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园大班科学:鱼儿的家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docx
3页幼儿园大班科学:鱼儿的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鱼儿居住的环境及特点;2.了解鱼儿在生活中的作用;3.学习鱼儿的生活习性和形态;4.掌握观察和记录的方法;2.能力目标:1.观察、探究、提出疑问和解答疑问的能力;2.学习记录、分析和的能力;3.了解互帮互助的精神;4.拓展学生感受和认识的领域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探究、探索和发现之精神,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2.倡导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观念;3.体现人文关怀和尊重生命的意识二、教学内容1.课前导入教师引导学生回想饲养小鱼的经历,了解小鱼在生活中的作用然后教师给同学们展示鱼缸,鼓励他们猜测鱼儿的躲藏地点,尝试在鱼缸旁边留下鱼儿认识的气味2.学习环节(1)观察1.教师向学生展示不同种类的鱼儿及其生存环境2.学生利用放大镜观察鱼鳞、鱼目、鱼鳃、鱼尾、鱼鳍等部位,并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3.学生还需要观察鱼缸水的颜色、透明度等指标2)讨论1.教师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讨论鱼儿居住的环境特点,鱼儿在生活中的作用等话题2.学生就鱼儿的形态、生活习性、食性等话题进行探讨3)实践1.教师引导学生在鱼缸旁边放置食物和环境装饰品,观察鱼儿的反应。
2.学生手工制作鱼儿家的模型,结合自己的观察,设计和搭建鱼儿适宜居住的环境3.课后延伸教师布置学生回家采访饲养小鱼的经历,与家人一起观察记录小鱼的生活,尝试对鱼儿的形态、生活习性、食性等领域进行探究三、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在引入学生知识的过程中,学生通过与事物的亲身接触,进而尝试沉浸式体验和探究2.讨论教学法发挥学生自主探究、提出疑问的能力,通过小组或全班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实践教学法通过学生参与,手作实践的方式,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体验理论知识的实用性四、教学评价1.学生观察记录表学生记录自己观察到的鱼儿特征、生活习性、食物喜好等信息,并根据教师提供的要求进行分析,以检查学生的观察能力2.组间交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记录,形成思维习惯,并能在小组间分享学习成果3.教学反思教师定期回顾和调查课程的学习情况,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同时,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体验和激发潜能的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