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教学论文)小学数学自主探究式学习策略赵黎明.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平***
  • 文档编号:15314829
  • 上传时间:2017-11-0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8.28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浅论小学数学自主探究式学习的策略内容摘要:“探究学习” 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是对传统接受式学习的一种变革,目的在于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得一种积极的学习体验,让学生受到新的学习方法的熏陶,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但在我们的数学课堂还存在不少为活动而活动、刻意追求形式的探究活动要提高课堂学生探究活动的有效性,应有明确的探究目标、精当的问题设计、充分的个体准备、充足的时间保证、数学本质的体现等几个方面,从而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去发现与创造,使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关键词: 数学课堂 探究活动 思考一、创设情境,激发自主探究的欲望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如果学生们没有学习愿望的话,我们所有的想法、方案和设想都会化为灰烬,变成木乃伊 ”“现实化”的导入,有利于调节学生的心理状态:让学生产生好奇心,跃跃欲试,急于探索;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和魅力——数学是生活的一部分,数学充满趣味;留给广阔的思维空间——自己提问题,自己找规律,自己总结结论因此,新课的引入以及在教学过程中都要时时注重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让学生以积极的心向进入学习状态,注重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启动学生的内驱力,以达到使学生掌握知识、训练思维、提高数学能力的目的。

      我们就是要通过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例如:有老师在教学《确定起跑线》时,教师先播放博尔特参加百米比赛的录像,学生都聚精会神的观看激烈的比赛场面,教师再顺势把同学们的目光吸引到百米跑道上,他们跑的都是 100 米,都是一样长的线段,是公平的,从而引出 400 米的赛道,提出问题“从同一起点出发,他们的比赛公平吗?”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二、问题的设计要精当,否则探究就无法激活思维思维从问题开始,探究依然如此但如果探究的问题过于简单、思维含量低、缺乏挑战性,探究活动就会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华而不实;如果探究问题过于复杂,不在学生“最近发展区”内,脱离了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和认知发展水平,结果就只是流于形式、走过场,而无实在意义探究的问题应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既要让学生感觉到所面临问题与旧知识、旧经验有联系,同时又是新鲜的、新奇的,富有挑战性的同时探究的问题要具有开放性,为学生拓宽多向思维的空间,利于思维发散从而使学生处于一种“想知而未知,欲罢又不能”的心理状态在日常设计学生的探究问题时,可以将教材中的数学公式、法则、性质、定理、公理及规律等作为探究问题,让学生经历这些内容的发生、发展及形成过程。

      让学生在发现数学问题的一般规律的同时启迪学生的思维这样既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探究需求,而且能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如邱学华老师在上《神奇的编码》一课时,通过例举大量现实生活中数字编码的广泛应用,再组织学生探究“号码编码有什么规律?”,把生活问题上升到数学问题,之后在对邮政编码的学习中,学生主动提出“为什么区号是四位,而邮政编码却是六位,能不能把邮政编码同号码统一起来呢?”这个问题非常有价值,说明前面问题的设计与探究,有效促成了学生的求异思维,提高了观察分析能力三、个体的准备要充分,否则探究就成为优生的舞台不管开展什么活动,如果没有个体的、主动积极地参与,就失去了活动的真正价值,探究活动更是如此课堂学生有效探究活动的前提是独立思考没有独立思考的探究只是表面的热闹,只能是优生“统治”的课堂,优生展示的舞台所以在学生的合作探究前,一定要有学生的独立思考,只有经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后,在小组的的探究中才能做到有话可说,才能有碰撞、才能相互启发中找到探究方向,进而实现探究活动的目的同时,教师要对学生的探究过程进行必要的梳理,有意识地点明探究策略和方法,对学生的见解给予必要的提炼和概括,只有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探究水平,帮助学生科学地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如课堂里,教师给出探讨“32 名同学参加乒乓球淘汰赛,决出最后的冠军共需赛多少场?”后,经过学生的独立的、充分的思考与探究后,呈现出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精彩纷呈生 1:我们进行了详细列举,第一轮比 16 场,第二轮比 8 场,第三轮比 4 场,依此类推,一共比 16+8+4+2+1=31 场生 2:32 人太多,我们从数着手分析发现 2 人需赛 1 场,3 人需赛 2 场,……不管多少人赛,场次总比人数少 1所以我们推断,32 人共需赛 31 场生 3:要淘汰 1 人,就得赛 1 场,要淘汰 32-1=31 人,就得赛 31 人师:比较三种方法,你更欣赏哪一种,为什么?它给你怎样的启示?……因为有学生的独立思考,才有了三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三种解决问题的方法的交流,为学生提供了一种不同于日常思维的新的思考方式第一种方法固然可行,但繁琐异常,数目一旦增加,计算量更大;第二种方法看似“推断”,但其中蕴含的化大为小的数学思想、建模意识等,无不彰显数学思考和魅力;第三种方法让人拍案叫绝,巧妙的抓住“淘汰人数”与“比赛场次”之间的内在联系,巧妙的从数学角度审视问题结构,从逆向给出问题的简洁解法,反映出学生良好的“数感”,以及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四、倡导同伴合作,形成自主探究的氛围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要营造快乐的学习氛围一位面带微笑,能够把握学生细腻的心理需要的教师,学生会对他或她感到亲切,温暖,学习就会很有劲头反之,以为专横独断,缺乏爱心,表情冷漠的教师面对学生时,学生会感到压抑,紧张,从而影响知识的接受因此,教师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利用自己情绪的感染力,使知识,信息带有情感色彩,使课堂成为快乐学习的天堂课堂上,要达到师生的情感交融,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要求教师要有无私的爱,广泛的爱,不但处处体现对他们的关心,还要适时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比如:在接触新生时很快叫出他们的名字;在学生想回答问题但又害怕答错时给予一个鼓励的眼神;当学生答对问题时大加赞扬;给予鼓励,使学生能够重新找回自信心,这样师生关系就会更融洽,教育学的效果就会更好五、进行实践操作,提供自主探究的舞台  课标指出:“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指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能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小学阶段有关空间与图形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学生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储备,需要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和感受,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建立表象,形成抽象。

      教学这一部分内容,可以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比较,通过摸一摸、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等探究活动,获得相关知识,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发展例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需要将其转化成已学过的长方形来推导,利用丰富的教材情境,激发学生猜测的兴趣,让学生对知识的探索源于自身需要,通过动手操作发现问题,建立模型,从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六、加强点拨指导,提高自主探究的实效性  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不同于科学家的探究,教师不能撒手不管,应成为学生的引路人,在学生思维的盲区予以指导、疏理教师在课堂上要洞察秋毫,看准时机,把握火候,瞄准方向,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适时而教,适时点拨只有通过教师的引导,才能使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有序有效进行,才能使孩子的思维柳暗花明,更具灵感   七、注重个性评价,增强自主探究的成就感  有探索,就会有发现;有发现,就会有成功,“成功”所带来的喜悦感是进一步探索学习的最大动力在大力倡导“以人为本”的今天,教师要特别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注重展示学生的个性思维通过鼓励学生当小老师、提供展示的平台、写激励性评语、建立成长档案 、自己评、小组评、教师综合评等有效的形式,促使学生在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里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让每一位参与探索与思考的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的成功感,从而调动学生进一步学习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实现个人价值。

        总之,自主探究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我们作为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不断开展探究性学习,让不同的孩子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让每一个小班孩子能在探究中获得快乐,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张齐华《数学教育的文化之旅》邱学华《尝试教学法》任清梅《数形结合——有效的解题策略》。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