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最新word论文】18F-氟代脱氧葡萄糖PET对鼻咽癌放疗的临床应用价值【临床医学专业论文】.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8680880
  • 上传时间:2017-09-2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6.50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18F-氟代脱氧葡萄糖 PET 对鼻咽癌放疗的临床应用价值作者:黎功 郑静晨 于金明 付政 刘森 赵献光 韦光胜 陈少卿 【摘要】 [目的] 探讨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成像术(18F-FDG PET)评价鼻咽癌放疗疗效的价值 [方法] 21 例经病理证实的鼻咽癌患者在实施适形放射治疗前、后进行 PET/CT 或 PET 检查,将 PET 的结果与同期的 CT 检查结果比较,分析 PET 的检查结果与临床疗效的关系 [结果] 放射治疗前 PET 检查改变了 4 例病人的 N 分期;放疗后 PET 检查原发灶 SUV≥4.0 者证实为肿瘤残留;CT 显示肿瘤残留而最大 SUV≤2.5 者证实为肿瘤纤维化 [结论] PET 与 CT相比较在对原发肿瘤的检测方面没有差别;但是 PET 在检测淋巴结方面比 CT 的敏感性高,而且 PET 对检测鼻咽癌放疗后疗效的准确性高于 CT 【关键词】 18F-FDG PET 鼻咽肿瘤 三维适形放射疗法 分期Abstract: [Purpose] To explore the value of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 using 18F-fluorodexyglucose (18F-FDG) in determining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irradiation on patients with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Methods] Twenty-one cases with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pathologically proved underwent PET/CT or PET scans before and after conformal radiotherapy. PET images were compared to corresponding previous CT images. [ Results] N staging was changed on PET scans in 4 patients before irradiation. Primary lesions with high standard uptake values(SUVs≥4.0) on PET scans after irradiation were confirmed with residual tumor, whereas those with lower maximal SUVs(≤2.5) on CT imaging were conformed radiation-induced fibrosis. [Conclusion] There is no difference in detecting primary tumor between PET and CT but PET is more sensitive than CT on detection lymph nodes. PET shows more accuracy on monitoring therapeutic outcome of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after radiotherapy than conventional imaging such as CT.Key words: 18F-fluorodexyglucose;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nasopharyngeal neoplasms; three 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 stage 放射治疗是鼻咽癌常用治疗方法,但由于部分肿瘤细胞对放射线抗拒,导致放射治疗后肿瘤细胞残存而造成复发或远处转移,因此及早发现放射线抗拒的肿瘤以便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是提高放射治疗疗效的有效途径。

      笔者对 2002年 10 月至 2005 年 10 月收治的 21 例鼻咽癌于放射治疗前、治疗后行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xyglucose,18F-FDG)PET/CT 检查,以期探讨 18F-FDG PET/CT 在鼻咽癌放疗中的应用价值2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2 年 10 月至 2005 年 10 月,对鼻咽部病变共进行了 84 人次的 18F-FDG PET/CT,其中 21 例经病理证实的鼻咽癌患者男性 15 例,女性 6 例,年龄 34岁~75 岁,平均年龄 52 岁病理类型:角化鳞状细胞癌 11 例,非角化鳞状细胞癌 7 例,未分化癌 3 例1.2 PET/CT 检查应用 PET/CT (Discovery LS 型,GE 公司出品)以及回旋加速器(Minitrace,GE 公司出品)等配套设备,于放射治疗开始前 1 周内和放射治疗(DT 70Gy/35F,7 周)后 1~2 周行 PET/CT 检查检查时患者空腹 6h 以上,静脉注射显像剂(18F-FDG,5.55~7.40MBq/kg) ,平静休息 60min 后行 18F-FDG PET/CT 全身断层显像,标准摄取值 (standard uptake value,SUV)通过对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18F-FDG 的浓聚量与注射量的比值及患者的体重计算。

      标准摄取值(SUV)=■图像分析由 2 位以上核医学科医师共同阅片,鼻咽部出现连续不对称的放射性浓聚灶且 SUV≥2.5 为阳性;鼻咽部未见放射性浓聚灶或轻度浓聚灶且SUV<2.5 为阴性1.3 放射治疗全部病人采用立体定向调强放射治疗技术进行靶区规划,热塑模固定,CT定位,静脉强化扫描,层厚 3mm~5mm,扫描范围包括颅底、鼻咽、颈部到锁骨下CTV 在 GTV 边缘外扩 5mm~8mm,PTV 依据肿瘤所在部位以及相邻的重要脏器而确定在 CTV 的基础上外扩 5mm~10mm采用 Philip 公司的 ADIC 7.0g 治疗计划系统计算优化正向调强,共面多野照射,照射野多选定在 17 个~25 个以PTV 的几何中心为照射野中心,90%的等剂量曲线包括 PTV,DVH 图确定脑干、眼、视神经、脊髓的照射剂量均在耐受范围内对于颈部淋巴结阴性的病人,给予预防剂量 DT50Gy/25F,5 周,原发灶区给予 DT70Gy/35F,7 周Ⅳ期病人于放射治疗前给予诱导化疗 2 个周期,化疗药物为 DDP 30mg/m2,d1~3,5-Fu 500mg/m2,d1~5对照射剂量达到 DT70Gy/35F,7 周,PET 检查原发灶最大 SUV仍然大于等于 4.0 的 2 例患者,进行鼻咽镜检查取活检均证实为肿瘤残留,遂再行局部补照 DT10Gy/5F,1 周;而对 PET 检查最大 SUV 界于 2.5~4.0 之间者,进行鼻咽镜检查取活检或定期鼻咽镜观察;而对最大 SUV 小于 2.5 者则结束放疗。

      1.4 随 访随访至 2006 年 5 月,全部病人得到随访,随访率 100%于放射治疗后每33 个月随诊一次,随诊内容包括间接鼻咽镜、纤维鼻咽镜检查、鼻咽部、颅底及全颈部 CT 扫描、肝脏 B 超、胸部 X 线片2 结 果2.1 分期改变按照 AJCC 的分期,PET/CT 与 CT 相比在检查淋巴结方面有较高的优势,其敏感性明显高于 CTPET/CT 与 CT 相比较在对原发肿瘤的评价方面没有差别;但是 PET 在检测淋巴结方面比 CT 的敏感性高,21 例病人中,4 例病人的 N 分期改变,由Ⅱa 期改为Ⅳb 期 1 例,Ⅱb 期改为Ⅲ期 1 例,Ⅲ期改为Ⅳb 期 2 例;而其中需要改变治疗策略的 3 例,1 例颈部由预防照射改变为根治性放射,2 例由单纯放射治疗改变为化疗+放疗见表 12.2 放射治疗前最大 SUV 与肿瘤病理的关系原发肿瘤的最大 SUV 为 4.1~16,平均值为 8.1,其中最大 SUV 的平均值分别为角化鳞状细胞癌 5.7;非角化鳞状细胞癌 6.2,未分化癌 9.1;转移淋巴结的最大 SUV 为 2.7~12.8,平均值为 5.0,其中角化鳞状细胞癌 4.5,非角化鳞状细胞癌 4.6,未分化癌 5.2。

      2.3 放射治疗前后最大 SUV 的变化与 CT 图像的关系放射治疗后原发肿瘤的最大 SUV 为 1.1~4.5,平均 2.3,大于 2.5 的有 3例,分别为 3.8、4.0、4.5,最大 SUV 为 3.8 者活检证实为炎症,而其中后 2 例活检证实肿瘤残留;而颈部转移淋巴结的最大 SUV 除 1 例为 2.8 外其余全部小于2.5,其范围为 1.1~2.8放射治疗后原发肿瘤 PET 与 CT 图像吻合的 15 例,CT显示肿瘤完全消失而最大 SUV 仍然大于 2.5 的 3 例,CT 显示肿瘤仍然残留而最大 SUV 小于 2.5 的 3 例,随访结果证实为放疗后纤维化放疗后 PET/CT 与 CT 比较对颈部转移淋巴结的评价,吻合者 18 例,CT 显示颈部淋巴结仍然肿瘤残留而PET 正常 3 例 2.4 随访结果没有病人死亡对 1 例放疗后 CT 检查显示肿瘤残留,而 PET 没有高代谢的病人进行了鼻咽部活检,结果为阴性,并于放疗 8、15、19、23、30 个月再次PET/CT 复查,虽然 CT 显示鼻咽部残留肿瘤,但是鼻咽局部依然没有 18F-FDG 高代谢,病人没有临床复发征象(图 1) 。

      对 1 例Ⅳc 期的病人和 1 例Ⅲ期的未分化癌的病人于放射治疗后 3、5 个月时再次进行了 PET/CT 复查,结果显示Ⅳc 期病人无高代谢病灶;而发现Ⅲ期未分化癌病人的肝脏右叶直径约 7mm 高代谢灶,随后在 PET/CT 图像指导下的 CT 图像及肝脏 B 超证实为转移,但是 PET/CT 的图像比 CT 和 B 超的图像清晰3 讨 论4远处转移是导致鼻咽癌治疗失败的难题,常规检查手段,如胸部 X 线片、B超、骨扫描等方法通常用于检查肺、肝、骨骼的转移病灶,但是上述方法发现远处转移的概率很低Kumar 等[1]报道在 139 例鼻咽癌中,利用上述方法发现 3.6%的远处转移,但是应用 18F-FDG PET 检查 91 例鼻咽癌患者,改变了 11 例病人的分期,其中 10 例是常规检查没有发现而 PET 发现远处转移的病人[2]研究显示PET/CT 对鼻咽癌分期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 96%、94.4%、95.4%、96%和 94.4%,高于 CT 的准确性[3],而 PET 能够发现CT 不能查出的远处转移[4]本组 21 例病人经 18F-FDG PET/CT 检查,改变了 4例病人的 N 分期,而且其中 3 例病人的治疗策略需要修改,提高了放疗剂量或加用化疗,由此可能使此 3 例病人潜在复发或转移的病灶得到控制而达到根治。

      Sakamato 等[5]研究了 22 例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患者,在放疗或化疗前和治疗后 3 周~4 周进行 18F-FDG PET 检查,结果治疗后 SUV 明显低于治疗前(平均 7.0 vs 3.8) ,但是同期的 CT 和 MRI 检查结果显示肿瘤的缩小程度与 PET 结果并不一致,治疗后 CR、PR、NC 患者的平均 SUV 分别为 2.7、3.6 和 4.5Kitagawa等[6]的研究发现如果 SUV>3,则提示有肿瘤活细胞残存而新近研究结果与上述结论不完全一致,研究显示治疗后病变区 SUV≥4 表示肿瘤细胞残存,而SUV<4 则没有肿瘤细胞残留,但是如果 SUV 是 3 左右,实际上不能说明是否肿瘤残留,特别是在治疗结束后的早期,放射诱发的炎症处于修复期,容易出现假阳性[5]本研究组中原发肿瘤放射治疗前后的平均最大 SUV 为 8.1 vs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