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圆管涵、施工专业技术方案.docx
14页钢筋混凝土圆管涵施工方案一 编制依据1.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J041-2000;2.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GF80/1-2004;3. 本标段施工图纸及其它有关设计文件二 工程概况标段内共设计 65m/8 组圆管涵( Φ1m), 翼墙,跌水井浆砌片石,隔水墙及铺砌三 施工准备( 1)材料储备情况a. 施工前根据图纸算出各类材料理论用量, 乘以消耗系数大致推算施工用量,据此备足施工所需的各类按规定频率检验合格的材料b. 采用的原材料①水泥:②砂子:中砂③碎石: 5~31.5 (mm)④水 : 自来水 2)施工前用全站仪(莱卡)和自动安平水准仪对涵洞进行详细的测设,确定涵洞轴线放样方法:将全站仪置于一控制点作为测站点, 置于另一控制点作为后视点,输入测站点、 后视点坐标进行定向,再输入放样点坐标- 1 -计算出放样距离和方位进行放样四 圆管涵施工方案(一)基坑开挖及砂砾垫层施工1. 基坑放样根据设计图纸和圆管涵的中心及纵、横轴线,用全站仪、钢尺进行基坑放样基坑开挖前,应在纵横轴线上、 基坑边桩以外设控制桩,每侧两个,供施工中随时校核放样2. 基坑开挖基坑开挖前测量地面高程, 控制开挖深度, 开挖尺寸比圆管涵基础宽出 30~50cm。
基坑开挖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进行,开挖至设计标高上 20~30 厘米时,改用人工清理至设计标高,整平后检查基坑平面尺寸、位置、标高是否符合图纸设计,合格后进行下步工序3、垫层施工基坑开挖完成后, 经监理工程师对基坑平面尺寸、 位置及基底承载力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进行砂砾垫层施工垫层采用级配良好且检验合格的砂砾混合料,并用气夯和平板振动器进行震实、找平,确保无分层现象二)基础施工1. 基础放样垫层铺好后,利用轴线控制桩重新放出涵洞的纵、横轴线,同时用全站仪、钢尺对基础平面尺寸进行准确的细部放样, 并用水准仪按涵洞分节抄平,逐节钉设水平桩,控制基底和基顶标高 2 -2. 浇筑混凝土管座混凝土所用砂石料、 水泥等原材料已入场并按规定频率做原材料检验且合格混凝土由拌和站集中拌和, 并严格按试验室设计并经监理工程师认可的施工配合比拌制混凝土 混凝土拌和均匀, 按施工图纸和技术规范的要求浇筑管座基础, 管基分两次浇筑, 先浇筑管底以下部分,注意预留管基厚度和安放管节座浆混凝土厚度 2~ 3cm,待安放管节后再浇筑管底以上部分 浇筑管基混凝土时, 严格按设计图纸设置沉降缝三)钢筋混凝土圆管从经监理工程师认可的厂家定做购买。
购进时确保钢筋混凝土圆管成品符合下列要求 :管节端面平整并与其轴线垂直, 内外管壁平直圆滑, 如有蜂窝没面积不得大于 30×30mm,其深度不得大于 10mm总面积不得超过圆管全面积的 1%并不得露筋,蜂窝处应修补完善后方可使用 3 -表 5 管节预制实测项目项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率次1混凝土强度按照 JTG F80/1-2004 附录 D(MPa)在合格标准内检查2内径( mm)不小于设计尺量: 2 个断面3壁厚( mm)不小于设计壁厚 -3尺量: 2 个断面4矢度不大于 0.2%管顺直度沿管节拉线量,取最大矢高节长5长度( mm)+5,-0尺量(四)钢筋混凝土圆管的安装及浇筑剩余基础混凝土安装前在浇捣完成的砼管基上放好轴线位置,并用墨线弹好, 安装管节采用人工配合吊机安装, 安装时从下游开始,使接头面向上游,每节涵管紧贴于基座上,保证新旧砼的接合,使管节受力均匀;所有管节均按正确的轴线铺设, 铺设时保持管内清洁无赃物, 无多余的砂浆及其它杂物安装管节完成后,浇筑剩余基础混凝土安装时注意下列事项:1. 应注意按涵顶填土高度取用相应的管节2. 各管节应顺流水坡度安装平顺, 管节必须垫稳坐实, 管道内无遗留泥土等杂物。
3. 管节沉降缝与基础沉降缝的端面严格一致, 确保无犬牙交错现象,非沉降缝的管节接缝,尽量顶紧 1 -4. 圆管在运输、装卸及安装过程中严防碰撞, 避免管节损坏或产生裂纹5. 管节间缝隙用浸过沥青的麻絮填塞, 外面用涂满热沥青的油毛毡圈裹两道,或在经监理工程师许可下接缝处 20cm范围用 M7.5 水泥砂浆抹带,形成密封层五)沉降缝施工1. 沉降缝的设置管涵的沉降缝, 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设置,与涵洞轴线垂直,贯穿整个断面(包括基础)沉降缝的施工,做到缝两边的构造能自由沉降,又能严密防水2. 沉降缝具体施工方法如下管基部分:缝宽 3cm,采用沥青木板预留,砂子填实管身部分:沉降缝宽 1~1.5cm,缝外侧以热沥青浸制的麻絮填塞,深度约 5cm,然后以直径 2cm的麻绳缠绕管壁一周,外包四层宽20cm 的沥青浸制麻布,用粗铅丝四道绑扎结实,作为防水层,内侧用水泥砂浆与管节抹平在基础襟边以上沿涵洞接缝及周围设置厚20cm顶宽 25cm的粘土保护层3. 沉降缝的施工质量要求沉降缝端面确保整齐、方正,基础和涵身上下不得交错,确保贯通,嵌塞物紧密填实六)浇筑端墙、墙帽混凝土经测量放样后, 根据图纸设计尺寸用钢模板组装成型, 对于墙帽- 2 -上 5cm倒角采用 5χ5cm角钢按设计高度焊接在钢模板上,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一次性浇筑。
七)涵洞进出水口圆管涵、倒虹吸进出水口工程主要是浆砌片石,包括洞口铺砌、隔水墙、跌水井等工程涵洞出入口的沟床整理顺直,与上、下排水系统(路基边沟)连接圆顺、稳固,保证流水顺畅,避免损害路堤施工中注意事项:1. 砂浆严格按配合比拌和, 标号不小于设计值, 拌和时间不少于2min,拌和均匀2. 砌筑时砌块错缝,坐浆挤缝,嵌紧后砂浆饱满无空洞现象3. 外圈定位和转角处,选择形状方正、较大的片石,并长短相向与里层片石咬接4. 较大的片石用于下层,砌筑时选择形状和尺寸较为合适的片石,敲除尖锐突出部分间缝较宽时,在浆缝中塞以小石块,不得用高于砂浆砌缝的小石块在下面支垫5. 砌缝不大于 2cm,且无干缝、死缝6. 浆砌片石检查项目及允许偏差:表 6 浆砌片石检查项目及允许偏差项目允许偏差(mm)项目允许偏差(mm)平面位置50顶面高程±20表面平整度30断面尺寸不小于设计值竖直度或坡度0.5%H底面高程±50- 3 -(八)涵洞台背填土经检验圆管涵、倒虹吸安装及接缝符合要求且其砌体砂浆强度或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75%,并对涵身外面涂沥青两层后,及时进行涵洞缺口回填填土按规范施工,切实注意填土质量,圆管涵填料台背采用砂砾、倒虹吸按照图纸要求采用石灰土(含灰量 9%)分层填筑,并充分夯实,压实度满足路基填土要求( 96%),在涵身 2 倍直径范围内,不得采用重型压路设备实施碾压, 采用气夯或蛙式夯夯实,涵管以上 80cm范围内不得采用压路机直接碾压。
九)管座及涵管安装检测项目表 7管座及涵管安装检测项目项次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率1管座或垫层砼强度在合格标准内按2管座或垫层宽度、厚度≥设计值尺量:抽查 3 个断3相邻管节底管径≤ 1m3尺量:管径> 1m5面错台( mm)检查 3-5 个接头(十)施工注意事项1. 模板:1) 基础砼模板采用表面平整光洁的钢模板, 模板必须保证其表面平整、顺直板缝间不漏浆等要求2 )模板安装前,在模板表面涂层脱模剂,不得使用易粘在混凝土上或使混凝土变色的油料3 )支立模板时为了防止模板移位变形,支立基础侧模时在模板- 4 -外设立支撑固定 台身的侧模设立对拉杆固定, 浇筑在混凝土中的拉杆,按拉杆拔出的要求设计,拉杆外套塑料管,模板拆除后拔出4)模板安装完毕后,为保证位置正确,必须对其平面位置、平整度、垂直度、顶部标高、节点联系及纵横向稳定性进行自检,合格后方可报监理工程师抽检, 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方能浇筑 混凝土浇筑时,发现模板有超过允许偏差值的可能及时纠正2. 混凝土的浇注及养护:涵洞混凝土采用集中拌和,罐车运输,吊车配合浇注拌和前对各种原材料质量进行严格检查砼在拌和站集中拌和,罐车运输,吊斗法入模。
砼浇注时,必须对运到施工现场的砼进行严格的检查如砼坍落度、和易性浇注前先对支撑、模板检查,模板内的杂物、积水应清理干净,模板如有缝隙必须填塞严密为了防止混凝土自高处向模内倾卸时发生离析,在浇注基础时,吊车倾卸高度不超过 2 米,通过串筒下落 混凝土按一定厚度顺序和水平方向分层浇注, 上层混凝土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浇注完成; 上下层同时浇注时, 上层与下层浇注距离保持 1.5 米以上,浇注厚度不超过 30cm.混凝土的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移动不超过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5 倍,与侧模应保持 5 到 10 厘米的距离混凝土浇注连续进行,因故间断时,其间断时间应小于前层混凝土初凝时间 混凝土浇注完成后,收浆后尽快洒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 7 天 5 -五 安全保障体系和措施(一)安全保障体系认真贯彻 “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的方针,加强教育,严格管理,使整个施工过程处于受控状态设立以项目经理为主的安全保障体系,加强安全管理,做到安全施工,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二)安全保障措施。





