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性高原病的资料分析医学论文.doc
2页慢性高原病的资料分析_医学论文 【摘要】目的通过对750例慢性高原病人的住院资料分析,了解发病人员的基本情况及其症状体征,对慢性高原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具有指导性的意义方法统计分析12年来在我院住院的慢性高原病患者的资料结果750例患者均有左、右或双室增大,100%患者肺动脉段圆锥隆突结论慢性高原病患者均为移居高原半年以上的内地人是由于低氧直接或者间接引起的一种全心性疾病 【关键词】高原心脏病分析 慢性高原病是高原地区常见心脏病之一,不少人视其为慢性肺心病我院2000年12月—2010年12月共收治慢性心脏病患者750例,均为移居高原半年以上者,并排除其他心肺疾患其中回族5人,土家族1人,苗族1人,其余均为汉族人年龄16—66岁,35岁以下512人,占68%男性636人,占85%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全部患者资料来自我院信息科档案室,1995年12月—2007年12月间在我院入院诊断和最后诊断均为慢性高原病的患者,共计750例,男性636人,占85%,女性114人,占15%;35岁以下512人,占68%,35岁—66岁238人,占32%平均年龄32.26±4.56岁 1.2方法经计算机检索慢性高原心脏病,登记病案号,在档案室逐一核对患者原始病历,统计各项有效数据。
1.3统计学处理数据用SPSS12.0软件处理,显著性用x2检验 2结果 慢性高原心脏病主要症状为心悸,气促,头昏头痛,乏力,失眠劳累后出现阵发性心前区闷痛357人,占48%,多数持续8-12分钟,吸氧后自行缓解出现心力衰竭365人,占49%多表现以右心衰竭为主的全心衰竭561人,占75%心率正常者589人,占79%血压超过正常值(收缩压或者舒张压有一项超过正常值)467人,占63%资料显示750人均有心脏收缩期杂音,21人舒张期杂音出院时杂音多减轻或者消失 全部患者均经胸部X光心血管情况见附表: 附表胸部X光心血管情况 代偿期心力衰竭期% 单纯右室增大947823 单纯左室增大846721 左右室均增大15916944 全心均增大148514 肺动脉段圆锥隆突370380100 附表显示,左右心室均可单独或者同时受累,但多数为双室受累 心电图检查750例,ST段缺血性改变418人,占56%肺型P波27人,占4%束支及房室传导阻滞264人,占36% 超声波检查560例,并于高原移居健康者560人的资料做对比,患者肺动脉、右室、左房内径明显扩大(P<0.01),每博量增加显著(P<0.01),左室射血分数降低、左室舒张末内径扩大、室间隔增厚P值均小于0.05。
这可能与回心血量增加,左室扩张而心肌收缩力降低有关 血常规显示WBC数及HB值与高原移居健康人相比变化不明显 3讨论 从对750人资料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慢性高原心脏病右心受累的依据比较可靠,说明低氧可以致肺循环阻力升高而使右心受累,同时左心也有受累 肺循环阻力升高,右心受累只是慢性低氧直接引起心血管损害的一部分,同时慢性低氧血症还造成冠状动脉氧分压降低,导致心肌低氧症低氧可以直接损害心肌及传导系统本次统计多数心率正常,部分心动过缓,部分患者有束支及房室传导阻滞,可能是低氧对传导系统及心肌的损害所致本资料48%的患者劳累后阵发性心前区闷痛,吸氧后迅速缓解,可能是劳累致使耗氧更为增加,加重心肌缺氧所致心肌低氧使心脏能量不足,代谢紊乱,心肌肥大,心室扩大及心力衰竭而累及全心慢性低氧不仅可以直接损害心脏,还可以引起神经内分泌一系列全身性改变而间接损害心脏长期处于低氧环境的高原移居者,其促红细胞生成素、血浆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均值比平原人高,比急性低氧更高[1]本组资料显示高红及高血压超过一半的比例,说明慢性低氧引起的神经内分泌改变是存在的,致使血液粘稠度增高,血容量增加,外周循环阻力升高而累及全心。
由此可以说明慢性高原心脏病是由于低氧直接或者间接引起的一种全心性疾病 参考文献 [1]牟信兵,李素芝等.《高原医学》.高原心脏病,2000,P32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