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探索质量守恒定律.docx

28页
  • 卖家[上传人]:gg****m
  • 文档编号:230267157
  • 上传时间:2021-12-2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60.12KB
  • / 2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探索质量守恒定律【垂点难点易错点点点精通】-、质量守恒定律1. 定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2. 化学反应前后的六个“不变”: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元素种类不变、元 素质量不变、物质总质量不变3. 化学反应前后的两个“一定变”:物质种类一定变、分子种类一定变4. 化学反应前后的两个“可能变”:元素化合价可能变、分子数目可能变注意: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一切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② 只有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才能计入质量守恒的计算等式中,没有参加反应的剩余物质的质量不能 计入③ 质量守恒的等式两边都是质量总和,所以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和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要算齐全④ 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质量的计算,不适用于体积的计算二、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1. 解释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变化[曾加一一有空气中的氧气参加了反应反应后生成物质量Y减少——生成物中有气体放出我有变化 反应前后没有气体参加或者逸出2. 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组成元素如,已知酒精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根据这一事实,推断出酒精中肯定含有什么元素?可 能含有什么元素?则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得到如下推断:酒精Hb—COz+IW,由生成物中的元素种类可知:酒精中一定含有的元素:C、H;可能含有的元素:Oo 说明:若要确定是否含有氧元素,则需要定量才可计算。

      3. 求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如,在A+2B=C+D的反应中,5克A跟一定量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克C和10克D,则B的质量 可直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参加反应物质质量总和=反应生成物质质量总和,求得m(B)=3g+10g—5g=8go4. 确定某物化学式如,要求某反应2X +502=4C02 + 2H20中X的化学式,则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一一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列出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原子反应前个数C0H0010反应后个数差值4444100表格中所差的C、H原子即在X中,由于X前面化学计量数为2,所以每个X中有2个碳原子和2个 氢原子,即X化学式为仙25. 根据质量守恒,作简单计算如,加热a克氯酸钾和b克二氧化猛的混合物,完全反应后得剩余固体c克,要求生成的氧气的质量, 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即可求出:反应前物质总质量=(a+b)克 反应后物质总质量=c克+氧气质量 故,氧气质量=(a+b-c)克 例题通过分析、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B.C.D.注意:尽管二氧化猛是本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不算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但二氧化镭 反应后仍存在于剩余固体中,所以c克中已包含了 b克的二氧化镭质量。

      本题按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 不变计算较为简单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加入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圉【真題难题名校題题題经典】物质甲乙丙T反应前质量/g35207反应后质量/g1058待测测得反应后丁物质的质量为12g乙物质一定是催化剂反应中甲、丙、丁的质量比为7 : 12 : 5该反应是分解反应解析:根据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判断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甲反应前是3g,反应后为10g,质量增加 了 7g,是生成物,丙反应前是20g,反应后为8g,质量减少了 12g,是反应物,而乙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 变,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判断丁为生成物,且生成的质量为12g-7g=5g,故丁的待测值为7g+5g=12g, 故反应可表示为:丙=甲+丁;A. 测得反应后丁物质的质量为12g,正确;B. 乙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而是否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并不知道,故只能说乙物质可能是催化剂, 不是一定,乙还可能是不参加反应的杂质,错误;C. 反应中甲、丙、丁的质量比为7 : 12 : 5,正确;D. 该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是分解反应,正确,故选B答案:B点拨:质量守恒的表格题中一般给出的数据是反应前质量和反应后质量。

      但能代入质量守恒定律等式 计算的是参加反应的质量,所以所给数据均不能代入质量守恒等式计算,应先计算反应前后质量差△!!), 才是参加反应的质量因此为了解题准确快速,可做如下图的笔记,反应后质量增加的记为正值,为生成 物,反应后质量减少的记为负值,为反应物,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记为0,可能为催化剂,也可能为不参 加反应的杂质各物质的△!!!之和为0遇到这类题目首先要想到“见表格求差值” o易错点:微观示意图相关的化学反应计算失分点:根据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或分子个数比 错因:不配平化学反应方程式直接计算夺分法:先根据微观示意图写出正确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再进行反应相关的计算 例题下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涉及的物质均为氧化物C.生成单质与化合物的质量比为7: 22B.反应物和生成物均含有毒气体D.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 : 1反应后反应前•表示碳原子(3)表示氮原子 o表示氧原子解析:根据题中的图示及微观结构示意图可知A图中涉及的物质均为氧化物是错误的叙述,因为反应 后产生的氮气属于单质;B.反应物和生成物均含有毒气体是错误的叙述,生成物中并没有有毒气体;C.根 据原子种类和数目守恒,写出方程式:2C0+2N0=N2+2C02,可知生成物为单质N2和化合物CO2,其质量比为:(14X2) : (12+160) X2=28:88=7:22是正确的叙述;D.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 : 1,是错误的叙述,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 : 2,故选C。

      答案:C点拨:口诀:见小球写化学式,见反应配平方程式(根据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然后再计算反应前反应后•表示碳原子O表示氧原子2CO +2NO = N2 + 2CO2【即学即测巩固程升】(答题时间:30分钟)1. m g红磷在含n g氧气的空气中燃烧,生成p g五氧化二磷,则()A. p=m+n B. p>m+n C. P

      它的固体与过氧化钠粉末加热时发生如下反应: 2Na202+2NaHS04=^=2Na2S04+2X+02 f ,则 X 的化学式为( )A. Na2S B・ NB2SO4 C. Na D・ NaOH6. 汽车尾气中的CO在四氧化三钻(您曽 纳米棒的催化作用下,低温即与氧气反应 生成物质X,反应化学方程式是2C0+02』=丄2X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基本反应类型是氧化反应 B.物质X的化学式是C02C.反应后四氧化三钻的质量减少了 D.无法降低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7.如下图所示:3个甲分子与1个乙分子反应生成两个丙分子根据图示,所得信息正确的是() A.物质甲的化学式为He•条示氢原子o衰示氨脈子B.该图示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C.化学反应中,分子是最小的微粒 D.该反应为化合反应8.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 数据如下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XYzW反应前的质量(g)211616反应后的质量(g)17m611A. 该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3X+Y = 2Z+WB. Y为反应的催化剂C. m=lD. 反应后容器中Z与Y的质量比为1 : 69. 发射神舟六号飞船的火箭,使用的是一种固体燃料,它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占烬3A1+3NH4C1O4 催化剂 AI2O3+AICI3+3NO t +6X t ,则 X 的化学式为()A. H2O B. NH3 C. NO2 D. NO10. 在一密闭容器中,盛放A、B、C三种物质各30g,经电火花引燃,充分反应后,各物质质量变化如T:物质ABC新物D反应前物质的质量(g)3030300反应后物质的质量(g)待测33022关于此反应,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A. C物质中所含有的元素种类是A、B、D三种物质中所有元素种类之和B. 变化后待测的A质量为5gC. 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D. A物质有可能是单质*11.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则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丙+ 2O氢原子(0氧原子A. 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B. 甲、乙两物质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13:16C. 物质丁的化学式是换0D. 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磯原子A. 反应前锥形瓶内白磷和氧气的总质量一定等于反应后生成五氧化二磷的质量B. 白磷燃烧结束,锥形瓶应冷却后再放在天平上称量C. 实验过程中气球先变大后变瘪D. 瓶底的细砂起隔热作用1. D解析:若恰好完全反应,那么它们的质量关系是:p=m+n;若红磷过量或氧气过量,那么pVm+n。

      故选D2. D解析: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是化学变化,A正确;镁在空气中燃烧,由于反应前没有称量到 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故生成氧化镁的质量比镁大,B正确;高猛酸钾加热后生成猛酸钾、二氧化猛和 氧气,氧气会逸散到空气中,故残留物比反应物质量小,C正确;水蒸发为水蒸气属物理变化,不能用质 量守恒定律来解释,D错误3. D解析: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可知生成物中含有钠元素、碳元素和氧 元素,故该物质中一定含有钠元素,由于反应物C6中也有氧元素,故不确定该物质中是否含氧,描述为 可能含有氧元素4. B解析: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生成物的质量140g,那么反应物的3质量也为140g,现A、B两物质完全反应时的质量比为3: 4,即A的质量为140g x —— = 60g, B的质量3 + 44 为140gx——= 80go故选B3 + 45. D解析: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202+2NaHS04=^=2Na2S04+2X+02 1可以知道反应后除2X外有4个钠原子、2个硫原子、10个氧原子,而反应前有6个钠原子、2个硫原子、12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 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可知,2X中含有2个钠原子、2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又因X的 计量系数为2,因此X化学式为NaOH。

      故选D6. B解析:因为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一种,故属于化合反应,虽然也是氧化反应,但氧化反应并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由质量守恒定律:变化前后元素种类和原子个数都不变,可得X的化学式是C02;四氧化 三钻是催化剂,不是反应物,故质量不变;反应得有毒的一氧化碳转化为无毒的二氧化碳,降低了对大气 的污染7. D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量不变可知,A选项,物质甲的化学式为乩, 因为3个甲分子参加反应,故每个分子含2个原子;B选项,该图示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因为质量守恒定 律是用于一切化学变化;C选项,化学反应中,原子是最小的微粒;D选项,该反应的生成物只有一种, 故为化合反应,是正确的叙述,故答案选择D8. C解析:A.没有相对原子质量,不能确定系数比,选项错误;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Y不参与 反应,但并不一定是催化剂,还有可能是杂质,故选项错误;C.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2+1+16+16-17-6-11 =1,故选项正确;D.反应后容器中Z与Y的质量比为6: 1,选项错误9. A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都不变,可知6X含有 的原子数目分别是12个H和6个0,故可推出X的化学式为也0,故选A。

      10. B解析:根据前后质量的变化,判断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B反应前是30g,反应后为33g,质量增加了 3g,是生成物,C反应前是30g,反应后为0g,质量减少了 30g,是反应物,D反应前是0g,反应 后为22g,质量增加了 22g,是生成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判断A为生成物,且生成的质量为30g-3g-22g =5g,故A的待测值为30g+5g=35g,故反应可表示为:C=A+B+D; A.反应物C物质中所含有的元素种类是生成物A、B、D三种物质中所有元素种类之和,正确;B.变化后待测的A质量为35g,错误;C.该 变化由一种物质生成三种物质,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正确;D.生成物A物质有可能是单质,正确, 故选B11. B解析:根据微观模型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2H2+502=4C02+2H20, W氧参与,所以 该反应为氧化反应,A正确;在反应中各物质质量成比例,所以甲、乙两物质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2X26):(5X32)=52:160=13:40, B错误;根据在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可以确定物质丁的化学式为臥0, C正确;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从0价变为-2价,化合价发生了改变,D正确。

      故选B12. A解析:A.反应前锥形瓶内白磷和氧气的总质量一定等于反应后生成五氧化二磷的质量是错误的叙述,应该为参加反应的白磷和氧气的质量一定等于反应后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的质量;B.白磷燃烧结束, 锥形瓶应冷却后再放在天平上称量,是正确的叙述,以保证整体的体积大小不影响质量的称量;C.实验 过程中气球先变大后变瘪是正确的叙述,气体先受热膨胀,冷却后由于氧气被消耗气体的体积减小'D瓶 底的细砂起隔热作用是正确的叙述,以防锥形瓶炸裂,故选AnnQdmi nQdmin□0□毬EDLB 毬□□曰-{□□口 ID_nnQdmi nQdmin□0□毬EDLB 毬□□曰-{□□口 ID_nnQdmi nQdmin□0□毬EDLB 毬□□曰-{□□口 ID_nnQdmi nQdmin□0□毬EDLB 毬□□曰-{□□口 ID九年级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2分)1. 糖尿病患者应少摄入糖类物质,下列食物中富含糖类的是( )A. 鸡蛋B.蔬菜C.米饭D.鱼【分析】人类需要的营养物质有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根据各营养素的食物进行分 析解答】解:A、鸡蛋中富含蛋白质B、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C、米饭中含有丰富的淀粉,淀粉属于糖类物质D、鱼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故选:Co2. “苛性钠、烧碱、纯碱、火碱”四种俗称中所代表的物质只有( )A・1种B. 2种C・3种D. 4种【分析】根据常见物质的名称与俗称来分析解答解答】解:苛性钠、火碱和烧碱都是氢氧化钠的俗称;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所以“苛性钠、烧碱、纯 碱、火碱”四种俗称中所代表的物质有两种故选:Bo3. 亚硝酸钠(NaNCh)是一种工业用盐,人若误食会中毒,下列选项中给出了亚硝酸钠的性质,则有关亚 硝酸钠性质归类的判断错误的是()A. NaNOa有咸味・■物理性质B. NaN©的水溶液呈碱性・■物理性质C. NaNOz为白色固体・■物理性质D. NaNQ有毒・■化学性质【分析】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主要有: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等;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主要有:可燃性、毒性、氧化性、还原性、 稳定性等;【解答】解:白色,有咸味是指物质的颜色、气味,属于物理性质; 水溶液呈碱性、有毒,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Bo 4. 在如图台灯所标识的各部件中,不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 T : ①錢砂1珈S反丸片③ssm旌©钢耐快A・① B・② C・③ D・④【分析】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铁螺丝钉是铁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B. 铝箔反光片是铝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C. 塑料灯座是用塑料制成的,属于合成材料,故选项正确D. 铜质插头是铜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故选:Co5. 充分燃烧lkg天然气和煤所产生CO2和S0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等质量的煤和天然气充分燃烧,产生C©的量接近,但产生S6的量却相差较大B. 煤、天然气充分燃烧产生的CO?和S©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C. 煤、天然气及石油等是重要的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D. 由图示可知,提倡将煤改为天然气作燃料,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分析】A・根据图示信息来分析;B. 根据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来分析;C. 根据能源的分类来分析;D・根据天然气的优点来分析解答】解:A.由图示信息可知,等质量的煤和天然气充分燃烧,产生C02的量接近,但产生S0的量却 相差较大,故正确;B. 二氧化硫是造成酸雨的主要气体,而二氧化碳不会导致酸雨,而是导致温室效应,故错误;C. 煤、天然气及石油等是重要的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正确;D. 由图示可知,提倡将煤改为天然气作燃料,可以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故正确。

      故选:Bo 6. 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 衣服上的油污用汽油或用加了洗涤剂的水可除去C. 一瓶合格的生理盐水密封一段时间,不会出现浑浊D・实验室常将固体药品配制成溶液进行化学反应,以提高反应速率【分析】A、根据溶液的特点考虑;B、根据汽油能溶解油污,洗涤剂对油污有乳化作用考虑;C、根据溶 液的稳定性考虑;D、根据溶液中进行的反应接触面积大,反应速率快考虑解答】解: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不一定是混合物,例如蒸馆水, 故A说法错误;B、 汽油能溶解油污,洗涤剂对油污有乳化作用,故B说法正确;C、 溶液具有稳定性,密封一段时间,不会出现浑浊,故C说法正确;D、 溶液中进行的反应接触面积大,反应速率快,故D说法正确故选:Ao7.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据此判断以下与钛有关的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JA. 钛元素是金属元素B. 钛的原子序数为22,相对原子质量为47. 87C. 钛元素与钾元素、钙元素等位于同一族D.钾、钙、铳、钛等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分析】氧原子,核电荷数二核内质子数二核外电子数二原子序数;同一周期的元素电子层数相等。

      解答】解:A、钛元素是金属元素,该选项说法正确;B、钛的原子序数为22,相对原子质量为47. 87,该选项说法正确;C、钛元素与钾元素、钙元素不位于同一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钾、钙、铳、钛等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o8. 如图是小勇设计的分离KC1和Mn©固体混合物的流程图,图中的数字序号所对应的操作步骤错误的是KCI)MwOjA. ①-加水溶解B.②-结晶C・③-蒸发D・④•洗涤【分析】根据氯化钾溶于水,二氧化锈难溶于水,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氯化钾溶于水,二氧化锈难溶于水,分离KC1和MnOz固体混合物,可采用加水溶解、②过滤,对滤液进行蒸发分离出氯化钾;对滤渣进行洗涤、干燥,分离出二氧化猛故选:Bo9. 如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成另一种物质,下列各组物质按甲、乙、丙的顺序不符合图示要求的是(A. C、CO、O2B. Mg、MgC12> Z11SO4C. Cs (OH) 2、CaC12> NB2CO3 D・ B8CI2、BaC()3、H2SO4【分析】一步反应实现即所涉及物质只发生一个反应即可转化为目标物质,根据所涉及物质的性质,分析 能否只通过一个反应而实现转化即可。

      解答】解:A、碳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符合图示转化,故 选项错误B. 镁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但氯化镁不能与硫酸锌洛液反应,不符合图示转化,故选项正 确C、氢氧化钙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氯化钙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符合图示转化,故选项错误D、氯化顿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顿沉淀和氯化钠,碳酸顿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顿沉淀和水、二氧化碳,符合图示转化,故选项错误故选:Bo10・在一定条件下,甲和乙能发生反应生成丙和丁,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以下信息正确的是()①图中“? ”代表丙,其微观示意图为< ?② 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③ 该化学反应属于置换反应④ 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均改变⑤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微粒个数比是4: 6D.【分析】由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是氨气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了氮气和水,结合质 量守恒定律、氧化物的特征,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由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是氨气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了氮气和水,反 —宇年件2N2+6H20o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302—=^① 由微观示意图可知:图中“? ”代表丙,其微观示意图为 ,故正确;② 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分子总数改变,故错误;③ 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正确;④ 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反应物中氧气是单质,氧元素的化合价为0;生成物中氧元素显-2价;反应物 融中氮元素显・3价,生成物氮气属于单质,氮元素的化合价为0; 反应前后,氧、氮元素化合价发生了变化,故错误;⑤ 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微粒个数比是4: 3,故错误。

      故选:Do11・下列化肥中,利用其物理性质即可与其他化肥区别开来的一种是( )A. 硫酸鞍 B.磷矿粉 C.尿素D.硝酸钾【分析】根据磷矿粉是灰白色的,硫酸钱、尿素、硝酸钾都是白色的晶体,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硫酸鞍为白色晶体B、 磷矿粉是灰白色的固体C、 尿素为白色晶体D、 硝酸钾为白色晶体硫酸镀、尿素、硝酸钾从外观看均为白色晶体,只有磷矿粉是灰白色粉末,故从外观看与磷矿粉可与其他 化肥相区别,即利用其物理性质即可与其他化肥区别开来故选:Bo12・以下四组物质中,能在pH=ll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溶液呈无色的一组是( )A、 HC1 NaCl ZnS04 B. MgClz NaNOa KOHC. NazCft BaCl2 CuS04 D. KC1 NaCl NaN03【分析】根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以及物质间的反应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 pH=ll的溶液呈碱性,盐酸不能在碱性溶液中存在,错误;B、 氯化镁能与氢氧化钾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不能共存,错误;C、 碳酸钠和氯化顿会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不能共存,错误;D、 这三种物质可以在碱性溶液中共存,正确;故选:Do五、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13. (3分)请用化学符号填空(1) 2个汞原子2Hg ;(2) 2个镁离子2Mg^ ;(3) 氯酸钾KClOs o【分析】(1)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 应的数字。

      2) 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3) 氯酸钾中钾元素显+1价,氯酸根显-1价,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 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汞原子表示为:2Hge(2)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 个镁离子可表示为:2Mg2\(3)氯酸钾中钾元素显+1价,氯酸根显价,其化学式为:KCIO30故答案为:(1) 2Hg;(2) 2Mg2+;(3) KC10314. (4分)现有白磷、氧气、一氧化碳、氧化铜,氢氧化顿溶液、高猛酸钾,硫酸铜溶液等七种物质, 请从中选择恰当的物质按要求书写化学方程式(物质不能重复使用)占燃(1) 能发生自燃的反应」(2)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ZKMnOqh^^^KzMnCX+MnOz+Oz f ;(3) 有铜生成的反应CuO+CO—1—Cu+C02 ;(4) 生成两种沉淀的反应 C11SO4+B8 (OH) LBaSCh丨+Cu (OH) 2丨°【分析】(1)白磷自燃生成五氧化二磷;(2) 高猛酸钾受热分解生成猛酸钾、二氧化锈和氧气;(3) 加热条件下,氧化铜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4) 硫酸铜和氢氧化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顿和蓝色沉淀氢氧化铜。

      占燃【解答】解:(1)白磷自燃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02八,从' 2P2O5占燃故填:4P+502 -2P205o(2) 高猛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镭酸钾、二氧化锈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Mn()4- 二 K2MnO4+MnO2"K)21 o故填:2KMnO — — KzMnO^MnOz-FOz t o(3) 加热条件下,氧化铜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CuQ+CO= C11+CO2 0故填:CuO+CO=^=- Cu+COz 0(4) 硫酸铜和氢氧化顿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锲和蓝色沉淀氢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S04+Ba(OH) 2—BaS041 +Cu (OH) 2)故填:CuSO4+Ba (OH) 2—BaS041 +Cu (OH) 2l o15. (7分)(1)为检测驾驶员是否饮酒,警察常让驾驶员对着“酒精测试器”吹气,请回答下列与之相关的问题:① “酒精测试器”能检测驾驶员吹出的气体中是否含有酒精,说明酒精具有 挥发性② 某“酒精测试器”是利用某橘黄色的化学药品与酒精反应生成绿色物质来判断驾驶员是否饮酒,其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3C2H50H+2K2Cr207+8H2S04=3CH3C00H+2X+2Cr2 (S0<) 3+IIH2O反应物中能显色的物质是」生成物中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 OfeCOOH ,物质X的化学式为K2SO4 O©IGCnOr中Cr元素的化合价是+6 。

      2)请用化学知识解释下列问题 ① “真金不怕火炼”的化学含义是金的化学性质稳定;② 用碳酸氢钠可治疗胃酸过多,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Os+HCWNaCl+IW+COz f 分析】(1)①根据“酒精测试器”能检测驾驶员吹出的气体中是否含有酒精,说明酒精具有挥发性进行 分析;② 根据酒精、稀硫酸是无色液体,以及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和有机化合物的定义进行分析;③ 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分析;(2)①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②根据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解答】解:(1)①“酒精测试器”能检测驾驶员吹岀的气体中是否含有酒精,说明酒精具有挥发性;②酒精、稀硫酸是无色液体,所以反应物中能显色的物质是K2S2O7,生成物中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CIfeCOOH, 反应物中有6个碳原子,34个氢原子,49个氧原子,4个钾原子,4个镉原子,8个硫原子,生成物中有6个碳原子,34个氢原子,41个氧原子,4个镉原子,所以物质X的化学式为K2SO4;③ 化合价代数和为零,KzCrD中钾显+1价,氧显・2价,所以镉显+6价;(2)①真金不怕火煤炼,说明金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在高温的条件下不会与氧气等物质反应;②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NaHCOs+HONaCl+HzO+COz t o故答案为:(1)①挥发性;②曲如 CHaCOOH, K2SO4;③+6;(2)①金的化学性质稳定;®NaHC03+HCl=NaCl+H20+C02 f。

      16. (4分)图1中铁钉A长期放置于空气中可能生锈变成B,图2是A和B可发生的一系列化学反应,图 中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成另一种物质,请根据图示完成相关问题:! n k~~」图17 +NaOH溶液 £ 叫+稀硫酸 丄 J 6一 ] \图2(1) 铁钉由A变成B,实际上是铁与 氧气、水 等反应生成铁锈;(2) 图中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Fe203+3H2S0尸Fez (S0J 3+3H2O ;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Fe? (S0J3+6NaOH=2Fe (OH) 3 J +3应3) 自选反应物,写出满足图中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Fe+2HC1二FeCb+Ife f °【分析】根据铁和空气中的氧气、水固体作用,会发生锈蚀,氧化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硫酸铁 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硫酸钠,氢氧化铁加热会生成氧化铁和水,铁和盐、酸反应会生成亚 铁盐,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解答】解:铁和空气中的氧气、水固体作用,会发生锈蚀,氧化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硫酸铁 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硫酸钠,氢氧化铁加热会生成氧化铁和水,铁和盐、酸反应会生成亚 铁盐,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1) 铁钉由A变成B,实际上是铁与氧气、水等反应生成铁锈;(2) 反应②是氧化铁和硫酸反应硫酸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FeA+SIfeSO^ (S0<) 3+3H2O,反应③是硫酸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硫酸钠,化学方程式为:Fe2 (SO4) 3+6NaOH=2Fe (OH) 31 +3Na2S04;(3) 自选反应物,满足图中反应④是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 f。

      故答案为:(1)氧气、水;(2) Fe2O3+3H2SO4=Fe2 (S0<) a+SHbO, Fe2 (S04) 3+6NaOH=2Fe (OH) 31 +3Na2SO4;(3) Fe+2HCl=FeCl2+H2 仁六、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18分)17. (6分)请根据如图回答相关问题(1) A中倾倒液体的操作是:取下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标签朝向手心,量筒稍倾斜,量筒口与 细口 瓶口紧挨着,缓缓地向量筒中倒入液体;B中液体的体积是42 mL2)①小萌欲用如图C装置制气体,发现该装置中存在—处错误,小萌纠正了其中的错误,并采用向 下排空气法,制取了氢气,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zSOpZnSOq+Ife t ② 小萌又选用了不同的化学药品,用纠正错误后的C装置制得了另一种气体,该气体需用向上排空气法收 集,则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CdC03+2HCl=CBC12+H2(HC02 f ③ 为确定气体发生装置,应考虑反应条件和反应物的状态分析】(1)A中倾倒液体的操作是:取下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标签朝向手心,量筒稍倾斜,量筒口与, 缓缓地向量筒中倒入液体;B中液体的体积是42mL;(2)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猛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猛酸 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 法收集实验室制取C0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 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 上排空气法收集解答】解:(1) A中倾倒液体的操作是:取下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标签朝向手心,量筒稍倾斜,量筒口与,缓缓地向量筒中倒入液体;B中液体的体积是42mL;故答案为:细口瓶口紧挨着;42;(2)①小萌欲用如图C装置制气体,发现该装置中存在2处错误,即长颈漏斗应该在液面以下,导管应该进入橡皮塞少许;②实验室制取C0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 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 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③为确定气体发生装置,应考虑反应条件和反应物的状态;故答案为:①2; Zn+H2S04=ZnS04+H21 ; ®CaC03+2HCl=CaCl2+H204€021 ;③反应物的状态;(合理即可)18. (4分)有一种纳米材料添加剂,由铝粉、氧化铝粉末、铜粉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探究该添加剂 的成分,化学学习小组进行了下列实验,请回答实验中的相关问题:(1) 取适量添加剂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有红色固体残留并产生大量气泡,该现象说明添加剂中 一定含有铝粉、铜粉。

      2) 另取适量添加剂于另一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溶液则生成蓝色溶液的化学方程式为Cu+2AgN03=Cu (NCh) ?+2Ag蓝色溶液中一定含有的两种溶质是」酸铜、硝酸铝°(3)取(2)中的滤渣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滤渣溶解,说明该添加剂中含有氧化铝粉末分析】稀盐酸不能和铜反应,能和铝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硝酸银和铝反应生成硝酸铝和银,和铜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稀盐酸和氧化铝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解答】解:(1)取适量添加剂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有红色固体残留,说明添加剂中含有铜,并 产生大量气泡,说明添加剂中含有铝,因此添加剂中一定含有铝粉、铜粉故填:铝粉、铜粉2)另取适量添加剂于另一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过滤,得到蓝色溶液,说明 铝完全反应后,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了硝酸铜和银,则生成蓝色溶液的化学方程式为:Cu+2AgN03=Cu (NOa) 2+2Ag;蓝色溶液中一定含有的两种溶质是硝酸银和铜反应生成的硝酸铜与铝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的硝酸铝故填:Cu+2AgN03=Cu (NO3) 2+2Ag;硝酸铜、硝酸铝3)取(2)中的滤渣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滤渣溶解,是因为氧化铝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铝 和水,说明该添加剂中含有氧化铝粉末。

      故填:加入足量稀盐酸,滤渣溶解19・(8分)为探究分子的运动及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某同学设计了以下三种实验方案,请回答有关问题【实验方案一】如图lo① 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酚St溶液变红色;② 该方案的不足之处是 没有设计对比实验说出一点即可)【实验方案二】如图2、图3@4图中无色透明塑料瓶的材质、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瓶内用细线固定有用滤纸折叠成的大小和形状相同的 小纸花,小纸花上都均匀喷有酚猷溶液,按照图4的操作方式分别用注射器向图2和图3的塑料瓶中同时 注入5滴浓氨水,然后将针孔处密封,再将两个塑料瓶分别同时放入等体积的冷水和40匸的热水中①观察到的现象是一小纸花由下而上依次变红色,并且图3比图2变色快一;②图2、图3采用对照实验的方法,变量只有一个,被控制的量有多个,请说出4个被控制的量上瞇 的材质、大小、形状完全相同;小纸花大小和形状相同;小纸花上都均匀喷有酚猷溶液;用注射器向图2 和图3的塑料瓶中同时注入5滴浓氨水③若图4中的小纸花上喷有 石蕊溶液,而注射器向瓶中注入的是浓盐酸,可以观察到小纸花的颜色从下至上变为红色实验方案三】如图5用长柄V形玻璃管进行实验,向左、右两端的V形玻璃管口分别同时滴入等量的浓氨水和浓盐酸,塞紧橡皮塞。

      ①过一会儿后,从图5中观察到有白烟产生且位置偏右,说明 氯化氢和氨气发生了化学反应,氨分子运 动的比氯化氢分子运动的快②图5中生成白烟的反应为化合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NHa+HCl二NHQ 实验结论】上述实验证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且分子的运动速率与 相对分子质量 有关说出一点即可)【分析】微观粒子是不断运动的,温度越高运动的d快;显碱性溶液能使酚猷试液变红色,显酸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氨气和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钱o【解答】解:【实验方案一】① 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酚猷试液变红色故填:酚猷溶液变红色② 该方案的不足之处是没有设计对比实验,不能排除空气中的物质使酚酿溶液变色故填:没有设计对比实验实验方案二】① 观察到的现象是小纸花由下而上依次变红色,并且图3比图2变色快故填:小纸花由下而上依次变红色,并且图3比图2变色快② 4个被控制的量是塑料瓶的材质、大小、形状完全相同;小纸花大小和形状相同;小纸花上都均匀喷有 酚酿溶液;用注射器向图2和图3的塑料瓶中同时注入5滴浓氨水故填:塑料瓶的材质、大小、形状完全相同;小纸花大小和形状相同;小纸花上都均匀喷有酚猷溶液;用 注射器向图2和图3的塑料瓶中同时注入5滴浓氨水。

      ③若图4中的小纸花上喷有石蕊溶液,而注射器向瓶中注入的是浓盐酸,可以观察到小纸花的颜色从下至 上变为红色故填:石蕊溶液实验方案三】① 过一会儿后,从图5中观察到有白烟产生且位置偏右,说明氯化氢和氨气发生了化学反应,氨分子运动 的比氯化氢分子运动的快故填:氯化氢和氨气发生了化学反应,氨分子运动的比氯化氢分子运动的快② 图5中生成白烟,是因为氨气和氯化氢反应生成了氯化饗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a+HCl二NHQL故填:NUb+HCWNIiCl实验结论】上述实验证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且分子的运动速率与相对分子质量有关,即相对分子质量越小,运动的速率越快故填:相对分子质量七、计算题(本大题1小题,共6分)20. (6分)小强称取一定量NaOH固体于烧杯中,观察其在空气中的潮解与变质情况,一段时间后,称得 固体质量为15・0g然后向该烧杯中逐滴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过一会后观察到烧杯中有气泡冒 出,当烧杯中不再冒出气泡时,所滴加稀盐酸的质量是200. 0g此时称得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为213. 9go请 回答(1) 烧杯中冒出的气体的质量是1.1 g(2) 小强根据NaOH固体表面潮湿及加入稀盐酸有气泡冒出的现象,判断NaOH固体潮解并已变质,NaOH 变质的化学方程式为2N80H+C2N82C03+H20。

      求变质后的固体中含碳酸钠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分析】氢氧化钠变质是氢氧化钠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过 程中质量的减少是因为生成了二氧化碳,所以可以求算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和对应的化 学方程式求算碳酸钠的质量解答】解:氢氧化钠变质是氢氧化钠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0H+C02=Na2C03+H20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5. 0g+200.0g・213. 9g=l. lg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为x441. lgNa2C03+2HCl—2NaCl+H20+C021答:(1)烧杯中冒出的气体的质量是1.lg106X106X44 '_l.lgx=2. 65g(2) NaOH变质的化学方程式为ZNaOH+CgNMfVIW.变质后的固体中含碳酸钠的质量为2. 65g。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