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一新课标理解性默写期末复习教师版.docx

14页
  • 卖家[上传人]:m****
  • 文档编号:528335871
  • 上传时间:2023-12-3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8.31K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离骚》理解性默写1、屈原在《离骚》中,表明自己出身高贵的句子是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表明自己降生祥瑞的句子是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包含父亲对自己美好期望并给自己取美好名字的句子是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 字余曰灵均2、屈原在《离骚》中,表明自己具有美好内在品质和才能的句子是“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这也强调自己才能修养不同于一般人(体现了诗人对自我价值的发现)3、我们可以从《离骚》中“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这两个句子看出,屈原特别注重提高自己的修养,可以说只要是美好的品格,他都学习比喻自己操行高洁,博采众善)4、屈原在《离骚》中,表明时不我待,要珍惜时间的句子是“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写时间更替很快的句子是“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这些句子都表明了诗人自己非常焦虑,担心时光如流水逝去,却没有机会把美好的品格和超凡的才能献给楚国5、在《离骚》中,写屈原看到时光易逝,担心国君易老、昏聩误国、保守落后(诗人感叹岁月无情,来日无多的比喻)的句子是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6、《离骚》一文中与“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也?7、屈原在《离骚》中表明自己崇仰真理,当仁不让,有强烈的道德觉醒意识(诗人当仁不让,自荐充当楚国政治的引路人)的句子是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8、屈原在《离骚》中,运用互文、比喻、象征等手法,借坚贞芳香的植物表现自己精勤修德,践行忠善长久之道的句子是“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9、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蕙草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10、屈原在《离骚》中深感于人民的痛苦处境,体现其对人民深切同情的句子是“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11、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不畏艰难,一往无前,对理想和真理执着追求的名句: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静女》《无衣》理解性默写1、《静女》描写了一对青年男女约会逗趣的两句: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2、“彤管有炜,说怿女美”两句运用双关语来赞美姑娘 3、《无衣》表现了战士们同仇敌忾、奋起作战的爱国情怀表现“我和你一样仇恨敌人”的句子 修我戈矛,与子同仇,表现“我和你一起行动”的句子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表现“我和你一起上战场”的句子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4、诗中写姑娘故意躲起来,小伙子焦急的句子:爱而不见,搔首踟蹰5、“彤管有炜,说怿女美”两句用双关来赞美姑娘6、“ 非女之为美,美人之贻”是说,并不是茅草本身美,而是因为爱人送的才美,这是爱人及物,移情于物的手法7、诗的第一章是即时的场景:有一位娴雅而又美丽的姑娘,与小伙子约好在城墙角落会面,其诗句是: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8、描写男子赞女子送给的第一个礼物很美的句子是:彤管有炜,说怿女美9、写到女子送给男子的第二个礼物的两个句子:自牧归荑,洵美且异《谏太宗十思疏》理解性默写1.文章一开始,作者运用了排喻的手法,首先举出“求木之长这,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两组比喻,从而引出了中心论点“居安思危,戒奢以俭”2.作者又以三个“不”字的排比句从反面来说明问题,“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望国之至”从而进一步强调了自己的政治意图3.这篇奏章意在劝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4.文中魏征期望达到的理想政治境界是鸣琴垂拱,不言而化5.文中作者肯定人民力量的句子是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6.概括历代君王能创业不能守业的普遍规律的句子是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7、《谏太宗十思疏》中用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说明人们开始做的很好,但很少能坚持到最后的8、《谏太宗十思疏》中用对比的手法来说明竭诚待人和轻视他人会带来不同结果的句子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屈原列传节选》理解性默写1. 在《屈原列传节选》中,作者司马迁对“离骚”一词作出自己的解释的句子是:离骚者,犹离忧也2. 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认为屈原《离骚》的创作背景除了楚怀王听信谗言、不能明辨是非以外,还有“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

      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时朝廷小人当道、正直之人遭到排挤的黑暗现实3.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认为屈原作《离骚》的另外一个原因可能是“怨生”,也就是心中有怨气,而导致屈原有怨气的直接原因是因为屈原“信而见疑,忠而被谤4.在《屈原列传节选》中,作者司马迁连用了“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这两个被动句写出了屈原诚信待人却被猜疑、忠心耿耿却被诽谤的现实,为下文写屈原心生怨气并作《离骚》作铺垫5.一个人在辛苦困倦到极点的时候,往往会仰头长叹:“天啊!”,这种情况在司马迁的《屈原列传节选》中有形象的描述: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6.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为了论证“父母,是人类的根本”这一观点,举了“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这一例子进行了论证7.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对《诗经》里的《国风》和《小雅》进行了评价的句子是:《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悱而不乱8.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分析了屈原《离骚》用来列举事实讽刺当世政治的包括“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这三方面9.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对屈原的《离骚》评价极高,其中认为其文字简练、用辞精到的两句是:其文约,其辞微10.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认为屈原《离骚》文章的内容虽然细小但含义却极弘大,所举的事例虽然浅近但意义却很深远的两句是: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11.我们读屈原的《离骚》,发现屈原在文章中经常用香花芳草作比喻,关于这一点,司马迁在《屈原列传节选》中作出了自己的解释:其志洁,故其称物芳12.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对屈原的为人作出了高度的评价,其中认为他志向远大,即使与日月对照,光辉也毫不逊色的句子是: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13. 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认为屈原的《离骚》对于道德的广大崇高,国家安定与动乱的前因后果,没有不作充分反映的的句子是: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14. 司马迁用比喻高度评价屈原之志“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屈原列传》)15. 说屈原出淤泥而不染“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16. 屈原“穷”“怨”的原由是“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屈原列传》17. 《离骚》的内容是“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离骚》的文风特点是“其文约,其辞微” 《屈原列传》《石钟山记》理解性默写1.苏轼的生活和创作,展示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人生历程和生活情怀的典型特征在《石钟山记》中,苏轼借“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来表示自己在实践中穷究事理、驳斥旧说的决心。

      2.苏轼在《石钟山记》中用反诘句提出全文的中心是:“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这句话是作者经过实地考察后得出的必然结论,也是对李渤的主观臆断、自以为是态度的批评.接下来讲的三方面情况“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都是在说石钟山得名的由来在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的原因.3、《石钟山记》中,苏轼在夜游石钟山时听到的声音像两种乐器的语句是: 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4、《石钟山记》中,苏轼夜游石钟山时看到的阴森恐怖之景: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伶官传序》理解性默写1.《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是“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2.《伶官传序》引用《尚书》中的话“满招损,谦得益”,结合庄宗得失天下的史实,得出结论是“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3.《伶官传序》借庄宗困于伶人而亡国警戒后人的句子是“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登高》杜甫1.杜甫《登高》中写道:“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借风、猿等意象写出秋天的景象 2. 杜甫《登高》中写秋天衰败景象的诗句是: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3. 杜甫《登高》中情景交融、意境开阔,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4 .杜甫《登高》中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5.杜甫在《登高》中说自己多种复杂情感交织,不得不停止喝酒的诗句是: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虞美人》李煜1. 李煜《虞美人》中表明词人怕春花秋月勾起往事而伤怀的句子是: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2.“明月”和“东风”两个意象是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李煜的《虞美人》 中也用了这两个意象的两句是: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3.《虞美人》中词人李煜面对易主,物是人非的现实,勾起无穷幽怨之情的句子是: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4.李煜《虞美人》中“问君能有几多愁 ,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用比喻、夸张的手法,写出了愁绪之重,难以排遣《锦瑟》李商隐1、《锦瑟》表达“聆听锦瑟之繁弦,往事之追思,音繁而绪乱,怅惘以难言”的诗句是:“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2、《锦瑟》中表达“华年往事”如梦般凄迷、如杜鹃啼春般伤感的诗句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感叹“才华被弃如沧海遗珠,追求向往终归飘渺虚幻”的千古名句是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3、《锦》诗中“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抒发“此情”的无尽怅惘,别说现在追忆,就是当时就已经无尽的怅然若失了李清照的《声声慢》1、李清照《声声慢》中有七组十四个叠字,它犹如信手拈来,看似平平淡淡,无一愁字,却写得字字含愁,声声是愁,造成了一种如注如诉的音韵效果,委婉细致地表达了作者在遭受深创巨痛后的愁苦之情这七组十四个叠字是:“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2、李清照的《声声慢》词中说气变化无常,忽暖忽寒,人最难调养身体的句子是:“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3、李清照的《声声慢》中写凄凉晚年的凄苦心境的句子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可见词人满心都是愁,自觉酒力压不住心愁,酒味淡了,真可谓酒入愁肠愁更愁 4、李清照的《声声慢》中的“满地黄花堆积,慌悴损,今有谁堪摘的句子是由景入情,情景交融作者的感情渐渐融入落花中,,只能看着菊花一朵朵、一瓣瓣的枯萎凋落,对花自怜,不由又黯然神伤 5、李清照的《声声慢》中的:“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句子,作者用雨点打在梧桐叶上的情形,写出自己不能自抑的凄苦6、李清照的《声声慢》中的“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词句是说凄苦的哀愁浸满了作者心灵身世之痛,家国之痛,孤独之病等等,作者的愁太多太多了,又如何包括得尽,概括得了《望海潮》《桂枝香》1、《望海潮》(柳永)词中的“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这三句首先点出杭州位置的重要、历史的悠久,揭示出所咏主题2、《望海潮》(柳永)词中的“烟柳画桥”写街巷河桥的美丽;“风帘翠幕”写居民住宅的雅致3、《望海潮》(柳永)词中的“重湖叠巘清嘉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词人选取。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高等学校学生手册.doc 2025年区教育系统招聘编外教师储备人才事业单位考试押题.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轴对称现象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用乘法估算解决问题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1200张纸有多厚教学设计范文.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移、旋转现象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设计范本.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移与旋转教学设计范文.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乘数中间有0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进位)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设计与意图.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我学会了吗教学课件.pptx 2025年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招聘专业技术人员考试笔试试题.docx 2025年深圳市大鹏新区发展和财政局招聘考试笔试试卷.docx 2025年绵阳市梓潼县财政投资评审中心招聘考试试题.docx 2025年来宾市妇幼保健院招聘考试笔试试题.docx 2025年无极县教育系统招聘教师考试笔试试卷.docx 2025年灵山县第三中学调配教师考试笔试试题.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