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少帅败光山西最大民企,一个经典的接班失败案例.pdf
17页··李兆会 1 80 后少帅败光山西最大民企,一个经典的接班失败案例后少帅败光山西最大民企,一个经典的接班失败案例 作者:华商韬略作者:华商韬略|华商名人堂华商名人堂 迟玉德迟玉德 80 后“富二代”接班人李兆会,用了 11 年时间(2003—2014),把父亲留给他的山西省第二大 钢铁企业、规模最大的民营企业——海鑫钢铁败光法院 2014 年 11 月已启动对该公司的破产 程序,33 家金融机构、4000 多名债权人、8000 多名员工正在讨一个说法 从曾经“风光无限好”到如今的“墙到众人推” ,这背后,到底是接班人败家太狠,还是注定 逃脱不了的命运? ··李兆会 2 前全国工商联副主席、 山西海鑫钢铁集团董事长李海仓之子李兆会, 这两年走到了穷途末路, 他自 2003 年年初父亲被枪杀起接管海鑫集团,到 2014 年 3 月 18 日集团主体海鑫钢铁全面停 产,以及 11 月 12 日海鑫系的 5 家企业又被山西省运城市中级人民法院启动破产程序据媒 体披露,海鑫集团的负债及对外担保金额共计 104.59 亿元,而整个集团的账面资产仅 100.68 亿元,负债率已经超过 100% 海鑫钢铁破产的新闻见诸报端后,李兆会没有给出任何形式的回应,甚至没有公开露过面。
这就更刺激了媒体和相关债权人对他的声讨,很快,就将他塑造为一个“纨绔子弟” ,让人觉 得,这个败家子,简直天理难容! 华商韬略|华商名人堂则认为,做这种过于简单的道德指控没有什么意义,也不能帮我们看清 真相以及吸取教训 而要弄清楚海鑫破产的原因, 则必须先把李兆会接班后的历程交代清楚 【【1】少帅接班】少帅接班 2003 年 1 月 22 日,农历腊月二十,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发生了一起震惊全国的枪案——全国 工商联副主席、海鑫钢铁集团董事长李海仓,在办公室被人开枪射杀,凶手随后饮弹自尽 当时,海鑫钢铁是山西省第二大钢铁企业以及规模最大的民营企业,资产总值达 40 亿元而 对于公司所在地闻喜县而言,海鑫钢铁的地位就更是重要了,其在当地雇佣了超过 9000 人, 还贡献了县政府的主要财税当地县委书记曾做过一比喻, “我们县里三顿饭,有两顿饭是海 鑫供的,而且是中午和下午 ” 这样一家企业突然失去掌门人,影响到方方面面,而各方面都要求它尽快推出新掌门人 枪案发生时李海仓 48 岁,春秋正盛,他从未想过自己会死,因此也就没有留下任何遗嘱所 以,新掌门人只能由相关人员推选 ··李兆会 3 人们第一个想到的人选便是李海仓的五弟李天虎。
李天虎当时正担任海鑫钢铁的总经理,全 面代表李海仓在外面东奔西跑据当地人回忆,李天虎性格最像李海仓,这也是李海仓在五 个兄弟中独独重用他的原因而且,李天虎在总经理这个位子上已经干了 8 年,颇能服众 另一个人选就是李海仓的创业搭档辛存海辛存海当时正担任海鑫钢铁的副董事长,在当地 也颇有名望他很早就跟随李海仓了,早先担当李海仓的秘书,公司做大后转任行政高管, 慢慢做到集团副董事长 靠谱的人选就这两个,而在这两人当中,要求李天虎接班的呼声最高 起初,李氏家族的大部分人、海鑫钢铁的员工和关联企业以及当地政府,都希望由李天虎接 班但这一决议始终不能通过,原因是有一个关键人物反对,这个人就是李海仓的父亲李春 元 李海仓和李天虎是亲兄弟,他们家一门六兄弟,李海仓排行老三,李天虎排行老五,而其余 四兄弟也都在海鑫钢铁任职在李海仓遇刺后,海鑫钢铁内部成立了一个临时总务机构—— 监事会,其中李春元任监事会主席,李海仓的妻子任副主席,其他家族成员列席李春元在 一次监事会全体会议上表态: “企业是老三(李海仓)的,请律师来安排继承 ” 这句话一出,李天虎和辛存海就知道自己没戏了,因为“企业是老三(李海仓)的。
” 李海仓虽然没有留下有关接班的遗嘱,但留下了一个几乎定好由谁接班的股权结构 当时海鑫钢铁大约有 7 个股东、10 个创业元老,但它的股权分布极不均衡,李海仓一人独占 超过 90%的股权 而根据《继承法》规定,这 90%多的股权由李海仓的第一顺位继承人,即配偶、子女、父母 平均继承李海仓父母、妻子都健在,还有一双儿女李兆会和李兆霞,共五名继承人,每人 各得 1/5 ··李兆会 4 在这种局面下,李春元似乎只能选择放弃儿子李天虎而选择孙子李兆会,因为他加上他老伴 的股权只有 36%,而他儿媳一家就有 54%,如果他支持儿子李天虎,则必然寒了李海仓妻子 的心那样做的话,海鑫钢铁今后还怎么运作?更何况这事传出去也不好听,显得他们老李 家欺负人家“孤儿寡母” 在最后一次监事会会议上,李春元一锤定音: “我和海仓的母亲都年事已高,海仓的妻子又没 有这个能力,所以只有海仓的儿子(李兆会)来继承 ” 就这样,出生于 1981 年,没有任何工作经历,大学也还没毕业的“富二代”青年李兆会,被 命运推上了一家员工近万人、资产 40 亿的山西最大民营企业领导岗位 【【2】成功二代】成功二代 当爷爷开始要求他接班时,李兆会是不干的,因为他觉得自己承担不起。
李海仓遇刺时,李兆会 22 岁,当时正在澳大利亚留学,读营销和企业管理之所以能留学, 并不是因为他有多优秀,而是父亲的安排事实上,他从小到大就一直被父亲这样“安排” 着他不是很聪明,学习成绩一直都不怎么好,而且经常逃学,在地里一玩就是一天父亲 批评他时,他就回嘴说, “你都没有关心过我,没有去学校看过我,凭什么管我! ”中考时, 他的成绩不太好,父亲就安排他出国留学 这里,华商韬略|华商名人堂提醒读者换一个视角看,李海仓这是把儿子当成囚犯一样来“监 管”和“改造”的,他若是活着,可能也不会觉得李兆会是一个合适的接班人 但接班的程序已经启动,李兆会不能对母亲和爷爷的要求无所回应据说,他回家后呆呆地 守在父亲灵前,思考自己和家人的未来当爷爷在最后一次监事会会议上宣布由他继承家业 时,他说: “我要照顾我的家,我的母亲和妹妹公司是我父亲的,不能让它败在我手里企 业目前的条件比我爸创业时好了不止一千倍,我再做不好,就是我无能 ” ··李兆会 5 接班初期,李兆会就像换了一个人,一改往日贪玩的习气,全身心投入工作之中据一位海 鑫钢铁的董事回忆,李兆会上任后玩命地学习钢铁行业知识,而且很快弄懂了企业内部的运 营,并很有悟性地了解了“董事长”的角色:30%的时间是从决策者角度出发来考虑问题,剩下 70%的时间是在应付朋友和处理一些琐碎事。
公司小的时候以董事长为核心,而公司大了就要 靠团队的力量,这时董事长的任务就是与团队在同一个圆周上 李兆会上任的第一年正值“非典”疫情流行,煤价高涨,用电受到限制,运输也非常紧张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他好几个月都处于连轴转的状态,要经常出差,回来后还要没完没了地 部署工作那段时间,他带领核心团队熬夜工作,经常到凌晨三四点钟,而第二天照常工作 此外,他还对公司部门进行了局部调整,成立了人力资源部,开始刻意吸收家族外的人才 上任没多久,他就定下了未来工作方针: “精诚团结,稳定人心,内强管理,外固网络 ”由··李兆会 6 于工作勤奋,措施无差,再加上适逢钢铁价格上涨,海鑫钢铁在李兆会掌舵的头两年发展得 不错 2003 年,海鑫钢铁的资产总值达到 50 多亿元,上缴利税超过 10 亿元,是历史上发展最快和 最好的一年 2004 年,海鑫钢铁的资产总值更是达到 70 多亿元,上缴利税 12 亿元,还成为当年度中国民 企中的“第一纳税大户” 当年 8 月,海鑫钢铁还在即将兴建的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 原材料招投标中一举中标 凭借这番亮丽的业绩, 李兆会让公司内外的质疑者哑口无言, 甚至把自己和家人吓了一大跳。
上任仅一年的他就稳住了局面,赢得各方夸赞,而之后他便开始模仿一个“少主”的样子打 造自己的王朝了 【【3】新的王朝】新的王朝 在李兆会接班初期,为防止李兆会因没有经验而导致决策空白或混乱,海鑫钢铁内部成立了 一个“总调度室” ,实行集体决策和集体领导,成员包括总经理李天虎和副董事长辛存海换 句话说,这个时候李天虎和辛存海还是掌握实际决策权的,但这种局面维持的时间极短 2003 年 6 月,李兆会批准了“五叔”李天虎辞去海鑫钢铁总经理职务的申请,随后又设法将 其在海鑫钢铁的股份悉数清除这是否是一次失败的“逼宫”行动不得而知,叔侄二人间具 体的矛盾也难以考证,不过有两点是清楚的:一、李天虎再也没有返回海鑫钢铁;二、李天 虎得到了原海鑫集团旗下的海鑫水泥厂,并且最终获得了所有股权 李天虎走了,认为“海鑫钢铁离不开李天虎”的预言也破灭了,李兆会很是得意接下来, 他要清除另一个外姓威胁了 ··李兆会 7 2004 年春节刚过,李兆会就免除了辛存海“副董事长”的职务,而改任其为海鑫集团驻太原 办事处负责人辛存海对李兆会的想法心知肚明,他连他“五叔”都容不下,能容下一个外 姓人?所以,辛存海很识时务地离开闻喜县(海鑫总部)而赶赴太原,不久就自谋前程了。
在李天虎和辛存海被双双清除后,其他的创业元老就更不敢表示异议了,而家族成员也没有 谁敢再挑战李兆会了 然而,李兆会要经营的是一家拥有 9000 多名员工的超大型企业,光靠自己肯定是不行的于 是他找来两个帮手,一个是他的六叔李文杰,一个是他的妹妹李兆霞 李文杰是李兆会最小的一个叔叔,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县法院工作,后来为了适应家族事业 而辞职到武汉科技大学进修冶金专业, 然后又去澳大利亚进修国际贸易 与五叔李天虎相比, 六叔李文杰要文静得多,在理念上也更接近李兆会李兆会任命李文杰为集团总裁,以接替 李天虎和辛存海的部分职务,而他自己兼任集团总经理,在行政上与李文杰同时发号施令 除了六叔外, 李兆会还请妹妹李兆霞给自己打下手 李兆霞出生于 1984 年, 比李兆会小三岁, 毕业于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李兆霞毕业后,李兆会任命她为董事长助理,既是秘书也是 眼线 经过这样一番安排,李兆会完完全全地掌控了海鑫钢铁,再也没有人能跟他们“孤儿寡母” 抢遗产了,海鑫钢铁正式进入“李兆会时代” ··李兆会 8 【【4】炒股大赚】炒股大赚 李兆会呆在闻喜县专心搞钢铁大约维持了三年,之后他便离开闻喜县去大都会炒股了。
一份载有李兆会简历的招股说明书显示,他在 2006 年 9 月辞去了海鑫钢铁、海鑫实业两家主 要海鑫系公司的总经理职务,仅保留董事长之职,将公司完全交由李文杰和李兆霞打理 李兆会之所以选择此时全职炒股,是因为当时全民都在炒股2006 年到 2007 年,中国股市发 起了一股猛冲猛打的势头,上证指数从 1074 点最高上扬至 6124 点,全国人民陷入炒股的狂 热状态因此,要让一个能够调动大把现金的年轻人(李兆会当时 25 岁) ,对这股发财狂潮 不动心似乎是办不到的更何况,李兆会之前就已经尝到了其中的甜头 ▲图注:A 股 2005 年到 2007 年走势图 2004 年,李兆会以 6.1 亿元的价格,从民生银行第十大股东——中色股份手中购入民生银行 3.1%的股份根据某财经媒体调用海鑫实业其后的增减持操作计算,李兆会在这支股票上共 套现 32.13 亿元,整笔交易浮盈 26 亿元 对于一个二十五六岁的年轻人而言,这种赚快钱的经历具有致命的诱惑力 此外,还有一个因素推动着李兆会去炒股赚快钱,那就是海鑫钢铁在主业上遭遇了麻烦 2005 年下半年,钢材价格不断跳水,钢铁行业的日子开始不好过。
与此同时,国家又号召钢 铁行业淘汰落后产能,海鑫钢铁不得不关停了一批落后的炼钢厂和炼铁厂随后几年,铁矿 石原料价格又不断上涨,挤压着整个行业的利润在 2006 年到 2007 年,海鑫钢铁还一度因 无法偿还部分债务而局部停产、停工总之,各方面压力都推着李兆会去为公司寻找新的盈 利增长点,而炒股无疑是最短平快的方式 ··李兆会 9 ▲图注:国内钢铁行业盈利状况走势图 在民生银行之后,李兆会又于 2007 年 5 月从山西柳林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