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历史街区保护规划方法探索.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ss****gk
  • 文档编号:233963576
  • 上传时间:2022-01-0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59.5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历史街区保护规划方法探索——以哈尔滨花园街保护街坊为例焦守丽吕海蓉摘 要:冋顾国内外历史街区保护系的形成历程,结合哈尔滨花园街保护街坊的现状,提出对传统居住街 坊保护的规划方法关键词:历史街区 近代建筑 保护更新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一直是我国城市规划的难点,口国务院1984年公布全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以 來,我国的城市保护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山于缺乏社会共识和法律保障,再加上城市开发的压 力以及技术观念的落后等因索,到H前为止,我国城市尤其址大城市的历史街区的遗仔和风貌都遭到了很 大的破坏所以如何有效的保护?如何更新?如何发展?如何挖掘、整理特色历史街区,己成为我们城市 规划所面临的一个刻不容缓的垂要问题一、国内外历史街区保护体系的形成历程在欧洲工业革命时期,人们热衷于发展经济,对古建筑和历史环境缺乏认识有许多优秀古典建筑和 街区被无情地摧毁,加上后來现代主义建筑思潮对丿力史建筑采取排斥态度,使城市建设…度进入谋区随 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进入21世纪,历史文化遗产越來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匝视,以通过和发布实施“三大宪 章”和“一个公约”为代表:1933年8 JI M际现代建筑协会通过《雅典宪章》提出保护有价值的历史建筑和地 段:1964年5月国际文物工作者■理申会通过《威尼斯宪间》,扩大『历史文物建筑的概念,首次提出历史 街区概念:1972年II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76年成立世界遗产 委员会和世界遗产基金;1987年10川国际文物建筑和历史地段理事会通过了《华盛顿宪草》,匝点论述 历史街区和历史环境保护。

      日前,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都颁布了文物古迹的保护法规,设立保护机构因 此,保护古建筑和古城己超出文化界、建筑界而成为全社会、全人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外古城保护方法主要有:(1)把古城作为历史博物馆整体保持起来,同时另辟新区2)从单个建筑的 保护逐步扩大到古建筑较多、价值较大的历史街区和地段保护3)对址不是文物建筑,但对历史发展有影 响、有特色的标志性建筑的保存4)新建筑尽量适应古城的原令风貌,建新如初,保持整体特色5)城 市特色取决于对历史榕局和空间特色的保持程度,许多古城从空间轮廊线出发划定保护范围6)将古建筑 和古城的保护同文化旅游事业结合起來等六个方面我国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初始于对文物建筑的保护,然后发展成为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1982 年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86年公布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时,钊对历史文化名城保 护工作中的不足和面对IU城改建的高潮,正式提出了历史街区保护的概念,即''对一些文物古迹比较集中的 地方,或能较完整地体现某一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和民族特色的街区、建筑群、小锁、村寨等,也应予以 保护……”1996年,潢山会议”明确指出“历史街区的保护己成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匝要一环。

      1997年8 丿J建设部转发了《黄山市屯溪老街的保护管理办法》,对丿力史街区保护的原则方法给予行政法规的确认 1997年国家设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项基金,用于历史文化名城中的匝点街区的专项保护、整治以上确 定了我国历史街区保护制度,同时也标志若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向关逐步完善■成熟阶段迈进我国 历史街区的实践结合国情也不少的成功的经验,如漳州台湾路历史街区保护规划、台州北新俶街传统商业 街的保护规划等,但对于上力米的高密度的传统居住街坊,成功的经验较少,H前还处于探索阶段现以 哈尔滨花园街保护街坊为例对其保护利用方法进行探索尝试二、哈尔滨花园街保护街坊现状分析1、 区域概况哈尔滨花园街保护街坊位于南岗商业区中心的边缘,北起花园街,南止河沟街,东以交通街为界,西 止公司街,总面积10.56公顷(花园邨除外)o该地区是哈尔滨市现存唯一比较完整的近代铁路职匸住宅 街坊2、 现状特色及问题分析该地区是哈尔滨城市发展史I:有着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近代建筑群这些有着悠久历史和鲜明地 方特色的街坊、建筑不仅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这些优秀的文化遗产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文化资 源,越來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显示了这一地区的无可替代性:、是现存唯一一处保持1899年新城住宅区基木原貌的地区呛尔滨是1899年进行规划建设的一座近代城市,而马家沟厂哈尔滨第一条铁路所囤合的700公顷的狭 长地带,便是沙俄着芋规划建设的新城,当初称秦家岗、新市街,新城观划山A?K列夫为首任丁程师,他 们将当时最先进的霍华徳的花园城市理念引入新城规划与建设中,新城中心为重要公共建筑,即圣尼古拉 教堂、简场等,山中心向外为庭院式住宅区、学校等。

      新城中心与其它地区通过南北轴线(大直街和红军 街)及放射道路联系花园街历史文化园区就朋落于新城中心的边缘,位于新城东西轴线(大直街)的西 南侧,她是1899年新城规划的頂要组成部分,1899年开始建设,1905年己初具观模,她是新城众多住宅 区的一个片区,也是新城庭院式住宅区的典型代表,对于解读1898年新城具有较髙的历史价值是早期俄罗斯风格住区的典型代表保护区中的住宅布局形态为沿街坊周边低密度分布,宙同于俄罗斯早期建筑的布局于法,形成周边式 布局形式,建筑单体为俄罗斯砖木结构、坡顶北侧入口有门斗,南侧或东西侧布置有凉厅,凉厅及入口 有简单的木雕装饰,有的建筑周部地下室安置锅炉房,用于房屋取暖每栋住宅都有各自院落,用Im左 右或更矮一些的栅栏围护,院内种植树木,呈现出浓郁的庭院式住区风貌曾是中共中央东北局主要领导的居住地据1946年左右在市委市政府工作的老同志介绍,当时中共中央东北局及东北行政委员会的领导林彪、 罗荣机、彭莫等曾在此居住过,这些领导曾在此运筹帷幄解放东北其它地区的战略及谋划哈尔滨建设的蓝 图1946年6月~7月蒋南祥领导哈尔滨青年运动曾在此地区居住过反映典型的早期寒带建筑特征该区内的建筑具有典型的俄罗斯寒带地区民居的特点,建筑墙体厚度达62cm,较现代建筑H 13cm, 建筑窗口开洞较窄,窗形为细长,并以南向开窗为主,建筑材料采用俄罗斯及东北盛产的木材及红砖,既 经济又利于保温,建筑平面形体以长方形为主,尽量使体形变化少,减少外墙散热面积,这些都充分体现 了寒冷地区的建筑特性。

      是丙年老榆树的重要展示区榆树作为哈尔滨的市树,市区内随处可见,但具有百年历史的榆树确廖丿寥无儿,4个保护街坊内现有 百年榆树100余棵,是哈尔滨市区罕见的百年榆树相对集中的地区,百年老榆树既传递了历史,又传承了 文化然而,该街区也存在右诸多问题宣接彫响着街区的历史和艺术价值为了扩展生存空间,居民在户外搭建 各类房棚屋,使原本宽敞的院落变成了狭窄的过道,通风采光严重不足,公共绿地几乎没有,没有下水和 卫生间,树木缺乏管理等这些问题为保护规划提出了新的挑战三、哈尔滨花园街保护街坊保护对策在近代社会面临痈苦变革和复杂给予的历史时期内,花园街保护街坊既是哈尔滨近代史上…处縱眼的 社会舞台,同时也扮演了一个匝要的文化角色它怦经推动了这座城市的发展,也收藏了这座城市的一段 历史,保留了一段难以忘怀的城市记忆山于花园街保护街坊在哈尔滨所处的地位和现状,我们认为完全一成不变地被动保护的方式是消极的, 寄实上,这样上力平方米的历史街区,也根本不可能作“标本式”的保存,积极的态度是往其中注入延续传 统风俗的现代生活,让古老的肢体重新焕发出活力和健康的气息山此设想了这样的保护方法:1、 重点保护原有空间格局与城市肌理,体现生活的原真性。

      花园街保护街坊是全市目前保护的12个历史文化街区中唯一一处近代居住街坊,她的价值不在于近代 民居,而是山近代民居、木栅栏用合的院落、周边式的布局形式、街坊式的纽合方式、百年老榆树等构成 的整体居住环境,因此保护规划要尽量突出院落单元,用地性质以居住为主2、 满足城市功能的需要哈尔滨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之一,有国家政策的支持,她的开放度越來越高,国内外的企业与哈尔 滨的合作愈加频繁哈尔滨有希望朿现国际都市的辉煌,但H前哈尔滨还没有一处具有凝聚中外人士进行 文化休闲、交流、餐饮的综合性场所该街区历史上处于城市中心区边缘,随着城市的发展,她己经毗邻 城市中心区,又具有俄罗斯风貌的建筑风貌环境,因此具备承载上述功能的条件山于哈尔滨地处欧亚大陆桥的枢纽地带,随着中国与俄罗斯及东欧其它国家贸易活动的増强,哈尔 滨需要一个既能提供外企人员居住,又能进行简务洽谈的场所山花园街、交通街、海关街、河沟街用合 的街坊,紧邻省展览馆,有较好的交通条件,因此是外金驻哈办事区的最佳位置随着省行政中心迁移松北,省接待中心在上坞地区的建设,花园邨的原有接待功能将移至上坞地区, 规划建议将花园邨对市民开放,将实墙变透空式栅栏,形成集高级宾馆、休闲健身于一体的综合性场所。

      3、 体现可持续发展,延续历史文脉随着城市人「1的不断增加,城市中心地区的密度也随之i伯高新城”遗留的街头绿地大部分被建筑取 代,本规划区范用内的原有街头绿地被解放初期修建的花园邨占•用,为了延续历史的文脉,还绿于民,规 划在历史原有街头绿地的西南侧设置一处5000平方米的公共绿地,造福市民,造福子孙在保护好现有老榆树的基础上,广植丁杳,使市树、市花在这个地区充分体现4、 兼顾保护资金的筹措历史街区保护之所以难,主要在于缺少资金,如何利用规划布局筹措保护资金也是木规划匝点思考的 问题之一在用地定性上适当考虑商业价值高的功能区,如国际文化休闲区,外企驻哈办事区等在保证近代建筑及现状树木安全的前提下,尽最开发地下空间,一是开辟集中式的地下空间:二是 开发文化园区内建筑的地下空间在保持原有传统风貌的前提下,在别漿区贴建凉厅、停车库5、 硬质环境的修缮,它们是实现我们保护目标的技术手段该街区的保留建筑物虽基本保存了传统面貌,但已年久失修,木结构的稳定性下降,H生活设施不齐 备,需要加以彻底维修以延长其使用寿命,并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在建筑内部改造时,首先需要进 行各种管线个更新,必须为正规、安全的综合管线系统所取代。

      四、结语一片老的街区,一般而言,在发展变革时代总是要从成熟走向衰落在这个转折关头,如果能够把握 时机,抢救、保留一点过去时代的城市片断,让发生过的历史故爭和历史事件留下某些空间物证,那将有 助于大大提高这个城市的品位和底蕴我们在花园街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改造中,实践了这一构想,并且力 图藉此形成一种“活的”风俗载体,使历史场景感融入到现代都市生活之中这也许是一次历史街区保护在 实践中有益的尝试,愿更多更好的保护方式运用到历史街区保护实践当中参考文献1. 阮仪三著.历史坏境保护的理论与实践.上海科技出版社,2000.92. 叶如棠.在历史街区保护(国际)研讨会上的讲话.建筑学报,1996(9)3. 常青著.建筑遗产的生存策略保护与利用设计实验.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14王景慧.历史地段的保护概念和作法.城市规划,1998(3)。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