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各城市名称由来范文.docx
6页河北省各城市名称由来河北省各城市名称由来 河北省一向称为燕赵大地,这是由于春秋战国时期属于燕国和赵国战 国时期的《周礼职方志》最早提到河北之地,《战国策》也有记载:赵有 河北唐朝正式设置河北道,道为今天省级行政区划1928年国民党建河北省所以河北作为行政区划名称 最早出现是在唐朝至于河北省的简 称冀是因为这里属于古代九州的冀州,冀是希望、希冀的意思,冀州 就是寄予希望之州 1、唐山 是由市区的大城山而来唐贞观19年 (645年)李世民率大军东征高丽未果 ,败军回京途经此地,曾在大城山上 屯驻,于是此山遂称为唐山近代 李鸿章搞洋务运动办开平煤矿设唐山 镇,1928年建市《滦县志》说:后 唐李嗣原曾屯兵大城山,后来后唐姜 将军斩蛟有功,葬此山,山以唐名, 实由于此 2、秦皇岛 因岛而得名秦皇派人渡海求仙的传 说,成就了中国唯一一座以皇帝名号 命名的城市历史上的秦皇岛指的是 现在秦皇岛市海港区老码头附近的小 半岛,方圆不到一平方公里,也就是 现在的东山公园经过历次海浸、海 退,直至清朝,秦皇岛还是一个近岸 海岛 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版的《山海关 志》最早记有这一地名:秦皇岛,城 西南二十五里,又入海一里。
或传秦 始皇求仙驻跸于此稍后,蒋一葵《 长安客话》也记述了秦始皇从这里派 方士入海求长生不死药的传说清光 绪四年重修的《临榆县志》记载岛上 有李斯碑这些都说明秦皇岛的 秦皇指的是秦始皇 3、保定 原来以清苑为中心,北魏太和元年(4 77年)设清苑县,五代时被契丹侵兵 焚毁,北宋建隆元年(960年),赵匡 胤在其祖陵附近的清苑废城设保塞军 (军是宋辽金时期在要塞所设的行 政区划,驻有重兵),984年升为保 州1213年蒙古军队攻陷金国保州, 屠城1227年蒙将张柔重建城池,12 75年元帝取保卫大都,安定天下之 意设保定路,从此有了保定之名1 949年建国后,保定是河北的省会,1 968年省会迁往石家庄 4、石家庄 原为一个不足二百人口的冀中平原小 村庄,属于清代正定府获鹿县,20世 纪初晚清政府修建了京汉铁路(今京 广铁路)和正太铁路(今石太铁路) ,经过此地时把火车站建在石家庄村 ,于是本地区中心城市逐渐由古城正 定转移到石家庄村1925年北洋政府 设小城镇石门市,取石家庄村和休门 村首尾二字1947年12月26日,中共 正式设置石家庄市石家庄是新中国 建立前解放的第一个城市。
5、廊坊 宋朝初年,安次县出了个宰相,名字 叫吕端吕端的父亲叫吕琦,吕琦的 官职是兵部侍郎吕琦在任时,他在 老家盖了一所大宅院,就在现在的廊 坊市区由于房屋高大,远近闻名, 加上房子的主人是兵部侍郎,所以就 成为这一带的标志性建筑,老百姓管 它叫侍郎房叫的时间长了,侍郎 房变成了村名又经过长期的口传笔 写,慢慢的,就演变成为郎房廊房 廊坊1897年,廊坊建火车站开 始用廊房1950年后,廊房成为安 次县城,廊房名字的使用率大大提高 老百姓为书写方便,就把廊房 写 成廊坊,以后广泛流传,约定俗成 ,大家就都用廊坊了 6、承德 承德一词最早见于《尚书》中的《 周官》篇:六服群辟,罔不承德,归 于宗周大致意思是说各地诸侯无不 承受周王的德泽,归于周的王都在 这里,承德一词意为承受德泽此 外,承德一词在历史上也曾作为官 职名称使用,元明清时期有一种官职 即为承德郎有意思的是,承德最 早在清代作为地名使用,指的却是奉 天(今沈阳)清王朝入关前曾在奉天建 都康熙三年(1664年),清政府命名 奉天为承德,并设置承德县,取承受 先祖德泽之意 7、张家口 堡子里是张家口的发源地。
堡子里( 亦称下堡),明代属京师宣府镇,为 万全右卫地宣德四年(1429年), 指挥使张文始筑城堡,名张家堡张 家堡高三丈三尺,方四里十三步,东 南各开一门,东曰永镇门,南曰承 恩门嘉靖八年(1529年)守备张珍 在北城墙开一小门,曰小北门,因 门小如口,又由张珍开筑,所以称张 家口 8、邯郸 文献记载邯郸一名最早出现的时间 是殷商末年而对于邯郸一名的解 释,至今最为流行的则是曹魏时期张 晏的说法按照张晏的解释,所谓邯 山在东城下者也曰单,尽也,城廓 从邑,故加邑邯郸之名,盖指此以 立称矣意思是邯山到此而尽,所 以叫邯郸邯郸是春秋战国时期赵国 的都城 9、邢台 35年前,曾是商朝的都城邢作为 地名,最早见于《竹书纪年》商祖乙 九祀圮于耿,迁邢《邢台县志》记 载,邢,战国时为晋邑,赵襄子采食 于此,故有襄国之名从此,邢开始 称襄国后因赵国迁都邯郸,襄国之 名遂自此日衰隋文帝开皇之初,改 称为龙岗县宋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 ),龙岗一名被改称为邢台县元代初 期,邢台属中书省顺德路明洪武初 年(公元1368年),顺德路被改名为顺 德府,邢台县为顺德府的首县清朝 基本沿用明制。
1945年9月24日,邢台解放,建邢台 市1959年,邢台市同沙河、邢台二 县合并,称邢台县1961年,两县一 市分家,恢复邢台市建制1984年, 邢台正式升格为省辖市至今 10、衡水 最初曾是河流名衡水一词始见于 北魏文成帝拓跋浚的《南巡碑》碑 文提到,文成帝曾在信都(今冀州市)的 衡水之滨举行过规模盛大的禊礼 这里的衡水是河流的名字,也就是 当时穿越今冀州市境内的漳水后一段 的别称,又名横漳或衡漳 到了隋朝开皇十六年,由河北大使郎 蔚之,分下博、信都和武邑三县地, 新置衡水县县之名称,取漳水横流 之意此后,衡水县名称历代沿用 1982年5月,衡水县所属的衡水镇改 建为衡水市,此时衡水市、县并存, 至1983年9月撤销衡水县并入衡水市 202x年7月,衡水地区撤地设市, 原衡水市改设为桃城区 11、沧州 一部《水浒》传天下,无人不知古沧 州秦代即已设县置郡;两汉属冀州 和幽州;北魏熙平二年(公元517年)置 沧州,以镇遏海曲,取沧海为名; 唐朝沧州为海雄镇,城市人口达10万 之多;北宋河间府(沧州旧属河间府 辖区)控遏南北,为河北三镇之一; 金代沧州为海上贸易的重要口岸;元 、明、清三代沧州号称京师之南府, 天下之津途。
沧州一名始于北魏熙 平二年当时从瀛州、冀州各划出一 部分另设一州,因濒临沧海,故取名 沧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