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有关学习倦怠的研究综述)范文.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泽玥15****2海阔
  • 文档编号:205236118
  • 上传时间:2021-10-2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9.28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有关学习倦怠的研究综述)   摘 要:学习倦怠是学生对学习产生厌烦、逃避、身心疲惫的心理状态,和学习动机、学习兴趣等有关本文将从学习倦怠的概念、特征、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介绍,并指出目前学习倦怠研究存在的不足及展望方向   关键词: 学习倦怠 影响因素  作者简介:  赵海霞(1980-),女,河南安阳人,郑州大学教育系2022级基础心理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人格心理学  席伟光(1983-),女,河南平顶山人, 郑州大学教育系2022级基础心理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人格心理学    1 学习倦怠的概念  “倦怠”一词最早由临床心理学家提出,用来描述工作中的个体所体验到的长期身体疲劳、工作卷入程度低等学习倦怠的概念尚没有统一的定义,Julie Pham[1]认为学习倦怠是学生不能顺利应对压力时,在学业上产生的情感和行为上的衰竭状态;杨丽娴[2]认为学习倦怠是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却又不得不学习的一种逃避行为;杨惠贞[3]认为学习倦怠是学生因课业压力或其他个人心理因素,产生的情绪耗竭及低个人成就感  本研究采用杨丽娴的定义方法,学习倦怠是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或动力,却又不得不面对的一种厌烦、身心俱疲的心理状态,并伴有逃避学习的行为。

        2 学习倦怠的特征及影响因素  国内外学者认为学习倦怠特征表现在人的行为和心理上:(1)情绪低落,指处于学习倦怠状态下的学生缺乏学习热情,对学习冷漠、悲观2)去个性化,指个人以玩世不恭和不带感情的方式和态度回应周围人际,从而对自己的学业失败进行合理化因此,倦怠的人际关系维度在助人职业活动中表现为对他人的去个性化,在学习活动中表现为对学习本身的不当行为3)低成就感,有两种表现:一是觉得学习枯燥乏味,不感兴趣;另一种是,学生感到付出了努力,但没有效果或收效甚微时,所产生的较强的自卑感和失落感当较低的成就感与学习倦怠的前两种症状结合在一起时,学生就会丧失理想和学习动机,产生习得性无助  影响学习倦怠的因素有个人和环境两大因类:个人因素主要体现在人格、情绪和动机方面,而环境因素体现在学校、家庭和人际关系方面(1)个人因素 性别在学习倦怠上有差异魏珍[4]和魏婷[5]均发现高校学生中,男生学习倦怠程度比女生高;人格方面主要有自我效能感、内外控等因素,魏云[6]研究表明学习倦怠总分与学习疲倦、学习效能及神经质、开放性存在着差异许有云发现使用不同应对风格的大学生在倦怠总分及各因子得分上均有极其显著的差异。

      宋晓颖研究发现,不同情绪稳定程度的学生在学习倦怠上达到显著差异,邓愉联认为,学习动机能直接推动与维持学习者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李瑾认为动机是促使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2)学校、家庭和人际关系因素 学业上的压力及学校间的人际关系如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等因素会引起特定个体的倦怠综合症状家庭方面的如家庭环境、亲子关系、父母的期望等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  3 学习倦怠的测量及研究  目前测量学习倦怠的量表主要是MaSlach的倦怠量表MBI有三种版本,由情绪耗竭、去个性化、降低成就感三个维度构成这三种版本分别是:(1)MBI.HSS是最早的倦怠量表,适用于服务行业的工作者2)MBI―ES是根据MBI.Hss原始量表改编,以学校机构为背景,适用于教育工作者3)MBI.GS通用量表,也是根据MBI.HSS原始量表改编而来,适用于从事其他行业的“非与人为服务对象”的人员这三种MBI量表均以Likert七点自评式量表,从“从来没有”到“每天都有”,分别记0―6分  不同版本的MBI量表被不同研究者采用,有学者根据MBI版发展了MBI的学生版如杨惠贞[7]对MBI.GS量表进行了修改,且修改后的量表更适用于测量学生的学习倦怠。

      Gold等人以师范生教学倦怠为研究,编制了大学生量表Powers & Gose以学生为样本,将修订的MBI量表应用到教育情境中杨丽娴参照职业倦怠量表,编制了《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包含情绪低落、行为不当和低成就感三个维度,此量表信效度较高,国内学者多以此量表为标准戴春林等编制了中学生学习倦怠问卷,得出中学生学习倦怠有情绪耗竭、学习低效能感、师生疏离和生理耗竭四因素构成吴艳等人也编制了初中生的学习倦怠调查问卷,陈燕根据情绪低沉、行为回避、成就感低这三个维度编制了《大学生学习倦怠问卷》  4 存在问题及展望  目前国内外关于学习倦怠的研究比较少,但已呈逐渐上升趋势国内大多研究集中在学习倦怠量表的编制上,但缺乏本土化的学习倦怠量表,在探讨影响学习倦怠的成因上,还需结合生理、心理和环境等多种因素共同探讨;目前还没有对学习倦怠心理干预的研究,这将是以后学习倦怠的一个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Julie Pham,Burnout afflicts students,Daily Californian(http:/www,wpi.edu/News/TechNews/980317/bumout.html)  [2]杨丽娴,连榕.学习倦患的研究现状与展望.《集美大学学报》,2022,6  [3]杨惠贞.影响学生学习倦怠及计算机学习成效因素之研究.田立中央大学博士论文,2022  [4]魏婷.大学生学习倦怠初探.合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2,(6).  [5]魏珍.中学生学习倦怠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个别差异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2,(6)  [6]魏云.网络文化背景下当代大学生学习动机影响因素分析士学位.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22,(5)  [7]杨惠贞.当前大学生学习倦怠状况及其与专业承诺关系的研究.福建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5。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