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自闭症幼儿社会认知实验及干预绩效研究.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平***
  • 文档编号:15659797
  • 上传时间:2017-11-0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3.45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自闭症幼儿社会认知实验及干预绩效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用实验的方法来探索处于发展早期自闭症幼儿的社会认知特点和干预与训练自闭症幼儿社会认知的有效途径本研究分为实验研究和干预研究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实验研究一、被试三组被试是自闭症幼儿 6 名(全为男孩,实际年龄 49-61 个月,平均年龄 54 个月,平均心理年龄为 23 个月)、弱智儿童 6 名(3 男 3女,实际年龄 51-63 个月,平均年龄 56 个月,平均心理年龄为 23个月)和正常儿童 6 名(3 男 3 女,实际年龄 22-24 个月,平均年龄 23个月,平均心理年龄为 23 个月)二、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A.数据的收集在 8 个实验中,实验者均采用数码摄相机(Canon,Wv5501)将全过程拍录下来B.数据的处理将所拍摄的全部内容输入电脑,用“豪杰解霸 (XP 超强版 )”对实验内容进行秒读,共 57720 秒然后根据编码表进行编码分析C.编码在共同行为实验中,因整个实验时间短,实验又是对变动最快的视线进行分析,所以将每 3 秒定为一个单位在自我与他人的分化认知中,对他人的情绪进行认知时,则每 5 秒定为一个单位:因游戏变化相对缓慢,定为每 10 秒为一个分析单位,D.信度分析●共同注意行为系列实验的平均信度范围为 0.87-0.93●自我—他人关系认知的系列实验的平均信度范围为0.87-0.89●象征游戏的准实验的平均信度系数为 0.90 三、系列实验研究围绕自闭症幼儿的社会认知三个主要方面,即共同注意、自我——他人关系认知和表征能力,将实验分为 3 个系列,由 8 个典型的实验组成。

      系列 1 共同注意行为的系列实验实验 1 唤起应答性视线接触与手指行为的实验实验 2 应答性视线接触与追视行为的实验实验 3 自发性视线接触与手指行为的实验实验 4 自发性视线所及对象的比较研究系列 2 自我一他人关系认知的系列实验实验 5 自我与他人的分化认知实验实验 6 镜像自我认知与录像自我认知的比较实验实验 7 对他人情绪的认知实验系列 3 象征能力的实验实验 8 象征游戏的准实验四、实验结果上述 8 个实验结果揭示了自闭症幼儿社会认知的特点:(l) 在共同注意行为上,自闭症儿童在应答性共同注意行为和自发性共同注意行为上都有共同之处,前者表现为有追视和注视行为,但持续时间很短;手指行为最易唤起自闭症幼儿的追视行为:手指加语言最易保持自闭症幼儿的注视行为: 应答性视线接触与幼儿情绪有关联,后者表现为视物多于视人:注视同伴多于注视成人: 自发性手指的发生率几乎为零2)在自我一他人关系的认知上,自闭症儿童表现为己具有初步的自我与他人的分化认知;对静态即时自我的认知优于对动态延时自我的认知,但两者有关联:自闭症儿童在情感认知上与对照组没有显著的差异:自闭症幼儿可能应用图形代替策略对他人的情感进行认知,自闭症幼儿更容易对婴儿的表情作出判断性反应。

      3)在象征能力上,自闭症幼儿几乎没有象征性游戏行为4)以上三点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即共同注意行为和自我一他人关系的认知之间有内在的关联,共同注意行为与象征能力的前阶段一玩具功能认知之间的关联主要表现在:视觉接触、手指引与辨认行为之间有较高的正相关;视线与积极情绪之间也有很强的正相关视线接触与玩具功能的正确认知有较高的正相关:积极情绪与玩具功能的正确认知之间也有较高的正相关:自我一他人关系认知与象征能力的关联包括:自我认知的“关注行为” 与对玩具功能的认知之间关联:对他人情感认知时的情绪与玩具功能认知之间的关联第二部分:干预部分一、被试仍以实验研究中作为被试的 6 名自闭症幼儿作为干预对象对他们进行早期社会发展的评估和现有发展水平的评估早期社会发展的评估的结果显示:这 6 名自闭症幼儿,无论是从出生到 l 岁的婴儿期,还是在实际年龄 50 个月以上的幼儿期,其社会行为、语言和智力发展等表现出明显的滞后:现有发展水平的评估显示: 被作为干预训练对象份的这 6 名自闭症幼儿是具有明显的社会交往困难、语言与智力发展滞后等特征的典型 Kanner 型自闭症幼儿二、干预研究设计干预研究采用基于单一被试设计(singleSubjectDesign)的研究原理,采用跨被试多基线设计和变异—个案分析的方法.三、观察数据收集与处理 A.观察数据收集观察数据来源于两个渠道:一是家长和教师每天对照个别化干预计划表所作的记录;二是实验者每周一次对在干预现场的观察进行的拍摄性记录。

      B.观察数据的处理采用微观分析法,以每 5 秒为单位对 666co 秒的记录内容进行电脑编码分析四、统计分析采用线形成长模式(Lineargrowthmodel)对 7 个月的干预观察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一结果表明:干预变化基本符合线形成长模式五?【关键词 】:自闭症幼儿社会认知实验与干预【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分类号】:B842【目录】:第一部分理论综述 28-551.1 文献综述 28-411.1.1 自闭症的定义 28-291.1.2 自闭症儿童研究的回顾 29-301.1.3 共同注意行为的研究评述 30-331.1.4 自我-他人关系认知的研究评述 33-391.1.5象征能力的研究评述 39-411.2 本研究的理论假设 41-441.2.1 理论假设的模式 421.2.2 理论模式的假设 42-431.2.3 基于模式的研究构思43-441.3 本研究总体构思 44-551.3.1 自闭症幼儿的选择 44-451.3.2 实验和干预行为的选择 45-471.3.36 名被试的选择 47-521.3.4 主试与实验地点的选择 52-531.3.5 组间设计与单一被试设计的选择 53-55 第二部分实验研究 55-1202.1 总体设计 55-592.1.1 对比组被试的选择55-562.1.2 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562.1.3 编码 56-572.1.4 信度分析 57-582.1.5 数据的统计分析 58-592.2 共同注意行为的系列实验 59-762.2.1 实验 1 唤起应答性视线接触与手指行为的实验 59-652.2.2 实验 2 应答性视线接触与追视行为实验 65-682.2.3 实验 3 自发性视线接触与手指行为实验 68-732.2.4 实验 4 自发性视线所及对象的比较实验 73-762.3 自我- 他人关系认识的系列实验 76-942.3.1 实验 5 自我与他人的分化认知实验 76-812.3.2 实验 6 镜像自我认知与录像自我认知比较实验 81-852.3.3 实验 7 对他人情绪的认知实验 85-942.4 象征能力的实验 94-1032.4.1 实验 8 象征游戏的准实验 94-1032.5 分析与总结 103-1202.5.1 理论假设模式的验证 103-1122.5.2 实验结果的总结与意义 112-120 第三部分干预研究 120-1883.1 综述 120-1263.1.1文献综述 120-1233.1.2 本实验研究启发的思考 123-1263.2 总体设计126-1433.2.1 干预对象的基线概述 126-1313.2.2 干预的研究设计 131-1343.2.3 观测数据的收集 134-1353.2.4 编码 1353.2.5 信度分析 135-1363.2.6 数据分析 136-1433.3 干预过程 143-1573.3.1 思考过程 143-1473.3.2 实施过程 147-1573.4 绩效检验 157-1793.4.1 量的分析 157-1733.4.2 质的分析 173-1793.5 分析与总结 179-1883.5.1 干预效果的归纳 179-1803.5.2 干预效果产生的原因 180-1813.5.3 干预效果的理论意义 181-1843.5.4 绩效的实际意义 184-1863.5.5 绩效获得的途径186-188 第四部分全体讨论 188-2404.1 对实验和干预结果的思考188-1954.1.1 对实验结果的思考 188-1934.1.2 对干预结果的思考 193-1954.2 研究的有益探索 195-1984.2.1 理论上的有益探索 195-1964.2.2方法上的有益探索 196-1974.2.3 临床上的有益探索 197-1984.3 今后的展望 198-2404.3.1 被试的选择 1984.3.2 与家长的联合 1984.3.3 对教师的培训 1984.3.4 长久地追踪研究 198-240 本论文购买请联系页眉网站。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