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和县蔬菜博览会.docx

30页
  • 卖家[上传人]:闪****
  • 文档编号:316305921
  • 上传时间:2022-06-2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4.24KB
  • / 3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和县蔬菜博览会 篇一:和县“蔬菜硅谷〞 和县“蔬菜硅谷〞正向我们走来 和县,地处皖东,毗邻南京,是我市的主城区,“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县〞,素有“长江中下游地区最大的菜园子〞之美誉皖江〞牌蔬菜位列“全国蔬菜十大畅销品牌〞之首,畅销全国,享有蔬菜王国里的“北寿光南和县〞美誉,一幅“蔬菜硅谷〞动人画面正徐徐开展。

      入冬时节,寒意初袭在和县,各类绿色无公害蔬菜却被暖阳催得活力勃发历阳镇鲁村村民鲁忠林正在给自家大棚里的辣椒举行保鲜工作,“我的辣椒我做主,什么时候市场好,我就把我的辣椒拿到市场上卖,由于我有保鲜技术〞他告诉记者,17岁高中毕业后就在家种植蔬菜,已经30多年了,如今家里的房子长高了,屋里充实了,荷包也鼓了起来仅是种蔬菜,一年下来,25亩田就能给他带来近30万元的收入此外,作为和县沈家山蔬菜合作社理事长的他还告诉记者,这个月他要去东北辽宁加入蔬菜种植上的学习交流活动 其实,在和县,和鲁忠林一样通过种植蔬菜致富的农民,有近6万人这个让农民稳定增收的致富产业,经过30年的培育,到2022年,该县蔬菜种植面积达40多万亩,年产各类无公害蔬菜近百万吨,产值14亿元,农民人均种菜纯收入2000多元,蔬菜产业已经成为该县发展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和县县委书记吴桂林告诉记者,为了提升蔬菜产业发展水平,促进蔬菜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县委县政府积极出台了《和县蔬菜产业提升行动实施看法》,决定县财政每年安排500万元,设立蔬菜产业发展专项基金,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用于基地建设、新产品和新技术推广、品牌培育等重点领域 “绿色品牌〞是卖点 一位长期到和县贩运蔬菜的南京老板说,和县的蔬菜,品质一流,鲜嫩爽口,关键是绿色、无公害,拉到南京以及长三角地区,那是供不应求,人们认准的就是“皖江〞牌 60多岁的李正飞,是和县当地家喻户晓的蔬菜种植“五大能人〞之一。

      1983年,他和同村的4个人开头搭盖塑料大棚,培育早黄瓜等蔬菜,当年就实现亩均2500元的纯收益,这几乎是种植棉花、小麦等普通经济作物效益的10倍此后亲帮亲、邻带邻,加上行政推动,大棚蔬菜种植得以在全县急速推开,一举成为远近有名的“国家级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长江中下游最大的菜园子〞 和县人深知,品牌才是市场的“通行证〞从2022年起,和县就开头了蔬菜生产品牌化建设,以“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品牌化建设〞为突破口,全面推进蔬菜生产的无公害化和品牌化建设与此同时,以五届蔬菜博览会为契机,全力推介“无公害蔬菜〞和“绿色食品〞品牌2022年,“皖江〞牌蔬菜荣获商务部三绿工程办公室评比的“全国蔬菜十大畅销品牌〞第一名;2022年,“济洪〞牌蔬菜辣椒、番茄、茄子、黄瓜、樱桃番茄5个品种顺利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该县加大绿色、有机蔬菜产品认证,力争到“十二五〞末,实现农产品认证80个、省级以上名牌农产品新增10个。

      在品牌的有效带动下,和县无公害蔬菜声名鹊起,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更是级级攀升,畅销全国100多个大中城市如今,在上海、南京等地的麦德龙、欧尚、家乐福、新一佳、农工商等大型连锁卖场里,在香格里拉、万豪、波特曼丽嘉酒店等数十家五星级酒店里,都能看到和县蔬菜的身影 “专业合作〞转方式 在和县历阳镇太平村,记者见到了正在大棚里侍弄西红柿的村民撒忠元近期西红柿价格一向平稳,老撒说,由于自家参与了当地的济洪蔬菜合作社,收购价格早在去年底就定下来了,外面的价格变化对他没有影响去年西红柿的市场价是一元一斤左右,今年合作社的收购价格是一块五,我的收入还提高了〞撒忠元介绍说,以前没参与合作社时盲目种菜,有时候蚀本,有时候赚一点也只够温饱。

      现在由合作社来跑市场,自己只管按要求种菜,收入反而翻番,一亩地净利润有四五千元 据了解,在太平村,有80%的菜农参与了合作社,加盟菜地达5000多亩和县济洪蔬菜合作社负责人陶虹告诉记者,合作社的蔬菜专供全国的大润发超市,“超市开到哪里,我们的菜就卖到哪里〞根据与超市在上一年底签订的合同,其次年的种植品种、数量、价格、品质要求都已提前确定,合作社会预先向加盟菜农支付60%的种子钱,并对种植过程规范指导只要菜农的产品品质合格、农残检测达标,我们就会按合同收购〞陶虹说,假如收购时外部行情不好,合作社将以约定的保底价格收购,反之将以更高的市场价收购,这样就保证了菜农的稳定收入今年我们的产品供不应求,和县济洪的收入预计将在去年两个亿根基上提高20%〞 无论是遭遇种植风险还是市场风险,无疑都是对和县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信心的沉重打击。

      如何改变种植上单打独斗,销售上各自为战的产销模式,降低农民的种植、市场风险,成为蔬菜产业发展路上务必突破的瓶颈问题为了转变蔬菜产业发展方式,全县各地依托种植能手,激励农户通过土地流转、承包、租赁等形式,把零星、分散的种植改为集中连片、上规模的种植,引导集约种植和规模种植,依照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有效化解了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之间的矛盾 据和县蔬菜办公室负责人张太保介绍,目前全县已有大大小小的蔬菜合作社60多个,参与菜农7000余人,带动蔬菜生产基地8万多亩 “龙头企业〞强带动 在和县西埠镇,连片的蔬菜大棚特别醒目走进和县绿宝蔬菜标准园内,“肥沃的土壤、清澈的水源、一流的技术、科学的管理〞一排红色大字就进入了记者的视线,该标准园由和县绿宝蔬菜种植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兴办。

      该公司董事长杜昌明正在大棚里观测豇豆生长的状况,他告诉记者,整个工程计划投资1800万元,占地1000多亩,目前,400多亩的土地上已经引进种植了几十个品种之前我是做钢材生意的,现在种菜了,完全是考虑到国家对农业的扶持力度以及和县对我们从事蔬菜产业的极大支持〞指着标准园内水塘的四周,他说,“别看现在只有大棚蔬菜,将来这里还将建设现代农业休闲观光区,员工宿舍楼也已经着手要建了〞当记者问到公司的规划时,他自信地说道,“我们现在是在打根基,三年后,我们要先在马鞍山市范围内所有小区的门口开出自己的‘蔬菜专卖店’,建立一套完整的绿色蔬菜营销体系,让想吃蔬菜的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我们和县绿宝的‘常久’牌蔬菜,高品质、选择广、最放心〞 据了解,该园区内生产以“提升菜篮子,丰富餐桌子〞为主题,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蔬菜,同时可解决当地80多人就业,人均可增收3000元左右,将有利于促进县蔬菜产业发展,推动蔬菜产业升级。

      同样作为涉蔬工程的和县鸡笼山蔬菜标准园由和县万达蔬菜种植有限公司投资兴建,该工程占地面积1060亩,计划投资8000万元公司负责人周万成告诉记者,该工程建成投产后预计年产值达4000万元,年收入1400万元,同时还可解决当地农民约200人就业,人均年增收6000元园区将以公司化运作、标 准化生产、品牌化销售的模式,着力发展绿色有机蔬菜,实现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强力推动和县蔬菜产业“西移、北进〞发展和蔬菜产业升级换代 据和县蔬菜产业办公室李俊松介绍,目前已经投产、开工建设、签约待建的涉蔬大工程近10个,渐渐形成了公司+合作社+基地、公司+农户+基地的产业模式。

      在农业部创立蔬菜标准园中,安徽省20多家里,和县就有3家该县涉蔬龙头企业正积极引导农民走上绿色无公害精品蔬菜发展之路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