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端粒酶活性及凋亡相关基因在胶质瘤临床分级和预后整体评价中的应用.doc

2页
  • 卖家[上传人]:ss****gk
  • 文档编号:204761012
  • 上传时间:2021-10-2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8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端粒酶活性及凋亡相关基因在胶质瘤临床分级和预后整体评价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端粒酶.bcl-2, P16与P53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人脑胶质瘤中 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loreeraserPCRELISA试剂盒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55例脑 胶质瘤标本和if_常对照组10例标本的端粒能活性表达及ki-67蛋白的表达的结果3 5例胶 质标本q-,端粒酶和ki-67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4. 2% (2 6 / 35)和80. 0% (28 / 35): 显著高于I-II级(16. 7%)的表达强度(PC0. 01) o结论P16和P53、PCNA蛋白表达异常可用以 判断人脑胶质瘤的生物学行为端粒酶活性可以作为脑胶质瘤的恶性标记之.测定胶质瘤端粒 酶活性对其诊断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价值关键词】神经胶质瘤;基因,P53;增殖细胞核抗原;端粒酶1资料与方法1. 1标木来源人脑胶质瘤35例,来自我院2003年12月至2005年1月病理确诊后的手 术标本,其中男21例,女14例;年龄8-68岁,病理分级依WHO胶质瘤病理级别判定标准分 级,其i-n级ii例,in级io例,iv级14例。

      所有病例均为首次发病,术前未经化疗、 放疗或生物治疗术中行肉眼全切除,病理分级H级以上者术后均行放疗同时取10例颅脑 损伤开颅减压切除的正常脑组织作对照1.2方法全部标本均经4%中性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切片3m厚,分别进行HE染色和免 疫组化染色,一抗采用p 16(16P07)、P53(D0-7,野生型和突变型)、PCNA单克隆抗体,均购 自美国抗体诊断公司(AntibodyDiagnosticainc.),采用Envision二步法,操作按说明书进 行用磷酸盐缓冲液代替一抗作阴性对照端粒酶活性测定(Boeliingen公司试剂,按其说 明书操作并略加改进)2结果随访结果对本组胶质瘤:术后患者,经及门诊随访,术后3个月内复发的5例患者 端粒酶均呈高活性表达,ki-67蛋白均呈强阳性表达;术后1年内死L:的14例患者,端粒酶 均呈高活性表达,9例ki-67蛋白呈强阳性表达3讨论3. 1肿瘤的恶性程度与P16基因的缺失表达率成正比,这说明P16基因缺失在恶性胶质 瘤组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胶质瘤的分化程度与P16基因的缺失关系密切,在低级别的胶质 瘤中P16的缺失常不存在或呈低表促瘤作用P16基因的缺失可能使肿瘤获得了生长优势, 恶性程度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胶质瘤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可将该基因作为一项判断 胶质瘤恶性程度的有效指标。

      抑癌基因P53位于染色体17pl3. 17上,编码分子量为53kDa 的核内磷蛋白,通过调节细胞周期G1和G2检测点而控制细胞生长,是肿瘤抑癌基因家族中 重要成员之一,是与DNA修复、细胞凋亡密切相关的多功能基因,目前认为此基因分为野生型 和突变型,由于野生型P53蛋白半衰期短,积聚水平低,一般不易测出,而突变型P53蛋白 半衰期长,稳定性强,故可用佐疫组化手段检测到本研究中:1-11级肿瘤中P53表达率为 27.8%,而在III、IV级中该蛋白表达率则上升为68.8%、89. 级与HI或IV级肿瘤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可见,P53蛋白表达与肿瘤的恶性度有极强的相关性L1 - , P53 的表达率随着恶性度的增高而增加,动物实验也支持这一结论J这表明P53突变蛋白呈阳 性表达的细胞有更大的成瘤性,与胶质瘤的去分化和快速生长密切相关,在肿瘤的发生、发 展中起作用PCNA是一种仅在增殖细胞中合成与表达的分了量为36kDa多肽,是DNA多聚酶 6的一•种辅助蛋白,在DNA复制过程中起作用,其表达合成与细胞的增殖周期有关,与细胞 增殖状态高度相关,主要存在于增殖细胞的s期,在DNA合成中是绝对必需的[1],这表明 它的出现与细胞增殖有明显关系,可以准确反映细胞增殖状况,及预示细胞学行为。

      在免疫 组化检测中,PCNA指数越高,贝U处于S期的细胞越多,亦即染色体排列紊乱的危险性愈高 本研究结果表明,人脑胶质瘤中PCNA表达水平随临床病理级别升高而升高(1X0.01),提示人 脑胶质瘤中PCNA表达强度可反映脑胶质瘤的恶性程度3. 2端粒是位于染色体末端独特的蛋白质DNA结构,端粒DNA由短且数目精确的串连重 复DNA排列而成,对于维持染色体的稳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肴细胞的分裂或衰老,端 粒DNA逐渐缩短,当端粒缩短至一定程度时,就启动了阻止细胞分裂的信号,细胞开始衰老 死亡[2]端粒酶是一种能够催化延长端粒末端的核糖蛋白,以维持细胞端粒的稳定,对细 胞的永生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研究认为,端粒酶的激活可能是许多恶性肿瘤细胞增殖 的先决条件[3]近年来有许多报道端粒酶活性与恶性肿瘤有关,一般认为80%-90%的恶性 肿瘤组织中端粒酶活性表达阳性[4, 5]正是出于在恶性肿瘤组织中发现有端粒酶的异常表 达,少数学者希望通过检测端粒酶的活性来诊断肿瘤、判断预后,或通过抑制端粒酶活性来治 疗恶性肿瘤我们通过分析胶质瘤发正常脑组织发现,端粒酶在胶质瘤中高表达,其阳性率 为81.3%,而在10例正常脑组织中均为阴性,提示端粒酶的再激活是胶质瘤发病过程中一 个重要因素,即肿瘤的端粒酶被激活,使肿瘤细胞逃避了正常的凋3获得无限增殖的能力。

      因此可以预测,随着检测技术的改进,端粒酶活性检测将成为胶质瘤诊断的重要指标有些 研究发现,某些肿瘤的临床分型、病理类型、肿瘤大小及淋巳结转移情况与端粒酶活性也有 密切关系我们的研究也表明,恶性程度越高的胶质瘤,端粒酶阳性表达率也[6]越高,因此 可以认为,端粒酶活性是胶质瘤恶性程度的标记之一•,端粒酶活性检测对判断恶性肿瘤预后 具有一定价值小结木实验对比不同恶性级别胶质瘤的端粒酶活性平均A值和相应的PCNA阳性细胞率, 发现二者呈正相关•提示胶质瘤中端粒酶活性表达与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和凋亡密切相关•端粒 前控制着胶质瘤细胞增殖与凋亡的某个环节从我们的实验得出,胶质瘤细胞的恶性增殖导 致脑胶质瘤发生,端粒酶活性的强阳性表达可能是胶质瘤细胞无限增殖的机制之一•端粒酶活 性阳性及PCNA高表达可作为脑胶质瘤恶性程度的标志.端粒酶活性表达水平和增殖活性与胶 质瘤细胞恶性级别具有相关性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