图形的学习领域在课程标准中,各学 段安排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 践与综合应用”四个学习领域,“空间与图形”课程内容的学习 强调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空间观念以及应用意识和推理能力空 间观念”主要表现在能由实物形象想象岀儿何图形、由儿何图形 想象岀实物形象,能从较复杂的图形中分解岀基本图形,并能分 析其中的基本元素和关系能运用图形来描述问题,能利用直观 来思考一、说课标在“圆”的教学中课标的要求按学生的认知规律层层展开,1. 知识与技能冃标:认识圆,掌握圆的基本特征,理解直 径与半径的相互关系,会用圆规画圆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 圆周率的近似值,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 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2・数学思考冃标: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有无数条对称轴, 知道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了解直径和对称轴 的关系知道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的推理过程,掌握归纳法与 转化的方法3.解决问题能力:能够发现生活中与圆有关的简单数学问 题并解决,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解释过程的能力有所提高。
4•情感与态度目标:能够积极与他人合作解决数学活动中 的难题,体会圆的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会用数学的语言描述 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的推理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 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学习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二、说教材:一年级在《认识物体和图形》中包含了 “会辨认长方形、正 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等简单图形能用简单的语言描 述它的特征第三册中利用《观察物体》的建构完成学生能对简 单图形进行分类并会用各种平面图形拼图的探索;第五册《四边形》奠定了图形周长的基本概念从而展开对学 生通过观察、操作,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进一步认识简单的图 案的进一步要求;第六册《面积》的学习内容为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 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做好了知识迁移的准备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体会圆的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 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数学教师的教学指明了方向圆”的教学在“空间与图形”的学习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 作用:圆是一种曲线图形,它同直线图形有不同的特点在六年级 上学期之前各册教材出现的平面图形都是直线图形所以“圆” 的教学是学生系统认识曲线图形特征的开始。
在低年级的教学中 虽然也出现过圆,但只是直观的认识,比如: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四、五单元《认识物体和图形》《分类》, 初步认识圆并能够对基本图形进行分类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图形的拼组》,尝试用不同的立体图 形或平面图形进行设计和拼组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进一步建立了圆这个图 形的基本映像十一册的第四单元《圆》,要认识圆的基本特征,会画圆, 会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并会灵活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 学习直线图形到学习曲线图形,不论是内容本身、还是研究问题 的方法,都有所变化,教材通过对圆的研究,使学生初步认识研 究曲线图形的基木方法,同时,也渗透了曲线图形与直线图形的 内在联系在这一单元里,教材还利用学生C有的对轴对称图形 的初步认识探讨圆的轴对称特点,给岀轴对称图形的概念,使学 生关于轴对称图形的知识系统化,从而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空间观 察这一单元是一年级认识的基本平面图形(圆形)的延伸,也 是学习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圆柱与圆锥》相关知识的基础,更 是学生在笫三学段学习更多相关儿何知识的起点,可见这部分知 识的重要性以十一册教材为重点的“圆”的教学的主要内容有:认识圆、 圆的周长和圆的面积等。
圆的认识包括圆的基本特征(认识圆心、半径和直径、半径 和直径的长度间的关系)、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方法(加深对圆的 认识)、圆是轴对称图形,有无数条对称轴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的教学,加强了启发性和探索性, 注意让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通过交流、思考来探 究圜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逐步导出和掌握计算公式对于圆 的周长,让学生通过用线绕一绕,把圆放在直尺上滚一滚等方法 来测量,然后再通过填表,运用不完全归纳法来探寻周长与直径 的比值的规律,从而引出圆周率的概念对于圆的面积教学,则采用转化的方法,把圆的面积转化为 熟悉的直线图形的面积来计算四、说建议本单元的教学大约需要8课时其中重难点是理解圆的特 征、画圆、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对于圆的基本特征,让学生通过折、画、量等方式来寻找规 律引导学生探究:在同一个圆里有多少条半径和直径?半径和 直径的长度有什么关系?教学用圆规画圆时,应让学生明确:一是圆的位置和大小分 别是由圆心和半径判定的,所以画圆吋应先确定圆心,然后按照 指定的长度为半径来画圆;二是圆的大小取决于半径的长短,与 圆心的位置无关圆的周长的学习基础是:三年级上学期周长的概念以及长方 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重点是让学生利用实验的手段,通过测 量、计算、猜测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验证猜测等过程理解并 掌握圆的周长计算方法,难点是周长公式中的固定值“rr是如 何来的这部分知识的教学要充分运用主题图、直观教具让学生 理解圆的周长的含义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测量,发现圆 的周长与直径(或半径)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引导学生观察、 比较,发现圆周率结合“你知道吗? ”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数 学家在计算圆周率方面取得过的杰出成就圆的面积的学习基础是长方形以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计 算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思想来求圆的面积,提示学生利用学具 进行操作,同时结合多媒体课件,不断地把圆细分,这样拼成的 图形越来越接近于长方形,效果更直观引导学生发现圆的面积 与拼成的长方形面积的关系,圆的周长、半径和长方形的长、宽 的关系,并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1. 加强学生自学的力度,尽量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然后 带着问题进行交流合作,老师尽量做到少讲、精讲,充分发挥引 导与点拨的作用,训练学生自学的能力2. 加强动手操作,鼓励学生自制学具老师准备充分的教 具和学具:如圆形纸板、圆规、说明圆面积计算公式用的教具、 多媒体课件等3. 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体现“化曲为直”、“化圆为方” 的转化思想。
引导学生将曲线化为直线、将曲线图形化为直线图 形来研究,认识到转化是一种很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在解决问 题和科学研究中,经常把复杂转化为简单、未知转化为已知、抽 象转化为具体等方式来处理结合主题活动对所学进行延伸,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收集 数据、分析数据、得到结论的研究过程,综合应用所学数学知识 解决实际问题鼓励学生发现生活中与圆有关的应用题,并能够熟练灵活应 用所学的知识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学生用数学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