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起飞和降落阶段关闭电子设备的原因.docx

9页
  • 卖家[上传人]:笛音
  • 文档编号:25749301
  • 上传时间:2017-12-1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98.12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导语:近日有网友发微博称,东航一航班在降落时因旅客打,导致导航设备受到严重干扰,飞机只得拉升复飞后再次降落经调查,是闹铃响时已关闭的自动开机警方调查发现,在飞机飞行的全过程中,该呼入和呼出记录空白在航班上用是否真会导致重大事故?不通话能否干扰飞机运行? [详细]只有产生信号交换才可以干扰飞机通信/导航波音公司的实验结果表明背景杂波信号可以干扰机载设备通信信号,但不产生信号交换就不会影响航电设备本身通常在说起飞机上用的危害时,主要会提到两方面:一是的通信信号干扰或阻断机载电子系统与地面的通信信号;二是作为便携式电子设备本身会产生电磁辐射,可能破坏机载电子设备本身的运作在任何一个国家,起飞时乘客用通话都是被禁止的波音公司曾用 16 种常用在实验室内和飞机内进行实验,以测试对机上电子系统的影响实验结果是除了在自身的工作频率内产生信号,也会产生频率与机载通信与导航设备的特高频率重合的信号,这些信号属于通讯中产生的背景杂波的背景杂波信号可以在飞机设备的通信/导航信号中造成最高 60 分贝的信号噪音,但的工作频率信号在机载设备可以容忍的正常范围内而关于作为电子设备,运转时本身的电磁辐射是否会破坏机载电子设备的问题,波音公司用同样的 16种也做了实验,这十六种全部以“飞行模式”在飞机机舱内运转,而飞机的仪表板、操纵面、通信与导航设备同时被严密监控记录。

      波音公司的实验结果是机内航电仪器对不产生信号交换的运转状态不敏感,没有被飞行模式中产生的电磁辐射影响 [详细 ]RTCA 调查报告和波音公司意见书确立了现行国际通行规定:乘客在起降时该关闭所有电子设备,飞行不紧要阶段可以使用关闭通讯功能的电子产品1992 年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曾要求独立的工业标准组织RTCA(航空无线电技术委员会),针对飞机中使用电子产品的安全性问题进行研究调查RTCA 最终也没有发现等电子产品本身的电磁辐射能直接干扰机上设备,因此建议 FAA允许机上乘客使用手提电脑、便携游戏机和音乐播放设备,但为预防万一起见,在飞机起飞和着陆阶段,还是要禁止乘客使用这些设备1993 年,波音公司针对自己生产的所有型号飞机,也向 RTCA 提交了类似意见书,内容主要包括:1、便携电子设备与外界产生通讯信号交换的所有使用行为都该禁止;2、与外界不产生通讯信号交换的使用行为只需要在飞机起降时禁止,除非机长另有决定,在飞机飞行的不紧要时刻可以进行;3、如果飞机发生故障,便携电子设备应该按既定规程关闭并保存;4、如果有疑似便携电子设备造成的故障,数据要被仔细记录这四条原则规范了现在世界上大部分航空公司在飞机上使用便携电子产品的规定:允许在机上使用关闭通讯功能的和各种便携式电脑等,但在飞机起降时所有电子产品都该关闭,高空中机组有权酌情决定是否通知乘客关闭电子设备。

      [详细]飞机上用确有风险英国民航局 2000 年研究发现,旧机种与旧设备并不具备必要的电子屏蔽效果在新型飞机上的电子装备上,屏蔽措施和设计相对都更好,仪器间和等一般电子设备之间很难有互相干扰1999 年 7 月 20 日 BBC 对飞机上开的报道中引述了《国际飞行》编辑的观点:“波音 737 是在1960 年代早期设计的,当时的机载电子设备没有对现在的信号干扰进行屏蔽设计,但更新型的飞机例如空中客车 A-320 系列、A330 系列、A340 系列等,设计和设备上就更注重屏蔽干扰英国民航局 2000 年的研究也发现,在驾驶舱和其他航电设备近处使用,会对符合 1984年标准的原有旧设备产生干扰而这种旧设备在新旧机型上都被使用 [详细]的跳频和杂波辐射、开机寻找基站可能会干扰飞机通信/导航信号信号干扰飞机通信/导航设备信号的必备条件,是干扰波频率与飞机组件信号工作频率恰好相同在英国民航局认为因旧设备和机种尚未退出市场,不宜马上撤销原规定中国,航空信号用的是 118MHz 频段,而国内 GSM 用的是900MHz 左右频段,WIFI 信号频率更高,它们相差这么大,理论上无法相互干扰到一起的。

      然而实际上,因为采用的是跳频脉冲的方式发射信号,所以会产生许多不同频率的次生电波而如前所述,通讯中产生的背景杂波也可能与飞机组件信号频率相同加之在开机时,为寻找基站,需要不断频繁地和基站发生信号交换,干扰飞机设备信号的可能会更大 [详细 ]还没打下过飞机,但航班乘客不该冒险2012 年《华尔街日报》称所调查的 40%美国成年人在航班上没完全关闭,而 FAA 表示没有飞行事故由造成《华尔街日报》在 2012 年 9月发布文章,称对 492 名在过去一年中搭乘过航班的美国成年人做了一项网上调查在该调查中,40%的受访者表示在其近期的大多数航程中没有完全关闭,7%以上的受访者说他们没有关机,无线Wi-Fi 和通讯功能都处于启动当中,还有 2%的受访者在飞机起降时仍在使用卡内基美隆大学在 2003 年至 2006 年进行了一次研究,发现在商业旅行中,有25%的通话是从飞机上拨出若是对航电设备真有显著影响,那美国国内航班的导航/通讯设备几乎无法正常工作但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 )曾表示过:本部门不清楚哪起飞行事故是确实由便携FAA 规定,如果飞机在地面上长久等待,那么乘客在征得机组成员允许后可以使用。

      电子产品造成的 [详细 ]在飞机上是否开和是否系安全带一样,都是实际风险不大但需要预备万一的注意事项波音公司的工程师大卫•卡森曾是 FAA 评估 WIFI 信号和蜂窝安全性的专家委员会领导人他在2011 年接受美国 CNN 记者采访时承认在飞机上用危险其实不大,但他表示:“为何要冒任何一点风险?是否开和是否系安全带一样,不系安全带的飞行风险也很小,几乎不危及乘客安全但航班上管制和系安全带一样,都是在向“万无一失”的目标努力时,做“万中有一”的最坏准备卡内基美隆大学在 2006 年最终的研究结论也是:“迄今为止,并无支持电子设备造成飞行事故的证据但现有数据支持如下结论:持续使用发射射频信号的个人电子设备很可能会因干扰驾驶舱关键仪器而导致重大飞行事故”也就是说,暂时还没打下来飞机,但以后很可能就会有这种事了 [详细 ]关于飞机上是否开的问题,最好的办法是服从机组人员因为按习俗和法规,机组人员有权酌情决定;按风险规避的功利计算,机组人员在确保飞行安全上接受了更多的专业训练。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