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福安穆阳桂林王氏祠堂.doc
3页福建福安穆阳桂林王氏祠堂位于福安市穆云乡桂林村始建于明万历乙酉年(1585)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重建坐西向东,穿斗式抬梁混合式梁架由门楼、戏台、祠厅、祖堂组成,整座祠堂建筑规模宏大门楼面阔 7 间,进深四间,门廊梁架施斗拱,正中屋顶牌楼式雨盖,牌楼正面顶层屋檐下竖挂牌匾:“状元及第”,署有:“ 明万历已酉年”,大门额置横匾“ 开闽第一宗”,大门内侧横匾题写“彝伦攸叙” ,顶棚中间施八角藻井,次间为天花板戏台高 1.38 米,台面为 5.68×8.72 米,戏台两侧为厢房戏台进深 4 柱,面宽 6 柱,台中顶棚设八角藻井,饰人物画像,两侧均分两个长方形藻井,有祥鱼吉龙画饰,台檐柱出枋梁挑垂柱承托檐檩,两垂檐柱间连接弓梁、弓梁与檐檩间设 6 朵“合模”,垂檐柱底下施垂灯,雕刻精湛、垂灯外侧檐檩施垂柱,并饰雕盘柱龙,栩栩如生 祠厅进深 6 间,面阔 7 间,悬山顶鹊尾脊,前后廊顶棚均为轩顶,明间施假屋面祠厅用材粗大,通透宽敞,两侧厢房为三间二层楼房,双坡顶祖堂面阔 7 间,进深 6 间,屋面为悬山顶鹊尾脊,有设置耳房脊,并饰灰雕花卉、彩画双凤、双龙等,明间八角藻井前枋梁上悬挂“先民是程” 牌匾,左款:“ 钦命提督福建学政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纪录四次赵佑为 ”,右款:“乾隆五十八年十二月本宅耆叟王殿教立吉旦”。
2004 年 7 月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亢龙有悔我们的祠堂前厅大门上横匾也是题写“彝伦攸叙”,属于王彦复后代,从长溪赤岸迁到福安穆阳榴阳的王福公,亲手写了王氏源流序,我们长支的原稿连家谱一起在元末被山盗焚,幸好次支在嘉靖年间家谱也被倭寇焚,仅留序:晋子源为周司徒,五传长浑为洛上太守,浑生敬为杨卅刺史;次诩号鬼谷子 ,有子八孙廿四家于云台乡,散居吴越晋公十九传王离为秦武成候,生泽为汉代郡太守居晋阳;生秦为晋国将军居临沂晋公二十九传王融居江左,生祥分江北;次览分江南,望出琅琊,览生裁为晋长史,裁生丞相导,览生第四子正,正生旷,旷生右军羲之,羲之生中书令献之,献之生静之晋公三十八传朝散大夫王昌字公濠福卅牧改漠卅别驾出镇庆元生六子长江、次溪荆卅刺史、三海子洞封四明郡公生子敬圮银青无禄大夫家於鄞县、四河、五源、六添司农卿家於庫阳河補福卅学正,越唐四+一传举进土王玉字尚墨官广信府太守於德宗贞元间转枢密使,四十五传伦生三子入闽,第三子有机公留闽中,传四世察公居长溪辖下赤岸卒葬龙野园子孙聚族南乔,察公五世孙生二子,长王年字曰新生七子咸岁感戴戬载成时称七贤,朱紫盈庭为长溪望族宋淳祐五年(1245 年)分长溪县(现为霞浦县)2 乡 9 里设福安县(现为福安市) , “王察四世孙子波(系章弟茂之子) ,子波娶林氏郭氏生有四子:福寿康宁;王福公居瑠峰”,王寿公先迁政和县西门库上,后人居穆阳桂林,康公先迁刘峰银牛长宝坑,再迁双溪一支,宁公迁赤岸一支(老小) 。
又,福安穆阳榴阳是王福公, (中国家谱网家谱编号 01499 写道“福安穆阳榴阳王氏宗谱,始祖王福公") 2008 年 3 月 17 日上午,来自新加坡、菲律宾及香港、台湾和省内外近千名王氏裔孙及各界人士云集泉州开闽三王祠,隆重纪念开闽三王入闽1123周年 据了解,公元885年,王潮、王审 、王审知三兄弟于河南光州固始县率领农民起义军入闽,统一福建,鼎建闽国,史称“开闽三王”三王在世治闽四十一载,采取一系列有利于经济、贸易、文化、海交等政策和措施,广施德政,保境安民,发展经济五代十国时,其他地方尚在战乱之中,泉州、福州乃至福建全省却是一派繁荣景象泉州、福州、漳州、同安、莆田等地至今仍保存了许多“开闽三王”珍贵的历史遗产特别是泉州留存的史迹更多,如保留了全省最为古老和完整的唐王陵王潮、王审 墓,与福州的王审知陵墓均被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泉州的开元寺、承天寺、三王祠、古钱币制造遗址、聚宝街等都有三王当年留下的史迹数百万三王后裔分布海内外,尤其是宝岛台湾记者还从泉州开闽三王文物管理处获悉,台胞王人瑞宗亲倾其大半生心血编撰的《泉州开闽王氏通碟》一书,即将付梓出版,为研究五代闽国历史,尤其是研究开闽三王历史遗产提供了丰富翔实的资料。
年是开闽三王入闽 1123 周年福寿康宁;王福公居瑠峰,王寿公第三子居穆阳桂林坂,王康公居双溪,王宁公居福安赤岸桥头福安穆阳榴阳是王福公后代,穆阳桂林是王寿公后代,但子波非“七贤”之后是旁亲瑠峰王氏宗谱 01499瑠峯开基始祖第一世:王福,字阙,号祉兹,行七,配妣利溪李氏,生二子,长文,次思,公于宋时迁居瑠阳,葬施坑坐乾向巽【姓氏】:王【名称】:福安穆阳瑠峰王氏宗谱【字辈派语】:第 22 世:飞潜动植 广大精徵第 23 世:物华天宝 龙光射斗 功成作乐 治定制礼第 24 世:钦惇懋绩 亮采惠畴 本身徵民 云蒸霞蔚 慎厥徽猷第 25 世:凤鸣高岡 梧生朝阳 躬桓蒲縠 辑睦鄰封 东壁图书 西园翰墨 诵诗闻道 讲易知机第 26 世:濂洛关闽,海邦经济 球琳琅玕 槐楠杞梓 典谟训诰 庠序学校 菁莪棫樸 泮池芹藻第 27 世:螽斯衍慶 麟趾呈祥 壎箎雅奏 琴瑟调和 燕翼贻谋 垂裕后昆第 28 世:循规蹈矩 蕴美含贞 【来源】:福安穆阳瑠峰王氏宗谱 01499据 1990 年人口普查数字,宁德地区姓王人口 105 亿,大多来自河南省光州(郡望太原) ,较早的赤岸王务琨派是隋朝,迟一点的在赤岸的开闽王是唐五代到福建,在北宋年间到长溪县(今霞浦)赤岸镇,福安在宋淳佑 5 年(公元 1245 年)建县,王彦复(王文光)派下福公弟兄也是宋时到穆阳瑠峰及穆阳桂林。
王姓在福安的基本上都是太原堂的,并不是说他们直接来于太原.至于城山的王姓宗亲据了解也来自几个地方;有徒自穆阳桂林的 ,也有徒自甘棠港岐的,还有徒于福安城区后巷的,听说另外一房是徒于溪潭潭头但现在已经无法找到后人了.:"源自太原晋阳派,流入闽来衍祖基.赤岸桥头分九族,白羊鸣处鹧鸪天."源自太原晋阳派,流入闽来衍祖基.赤岸桥头分九族,白羊鸣处鹧鸪天."白羊鸣处:表示逃难后定居下来的新地方 .在此表示大概在今日的福安穆阳琉峰一带鹧鸪天:词牌名或曲牌名,多用于传奇剧的结尾处在此表示一种气氛,含有在逃难过程的辛酸和在新地方常常思念旧家人及故物的感慨!由王剑华 回答王剑华认为,其对福宁地区的地理不是很熟白羊鸣处:表示逃难后定居下来的新地方 .该新地方在哪里?大概在今日的福安穆阳琉峰一带或者在霞浦凤城(今霞浦牙城) 一带没准,其实就是写这首诗词的那一支宗亲始迁祖的居住地.据本人长期以来对繁衍于福安地区部分王姓宗亲的问询,片面了解到很多人只知道"赤岸桥头分九族"这诗句 ,但经过深入问询基本都解答不出所以然.因此,在本人心中就留存了很多问题:如我们福安之王姓宗亲究竟源于那一批赤岸王氏的后裔?什么时间为了什么弃家而避难于福安?迁居于福安的王姓宗亲是否属于一个派系的赤岸王氏?浮溪的王氏宗亲是否能和大部分的福安其他王氏同属一系?佳浆的王氏宗亲为何采用"盐官" 郡望?福寿康宁公到福安后的确切落居点及后来的发展情况?等等诸多疑问一直得不到一个很好的答案,心中实觉遗憾!望赤岸宗亲是否能提供一些这几个方面的资料!福安市现有王氏宗祠 29 座1、韩阳------后巷(含阳头) ;2、穆云------桂林、榴峰、榴峰新岗;3、上百石--- 佳浆、东峰、郑家山;4、下白石—黄岐、英岐;5、溪潭------磻溪(澳坪) 、洪口坂中;6、溪柄------楼下;7、湾坞------浮溪、下邳;8、坂中------湖口、南岸、许洋;9、城阳------湖塘坂;10、潭头-----南岩;11、社口-----岭兜;12、松罗-----山界、王家;13、康厝-----王祠、沙坪;14、甘棠-----家饶、港岐;15、穆阳-----福源;16、溪尾-----溪边;17、赛岐-----王实公赤岸后裔弥昌时有记云:太原曾是晋阳派流入南闽衍祖根。
赤岸桥头分九族,白羊眠处鹧鸪天,松柏山头一穴地,土名留葬后闽王,有子传家千万代,继世流传建院坪,福寿康宁亲兄弟,各存谱记谕家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