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上册级试实验操指导.doc
11页(5年级上册)【1课:地球内部有什么】【实验名称】2课:火山——火山成因的模拟实验【实验材料】水槽、冷水、热水、线、废旧药瓶、红墨水【实验步骤】是将药瓶放入冷水槽中,药瓶中的红墨水立即喷发实验现象、结论】火山的成因:地壳深处的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沿着地壳裂缝向上升,在地壳比较薄弱的德部位或者地壳裂缝距地面较近处,上升的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下冲出地面,形成火山喷发小药瓶中是热水和红墨水的溶液、水槽中是冷水)【实验名称】3课:地震——研究地震的成因的模拟实验【实验材料】毛巾、木棍或竹竿【实验步骤】步骤1:1、 将桌子上的毛巾叠成几层,平放到桌子上;2、两手按住毛巾的两头,向中间挤压步骤2:1、 两手握住木棍的两端2、 两手用力,将木棍折断【实验现象、结论】通过挤压,在压力作用下,毛巾成了褶皱状;木棍折断时发出“啪”的声音,同时手有强烈的震感分析1:褶皱的毛巾意味着岩层的变形;分析2:木棍——地壳的岩层;木棍被用力弯曲——挤压产生褶皱;当木棍承受不了所用的力时就会突然断裂——地震发生实验名称】4课:做一块卵石——水的磨圆作用的实验【实验材料】有盖的大口玻璃瓶(或塑料瓶)、水、棱角分明的砖块、手锤【实验步骤】1、用手锤把砖敲成碎砖块;2、把碎砖块放入盛有水的大口玻璃瓶里,把瓶口拧紧;3、用力摇晃瓶子,过一段时间后进行观察。
实验现象、结论】观察到原来棱角分明的碎砖块没有了棱角,变成了圆形在水的冲刷和碎砖块之间的相互碰撞、摩擦过程中,碎砖块的棱角消失,变得光滑起来实验名称】4课:做一块卵石——温度对岩石的破坏作用的实验【实验材料】酒精灯、页岩(或板岩、风化的花岗岩)、燃烧钳、冷水【实验步骤】1、先点燃酒精灯,用燃烧钳夹紧岩石,房子火焰的外焰加热;2、 掌握好加热时间,加热岩石后马上把它放入冷水中;3、如此反复多做几次实验现象、结论】岩石表面出现裂缝,有的一块块往下掉碎屑说明岩石在温度等因素的长期作用下发生破碎现象注意的问题】1、使用酒精灯要注意安全;2、不要用手碰石头;3、 岩石选取易碎的页岩下过最好,也可以用板岩或风化花岗岩做实验;4、冷水的温度越低越好,最好用冰水5课:各种各样的矿物】6课:地表的变化】【实验名称】7课: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产生实验【实验材料】空纸盒、橡皮筋、小鼓、音叉、一盆水1、 【实验步骤】把空纸盒去掉盒盖,把橡皮筋紧绷再盒子上,用手拨动橡皮筋,使它发出声音,观察现象——皮筋在振动2、 再鼓面上放少许豆粒,用鼓槌把鼓敲响,观察现象——鼓面在振动,豆粒上下跳动3、用槌敲音叉,听到声音后,用音叉接触水面,观察现象。
——水面有波纹,并有小水花溅起,音叉振动实验现象、结论】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固体、液体、气体的振动都会产生声音振动停止,声音也就停止了注意的问题】 【实验名称】8课:声音的传播【实验材料】闹钟、塑料袋、水槽、水【实验步骤】1、把闹钟放在空气中,能否听到声音?这声音是通过什么物体传入耳朵里的?2、用手指轻轻挠桌面或桌腿,直到耳朵听不见为止,然后将耳朵贴在桌面上继续挠,这时能听到声音吗?3、把闹钟用塑料袋扎好,放到水槽中将耳朵紧贴水槽,你能听到闹钟的声音吗?【实验现象、结论】1、能听到声音,声音通过气体传入耳朵2、能听到,声音通过固体传入耳朵3、能听到,声音通过液体(水)、固体(水槽)传入耳朵实验名称】9课:怎样听到声音——骨膜作用的模拟实验【实验材料】纸筒(长约15厘米,直径约3厘米)、橡皮筋、火柴、细线、小镜子实验步骤】1、把纸筒去掉底当外耳道;再纸筒的一端蒙上一块橡皮膜,绷劲后用橡皮筋固定,当做骨膜;把一根火柴棍系在细线上,并固定在橡皮膜的中央对着镜子再纸筒的另一端发出各种声音,观察火柴棍的现象2、将橡皮膜扎破,再对着镜子再纸筒的另一端发出各种声音,观察火柴棍的现象实验现象、结论】1、声波通过纸筒传到橡皮膜上,引起振动,带动着火柴棍跳起来。
2、橡皮膜破了不能形成振动,不能带着火柴棍跳动实验名称】10课:各种各样的声音——声音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实验一【实验材料】鼓、碎纸屑【实验步骤】1、再鼓面上放些碎纸屑,轻敲鼓,听发出的声音,并观察鼓面上纸屑的振动情况2、敲击由轻逐渐加重,再听声音强弱的变化,并观察鼓面上纸屑的振动情况实验现象、结论】响度越大,纸屑跳动得越高说明振幅越大,声音越高注意的问题】实验二【实验材料】木梳、硬卡片【实验步骤】用一张硬卡片分别拨木梳的粗齿和细齿,仔细听声音有什么不同实验现象、结论】卡片拨动细齿听到的声音比拨动粗齿听到的声音高,说明振动越快,发出的声调越高12课:秋季星空——制作观星箱制作步骤:1、 准备一个较大的盒子、线、胶带;2、 将盒子去掉盖,并在盒底左下角或右下角挖一个小洞,作为观察孔,洞不宜太大;3、 再原来盒盖处用线编出大小一样的网格,线的端口可以用胶带固定再盒子上,网格起到为观察对象定位的作用;4、 将制作好的观星箱放置再便于观察研究对象的位置,固定不动,并开始利用观星箱对研究对象进行长期观察实验名称】14课:木材——木材特点的实验【实验材料】各种木材、锤子、放大镜、酒精灯、镊子、小刀、电流表、电池、导线、水槽【实验步骤】1、用点燃的酒精灯烧木材,看哪种木材更易燃烧。
2、用放大镜观察木材的花纹,比较木材花纹的形状和花纹的粗细3、用小刀刻木材,探究不同木材的软硬程度4、将木材放入盛有水的水槽中,看木材的沉浮现象5、把不同的木材连入电路,看木材是否导电6、和其他物品比轻重实验现象、结论】1、大部分木材易燃;2、木材有花纹(年轮)3、木材软硬程度不同,有的很软,有的很硬4、木材有沉有浮,浮得多,沉得少5、干木材不导电,湿木材导电能力很弱注意的问题】电流表的使用注意事项:1;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2、“+ —”接线柱要接法正确;3、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4、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上4、关于木材的特点的探究设计方案研究内容使用材料注意事项研究方法发现现象我的结论是否有纹理 能否燃烧 软硬程度 能否导电 是否传热 【实验名称】15课:纸——纸的吸水性实验【实验材料】各种长宽厚相同的纸条、胶水、尺子(或木棍)水槽、水【实验步骤】1、把各种纸条一次粘贴再尺子(或木棍)上2、再水槽中装入少量水3、把尺子水平放入水槽,让各种纸同时浸入水中观察哪种纸爬升的水渍高,哪种纸的吸水性能就好实验现象、结论】【实验名称】16课:陶瓷——陶瓷特点的实验【实验材料】各种陶瓷、锤子、小刀、酒精灯、镊子、白纸、放大镜、电池、导线、小闸刀、电流计、火柴、水槽、木头、铁丝、铜丝、冷热水等【实验步骤】1、用火烧,看是否燃烧——不易燃烧2、用锤子砸,用小刀刻,研究陶瓷的软硬——硬度较大,但是很脆3、放入盛有水的水槽中,看陶瓷的沉浮现象——不能浮在水面上4、放入热水中,观察陶瓷是否容易传热——不容易传热5、把陶瓷连入电路,看是否导电——不导电6、让陶瓷从高处落下,看是否易碎——易碎7、用陶瓷碎片切割纸片——碎片锋利【实验现象、结论】见上。
注意的问题】注意安全问题,避免划伤手指或者被电流击中 基础知识】尝试填写下表:关于陶瓷特点的探究设计——研究内容使用材料注意事项研究方法发现现象我的结论是否易碎陶瓷、夹子、锤子注意安全用锤子砸陶瓷陶瓷碎了陶瓷易碎是否导电电池、导线、小夹子、灯泡、 是否传热陶瓷勺子热水杯子 是否燃烧蜡烛、火柴、试管夹 【实验名称】17课:金属——金属特点的实验【实验材料】铁、铜、铝等金属,小刀、导线、电池、小闸刀、酒精灯、放大镜、玻璃杯子、锤子、木条、陶瓷等【实验步骤】1、用火烧看是否燃烧——不易燃2、用锤子砸,用小刀刻,研究金属的硬度——硬度较大3、放入盛水的水槽中,看金属是否容易传热——容易传热4、用放大镜、砂纸打磨,观察金属的花纹、光泽——有金属光泽5、把金属连入电路,看是否导电——导电6、让金属从高处落下,看是否易碎——不易碎【实验现象、结论】见上注意的问题】安全实验名称】18课:玻璃与塑料——玻璃与塑料的实验【实验材料】相同厚度与大小的玻璃和塑料、酒精灯、镊子、天平【实验步骤】1、用天平分别称量相同厚度和大小的玻璃和塑料2、 分别透过玻璃和塑料看书上的字3、让玻璃和塑料在同一高度下落4、用镊子分别夹着玻璃和塑料在酒精灯上烧【实验现象、结论】玻璃比塑料重、透明度好、易碎、不易燃烧。
注意的问题】安全 【实验名称】20课:蒸发——水的蒸发吸收热量实验【实验材料】温度计、棉纱、支架、表【实验步骤】1、将温度计的液泡包上棉纱,把它浸入水中,观察温度是多少2、将温度计提出水面,挂在支架上,观察温度计液泡上的水在蒸发时温度有什么变化边观察边记录实验现象、结论】温度计液泡上的水蒸发时,温度在不断下降,说明水蒸发时要吸收周围的热量实验名称】20课:蒸发——影响水的蒸发因素的实验【实验材料】滴管、水、玻璃片、电吹风、小碟【实验步骤】1、把液体分别滴1滴在2片玻璃片上,给其中1个稍加热,这个先蒸发完结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温度越高,液体蒸发越快 2、把液体分别滴1滴在2片玻璃片上,其中1个液滴散开,过一定时间,液滴散开的蒸发完了结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液体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 3、把液体分别滴1滴在2片玻璃片上,把2个液滴都散开成面积相同,其中一个用扇子扇,用扇子扇的先蒸发完结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液体表面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实验现象、结论】见上注意的问题】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大小、表面空气流动快慢等因素有关 【实验名称】21课:沸腾——水的沸腾实验【实验材料】铁架台(带铁圈)、石棉网、烧杯、酒精灯、温度计、彩笔、钟表【实验步骤】1、组装好带有铁圈的铁架台。
在铁架台的下一圈垫一石棉网,放上半烧杯凉水,下面放好酒精灯在铁架台上一铁圈上挂一支温度计,温度计的液泡正好浸入水中2、未加热前,先记录下温度计的读数,然后点燃酒精灯,开始加热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温度计的读数实验现象、结论】现象:水的温度在不断升高,达到一定温度,水就会沸腾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温度不会再升高注意的问题】正确使用酒精灯、注意不乱扔废弃物 【实验名称】22课:凝结——凝结实验【实验材料】酒精灯、火柴、试管夹、烧杯、小碟子、少量冰块(冬天可不用)、三脚架、石棉网【实验步骤】1、在三脚架上放好石棉网,把装有水的烧杯放在上面再烧杯上面放装有冰块的碟子2、点燃酒精灯,给水加热3、观察现象实验现象、结论】随着温度的升高,水里不断产生气泡,水面上部有水汽出现,再小碟子的下面出现水珠结论:水蒸气遇冷可以变成液态的水,这种现象叫做凝结注意的问题】 【实验名称】22课:凝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