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保温系统现场取芯检测.ppt

31页
  • 卖家[上传人]:tia****nde
  • 文档编号:66465174
  • 上传时间:2019-01-04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337.82KB
  • / 3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上海市建设工程检测行业协会 保温系统现场构造取芯 检测技术培训,主讲:同济大学 丁峰 2012年5月,保温系统围护结构现场实体取芯检测,保温系统的保温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保温层的厚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而系统的使用寿命又与其保护层厚度(如EPS板的抹面胶浆层厚度,胶粉聚苯颗粒系统的抗裂砂浆层厚度)有着重大的关连按照GB50411-2007《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附录C,可以对保温系统围护结构进行现场实体取芯检测,下面我们就对该标准的附录C进行讨论附录C 外墙节能构造钻芯检验方法,C.0.1本方法适用于检验带有保温层的建筑外墙其节能构造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C.0.2钻芯检验外墙节能构造应在外墙保温施工完工后、节能分部工程验收前进行 C.0.3钻芯检验外墙节能构造的取样部位和数量,应遵守下列规定: 1、取样部位应有监理(建设)与施工双方共同确定,不得在外墙施工前预先确定; 2、取样部位应选取节能构造有代表性的外墙上相对隐蔽的部位,并且兼顾不同朝向和楼层;取样部位必须确保钻芯操作安全,且应方便操作 3、外墙取芯数量为一个单位工程每种节能保温做法至少取3个芯样取样部位宜均匀分布,不宜在同一个房间外墙上取2个或2个以上芯样。

      C.0.4钻芯检验外墙节能构造应在监理(建设)人员见证下实施 C.0.5钻芯检验外墙节能构造可采用空心钻头,从保温层一侧钻取直径70mm的芯样钻取芯样深度为钻透保温层达到结构层或基层表面,必要时可钻透墙体 当外墙的保温层坚硬不易钻透时,也可采用局部剔除坚硬的面层后钻芯取样但取芯样后应恢复原有外墙的表面装饰层 C.0.6钻芯取样时应尽量避免冷却水流入墙体内及污染墙面从空心钻头中取出芯样时应谨慎操作,以保持芯样完整当芯样严重破损难以准确判断节能构造或保温层厚度时,应重新取样检验(当遇到EPS板的胶粘剂处或胶粉聚苯颗粒系统,芯样肯定断裂) C.0.7对钻取的芯样,应按照下列规定进行检查: 1、对照设计图纸观察、判断保温材料种类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必要时也可采用其他方法加以判断; 2、用分度值为1mm的钢尺,在垂直于芯样表面(外墙面)的方向上量取保温层厚度,精确到1mm; 3、观察或剖开检查保温层构造做法是否符合设计和施工方案要求C.0.8在垂直于芯样表面(外墙面)的方向上实测芯样保温层厚度,当实测芯样厚度的平均值达到设计厚度的95%及以上且最小值不低于设计厚度的90%时,应评定保温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否则,应评定保温层厚度不符合设计要求。

      C.0.9实施钻芯检验外墙节能构造的机构应出具检验报告检验报告的格式可参照表C.0.9样式检验报告至少应包括下列内容: 1、抽样方法、抽样数量与抽样部位; 2、芯样状态的描述; 3、实测保温层厚度,设计要求厚度; 4、按照本规范14.1.2条的检验目的(验证墙体保温材料的种类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验证保温层厚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检查保温层构造做法是否符合设计和施工方案要求)给出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的结论;,5、附有带标尺的芯样照片并在照片上注明每个芯样的取样部位; 6、监理(建设)单位取样见证人的见证意见; 7、参加现场检验的人员及现场检验时间; 8、检测发现的其他情况和相关信息 C.0.10当取样检验结果不符合设计要求时,应委托具有检测资质的见证检测机构增加一倍数量再次取样检验仍不符合设计要求时应判定围护结构节能构造不符合设计要求此时应根据检验结果委托原设计单位或其他有资质的单位重新验算房屋的热工性能,提出技术处理方案 C.0.11外墙取样部位的修补,可采用聚苯板或其他保温材料制成的圆柱形塞填充并用建筑密封胶密封修补后宜在取样部位挂贴注有“外墙节能构造检验点”的标志牌以下为附加内容 不需要的朋友下载后可以编辑删除,谢谢,以下为附加内容,让更多的农民成为新型职业农民,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刘天金 2013˙05˙07 陕西,,农业部部长韩长赋: 这是一项基础性工程、创新性工作,要大抓特抓、坚持不懈。

      ——让更多的农民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目标) ——生产更多更好更安全的农产品供给社会(方向),,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二、什么是新型职业农民 三、如何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一)深刻背景 ◆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人走村空”问题愈演愈烈 2012年我国农民工数量达到2.6亿,每年新增900-1000万 四川抽样调查: 26% 举家外出农户 20% 留守农户 转移比例平均60%,高的70-80%,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一)深刻背景 ◆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老人农业”“妇女农业”“小学农业”问题日益凸显 陕西抽样调查: 72% “80后”“90后”青壮年劳动力(农民工) 55岁 务农农民平均年龄 63% 妇女 83% 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四川抽样调查: 务农农民50岁以上54%,60岁以上30%,70岁以上13%; 妇女60%; 初中及以下90%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一)深刻背景 ◆农村新生劳动力离农意愿强烈,农业后继乏人问题步步紧逼 新生代农民工 76% 不愿再回乡务农 85% 从未种过地 (国家统计局2010年10省调查:90%的新生代农民工没有从事过一天的农业生产活动),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二)紧迫课题 ——“谁来种地”“地如何种”?,,◎党的十八大: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国务院常务会议:要采取有效措施,使一部分年轻人愿意在农村留下来搞农业,培养和稳定现代农业生产队伍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要稳定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充分保护和调动农民生产经营积极性,使务农种粮有效益、不吃亏、得实惠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动,农户兼业化、村庄空心化、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农民利益诉求多元,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势在必行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要采取有效措施,稳定农业生产经营队伍,积极培育新型农民 ——聚焦“谁来种地”“地如何种”,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二)紧迫课题 ◆“谁来种地”“地如何种”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农村劳动力结构性不足:“不是没人种地,而是这地由什么人来种” ——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不是种不过来,而是怎么种得更好”,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三)历史使命 ◆回答好“谁来种地”“地如何种”的问题,历史性地落在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上 ——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农业科技,着力解决农业生产力发展问题,明确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突出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着力完善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农业生产关系,进一步强调加强农业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

      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 (现代)家庭经营+合作组织+社会化服务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新型职业农民 →新型生产经营主体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现代农业,,新型职业农民是伴随农村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完善产生的新型生产经营主体,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基本细胞,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支撑,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基本力量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四)重大意义 ◆不失时机地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一是有利于促进农民从身份向职业的转变,在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中加快剥离“农民”的身份属性,使培育起来的新型职业农民逐步走上具有相应社会保障和社会地位的职业化路子,解决有人愿意在农村留下来搞农业的问题;,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四)重大意义 ◆不失时机地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二是有利于促进农民从传统农业生产向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的转变,在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中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使培育起来的新型职业农民逐步走上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经营的现代化路子,解决务农种粮有效益、不吃亏、得实惠的问题;,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四)重大意义 ◆不失时机地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三是有利于促进农民从传统小农生产向社会化大生产的转变,在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中加快培育新型生产经营主体,使培育起来的新型职业农民逐步走上“家庭经营+合作组织+社会化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组织化路子,解决保供增收长效机制的问题。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过程,就是激活农民自身活力和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的过程,就是培养高素质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者的过程,就是培育“三农”事业发展未来的过程农业部部长韩长赋 ——应对农业后继乏人问题的挑战,必须在稳定提高农业比较效益的基础上,大力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让更多的农民成为新型职业农民◆世界性课题 比如在英国,农场主平均年龄达到59岁 ——欧盟一直关注农民老龄化和培养青年农民问题,在CAP新一轮改革议案中提出,将2%的直接支付专门用于支持40岁以下的青年农民从事农业◆世界性课题 法国经验—— 统筹农村劳动力转留 加强农业后继者培养 重视农业劳动力教育培训,,□切实把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放在三农工作突出位置予以推动落实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是伴随现代化进程的必然趋势目前我国农业劳动力供求结构已进入总量过剩与结构性、区域性短缺并存新阶段,关键农时缺人手、现代农业缺人才、新农村建设缺人力问题日显普遍,“谁来种地”“地如何种”事关13亿人的饭碗各级农业部门要把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作为一项重要职责和基本任务,积极争取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支持,将其放在三农工作的突出位置,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需求导向、综合配套”的原则,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以推动落实,培养和稳定现代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壮大新型生产经营主体。

      二、什么是新型职业农民,(一)基本表述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必然要求传统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转变从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农业生产经营现状及发展趋势看,新型职业农民是指以农业为职业、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的现代农业从业者二、什么是新型职业农民,(二)主要类型 ◎生产经营型: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 ◎专业技能型:农业工人、农业雇员等 ◎社会服务型:农村信息员、农产品经纪人、跨区作业农机手、统防统治植保员、村级动物防疫员等农业社会化服务人员,。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