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必修上册第七单元单篇阅读与群文阅读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壹****1
  • 文档编号:406347792
  • 上传时间:2023-01-2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4.09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高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必修上册第七单元单篇阅读与群文阅读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必修上第七单元:单篇阅读与群文阅读 部编教材必修上册第七单元,是散文单元,包括《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赤壁赋》《登泰山记》五篇 从文本自身来看,都是写景抒情的名篇所以,五篇课文都可以进行单篇教学,引领学生反复涵咏咀嚼 (一)单篇阅读教学 1.《故都的秋》,学生朗读全文,梳理文章脉络;之后,通过仿写来理解文意 展示: 仿照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格式把故都的秋景连缀成一首小令,并表达出作者感情要求:抓住意象,表达出郁达夫心境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找不准作者的感情;“断肠人"换成什么才最恰当 “断肠人”是《天净沙·秋思》诗眼,写出马致远漂泊无定、郁郁不得志的心情而学生有的填“思乡人",有的填“颂秋人”,没能准确理解文章的情感笔者引领学生细读十二段议论段及第四段,并知人论世学生找到“落寞"“颓废”等表达作者情感的词语 问题二:意象怎样罗列才最符合《天净沙·秋思》 的特点。

      枯藤老树昏鸦,属于近景;然后描写的距离不断推远而枯藤老树昏鸦,属于高处的;小桥流水人家,则属于低处枯藤老树昏鸦,显然属于一处景物,枯藤缠绕在老树上,而昏鸦则站在老树上;以此类推,小桥流水人家和古道西风瘦马,都属于一幅画面学生带着这样的理解细读《故都的秋》三至十一段的意象,于是仿写出一首小令 展台展示: 破屋浓茶小院,漏光训鸽碧天,秋草蓝朵残垣槐蕊落地,落寞人在故都 碧天漏光鸽声,破屋浓茶蓝朵,残垣槐蕊秋蝉阵雨初霁,失意人在故都 2.《荷塘月色》,学生先是朗读,梳理全文脉络梳理之后,通过分析修辞手法和叠词的妙处,细品荷塘景物之美 3.《我与地坛》,学生默读,并梳理两部分内容梳理之后,通过任务活动来品味作者情感和人生感悟 任务一:地坛是怎样的一座院子,能够给予史铁生生与死的人生感悟研读一至五段,分析地坛的现状和我的现状是怎样的?有何关系? 任务二:“我"对母亲的离世,并不觉得是“死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并没有感到安心,这是为何?母亲到底是怎样的一位“母亲"? 通过研读这两个任务,引领学生体味文章景、情、理融为一体的魅力。

      4.《赤壁赋》,先解决学生“言”的问题,积累文言知识,扫清理解“文"的障碍设计主问题——感情变化的过程是怎样的?同时补充作者的遭遇和文章写作背景,来加强理解苏轼乐观旷达心境 5.《登泰山记》,也是先解决学生“言”的问题,积累文言知识通过扩写“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成500字短文,让学生体味雪霁之后泰山的美景 (二)群文阅读教学 细读这五篇散文,会发现编教材的专家们可谓独具慧眼《故都的秋》十二段提到苏轼的《赤壁赋》,“不过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的成语,读本里又有着很普遍的欧阳子的《秋声》与苏东坡的《赤壁赋》等,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和关系特别深了由此看来,《故都的秋》与《赤壁赋》有共情之处而《荷塘月色》《我与地坛》里,都有“另一个世界"字眼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就摇着轮椅总是到它(地坛)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由此见出《荷塘月色》《我与地坛》也有共同之处如果将这四篇放在一起进行群文阅读,是可以的,这四位作者都有自己的“另一个世界”,郁达夫的是秋天的故都,朱自清的是月色中的荷塘,史铁生的是荒芜并不衰败的地坛,而苏轼的是“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的赤壁古战场。

      于是,单篇教学结束之后,笔者将《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赤壁赋》四篇进行群文阅读设计两个任务其一:四篇文章的作者面对一个现实世界,同时又找到另一个世界,请分别加以概括其二:如果你现在遇到生活或学习困难,你会找到怎样的“另一个世界”帮你度过难关? (三)教学反思 在单篇阅读教学时,并没有面面俱到;而是每一篇抓两个点,一是学生朗读,梳理文意;二是设计一二个主问题进行学习这样做目的是给群文阅读留有一定的余地像《荷塘月色》,体会作者情感并不是重点,甚至将学习四至六段的景物描写作为重点;而将作者抒发的感情放在群文阅读中让学生去品味 本单元都是经典的写景抒情散文,其文本特点,是设计主问题首先要考虑的品读语言、意象,让学生从中获得审美体验,是学习重点像《登泰山记》将文章的重点放在品味泰山景物描写上 以写促读,读写结合,不失一种较好的阅读方式仿写《天净沙·秋思》和扩写雪后泰山美景,都促进了文本细读,更好地感受散文中的艺术形象,把握作品的内涵 引领学生阅读文本,可以不必拘泥于从头到尾的顺序可以大刀阔斧地重新拆分组合像《故都的秋》根据仿写的问题,先引领学生细读十二段和第四段,准确理解作者的心境;然后通过心境寻找意象。

      再如《我与地坛》,先让学生找到史铁生关于生、死和怎样活的人生感悟,然后由此向前寻找怎样得出这种感悟的,向后寻找“母亲离世"与人生感悟的违逆的原因两部分选文用人生感悟关联在一起,深入理解我与地坛、母亲与地坛、我与母亲的关系 群文阅读,重点要找到群文的关联点细读文本之后,将“另一个世界”作为情感内容的关联点,综合四篇文本深入学习活动探究——如果你遇到生活或学习困难,你会找到怎样的“另一个世界"帮你度过难关?是将文本请下神坛,走入学生实际生活的方式学习四篇散文,如果仅仅停留在作者层面,不设计真实情境的任务活动;那么那只是“死水一潭”要让经典散文能够走入学生的生活并丰富学生的情感 从学情来看,高一学生散文阅读力不够高重要原因,初中的阅读量少并且选文过短中国妇女出版社出版的马浩岚编译的《美国语文》,适合12-18岁学生学习的教材是按照国家发展的历史编排的,譬如第一部分是文明的交会,第二部分是国家的诞生,一直到第六部分繁荣与保护每一部分的选文,包括历史、政治、文学、自然和艺术等等各个方面,一般都是经典譬如第三部分“国家的发展”,第六课选了《瓦尔登湖》一部分内容而且,选文有些很长,很难想象这是12岁能够阅读的。

      比较第七单元的选文,五篇都是写景抒情散文,于散文这一大类而言,过于雷同可以将选文范围扩展为哲理散文、历史散文和记人叙事散文;可以将《登泰山记》直接换成先秦历史散文雷同带来最大的危害,阅读面的狭窄,学生视野的狭窄如果大家读一读《美国语文》就可以见出视野的开阔了。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