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南京港战略分析.ppt

44页
  • 卖家[上传人]:m****
  • 文档编号:577341476
  • 上传时间:2024-08-21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421KB
  • / 4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二零一零年六月二零一零年六月 战略分析报告战略分析报告1 一、 企业简介n      南京港股份有限公司是以南京港务管理局作为主发起人联合南京长江油运公司、中国外运江苏公司、中石化九江石化总厂、中石化武汉石化厂、南京外轮代理公司共同发起设立的现代港口企业是我国内河最大的石油、液体化工产品中转储存的港口运输企业      南京港股份有限公司处于南京长江二桥下游段黄金水域,岸线长5000多米,固定资产2亿元,总占地面积47万平方米,员工922人江中过驳锚位2座,码头16座(万吨级以上6座,最大靠泊能力8万吨)港区拥有种类齐全的储罐群,最大原油储罐5万立方米,总容积达37.59万立方米港区水、电、汽、通讯、消防、环保等生产辅助设施齐全,口岸联检方便快捷,外籍船舶可以直接靠泊公司码头装卸作业公司主要从事管道原油和内外贸海轮进江原油、液体化工产品的储存、中转现已发展成为集管道原油、成品油、乙二醇、环已醇、环已烷、环已酮、对二甲苯、苯乙烯、萘、硫酸、磷酸、液碱、沥青、糖蜜等多种石油、化工中转储存的综合港区,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理想的石油及液体化工原料集疏换装基地。

          2 二、港口概述港口港口水域水域陆域陆域供货物装卸、堆存、供货物装卸、堆存、转运和旅客集散之用的转运和旅客集散之用的陆地面积陆地面积 包括进港航道、包括进港航道、锚泊地和港池锚泊地和港池 第一代港口第一代港口第二代港口第二代港口第四代港口第四代港口第三代港口第三代港口货物转移货物转移+运输装卸工运输装卸工商业商业服务服务+信息服务信息服务货物的配送货物的配送+港航之间联盟港航之间联盟与港际之间合与港际之间合作联盟的信息作联盟的信息化、柔性化化、柔性化  港口港口港口企业港口企业港务局或交通部门港务局或交通部门建设,所属,管理建设,所属,管理租用,租用, 建设建设投资,控股,约束投资,控股,约束3 三、战略分析思路企企业业竞竞争争优优劣劣势势宏观环境宏观环境行行业业发发展展前前景景行行业业竞竞争争强强度度企企业业资资源源与与能能力力行业竞争结构行业竞争结构企企业业竞竞争争地地位位行行业业盈盈利利能能力力企企业业盈盈利利潜潜力力原油行业发展情况原油行业发展情况公司经营业绩公司经营业绩财务分析财务分析人力资源分析人力资源分析竞争分析竞争分析SWOT分析分析公司战略公司战略4 宏观环境之国际环境n经济全球化与产业转移         资金、技术、信息、资源、产品全球范围内流动,国际制造中心向亚太地区转移。

      n国际经济          经济将逐步回暖 ,2010年世界经济将实现低速增长,预计增速在3%~3.5%之间 新兴市场经济体,尤其中国与印度,保持强劲增长势头 n国际贸易          据IMF预计,全球贸易量由2009年的-11.9%增长2.5%贸易状况得到相对改善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威胁仍在增大,外贸增长面临压力 5 宏观环境之国内经济环境n国民经济            全年国民经济将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态势,增长速度有望快于2009年,并持续缓慢回升 n对外贸易           2010年中国外贸发展面临的环境总体向好预计到2020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将达到5.3万亿美元 ,出口额将领先世界各国,达到2.4万亿美元,占世界货物出口总额的10.1%;而进口额则位居世界第二,达到1.9万亿美元,占世界货物进口总额的8.2%n产业转移与西部大开发         西部大开发继续推进,产业重心向中西部转移6 宏观环境之政治法律环境n产业政策1.出口退税政策出口退税政策          短期抑制港口外贸额,长期对港口业无影响2.两税合一两税合一 不会对港口业产生大的影响。

      n行业政策港口法港口危险货物管理规定 港口经营管理规定 港口设施保安规则      港口收费规则 港口引航体制改革 港口市场化,经营规范化港口市场化,经营规范化7 宏观环境之技术       我国在物品流动过程中的硬、软件技术都有了较快的提高,发展和完善.           港口的装卸技术、包装技术, RFID技术, 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DI) 以及与物流各个环节都密切相关的信息技术日益成熟.         8 宏观环境之社会文化n低碳经济与绿色港口            港口是世界上主要的耗能单位和污染源头低碳经济与绿色港口的倡导与兴起已经成为港口发展的压力n高等教育       物流人才严重匮乏,目前,对高级物流管理人员或物流战略、物流设计管理人员的需求将达30万人以上,国内高等教育远远不能供应          2005年中、美从事物流业人才专业、学历比较如下:9 宏观环境下行业前景 港口行业行业政策法规宏观环境下的港口行业前景分析四力模型图宏观环境下的港口行业前景分析四力模型图市场拉动力强资金资源技术人才压力较弱 宏观环境推动力一般宏观支持力较强发展前景好发展前景好 港口行业行业政策法规宏观环境下的港口行业前景分析四力模型图宏观环境下的港口行业前景分析四力模型图市场拉动力强资金资源技术人才压力较弱 宏观环境推动力一般宏观支持力较强发展前景好发展前景好 港口行业行业政策法规宏观环境下的港口行业前景分析四力模型图宏观环境下的港口行业前景分析四力模型图市场拉动力强市场拉动力强资金资源技术人才压力较弱 宏观环境推动力一般宏观支持力较强发展前景好发展前景好 港口行业港口行业政政策策法法规规宏宏观观环环境境下下的的港港口口行行业业前前景景分分析析四四力模型图力模型图市场拉动力强市场拉动力强资资金金资源技技术术人人才才压力较弱压力较弱 宏宏 观观 环环 境境推推 动动 力力 一一般般宏观支持力较强宏观支持力较强发展前景好发展前景好10 n 宏观环境推动力宏观环境推动力                       港口业资金来源主要是国家和地方政府,但随着港口的市场化经营,资金来源渠道逐渐多样化;港口最重要的资源是水系的航运条件,这一点表现良好;据宏观分析,港口技术环境同样良好;我国港口物流人才缺乏。

                      综合宏观环境推动力一般n宏观环境拉动力宏观环境拉动力                  经济全球化推进,世界经济回暖与中国经济与外贸强势增长,我国港口市场需求空间无限,宏观环境对我国港口业拉动力较强n宏观环境压力宏观环境压力                 港口行业来自社会的主要压力是自然环境和气候恶化,对港口低碳、“绿色”的要求,但这几乎是全球的共同压力,对港口行业没有特殊性,故宏观压力较弱n宏观环境支持力宏观环境支持力               港口属于国家战略组成重要部分,国家政策大力支持,而法规的限制只是出于对港口业规范、健康发展的考虑,综合宏观支持力为有利11 行业总体运营情况      自2001年,中国加入WTO来,我国港口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从2000到2008年我国港口吞吐量从22亿吨激增至71吨,平均增长率达15.8%,最高2004年达27%,最低2001年8.8%,甚至2008受金融危机影响,增长率仍然达到13%       危机后预计港口吞吐量将保持10%以上的增长速度持续到2020年12 行业结构和竞争强度分析供供方方议议价价能能力力较较强强买买方方议议价价能能力力较较弱弱潜潜在在进进入入者者的的威威胁胁较小较小 替替代代威威胁较大胁较大供供方方结结构构市市场场结结构构 行业壁垒与行业前景行业壁垒与行业前景 替代品竞争力替代品竞争力同一同一 行业行业企业间企业间 竞争竞争 较弱较弱行行 业业 现现 有有企业结构企业结构13 供方议价能力较强供方议价能力较强           港口行业的供方主要包括港口机械制造商、劳动力供应方等,由于港口机械在港口生产运营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在这里我们重点分析港口机械制造商的议价能力。

                 我国主要港口机械制造企业有二十余家,其中较具规模的有上海振华港机公司、大连重工-起重集团有限公司、南京港机厂、青岛港口机械厂,占有大部分市场份额,上海振华港口机械(集团)公司更是集装箱机械生产的龙头,市场占有率达70%            港口机械在港口生产运营中作用至关重要,较大程度上决定着港口生产效率与服务质量,而且港口机械的折旧是港口运营主要成本            港口机械供应商具有较强的议价能力14 买方议价能力较弱n港口业的买方主要是船运企业、物流企业或部门n我国船运业存在着“小,少,弱,散,乱”现状即经营规模小、资产规模小,服务功能少、专业人才少,竞争力弱、融资能力弱我国加入WTO 之后,在货运代理方面的承诺是第一年内允许外方控股,不晚于第四年允许外方独资允许外商设立合营企业从事货物装卸,集装箱场站,船舶代理等航运辅助服务,合营企业享受国民待遇于是具有先进技术,网络资源和管理经验的外资货代大量进入中国,参与竞争n船运业的主要成本为燃料与折旧,分别约占总成本30%和20%,而港口费用约占8%,所以船运企业对于港口服务质量带来的燃料与折旧成本的减少的期望大于港口费用的减少。

      n所以船运业对于港口的议价能力较弱15 替代威胁较大n       多种运输方式间的竞争始终没有停止过,考虑到空、公、铁、水运输费用递减,水运具备了明显的竞争优势,虽然港口行业在远洋运输中具有垄断性的优势,替代威胁较小但国家不断提出“大交通”概念,逐步实施公、铁、水、航联合发展,构筑一体化节约型交通体系,所有短途运输中受其它运输方式的竞争威胁依然不可轻视n       作为统一运输网中干线运输的特殊组成部分,管道运输是用管道作为运输工具的一种长距离输送液体和气体物资的运输方式,是一种专门由生产地向市场输送石油、煤和化学产品的运输方式管道运输石油产品比水运费用高,但仍然比铁路运输便宜管道运输不仅运输量大、连续、迅速、经济、安全、可靠、平稳以及投资少、占地少、费用低,并可实现自动控制除广泛用于石油、天然气的长距离运输外,还可运输矿石、煤炭、建材、化学品和粮食等管道运输可省去水运或陆运的中转坏节,缩短运输周期,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当前管道运输的发展趋势是:管道的口径不断增大,运输能力大幅度提高;管道的运距迅速增加;运输物资由石油、天然气、化工产品等流体逐渐扩展到煤炭、矿石等非流体中国目前已建成大庆至秦皇岛、胜利油田至南京等多条原油管道运输线。

      2006年末,全国输油(气)管道里程为48226公里,其中输油管24136公里,输气管24090公里2006年底,管道输油(气)能力为66948万吨/年,其中输油能力57530万吨/年,输气能力9418千万立方米/年所以,其替代威胁较大是石油化工运输对港口的最大的竞争者16 潜在进入威胁较小n       从港口的特性来看,由于初始投资较大,尤其是远洋集装箱运输,因此有较高的进入壁垒,也正是因为巨大的初始投资,如果企业在情况恶化时,想退出该行业也要付出很高的成本,这就是说港口的退出壁垒也比较高一城一港”制和港口的自然垄断能力也构筑了港口的进入壁垒n       但随着港口“地主港”模式,即政府出资建港企业承包交租并负责码头的后续建设的港口发展模式,的兴起,港口企业的潜在进入威胁有所增大17 现有企业间竞争较弱n国际层面的竞争n国内港口集群间的竞争n港口集群内部的竞争n港口内部各港口经营人之间的竞争            综合来讲,港口内部各企业主营业务各不相同,竞争只限于资源的抢占;周边中小港口与枢纽港之间竞争大于合作,竞争一般限于两个或三个处于集群中功能相似的少数港口的寡头竞争;周边中小港口大多数属于对港口集群的喂给和补充;港口集群由于功能完善,实力雄厚,之间的竞争相对较为激烈;国际层面由于失去了国家的调控,竞争地位相当,竞争最为激烈。

       18 原油港口业分析原油港口业分析n我国原油需求情况我国原油需求情况n我国原油港口业现状我国原油港口业现状n原油港口最大威胁油管道发展情况原油港口最大威胁油管道发展情况 19 我国原油需求情况n原油需求量大            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2007年石油消费达3.64亿吨,需求的增长速度世界第一 ,预计到2020年需求量达6.4亿吨n进口依存度高            2009年进口石油依存度突破50%预计2020年,超过57% 20 原油港口业现状1.原油港口吞吐量增长迅速2.原油港口接卸能力基本满足市场需求单位单位(亿吨)(亿吨)21 原油港口替代威胁n油管道发展迅速n管道运输运输量大、连续、迅速、经济、安全、可靠、平稳以及投资少、占地少、费用低,并可实现自动控制         随着中哈原油管道的建成,我国实现了管道进口油气零的突破2009年年底中亚天然气管道建成投产,“十二五”期间还将建成中俄、中缅等战略油气管道,届时,我国西北、东北和西南三大陆上进口通道基本形成,将与海上运输通道一起,构筑我国油气进口的“四大通道”,形成我国油气进口的多元化格局截至2008年末,全国输油(气)管道总里程已达6.4万千米,其中原油管道1.9万千米,成品油管道1.3万千米,天然气管道3.2万千米,已初步形成了跨区域的油气管网供应格局。

      随着管道里程的增加,管道运输在我国综合运输体系中正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目前,陆上原油运输已基本实现管道化陆上原油运输已基本实现管道化22 公司资源与能力一n硬件条件硬件条件n1)基础设施与通过能力过关)基础设施与通过能力过关           公司总占地面积47万平方米,拥有深水岸线5000多米,现有码头16座(万吨级以上6座,最大靠泊能力5万吨),江中过驳锚地7座锚位,锚地拥有六座万吨级油轮泊位,具有接卸六万吨以下各类油轮中转过驳能力港务设施齐全配套,设备先进可同时进行五艘万吨级油轮中转作业           港区年通过能力达4200万吨目前通过能力处于过剩状态n仓储堆场能力不足仓储堆场能力不足             港区拥有种类各类储罐48个,最大原油储罐5万立方米,总容积37.5万立方米但与长江下游液体化工原料储运公司相比,南京港在储存能力上处于劣势,限制了公司港口装卸能力的进一步发展n配套设施完善配套设施完善           公司所属港区内水、电、气、通讯、消防、环保等生产辅助设施齐全,口岸联检方便快捷,外籍船舶可以直接靠泊公司码头和锚地进行装卸作业23 公司资源与能力二n 地理自然条件优越地理自然条件优越1)地理区位优势)地理区位优势            南京港位于我国沿长江、东部沿海“T”型经济发展战略带结合部。

      同时港口所在南京市的南京市是江苏省省会,是中国重要的经济、文化、科教中心,又是长江三角洲的西部中心和宁镇苏皖赣十八地市经济区域中心            南京水域宽阔,深水岸线长,长江下游航道通畅,同时由于受南京长江大桥净身高的影响,南京成为万吨巨轮进江的最远点2)自然条件良好)自然条件良好n技术水平较高技术水平较高 作为现代物流关键技术,公司智能化水平和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处于同行业的较高水平24 公司资源与能力三n经济腹地优势经济腹地优势1)腹地广阔)腹地广阔 南京港直接经济腹地为南京市,间接经济腹地为长江上、下游各地,辐射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广东、福建、辽宁、山西、山东等省市原油来自胜利、任丘、中原三大油田,经鲁宁管道由港口中转至中下游各炼油厂和浙、粤各省,并有海进江的国外进口原油,海洋原油和大庆原油在港中转.  液体体化工产品、成品油业务的主要经济腹地在长江中上游江苏、安徽、湖南、湖北等地.2)腹地经济发展良好)腹地经济发展良好                长江沿线的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重庆等省市,为我国重要的经济省市,其主要特征是:(1)矿藏资源相对丰富;(2)经济发展速度较快;(3)沿江产业带的构架已基本形成;(4)以荆门、长岭、武汉、九江、安庆、金陵等为骨干的炼油厂和安庆、岳阳、湖北、重庆为骨干的化肥厂形成了长江石化工业走廊;(5)对外贸易较为活跃。

                  江苏省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            制造业“十大强市”南京列第一.2009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170亿元,增长11.5%.市内有较具规模的化学工业园区.               25 公司资源与能力四n 集输运条件优越集输运条件优越 津浦、沪宁、宁铜等铁路线在此交汇            正在建设中的新生圩外贸港区疏港铁路专用线,经华东最大的铁路编组站-尧化门编组站与全国铁路网相沟通            疏港公路与沪宁、宁扬等省内外高等级公路网连成一体            南京空港国内航线通往国内各主要城市,国际航线可直通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水运可直通武汉、重庆等长江中上游流域的经济腹地,下游距长江入海口437公里,可与世界各港直接通航            胜利、任丘、中原三大油田的原油经鲁宁输油管道在港口中转 n客户资源优势客户资源优势       长期以来,南京港一直为中国内河第一大港,货运吞吐量位于全国港口前10 名,拥有相对于其他长江沿线港口更多的航线和班轮挂靠,可以向客户提供更为方便快捷的服务;同时多年的经营积累,形成了良好的商誉,也使得南京港拥有更多、更为广泛的忠实客户群体。

      26 公司资源与能力五管管理理财财务务资资源源人人力力资资源源技技术术硬硬件件 服服 务务市场营销市场营销 市市 场场集集疏疏运运需需要要经济腹地优越经济腹地优越港口范围与规模港口范围与规模优优良良的的地地理理自自然然交通条件交通条件价值形成市场形成品牌与货币南京港股份有限公司资源与能力构成图南京港股份有限公司资源与能力构成图企企业业文文化化27 公司经营状况       从2005年到2008年公司经营收入持续下降,到2009年才有所回升,主要原因是甬沪宁沿江管线的投入使用,再者,受2008年金融危机冲击,使2008年本来可能回升的营业收入继续下降      经营成本不断攀升,利润空间不断下降28 各业务经营状况原油业务原油业务液液体体化化工工业业务务成品油业务成品油业务29 基本财务状况       总体来看,在我国港口行业的快速发展的环境之下,南京港股份有限公司也取得了较为快速的发展虽然2005年以来,公司的经营状况并不理想,然而由于港口对城市经济发展的特殊作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通过南京港务管理局不断加大对公司的投资依赖于政府的强大后盾,公司总资产从2004年的3.2亿元增至2009年的7.2亿元。

      同时, 2006年以来公司负债不断增长,正是公司财务杠杆的运用与市场化运作的体现30 偿还能力 短短期期偿偿债债能能力力较较弱弱,,但但处处于于行行业业中中等等水水平平,,长长期期偿偿债债能能力力较较强强,,经经营有一定风险营有一定风险31 运营能力流流动动资资产产管管理理特特别别是是应应收收账账款款的的管管理理效效率率较较高高,,固固定定资资产产的的使使用用效效率率不不断下降,但仍处于同行业的中等水平断下降,但仍处于同行业的中等水平32 盈利能力 盈盈利利能能力力不不断断下下降降,,处处于于行行业业较较低低水水平平,,未未来来三三年年有有望望恢恢复复到到行行业中等水平业中等水平33 发展能力现状堪忧,前景较好现状堪忧,前景较好34 竞争分析一n投资发展领域的竞争环渤海港口群环渤海港口群上游港口群上游港口群珠三角港口群珠三角港口群西南港口群西南港口群东南港口群东南港口群长江流域港口群长江流域港口群第二层次第二层次港口群港口群长三角洲长三角洲港口群港口群南京港南京港其他港口其他港口南京港股份有限公司南京港股份有限公司港内其他公司港内其他公司35 竞争分析二n市场领域的竞争             原油业务尚未发现来自其他港口明显的竞争压力。

                   但是成品油、液体化工产品的业务处于具有一定竞争程度的市场环境中周边地区主要有芜湖、扬州、镇江、江阴、泰州、苏州和南通等港口             太仓港区石油化工储运初具规模,港区现己引进各类项目80多个,总投资额超过35亿美元,己形成全国最大的高级润滑油生产和仓储基地、江苏最大的PVC生产基地以及31.3万立方米的石油化工品仓储中转基地常熟港区主要经营乙二醇、甲苯等20多个品种的化工品,有20多个储罐,其中以乙二醇为主此外化工部定点建立了以氟化工生产为主的常熟国际化学工业园,总投资达2.36亿美元             南通正在建造的洋口港也是不容忽视的36 竞争分析三n竞争对手分析1.太仓港2.上海港3.南通港(略)37 SWOT分析优势优势•信息化技术与自动化技术处于同行业领先水平•经济腹地优势•集疏运条件优越•通过能力富余•优越的地理环境劣势劣势•业务结构单一,对主要客户依赖严重•储存能力不足•人力资源水平较低•营销水平较低•航道浅•服务层次较低机会机会• 长江三角洲港口需求量增长潜力大• 石化港口需求增长潜力大• 国家对长三角地区投资力度加大策倾斜• 港口政企分离,企业发挥空间变大威胁威胁•原油业务替代威胁大•港口竞争加剧•船舶大型化•绿色港口与低碳经济•港口运营规范化SWTO分析图分析图38 公司总体战略n公司总体战略态势           我国港口行业发展态势迅猛,发展前景好,行业竞争强度较弱,行业利润空间较大,盈利能力较强。

      南京港股份有限公司为我国内河最大的原油港口企业,长江三角洲港口群中极具实力的石化港口企业,企业盈利潜力较高基于风险偏好的假设,企业选择进攻型战略态势n公司发展战略公司发展战略           由于公司三大业务发展空间较大,企业综合能力较为薄弱,企业选择集中化经营,原油、成品油、液体化工三大业务齐头并进39 投资发展领域竞争战略1)定位)定位            建成长江三角洲第二大石化物流中心,配合宁波—舟山港,承接石化海进江、江进海中转任务,与部分国际石化辅助运输任务并逐步向第三代港口升级 2)联盟)联盟          与长江流域第二层次港口群形成战略联盟,网络长江中上游石化港口3)投资)投资 主动开放,吸收外资同时投资长江流域第二层次主要港口如宜昌港、武汉港的石化港区 4)港口建设优先)港口建设优先           做好软硬件设施的准备,尤其是储存能力改善与管理水平的提升,人力资源的建设至关重要迎接经济危机后的港口快速发展期,奠定第二大石化物流中心地位40 战略布局长长江江三三角角洲洲石石化化港港口口三三巨巨头头::南南京京港港,,上上港港,,宁宁波波 —舟舟 山山港港间间 接接 经经济腹地济腹地直直 接接 经经 济济腹腹 地地41 市场领域竞争战略1)服务质量至上,提高服务附加价值)服务质量至上,提高服务附加价值            由于船运公司的最大成本为燃料费用,约占总成本30%,而港口的服务质量能有效提高船舶的靠岸等待时间,提高船舶运输效率,降低运输费用。

      燃料成本的降低大于用过降价给船运公司带来的成本降低,同时有助于提高船运公司的服务水平,提升船运公司的竞争力            在传统的装卸与储存服务的基础上,增加短途陆运业务、信息服务业务、与简单加工处理业务,提高服务附加价值,提高自身竞争力,扩大盈利空间2)市场重心转移)市场重心转移 避开长江中下游激烈竞争,在巩固原有市场的前提下,市场开发重心转移至市场潜力巨大、竞争程度较低的长江中上游地区3)稳定现有核心客户业务,发掘新客户)稳定现有核心客户业务,发掘新客户            对于核心客户,要继续加大合作力度,使其成为稳定的收入来源同时还要发展新业务,抓住我国石化市场开放的有利时机,积极寻求为国家大型石化集团以外的其他石化企业提供仓储中转服务,继而拓宽发展思路,拓展其他港口及其衍生业务,增强公司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42 公司战略体系43 44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